“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
解析:
1.不正确。本工程开挖深度3.1m,应分2层开挖。
每层的深度不宜超过2m;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不应小于0.8m。
2.应按照土的类别、沟槽深度、坡顶有无动、静荷载、场地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综合确定。
3.不正确。沟槽边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4.不全面。还应考虑:
(1)防治施工噪声污染的措施。
(2)防治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
(3)防治施工照明污染的措施。
参考答案:↓
解析:
1.场地地层主要为粉砂土,地下水埋深为4m,采用降低沉井内水位减小浮力的方法,促使沉井下沉,可能产生的后果:流砂涌向井内,引起沉井倾斜及周边地表沉降,危及邻近管线、建(构)筑物的安全。
沉井内水位应高出井外1~2m。
2.施工现场安全由A公司负责,B公司向A公司负责,B公司应服从A公司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3.一般事故。由B公司承担主要责任,A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理由是:分包单位B公司不服从总包单位A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4.未获批准的原因是:接高沉井混凝土的目的是增加沉井自重,保证沉井顺利下沉,因此产生的费用属于措施费,不能通过变更沉井混凝土工程量来增加变更费用。
参考答案:↓
解析:
1.壅包、车辙、坑槽、翻浆。
2.技术准备的内容包括:进行现场病害调查并反馈设计进行病害评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病害处理方案;进行现况路面高程复核,确定铣刨深度;考察沥青混合料厂家的资质、生产能力及质量保证体系;组织试验段施工,确定机械组合、虚铺厚度、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
缺失环节为:A—病害检测
B—病害处理
C—撒布粘层油。
采用玻纤网、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铺设于旧沥青路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加铺层底部或新建道路沥青面层底部,可减少或延缓旧路面对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
3.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是施工前未进行工程组织策划,城市快速路属于封闭道路,进出口少,应合理安排施工段落,确定大型机械停放位置及进出场路线、顺序,在占路施工段内快速施工。
交通导改方案的编制要点:
(1)施工期间的交通导行方案设计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周密考虑各种因素,满足社会交通流量,保证高峰期的需求,选取最佳方案并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
(2)交通导行方案要有利于施工组织和管理,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顺利通过施工区域以使施工对人民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3)交通导行应纳入施工现场管理,交通导行应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设计交通导行方案,一般遵循占一还一,即占用一条车道还一条施工便道的原则。
(4)交通导行图应与现场平面布置图协调一致。
(5)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保证交通流量、高峰期的需要。
参考答案:↓
解析:
1.本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简称“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工程概况: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2)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等。
(3)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4)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操作要求、检查要求等。
(5)交通导行措施。
(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措施、技术措施、监测监控措施等。
(7)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等。
(8)验收要求: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人员等。
(9)应急处置措施。
(10)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2.双侧加宽方案。
3.(1)新、旧桥梁上部结构连接而下部结构分离方式的优点:
①下部构造不连接,加宽桥梁与旧桥在下部结构之间没有结构上的相互影响,上部构造连接对下部构造产生的内力影响很小。
②上部结构连接可以满足桥面铺装的整体化需求,并且新桥上部结构还可以协助旧桥上部结构工作。
③与新、旧桥梁上、下部结构采用相互连接方式相比,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连接施工的工程量,加快进度。
④与新、旧桥梁上、下部结构采用互不连接方式相比,也可以提高城市桥梁工程的适用性和耐久性。
(2)新、旧桥梁的上部结构连接下部结构分离方式的缺点:
①上部构造连接后由于新、旧桥梁材料特性的差异将产生附加内力,由基础沉降等原因产生的附加内力也使连接部位内力增大。
②这种新、旧桥梁连接的方式仍要注意新、旧桥梁基础之间沉降差的影响,若沉降差较大依然会在上部整体结构中产生横桥向的较大拉应力,进而导致上部结构混凝土开裂和桥面铺装开裂。
(3)还有两种横向拼接形式:
①新、旧桥梁上、下部结构采用相互连接方式。
②新、旧桥梁上、下部结构采用互不连接方式。
参考答案:↓
解析:
1.在分包管理和技术质量控制上A公司的做法不符合规定,具体问题如下:
(1)分包不符合规定。因为:
①实行分包的工程,应是合同文件中规定的工程部分。
②就该工程而言,管道是工程项目的关键分项工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该工程项目的管道焊接不能分包。管道焊接应由A公司自行完成,且应作为特殊过程、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控制。
(2)在技术质量控制程序上存在不妥。
正确做法: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工程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无损检测报告表明:一个焊口不合格,说明A公司和B公司在质量控制上对重点工序(即焊接质量)失控,在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质量因素上没有达到受控状态。A公司对工程施工质量向发包人负责。分包工程的质量由B公司向A公司负责。A公司对B公司的质量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3.本工程金属管道焊接过程控制分为焊接前控制和过程控制。具体控制内容如下:
(1)焊接前控制:从事市政公用工程压力管道施工的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管材、焊接材料合格,施焊前进行焊接工艺试验或评定,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做好定位焊缝质量检查和控制,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2)焊接过程控制重点:
①焊接环境—严格控制焊接环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雨、雪环境不得焊接,相对湿度、风速较大时,不得焊接,保证焊接过程不受或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②焊接工艺参数—严格遵守工艺评定,不得随意改变。当改变焊接条件时,应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③焊接顺序—施焊的顺序和方向,应符合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规定。每道焊缝均应一次连续焊完,相邻两焊缝起点位置应错开。
参考答案:↓
解析:
1.雨水口连接支管施工的技术要求有:
(1)雨水井砌筑时,管端面在雨水口内的露出长度,不得大于20mm;管端面应完整无破损;位于道路下的雨水井至雨水口连接支管应根据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基础。
(2)坐落于道路基层内的雨水井至雨水口连接支管应作C25级混凝土全包封,且包封混凝土达到75%设计强度前,不得放行交通。
2.三个施工阶段设置围挡的区间如下:
第一个阶段:A~C
第二个阶段:A~C、D~F
第三个阶段:B~E
3.确定主管道沟槽开挖宽度主要的依据是:槽底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根据管道外径、管道材质、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按经验公式计算确定。
确定主管道两侧槽壁放坡坡度的主要依据是:土体的类别、地下水位、基坑深度、支撑情况、坡顶荷载情况。
4.现场土方存放与运输的环保措施主要有:现场存土须及时覆盖;洒水降尘;运输时覆盖密闭;出入口设置冲洗台,车辆冲洗;遗撒及时清理。
5.应喷洒(刷)粘层油的部位:铣刨后的混凝土道路面层表面、路缘石侧面和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的连接面。
参考答案:↓
解析:
1.不全面。基坑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还应包括: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监测点布置图,监测方法和精度,监测期和监测频率,监测预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监测人员配备,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作业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
2.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本工程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应监测的项目有:地下连续墙顶部水平位移,地下连续墙墙顶部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立柱竖向位移,支撑轴力,锚杆拉力,地下水位,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周边建筑竖向位移、周边建筑倾斜,周边建筑裂缝、地表裂缝,周边管线竖向位移,周边道路竖向位移。
3.不妥之处:本工程监测单位在工程结束后才向施工单位提交监测报告,失去了监测的意义;
正确做法:基坑开挖监测过程中,监测单位应按照监测方案进行监测,施工单位应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方案。
4.工程结束时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总结报告,监测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
(1)工程概况。
(2)监测依据。
(3)监测项目。
(4)监测点布置。
(5)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
(6)整测频率。
(7)监测预警值。
(8)各监测项目全过程的发展变化分析及整体评述。
(9)监测工作结论与建议。
参考答案:↓
解析:
1.不正确。本工程开挖深度超过5m,应分4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超过2m;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不应小于0.8m。
2.采用坡度板控制高程和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坡度板应选用有一定刚度且不易变形的材料制作,其设置应牢固。
(2)平面上呈直线的管道,坡度板设置的间距不宜大于20m,呈曲线管道的坡度板间距应加密,井室位置、折点和变坡点处,应增设坡度板。
(3)坡度板距槽底的高度不宜大于3m。
3.应按照土的类别、沟槽深度、坡顶有无动、静荷载、场地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深度超过5m的沟槽,应通过边坡稳定性进行验算确定。
4.不正确。沟槽边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5.不全面。还应考虑:
①防治施工噪声污染的措施。
②防治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
③防治施工照明污染的措施。
参考答案:↓
解析:
1.不符合要求。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2.不妥之处:双机抬吊作业无专人指挥,起重量超过规定要求;
正确做法:两台起重机共同起吊一货物时,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两台起重机性能、速度应相同,各自分担的载荷值,应小于一台起重机额定总起重量的80%;其重物的重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起重量总和的75%。
3.电气焊未选派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的人员,高处进行动火作业未配备灭火器,未对下方可燃物清理或进行隔离,可能因火花飘落引燃下方可燃物导致火灾事故。动火动焊作业应办理用火作业审批表,电、气焊作业人员应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动火、动焊作业前应对可燃物进行清理,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进行覆盖或隔离,并配备消防器材,设专人看护。在高处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在焊接部位下方设置阻燃托盘。
参考答案:↓
解析:
1.对裸露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抑尘措施;
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
土方开挖施工作业应采取遮挡、雾炮、洒水等抑尘措施;
现场进出口应设冲洗池和吸湿垫,应保持进出现场车辆清洁。
2.至少应该检测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
3.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经过作业负责人审批,按规定配备气体检测、通风、照明、呼吸防护、应急救援等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对有限空间内部作业面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作业。
4.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在分析事发有限空间环境危害控制情况、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情况以及现场救援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判断可否采取自主救援以及采取何种救援方式。若救援人员未得到足够防护,不能保障自身安全,则不得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救援,应及时拨打火警和急救电话,依靠专业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决不允许强行施救。
参考答案:↓
解析:
1.钢筋验收→安装预埋件→浇筑混凝土→养护→拆除内模和侧模→穿预应力钢束→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封锚→验收。
2.编制专项方案的主要因素是:
(1)上部结构中预应力箱梁的断面尺寸及支架形式对地基的要求。
(2)支架位于菜地和水塘区域,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3)区域内的管线需要进行重点保护。
3.根据《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地基预压验收应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1)各测点连续24h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
(2)各测点连续72h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
4.计入预压荷载计算的因素还有:支架自重,模板重量,施工人员和机具行走、运输荷载,浇筑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风雪荷载以及特殊季节施工保护措施的荷载。
5.属于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未上报的专项方案还包括:模板支架工程,深基坑工程(承台),人工挖孔桩工程,起重吊装工程。
6.论证结果无效。
理由:本项目参建单位人员不得以专家组专家身份参与方案论证,因此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专家参加论证错误,专家组应由5人以上单数且符合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本论证会只有4人,不符合要求。
正确做法:专家应不少于5名,专业需符合论证方案的专业要求,专家成员不能与该工程有利害关系。
第1272题 表征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指标的是()。
A.抗冻性
B.温度稳定性
C.整体稳定性
D.降噪排水
参考答案:B
解析:
面层路面使用指标包括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透水性、水稳定性、抗滑能力、噪声量。
路基 性能主要指标:路基整体稳定性和变形量控制。
基层 性能主要指标
①应满足结构强度、扩散荷载的能力以及水稳性和抗冻性的要求。
②不透水性好。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为防止地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
第1273题 城市主干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宜选择的主要原材料是()。
A.42.5级以上硅酸盐水泥
B.钢纤维混凝土粗集料粒径小于26mm
C.粒径小于31.5mm碎石
D.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洁净中粗砂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 主要原材料选择
(1)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42.5级及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道路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级。
(2)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粗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26.5mm,碎石不得大于31.5mm,砾石不宜大于19.0mm;钢纤维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6.0mm。
(3)宜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 2.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使用机制砂时,还应检验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
第1274题 关于加筋土挡墙结构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填土、拉筋、面板结合成柔性结构
B.依靠挡土面积的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
C.能适应较大变形,可用于软弱地基
D.构件可定型预制,现场拼装
参考答案:B
解析:
加筋土挡墙
①加筋土挡墙是填土、拉筋和面板三者的结合体。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及面板对填土的约束,使拉筋与填土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柔性结构,能适应较大变形,可用于软弱地基,耐震性能好于刚性结构。
②可解决很高(国内有3.6~12m的实例)的垂直填土,减少占地面积。
③挡土面板、加筋条定型预制,现场拼装,土体分层填筑,施工简便、快速、工期短。
④造价较低,为普通挡墙(结构)造价的40%~60%。
⑤立面美观,造型轻巧,与周围环境协调。
选项B错误。依靠挡土面积的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的属于重力式挡土墙。
第1276题 桥梁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不包括()。
A.地基承载力
B.地基处理
C.回填土压实度
D.地下水位
参考答案:D
解析:
基础工程
(1)扩大基础
主要控制项目:地基承载力、地基处理,回填土压实度(当年筑路和管线上方)。
(2)桩基础
沉入桩主要控制项目:预制桩表面不得出现孔洞、露筋和受力裂缝;钢管桩钢材品种、规格及其技术性能、制作焊接质量;沉桩质量控制为入土深度、最终贯入度或停打标准。
混凝土灌注桩主要控制项目: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核实地质情况;孔径、孔深;混凝土抗压强度;桩身不得出现断桩、缩径。
(3)沉井基础
沉井主要控制项目:钢壳沉井的钢材及其焊接质量;钢壳沉井气筒必须按受压容器的有关规定制造,并经水压(不得低于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合格。
沉井浮运:预制浮式沉井在下水、浮运前,应水密试验合格;钢壳沉井底节水压试验,其余各节水密检查合格。
就地浇筑沉井首节的下沉应在井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其上各节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下沉。
(4)地下连续墙基础
地下连续墙基础主要控制项目:成槽的深度;水下混凝土质量:墙身不得有夹层、局部凹进,接头处理。
第1277题 预制梁板吊装时,吊绳与梁板的交角小于()时,应设置吊架或起吊扁担。
A.45°
B.60°
C.75°
D.90°
参考答案:B
解析:
梁、板构件移运时的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梁、板构件的吊点应根据计算决定。构件的吊环应顺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60°时,应设置吊架或起吊扁担,使吊环垂直受力。吊移板式构件时,不得吊错上、下面。
第1278题 下列属于地下连续墙特点的是()。
A.刚度大,开挖跨度大
B.变位较大,隔水性好
C.可邻近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环境影响小
D.造价适中
参考答案:C
解析:
地下连续墙
①刚度大,开挖深度大,可适用于所有地层。
②强度大,变位小,隔水性好,同时可兼作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③可邻近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环境影响小。
④造价高。
第1280题 盾构接收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洞门凿除一接收基座的安装与固定→()→到达段掘进→盾构接收。
A.安装临时管片
B.喷射混凝土
C.洞门密封安装
D.壁后注浆
参考答案:C
解析:
盾构接收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洞门凿除一接收基座的安装与固定→洞门密封安装→到达段掘进→盾构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