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实务章节精编题库及答案(906题)


第781题 绿色施工的“四节一环保”中包括()。


A.节能

B.节水

C.节地

D.节时

E.节材


参考答案:ABCE


第782题 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并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的包括()。


A.水罐

B.天然气罐

C.压缩空气罐

D.油料储存地

E.化学品有毒材料


参考答案:DE


第783题 绿色施工的新技术内容包括()。


A.新工艺

B.新材料

C.新标准

D.新技术

E.新设备


参考答案:ABDE


第784题 一、背景

某安装公司承接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其中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机组由凝汽式汽轮机驱动,功率达90000kW。汽轮机组安装在8m高的独立基础上,正下方是凝汽器。

项目工期很短,安装公司项目部精心策划,在基础浇筑完成还处于保养期时,就对基础的外观质量和预埋件的准确位置、标高、螺纹的保护等进行了查验,在汽轮机运抵现场时,基础混凝土试块的检测报告也完成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项目部进行设备的验收后,立刻组织汽轮机的就位,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妥,予以制止。

在汽轮机组与裂解气压缩机组完成精对中后,打开凝汽器的法兰,放出凝汽器存放期间的作为保护气体的氮气,现场配制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口与凝汽器间的短接。在配对法兰组对时,端面间隙和错口量超标,安装工人利用管道本身的弹性并采用在法兰间加偏垫的方法进行处理。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质量检查时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返工纠正。

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制定项目文明施工管理规划,明确创建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实行“分层负责,区域管理”的原则,明确专业责任分工和主管部门(人员),开展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二、问题

1.监理工程师制止汽轮机进场后直接就位的原因是什么?

2.请指出安装工人在配制汽轮机与凝汽器间短接时的错误做法。

3.针对机组的安装,识别风险有哪些?

4.项目经理文明施工管理职责有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解析:

三、分析与参考答案

1.重要设备的基础,应进行预压强度试验,试验合格后,进行基础的中间交接,才能开始设备安装工作。

2.在配制该短接时,应先向凝汽器灌水至机组模拟运行状态,在此条件下,进行无应力配制短接,要求端面间隙、同心度等指标必须达标。不得采用强力组对、加偏垫等方式进行调节,在配制短接期间,应在机组联轴器上打表检测机组受力情况。

3.机组安装风险有:高空作业坠落风险、吊装作业倾覆及物体打击风险、临时用电的触电风险等。

4.项目经理文明施工管理职责:项目经理负责文明施工的决策,负责文明施工管理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并对文明施工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785题 一、背景

某安装公司承包某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施工项目,该工程位于市中心繁华区,工程范围包括通风与空调、给水排水及消防水、动力照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建设单位要求安装公司严格实施绿色施工,严格进行安全和质量管理。

安装公司项目部针对工程情况,制定了绿色施工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绿色施工措施,提交建设单位后,建设单位认为绿色施工内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建议补充完善。针对机电工程工期紧、作业面分散,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重点控制。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根据现场作业特点,对重点风险作业进行分析识别,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该工程大型机电设备运输就位,需进行吊装作业,其中制冷机组和大型风机的吊装运输分包给专业施工队伍。分包单位编制了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后即组织实施,被监理工程师制止,后经审批,才组织实施。

施工中,项目部按计划多次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但是仍反复出现设备吊装指挥信号不明确、个别电焊工无证上岗、雨天高空作业、临时楼梯未设护栏等多项安全隐患。项目部经认真分析总结,认为是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未抓住重点,经整改后效果明显。

二、问题

1.绿色施工要点还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本工程应重点进行风险识别的作业有哪些?应急预案分为哪几类?

3.分包单位选择的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应如何进行审批?

4.根据背景资料,归纳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的重点有哪些?

5.金属风管咬口形式和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解析:

三、分析与参考答案

1.绿色施工要点还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2.本工程安全风险识别中,应重点进行风险识别的作业有:不熟悉的作业,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四新”作业;临时作业,如维修作业、脚手架搭设作业;造成事故最多的作业,如动火作业;存在严重伤害危险的作业,如起重吊装作业。

应急预案分类: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3.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交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然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实施。

4.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的重点有: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保证措施。

5.该工程金属风管的咬口形式有:单咬口、联合角咬口、转角咬口、按扣式咬口、立咬口。该工程金属风管的咬口形式选择的依据有:风管系统的压力及连接要求。


第786题 编制一般的无损检测程序,并按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的检测工作是()。


A.Ⅰ级无损检测人员

B.Ⅱ级无损检测人员

C.Ⅲ级无损检测人员

D.实习无损检测人员


参考答案:B


第787题 关于材料发放,错误的是()。


A.建立领发料台账

B.凭限额领料单领发材料

C.定额发料

D.超限额用料须领料人签字


参考答案:D


第788题 在材料储存与保管中,施工现场材料的放置要按()。


A.进库时间实施

B.材料保质期实施

C.领料方便实施

D.平面布置图实施


参考答案:D


第789题 根据机械设备所耗费用进行比较选择的方法是()。


A.应用综合评分法

B.单位工程量成本比较法

C.界限使用判断法

D.等值成本法


参考答案:B


第790题 在现场组装的重要大型起重机具,说法错误的有()。


A.应向当地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履行报检程序

B.专机专人负责制、机长负责制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

C.证照齐全的情况下,现场组装调试后直接使用

D.严格实行专业人员进行的定期保养和监测修理制度


参考答案:C


第791题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不包括()。


A.过去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B.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C.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D.流失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参考答案:A


第792题 从经济性比较,大型设备运输费用最低的是()。


A.水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参考答案:A


第793题 施工资源分配供给的协调有()。


A.人力资源

B.施工机具

C.施工技术资源

D.工作面

E.设备和材料


参考答案:ABCE


第794题 在材料进场时,项目部进行材料数量和质量验收的依据有()。


A.送料凭证

B.进料计划

C.施工图纸

D.用料计划

E.质量保证书


参考答案:ABE


第795题 工程材料领发管理的要求包括()。


A.建立台账

B.限额领料

C.定额发料

D.超额需批准

E.合理用料


参考答案:ABCD


第796题 在施工机具的使用中,对于重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要执行的制度有()。


A.定期检修制

B.专机专人负责制

C.进退场交接制

D.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

E.机长负责制


参考答案:BDE


第797题 关于施工质量管理的协调,正确的是()。


A.协调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实现配置的优化性

B.作用于质量检查、检验计划编制与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的一致性

C.作用于质量检查或验收记录的形成与施工实体进度形成的同步性

D.作用于不同专业施工工序交接间的及时性

E.作用于发生质量问题后处理的各专业间作业人员的协同性


参考答案:BCDE


第798题 一、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项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落实施工劳动组织,编制了劳动力资源计划,按计划调配了施工作业人员,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提供60名劳务工,从事基础浇筑、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对劳务工进行了安全教育,并进行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

基础工程结束、安装工程开始后,项目部发现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而又难以在计划外增加调配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和管道焊接等主体施工中劳动力尤为不足。项目部采取临时措施,重新安排劳务工工作,抽调12名劳务工充实到起重作业班组,进行起重作业。作业前项目部用1天时间对12名劳务工进行了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安全员提出12名劳务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起重吊装作业资格,但项目部施工副经理以进行了培训且工程急需为由,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

在开始低合金钢管道焊接(手工焊)时,项目部抽调6名从事钢结构焊接的有焊工合格证的劳务工参加焊接工作。在水压试验前,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质量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发现:共有3名无损检测人员参与检测。3人的资格情况如下:No.1号:RTⅠ级、UTⅡ级;No.2号:RTⅠ级、MTⅡ级;No.3号:RTⅡ级、UTⅡ级、PTⅡ级。焊道射线检测的15C-04号报告共有3道焊口的检测结果,评定其中1道焊缝存在不合格的缺陷。该报告由No.1号评定检测结果,No.2号签发检测报告。

二、问题

1.项目部出现劳动力不足和对劳务工重新进行的安排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哪些原则?说明理由。

2.说明背景中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理由。项目安全员和项目部施工副经理对抽调劳务工从事起重吊装作业的意见或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15C-04号报告中评定检测结果和报告签发是否符合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的要求?为什么?从背景中,应由哪位无损检测人员签发报告?

4.施工总承包企业建筑工人实名制的职责是什么?



参考答案:↓


解析:

三、分析与参考答案1.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以进度计划与劳务合同为依据的原则。

理由: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说明原劳动力计划未按进度计划为依据进行编制;劳务分包合同约定的劳务工工作范围为基础浇筑、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将12名劳务工改为从事起重作业工作,违背了合同关于工作范围的约定。而在原约定的工作范围内,劳务公司一般也不会在该项目上提供足够数量的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起重工。

2.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理由是:从事起重作业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

项目安全员的意见正确,项目部施工副经理做法不正确。因为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是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的基本要求。12名劳务工进行了简单培训不能代替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这12名劳务工未按规定要求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作业资格,不能从事该作业。

3.不符合。各级别的无损检测持证人员只能从事与其资格证级别、方法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No.1号、No.2号无损检测人员只具备RT(射线检测)Ⅰ级资格,不能评定RT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从背景中,应由具备RTⅡ级资格的No.3号无损检测人员签发报告。

4.施工总承包企业要建立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工人实行实名制管理,记录建筑工人的身份信息、培训情况、职业技能、从业记录等信息。


第799题 一、背景

某安装公司承接了某大型宾馆的供暖工程(PC项目),合同额为860万元,供暖热源由风冷热泵提供,供回水温度为45/40℃,健身房、客房、会议室等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球类馆采用散热器供暖。供热管道采用铝塑复合管。

安装公司项目部组织了设备和材料的招采工作,采办部门拟采用协商方式采购这批材料,被项目经理否决。经过调整,采办工作滞后了1个月。

散热器进场时,安装公司项目部对其外观和金属热强度进行了检查和复验,散热器支管的安装坡度为0.003。供暖系统安装完毕后,项目部依次对管道系统进行了水压试验。

由于采办的滞后,在进行会议室供暖施工时,与室内装修承包商发生了相互影响,经协调,装修承包商让出作业面3d时间,安装公司项目部也承诺,将会议室供暖施工的计划工期(5d)调整到3d内完成,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二、问题

1.材料的采购方式有哪几种?本项目宜采用哪一种方式采购材料?

2.材料进场验收的依据是什么?

3.指出供暖工程中可能导致部分散热器温度偏低的质量问题,并说明理由。

4.项目部与室内装修的协调属于什么协调?项目部调整工期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


解析:

三、分析与参考答案

1.材料的采购方式有:

(1)计划内采购的大宗材料一般均应采取招标、议标方式。

(2)对特殊原因,供货商不足规定的招标单位数时,可采取议标。

(3)对零星材料、工程急需材料、技术要求高和专业性强的材料以及建设单位对产品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可采用询价比价、协商价格采购方式。

本项目宜采用招标的方式采购材料。

2.在材料进场时根据进料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验收;要求复检的材料应有取样送检证明报告。

3.散热器进场时未对其单位散热量性能进行复验,单位散热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会导致散热器温度偏低。散热器支管的安装坡度为0.003,坡度未达到要求导致散热器的温度偏低;规范规定的散热器支管坡度应为1%即0.01。

4.与室内装修的协调属于与外部单位的协调。安装公司项目部采取缩短工期的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增加劳动力,采取倒班的方式增加工作时长,细化作业面,采取多作业面同时开工或减少工序间搭接时间,调配高效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第800题 一、背景

A公司中标南方沿海12台10万m3浮顶原油储罐库区建设的总包项目。配套的压力管道系统分包给具有资质的B公司,无损检测工作由独立第三方C公司承担。

A公司负责工程主材的采购工作。材料及设备从产地陆运至集港码头后,船运至本原油库区的自备码头,然后用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B公司中标管道施工任务后,与相关单位完成了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合格的施工机械、工具及计量器具到场后,立即组织管道施工。监理工程师发现管道施工准备工作尚不完善,责令其整改。

C公司派出Ⅰ级无损检测人员进行该项目的无损检测工作,其签发的检测报告显示,一周内有16条管道焊缝被其评定为不合格。经项目质量工程师排查,这些不合格焊缝均出自一台整流元件损坏的手工焊焊机。操作该焊机的焊工是一名自动焊焊工,无手工焊资质,未能及时发现焊机的异常情况。经调换焊工,更换焊机,返修焊缝后,重新检测结果为合格。该事件未耽误工期,但造成费用损失15000元。

储罐建造完毕,A公司编制了充水试验方案,检查罐底的严密性和罐体的强度、稳定性。监理工程师认为检查项目有遗漏,要求补充。经历12个月的艰苦工作,项目顺利完工。

二、问题

1.A公司在材料运输中,需协调哪些单位?

2.B公司在管道施工前,还应完善哪些工作?

3.说明这16条缺陷焊缝未判别为质量事故的原因。C单位的无损检测人员哪些检测工作超出了其资质范围?

4.储罐充水试验中,还要检查哪些项目?



参考答案:↓


解析:

三、分析与参考答案

1.A公司在材料运输中,需协调集港区的港务码头管理部门、航道局、陆上运输涉及的交管局、货运公司等单位。

2.B公司在管道施工前,还应完善的工作有: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书面告知;编制施工方案并获批准;施工人员已按规定考核合格;完成技术、安全交底。

3.未判别为质量事故的原因:经济损失不大,未对项目工期和安全构成影响,属于质量问题,由企业自行处理。

C单位Ⅰ级无损检测人员只能进行无损检测操作,记录数据,整理检测资料,在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方面超出了其资质范围。

4.储罐底板的严密性试验是使用真空试漏箱进行检测,罐底板的真空试漏应在充水试验前完成。储罐充水试验中,还要检查浮顶的升降性及严密性、浮顶(中心)排水管的严密性、基础的沉降观测。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