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41题 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
A.同时立项
B.同时设计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产使用
E.同时完工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742题 关于水污染防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
B.禁止向水体排放剧毒废液,或者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应当采取埋入地下的方式处理
C.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或者容器的
D.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E.出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水体的需要,可以在保护区内新建排污口
参考答案:ACD
解析:
禁止事项。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
第743题 制定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的是( )。
A.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
B.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
C.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D.国家文物局
参考答案:B
解析:
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第744题 关于我国国家所有的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与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保持一致
B.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受其保管、收藏单位的终止或者变更而影响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都属于国家所有
D.国家指定保护的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属于建造者所有
参考答案:C
解析: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A选项错误。 属于国家所有的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保管、收藏单位的终止或者变更而改变。B选项错误。 根据《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C选项正确。 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D选项错误。
第745题 关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认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B.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C.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县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D.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所在地的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参考答案:B
解析: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A选项错误。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D选项错误。
第746题 关于文物保护单位及其控制地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
B.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C.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
D.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参考答案:C
解析: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A选项错误。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B选项正确。 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C选项正确。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D选项错误。
第747题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其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 )同意后,报( )批准。
A.文物行政部门,城乡建设规划部门
B.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文物行政部门
C.文物行政部门,上级文物行政部门
D.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上级城乡建设规划部门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第748题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允许建设的工程是( )。
A.新建住宅
B.扩建公路
C.新建娱乐城
D.扩建办公楼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故B选项正确。
第749题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 )批准。
A.同级文物主管部门
B.上级文物主管部门
C.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750题 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定,构成走私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A.公安机关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
C.文物所在单位
D.海关
参考答案:D
解析:
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定,造成文物灭失、损毁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走私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海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751题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或者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的,或者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的,由(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A.公安机关
B.文物所在单位
C.文物主管部门
D.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或者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的,或者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752题 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的是(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
C.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
D.国家文物局
参考答案:B
解析: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保护资金中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
第753题 关于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定,造成文物灭失、损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C.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追缴文物
D.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参考答案:A
解析: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定,造成文物灭失、损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A选项正确。
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B选项错误。
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追缴文物。C选项错误。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D选项错误。
第754题 根据《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属于水下文物的有( )。
A.遗存于中国内水、领海内的起源国不明的文物
B.遗存于中国内水、领海内的起源于外国的文物
C.遗存于中国领海以外依照中国法律由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的起源国不明的文物
D.遗存于中国领海以外依照中国法律由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的起源于外国的文物
E.遗存于外国领海以外的其他管辖海域以及公海区域内的起源国不明的文物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根据《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第2条,水下文物,是指遗存于下列水域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1)遗存于中国内水、领海内的一切起源于中国的、起源国不明的和起源于外国的文物;(2)遗存于中国领海以外依照中国法律由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的起源于中国的和起源国不明的文物;(3)遗存于外国领海以外的其他管辖海域以及公海区域内的起源于中国的文物。故答案A、B、C选项正确,D、E选项错误。
第755题 下列条件中,属于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有( )。
A.保存文物的
B.保存历史建筑的
C.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
D.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的
E.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
参考答案:CDE
解析: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7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故A、B选项错误,C、D、E选项正确。
第756题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的活动有( )。
A.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B.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
C.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D.开山、采石、开矿
E.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参考答案:ADE
解析: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1)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2)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3)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4)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制订保护方案,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1)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2)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3)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活动。
故A、D、E选项是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的活动,B、C选项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城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的活动。
第757题 下列单位中,可以对违反水下文物保护的行为责令改正,追缴有关文物,并给予警告的有( )。
A.公安机关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
C.海上执法机关
D.海关
E.国家文物局
参考答案:BC
解析:
根据《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或者海上执法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追缴有关文物,并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上15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0万元的,并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10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1)未经批准进行水下文物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活动;(2)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活动结束后,不按照规定移交有关实物或者提交有关资料;(3)未事先报请有关主管部门组织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在中国管辖水域内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4)发现水下文物后未及时报告。
第758题 对于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或者损毁依照《文物保护法》规定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的行为,可以给予警告、并处罚款的单位有( )。
A.文物主管部门
B.国家文物局
C.公安机关
D.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E.文物所在单位
参考答案:CE
解析:
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或者损毁依照《文物保护法》规定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第759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半年
参考答案:A
解析: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760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者试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
B.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C.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D.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参考答案:D
解析:
A项错误,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B项错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C项错误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D项正确,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