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一级建造师法规章节精编题库(977题)


第1题 在法律体系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所制定的同类法律规范总称是(  )。


A.法律形式

B.法律体系

C.法律规范

D.法律部门


参考答案:D


解析:

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2题 下列各项文件中,属于经济法的是(  )。


A.商标法

B.招标投标法

C.劳动合同法

D.政府采购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建筑法》《统计法》《标准化法》《税收征收管理法》《预算法》《审计法》《节约能源法》《政府采购法》《反垄断法》等属于经济法。


第3题 下列可由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是(  )。


A.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

B.诉讼制度

C.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D.行政拘留


参考答案:C


解析:依照《立法法》第11条的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一)国家主权的事项;(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罚;(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八)民事基本制度;(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十)诉讼制度和仲裁基本制度;(十一)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A、B、D选项均需由法律规定,C选项正确。


第4题 下列各项文件中,属于部门规章的是(  )。


A.《北京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B.《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

C.《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D.《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


参考答案:B


解析: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其名称可以是“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等。


第5题 下列有关法的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时,应适用一般规定

B.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裁决

C.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D.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A错,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时,应适用特别规定;B错,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C错,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第6题 下列有关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B.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国务院认为应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裁决

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国务院认为应适用部门规章的,应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裁决

D.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裁决


参考答案:A


解析: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1)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第7题 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备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公布后的30日内报有关机关备案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需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C.地方政府规章应同时报国务院和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D.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A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日内报有关机关备案;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CD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第8题 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审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监察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

B.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

C.地方政府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建议

D.某社会团体认为地方性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查建议


参考答案:C


解析: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


第9题 下列法的形式中,属于我国法的形式的有(  )。


A.风俗

B.判例

C.地方性法规

D.宗教法

E.国际条约


参考答案:CE


解析:我国的法的形式是制定法形式,具体可以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国际条约七类。因而C、E选项正确。


第10题 下列事项中,只能由法律规定的有(  )。


A.民事基本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

D.生态文明建设事项

E.历史文化建设事项


参考答案:ABC


解析: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一)国家主权的事项;(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罚;(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八)民事基本制度;(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十)诉讼制度和仲裁基本制度;(十一)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第11题 下列权利中,属于用益物权的是(  )。


A.留置权

B.居住权

C.抵押权

D.质权


参考答案:B


解析:

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和地役权。


第12题 根据《民法典》规定,一般情况下动产物权的转让,自( )起发生效力。


A.买卖合同生效

B.转移登记

C.交付

D.买方占有


参考答案:C


解析: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第13题 权利人依法对自己财产(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  )。


A.所有权

B.留置权

C.抵押权

D.地役权


参考答案:A


解析:

所有权是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财产(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又称财产所有权。


第14题 动产物权的权利变动,通常以(  )为公示方法。


A.交付

B.占有

C.登记

D.合意


参考答案:A


解析: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15题 下列有关不动产登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

B.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法律效力

C.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应以权属证书为准

D.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60日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参考答案:A


解析: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的协议或者签订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90日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第16题 下列有关占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占有,是指占有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权利

B.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

C.占有物返还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3年内未行使的消灭

D.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灭失的,产生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无法弥补权利人的损害的,善意占有人还应当赔偿损失


参考答案:B


解析:

占有,是指占有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实际控制。

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依法请求损害赔偿。


第17题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  )设立。


A.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成立时

B.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

C.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时

D.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时


参考答案:B


解析: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第18题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林地的承包期是(  )年。


A.30

B.30~50

C.30~70

D.20~50


参考答案:C


解析: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


第19题 下列有关地役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设立地役权,当事人应采取书面形式

B.地役权自办理登记时设立

C.地役权是所有权的延伸与限制

D.地役权以不动产毗邻为条件


参考答案:A


解析: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设立地役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所以A选项正确。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所以B选项错误。地役权与相邻关系存在相似之处,但地役权是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相邻关系体现的是所有权的延伸与限制,且地役权不以不动产相邻为条件,相邻关系则以此为条件。所以C、D选项错误。


第20题 下列有关居住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设立居住权的,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B.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C.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可由其继承人继承

D.居住权自居住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参考答案:B


解析: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