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21题 箱涵顶进挖运土方时,一般选用小型反铲挖掘机按侧刃脚坡度自上往下开挖,每次开挖进尺宜为()m。
A.0.2~0.4
B.0.3~0.6
C.0.5
D.0.5~0.9
参考答案:C
解析:
顶进挖土
(1)根据箱涵的净空尺寸、土质情况,可采取人工挖土或机械挖土。一般宜选用小型反铲挖掘机按侧刃脚坡度自上往下开挖,每次开挖进尺宜为0.5m;当土质较差时, 可按千斤顶的有效行程掘进,随挖随顶,防止路基塌方,配装载机或直接用挖掘机装汽车出土。顶板切土,侧墙刃脚切土及底板前清土须由人工配合。挖土顶进应三班连续作业,不得间断。
(2)侧刃脚进土应在0.1m以上。当属斜交涵时,前端锐角一侧清土困难应优先开挖。当设有中刃脚时,上下两层不得挖通,平台上不应存土,并宜设置扶手和上下扶梯。开挖面的坡度不得大于1:0.75;不得逆坡、超前挖土,不得扰动基底土体。应设专人监护。
(3)列车通过时严禁继续挖土,人员应撤离开挖面。当挖土或顶进过程中发生塌方,影响行车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抢修加固,做出有效防护。
(4)挖土工作应与观测人员密切配合,随时根据箱涵顶进轴线和高程偏差,采取纠偏措施。
第322题 关于拱形涵、盖板涵施工技术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A.依据道路施工流程,可采取整幅施工或分幅施工
B.挖方区的涵洞基槽开挖应符合设计要求,且边坡稳定
C.拱圈和拱上端墙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施工
D.填方区的涵洞应在填土至涵洞基底标高后,及时进行结构施工
E.遇有地下水时,应先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方可施工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拱形涵、盖板涵施工技术要点
(1)与路基(土方)同步施工的拱形涵、盖板涵可分为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筑墙体、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等结构形式。
(2)依据道路施工流程可采取整幅施工或分幅施工。分幅施工时,临时道路宽度应满足现况交通的要求且边坡稳定。需支护时,应在施工前对支护结构进行施工 设计。
(3)挖方区的涵洞基槽开挖应符合设计要求且边坡稳定;填方区的涵洞应在填土至涵洞基底标高后,及时进行结构施工。
(4)遇有地下水时,应先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500mm方可施工,且降水应连续进行直至工程完成到地下水位500mm以上且具有抗浮及防渗漏能力方可停止降水。
(5)涵洞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检验确认合格。
(6)拱圈和拱上端墙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施工。
(7)涵洞两侧的回填土,应在主结构防水层的保护层完成,且保护层砌筑砂浆强度达到3MPa后方可进行。回填时,两侧应对称进行,高差不宜超过300mm。
(8)伸缩缝、沉降缝止水带安装应位置准确、牢固,缝宽及填缝材料应符合要求。
(9)为涵洞服务的地下管线,应与主体结构同步配合进行。
第323题 关于管涵施工技术要点的说法,错误的有()。
A.管涵通常采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成品管节
B.当管涵设计基础为混凝土或砌体基础时,基础上面可不设混凝土管座
C.当管涵基础为天然地基时,应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形成平基管座
D.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两端
E.管涵进出水口的沟床应与上、下游系统连接顺畅、稳固
参考答案:BCD
解析:
管涵施工技术要点
(1)管涵是采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成品管节做成的涵洞的统称。管节断面形式分为圆形、椭圆形、卵形、矩形等。
(2)当管涵设计为混凝土或砌体基础时,基础上面应设混凝土管座,其顶部弧形面应与管身紧密贴合,垫稳坐实,使管节均匀受力。
(3)当管涵为无混凝土(或砌体)基础、管体直接设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安装管节时应注意保持完整。管底土层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加固。
(4)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
(5)管涵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直顺,与上下游导流排水系统连接顺畅、稳固。
第324题 箱涵顶进技术准备工作内容有()。
A.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批准
B.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技术安全交底
C.完成工作坑作业范围内的地上构筑物、地下管线调查,并进行改移或采取保护措施
D.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已经确定
E.完成施工测量放线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技术准备
(1)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批准,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已经确定。
(2)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技术(安全)交底。
(3)完成施工测量放线。
选项C为顶进准备工作的作业条件。
第325题 箱涵顶进前应检查()。
A.测量器械
B.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
C.后背是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D.顶进设备
E.线路是否按施工方案加固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箱涵顶进前检查工作
(1)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防水层及保护层按设计完成。
(2)顶进作业面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以下不少于500mm并宜避开雨期施工,若在雨期施工,必须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
(3)后背施工、线路加固达到施工方案要求;顶进设备及施工机具符合要求。
(4)顶进设备液压系统安装及预顶试验结果符合要求。
(5)工作坑内与顶进无关人员、材料、物品及设施撤出现场。
(6)所穿越的线路管理部门的配合人员、抢修设备、通信器材准备完毕。
第326题 箱涵顶进过程中,当()时,应立即停止顶进。
A.启动过程中,每升高 5~10MPa 油压,发现顶镐、顶柱、后背、滑板、箱涵结构等部位的变形情况异常
B.启动过程中,顶力达到 0.8 倍结构自重,箱涵未启动
C.千斤顶开动数量、位置,油泵压力表读数、总顶力及着力点出现异常
D.箱涵轴线和高程出现偏差
E.箱涵结构较大竖向变形、中边墙较大竖向弯曲、底板侧墙较大变位及转角
参考答案:ABC
解析:
箱涵顶进启动
(1)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
(2)液压泵站应空转一段时间,检查系统、电源、仪表无异常情况后试顶。
(3)液压千斤顶顶紧后(顶力在0.1倍结构自重),应暂停加压,检查顶进设备、 后背和各部位,无异常时可分级加压试顶。
(4)每当油压升高5~10MPa时,需停泵观察,应严密监控顶镐、顶柱、后背、滑板箱涵结构等部位的变形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顶进;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 解决后方可重新加压顶进。
(5)当顶力达到0.8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可重新加压顶进。
(6)箱涵启动后,应立即检查后背、工作坑周围土体稳定情况,无异常情况,方可继续顶进。
箱涵自启动起,对顶进全过程的每一个顶程都应详细记录千斤顶开动数量、位置,油泵压力表读数、总顶力及着力点。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分析原因, 采取措施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
选项D错误。箱涵每前进一顶程,应观测轴线和高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选项E错误。箱涵顶进过程中,每天应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的观测标钉高程,计算相对高差,展图,分析结构竖向变形。对中边墙应测定竖向弯曲,当底板侧墙出现较大变位及转角时应及时分析研究并采取措施。
第327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有()。
A.箱涵顶进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
B.箱涵顶进时不得欠挖
C.列车通过时可继续挖土,但应作出有效防护
D.顶进过程中要定期观测箱涵裂缝及开展情况
E.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
参考答案:BC
解析:
顶进挖土
(1)根据箱涵的净空尺寸、土质情况,可采取人工挖土或机械挖土。一般宜选用小型反铲挖掘机按侧刃脚坡度自上往下开挖,每次开挖进尺宜为0.5m;当土质较差时, 可按千斤顶的有效行程掘进,随挖随顶,防止路基塌方,配装载机或直接用挖掘机装汽车出土。顶板切土,侧墙刃脚切土及底板前清土须由人工配合。挖土顶进应三班连续作业,不得间断。(挖运土方与顶进作业循环交替进行。 选项B错误)
(2)侧刃脚进土应在0.1m以上。当属斜交涵时,前端锐角一侧清土困难应优先开挖。当设有中刃脚时,上下两层不得挖通,平台上不应存土,并宜设置扶手和上下扶梯。开挖面的坡度不得大于1:0.75;不得逆坡、超前挖土,不得扰动基底土体。应设专人监护。
(3)列车通过时严禁继续挖土,人员应撤离开挖面。当挖土或顶进过程中发生塌方,影响行车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抢修加固,做出有效防护。(选项C错误)
(4)挖土工作应与观测人员密切配合,随时根据箱涵顶进轴线和高程偏差,采取纠偏措施。
第328题 混凝土桩制作安全控制要点之一是:加工成型的钢筋笼、钢筋网和钢筋骨架等应水平放置,码放高度不得超过()m,码放层数不宜超过()层。
A.1.5;2
B.2.0;3
C.2.2;3
D.3.0;4
参考答案:B
解析:
钢筋加工场应符合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场地采取硬化措施,钢筋码放时,应采取防止锈蚀和污染的措施,标识标牌齐全;整捆码垛高度不宜超过2m,散捆码垛高度不宜超过1.2m。
加工成型的钢筋笼、钢筋网和钢筋骨架等应水平放置。码放高度不得超过2m,码放层数不宜超过3层。
第329题 钢桩制作根据焊接与切割安全的基本要求,气割加工现场必须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周围()m 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A.3
B.5
C.8
D.10
参考答案:D
解析:
钢桩制作:
a.在露天场地制作钢桩时,应有防雨、防雪设施,周围应设护栏,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b.剪切、冲裁作业时,应根据钢板的尺寸和质量确定吊具和操作人数,不得将数层钢板叠在一起剪切和冲裁;操作人员双手距刃口或冲模应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不得将手置于压紧装置或待压工件的下部,送料时必须在剪刀、冲刀停止动作后方可 作业。
c.根据焊接与切割安全的基本要求,气割加工现场必须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周围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操作者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d.焊接作业现场应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周围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操作者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焊工作业时必须使用带有滤光镜的头罩或手持防护面罩,戴耐火的防护手套,穿焊接防护服和绝缘、阻燃、抗热防护鞋;清 除焊渣时应戴护目镜。
e.涂漆作业场所应采取通风措施,空气中可燃、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应符合现行涂装作业安全规程中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的要求。
第330题 钢桩吊装应由具备吊装施工经验的()主持,吊装作业必须由()指挥。
A.吊装技术人员;专职安全人员
B.施工技术人员;信号工
C.专职安全人员;吊装技术人员
D.信号工;施工技术人员
参考答案:B
解析:
桩的吊运、堆放
①吊装应由具有吊装施工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主持。吊装作业必须由信号工指挥。
②预制混凝土桩起吊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应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
③桩的吊点位置应符合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④桩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积水。混凝土桩支点应与吊点在一条竖直线上,堆放时应上下对准,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钢桩堆放支点应布置合理,防止变形,并应采取防滚动措施,堆放层数不得超过3层。
第331题 沉桩作业应由具备经验的( )指挥。振动沉桩的振动锤启动后,工作人员不应进入锤正下方桩位周围()范围之内。
A.专职安全人员;3m
B.技术工人;5m
C.技术工人;3m
D.专职安全人员;5m
参考答案:C
解析:
沉桩施工
①应根据桩的设计承载力、桩深、工程地质、桩的破坏临界值和现场环境等状况 选择适宜的沉桩方法和机具,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②沉桩作业应由具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指挥。作业前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各岗位人员的准备工作情况和周围环境,确认安全后,方可向操作人员发出指令。
③振动沉桩时,沉桩机、机座、桩帽应连接牢固,沉桩机和桩的中心应保持在同一轴线上。振动锤启动后,工作人员不应进入锤正下方桩位周围3m范围之内。用起重机悬吊振动桩锤沉桩时,其吊钩上必须有防松脱的保护装置,控制吊 钩下降速度与沉桩速度一致,保持桩身稳定。
④射水沉桩时,应根据土质选择高压水泵的压力和射水量,并应防止急剧下沉造成桩机倾斜。高压水泵的压力表、安全阀,输水管路应完好。压力表和安全阀必须经检测部门检验、标定后方可使用。施工中严禁将射水管冲向人、设备和设施。
⑤沉桩过程中发现贯入度发生突变、桩身突然倾斜、桩头桩身破坏、地面隆起或桩身上浮等情况时应暂停施工,经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沉桩。
第332题 施工现场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施工中应设专人监护,确认钻机安全距离在任何状态下均符合:电压在 1~10kV 时其安全距离为( )m。
A.4
B.5
C.6
D.8
参考答案:C
解析:
钻孔施工
①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非施工人员禁止进入作业区。
②不得在高压线线路下施工。施工现场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施工中应设专人监护,确认钻机的安全距离在任何状态下均符合表2.7-1的要求。
③钻机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状态良好,操作工持证上岗。
④钻机运行中作业人员应位于安全位置,严禁人员靠近或触摸旋转钻杆;钻具悬 空时严禁下方有人。
⑤钻孔过程中,应检查钻渣,与地质剖面图核对,发现不符时应及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⑥钻孔应连续作业。相邻桩之间净距小于5m时,邻桩混凝土强度达5MPa后,方可进行钻孔施工;或间隔钻孔施工。
⑦成孔后或因故停钻时,应将钻具提至孔外置于地面上,保持孔内护壁泥浆的高度防止塌孔,孔口采取防护措施。钻孔作业中发生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等故障时,必须立即停钻。钻机有倒塌危险时,必须立即将人员和钻机撤至安全位置,经技术处理并确 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⑧采用冲抓钻机钻孔时,当钻头提至接近护筒上口时,应减速、平稳提升,不得碰撞护筒,作业人员不得靠近护筒,钻具出土范围内严禁有人。
⑨泥浆沉淀池周围应设防护栏杆和警示标志。
第333题 钻孔应连续作业。相邻桩之间净距小于 5m 时,邻桩混凝土强度达到( )MPa 后,方可进行钻孔施工。
A.3
B.5
C.8
D.10
参考答案:B
解析:
钻孔施工
①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非施工人员禁止进入作业区。
②不得在高压线线路下施工。施工现场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施工中应设专人监护,确认钻机的安全距离在任何状态下均符合表2.7-1的要求。
③钻机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状态良好,操作工持证上岗。
④钻机运行中作业人员应位于安全位置,严禁人员靠近或触摸旋转钻杆;钻具悬 空时严禁下方有人。
⑤钻孔过程中,应检查钻渣,与地质剖面图核对,发现不符时应及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⑥钻孔应连续作业。相邻桩之间净距小于5m时,邻桩混凝土强度达5MPa后,方可进行钻孔施工;或间隔钻孔施工。
⑦成孔后或因故停钻时,应将钻具提至孔外置于地面上,保持孔内护壁泥浆的高度防止塌孔,孔口采取防护措施。钻孔作业中发生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等故障时,必须立即停钻。钻机有倒塌危险时,必须立即将人员和钻机撤至安全位置,经技术处理并确 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⑧采用冲抓钻机钻孔时,当钻头提至接近护筒上口时,应减速、平稳提升,不得碰撞护筒,作业人员不得靠近护筒,钻具出土范围内严禁有人。
⑨泥浆沉淀池周围应设防护栏杆和警示标志。
第334题 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漏斗高度的设置与()无关。高度应依据孔径、孔深、导管内径等确定。
A.孔径
B.孔深
C.泥浆面高度
D.导管内径
参考答案:C
解析:
浇筑水下混凝土漏斗的设置高度应依据孔径、孔深、导管内径等确定。
第335题 下列因素中,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现浇结构产生沉陷裂缝的是()。
A.水泥水化热
B.外界气温变化
C.支架基础变形
D.混凝土收缩
参考答案:C
解析:
混凝土的沉陷裂缝:
支架、支撑变形下沉会引发结构裂缝,过早拆除模板支架易使未达到强度的混土结构发生裂缝和破损。
第336题 当模板支架搭设高度和施工荷载超过有关规范或规定范围,按规定需要组织专家论证时,必须按相关规定进行设计,进行结构计算和( )验算确定施工技术方案。
A.强度
B.刚度
C.稳定性
D.安全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当搭设高度和施工荷载超过有关规范或规定范围时,必须按相关规定进行设计,经结构计算和安全性验算确定,并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第337题 关于模板、支架和拱架施工安全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工中不得超载,可在模板、支架和拱架上适当堆放一些物料
B.脚手架应与模板支架相连接
C.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现场应设作业区,其边界设警示标志,并由专人值守,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
D.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按施工方案或专项方案要求由上而下逐层进行, 上下同时作业
参考答案:C
解析:
脚手架搭设
①脚手架应按规定采用连接件与构筑物相连接,使用期间不得拆除;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接。
②作业平台上的脚手板必须在脚手架的宽度范围内铺满、铺稳。作业平台下应设置水平安全网或脚手架防护层,防止高空物体坠落造成伤害。
③严禁在脚手架上架设混凝土泵等设备。
④脚手架支搭完成后应与模板、支架和拱架一起进行检查验收,形成文件后,方可交付使用。
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
(1)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现场应设作业区,其边界设警示标志,并由专人值守, 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
(2)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采用机械作业时应由专人指挥。
(3)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按施工方案或专项方案要求进行,遵循“先支后拆、 后支先拆”的顺序,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4)严禁敲击与硬拉模板、杆件和配件。
(5)严禁抛掷模板、杆件、配件。
(6)拆除的模板、杆件、配件应分类码放。
第338题 关于预应力施工安全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预应力施工应划定张拉作业区,并设防护栏杆,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
B.预应力筋的切断,宜使用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C.先张法张拉作业前应检查台座、横梁和张拉设备,确认正常
D.后张法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80%
参考答案:D
解析:
预应力施工安全措施
(1)预应力施工应划定张拉作业区,并设防护栏杆,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
(2)预应力筋的切断,宜使用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3)先张法张拉作业前应检查台座、横梁和张拉设备,确认正常。
(4)后张法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
(5)从开始张拉至孔道压浆完毕的过程中,不得敲击锚具、钢绞线和碰撞张拉设备。
第339题 在土质条件差、地基承载力低、开挖面土壤含水量高、铁路列车不允许限速的情况下,可采用的方法是()。
A.调轨梁
B.横梁加盖
C.低高度施工便梁
D.钢板脱壳
参考答案:C
解析:
施工安全保护
(1)铁道线路加固方法与措施
①小型箱涵,可采用调轨梁或轨束梁的加固法。
②大型即跨径较大的箱涵,可用横梁加盖、纵横梁加固、工字轨束梁或钢板脱壳法。
③在土质条件差、地基承载力低、开挖面土壤含水量高、铁路列车不允许限速的情况下,可采用低高度施工便梁方法。
(2)路基加固方法与措施
①采用管棚超前支护和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方法,控制路基变形在安全范围内。
②采用地面深层注浆加固方法,提升施工断面上方的土体稳定性。
(3)管线迁移和保护措施
①施工影响区的重要管线(水、气、电等)应尽可能采取迁移措施。
②无法迁移的管线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③编制应急措施,并备有相应的抢险人员、物资和设备。
第340题 顶进小型箱涵穿越铁路路基时,可用调轨梁或()加固线路。
A.轨束梁
B.施工便梁
C.横梁
D.纵横梁
参考答案:A
解析:
施工安全保护
(1)铁道线路加固方法与措施
①小型箱涵,可采用调轨梁或轨束梁的加固法。
②大型即跨径较大的箱涵,可用横梁加盖、纵横梁加固、工字轨束梁或钢板脱壳法。
③在土质条件差、地基承载力低、开挖面土壤含水量高、铁路列车不允许限速的情况下,可采用低高度施工便梁方法。
(2)路基加固方法与措施
①采用管棚超前支护和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方法,控制路基变形在安全范围内。
②采用地面深层注浆加固方法,提升施工断面上方的土体稳定性。
(3)管线迁移和保护措施
①施工影响区的重要管线(水、气、电等)应尽可能采取迁移措施。
②无法迁移的管线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③编制应急措施,并备有相应的抢险人员、物资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