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建造师《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史真题(175题)


第121题 掘进工作面稀释炮烟,每千克三级安全炸药需配新鲜风量不应小于( )。


A.10m3/min

B.15m3/min

C.20m3/min

D.25m3/min


参考答案:A


第122题 以人工费为基础计取企业管理费和利润的工程是( )。


A.特殊凿井工程

B.硐室工程

C.地面土建工程

D.立井井筒工程


参考答案:A


第123题 保证项目能按期、保质、安全完成的纲领性文件是( )。


A.施工组织设计

B.风险管理文件

C.合同文件

D.安全保障措施


参考答案:A


第124题 下列矿产资源开采,由国务院地质矿产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是( )。


A.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

B.石油矿产资源

C.天然气矿产资源

D.领海及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的矿产资源


参考答案:D



第126题 下列水泥品种,属于特性水泥的有( )。


A.快硬硅酸盐水泥

B.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C.膨胀硫铝酸盐水泥

D.道路硅酸盐水泥

E.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参考答案:ACE


第127题 选矿作业中的分选方法有( )。


A.重选法

B.磁选法

C.电选法

D.筛选法

E.浮选法


参考答案:ABCE


第128题 地下连续墙适用的地质条件有( )。


A.冲积土

B.淤泥质土

C.极软黏性土

D.砂性土

E.岩溶地段


参考答案:ABD


第129题 抗水性能良好的工业炸药有( )。


A.普通铵油炸药

B.重铵油炸药

C.水胶炸药

D.乳化炸药

E.改性铵油炸药


参考答案:BCD


第130题 下列矿井井底车场硐室,属于主井系统的有( )。


A.电机车修理间硐室

B.装载硐室

C.井底矿仓

D.水泵房及水仓

E.消防列车库


参考答案:BC


第131题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确定分包单位后应完成的协调工作有( )。


A.审核分包单位的资质条件

B.建立与分包单位的工作联系制度

C.检查分包单位的进度计划

D.提供分包项目的施工图纸

E.审核分包单位编制的施工安全规程


参考答案:BCDE


第132题 松软破碎大断面岩石巷道可采用的施工方法有( )。


A.全断面一次爆破法

B.分层法

C.导硐法

D.先拱后墙法

E.冻结法


参考答案:BCD


第133题 关于胶套轮车运行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运行坡度、速度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值

B.制动力应当为额定牵引力的1.5~2倍

C.牵引机头或车头必须有车灯和喇叭

D.运行速度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1倍

E.必须设置自动安全闸,列车尾部设置红灯


参考答案:ABC


第134题 下列矿业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中,属于技术风险的有( )。


A.设计文件不完善

B.施工方案不合理

C.机械设备准备不足

D.合同条款歧义

E.地质灾害


参考答案:ABC


第135题 下列巷道施工工作面,严禁使用钢丝绳牵引耙装机的有( )。


A.高瓦斯矿井的岩巷

B.低瓦斯矿井的煤巷

C.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岩巷

D.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煤巷

E.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半煤岩巷


参考答案:DE


第136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高瓦斯矿井二期工程-550m水平回风大巷施工任务,巷道围岩普氏系数f =4~6,设计采用锚网喷永久支护。巷道掘进采用直眼掏槽、光面爆破技术,工作面炮眼布置如图1-1所示,装药结构如图1-2所示。

1-1 工作面炮眼布置示意图

图1-2 装药结构示意图

监理工程师在审核作业规程时发现,爆破后首先至工作面安全检查的人员安排不合理,要求整改。

施工期间,工作面爆破原设计使用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周边眼单位长度装药量300g/m、每孔装药两卷。因货源短缺,项目部计划将该炸药更换为货源充足的三级煤矿许用水胶炸药。项目经理要求技术员根据相关参数进行换算,确定水胶炸药周边眼单位长度装药量以及每孔、每循环、每月的炸药计划量,保证后续大巷的正常施工。

问题

1.结合图1-1,指出炮眼布置的不合理之处。

2.指出图1-2中装药结构的类型,分别给出图注1~5的名称。

3.爆破后,哪些人员应首先至工作面进行安全检查?

4.给出水胶炸药周边眼单位长度装药量换算所需要的参数。



参考答案:↓


解析:

1.(1)掏槽眼的深度比其他炮眼浅200mm不合理,应比其它炮眼深200mm(或者其深度2400mm)

(2)周边孔的炮眼间距600mm不合理,应为250500mm

2.图1-2装药结构为反向不耦合连续装药结构。

1—雷管、2—药卷、3—炮孔、4—炮泥、5—雷管脚线

3.每循环爆破后,首先至工作面安全检查的人员是:班组长(或班长、组长)爆破工(或者放炮工、放炮员)瓦斯检查工(瓦检工)

4.水胶炸药周边眼单位长度装药量换算所需要的参数是:炸药的猛度爆力单位长度装药量


第137题 某矿业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招标代理机构采用资格预审、公开招标方式选定施工单位。在当地招标信息网上发布了该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文件发售自6月16日起。共有11家施工单位参加了资格预审,A、B、C、D、E、F、G共7家施工单位通过,并参加后续投标。为保证招标工作顺利进行,建设单位要求招标代理机构做好以下工作:(1)招标代理机构应指导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以保证提交的投标文件合格、合规。(2)再次核查各投标人资格,招标文件中明确资格后审环节,并列出具体的条件、标准和方法。(3)为保证工程质量,招标代理机构在编制最高投标限价的同时,还应规定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不得低于最高投标限价的75%。

项目于8月10日上午9∶00开标。经核查发现,B单位的投标保证金总额满足要求,但分两次交纳,分别是8月9日17∶00交纳75万元、8月10日9∶05交纳5万元。开标后,D单位向招标人递交了投标报价修正函,将原投标报价下浮300万元。评标委员会按综合得分向招标人推荐了三名中标候选人,依次为A、E、F,并进行了公示。由于A放弃中标,招标人和E进行谈判,并确定E为中标人。双方根据谈判纪要,按A的投标价签订了合同。

工程施工至第18个月末,施工单位检查进度后绘制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2所示。

2 施工进度计划及实际进度前锋线

问题

1.资格预审文件发售的最早截止日期为哪一天?逐项说明建设单位对招标代理机构的要求是否合理?

2.分别指出B单位和D单位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招标人确定中标人和签订合同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4.根据图2中第18个月末实际进度前锋线,分别说明工作5-11、工作7-10和工作3-8的进度偏差。判断实际进度是否会造成总工期延误?



参考答案:↓


解析:

1.资格预审文件发售的最早截止日期为6月20日

建设单位对招标代理机构的要求合理性判别如下:

(1)指导投标人做好投标文件不合理

(2)再次进行资格后审合理。

(3)规定投标人报价不得低于最高投标限价的75%不合理

2.B单位投标文件无效。理由:未按照要求缴纳投标保证金

D单位投标文件。理由:投标人开标后提出突然降价,招标人应当拒绝,其原投标文件仍然有效

3.招标人确定中标人做法妥当。排名第一的A放弃中标,招标人可按照顺序选择下一位次的E。

招标人签订合同的做法不妥。招标人和中标人签订合同的标的、价款等主要条款应当与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内容一致

4.工作5-11进度提前2个月;工作7-10进度提前1个月;工作3-8进度拖延1个月

当时进度对总工期无影响


第138题 某岩石巷道围岩中等稳定,采用钻眼爆破施工方法,锚喷支护,锚杆直径20mm、长度20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厚度100mm。施工中每50m安设一组顶板离层观测仪,顶板离层仪深基点位于距顶板6.5m处的稳定岩层中,浅基点位于锚杆锚固端下100mm处,规定每周观测记录一次,顶板离层警戒值为50mm。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某日,观测员记录巷道顶板离层3个测点数据如下:第1测点深基点读数增量为△L11=50mm,浅基点读数增量为△L21=15mm(均为基于顶板孔口位移值);第2测点深基点读数增量为△L12=65mm,浅基点读数增量为△L22=10mm;第3测点深基点读数增量为△L13=70mm,浅基点读数增量为△L23=18mm。监理工程师认为应停止工作面作业,先进行加强支护施工。

事件二:某日,工作面放炮通风安全检查后,班长安排工作面打顶部锚杆眼,打眼过程中,巷道左肩部一块100mm×200mm的活石突然掉下,砸伤打眼工王某的右脚。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抢救并保护现场,同时汇报给单位负责人。

问题

1.给出事件一中第1测点的低区(浅部)和高区(深部)岩层的离层值。

2.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顶板离层数值超过警戒值时,可采取哪些加强支护措施?

4.事件二中,班长的工作存在哪些失误和不妥?给出正确的做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1)低区(浅部):顶板1.9m以下范围岩层离层值是15mm

(2)高区(深部):顶板1.9m到6.5m范围岩层离层值是35mm

2.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的观点正确

理由:测点2、3离层值均达到警戒值,应先加强支护。

3.顶板离层值达到警戒值时,根据离层发生不同位置采取以下措施:

(1)离层发生在浅基点范围内(锚固区内),考虑增加锚杆数量或采用高强度锚杆,以增加支护强度

(2)离层在深基点到浅基点之间的范围内(锚固区外),应考虑增加锚杆长度或增加锚索支护),将锚固端锚入稳定岩层中。

(3)不同离层位置,均可采取可缩性钢支架与锚喷联合支护形式。

4.(1)事件二中班长组织工作面安全检查不细,敲帮问顶工作不到位,活石没处理干净

(2)放炮检查后直接安排打锚杆不妥,安全检查后应先进行临时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第139题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煤矿主要运输巷道的施工任务,工程包括650m石门和1200m大巷。巷道设计为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净宽4.5m、净高4.2m。地质资料显示巷道围岩为中等稳定的砂页岩层,石门预计在长度300m处会穿越10m左右的断层带,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明。巷道采用锚喷支护,穿越断层段增设金属网和钢轨支架进行加强支护,支架间距0.8m。

项目部编制了该巷道的施工技术措施。巷道采用钻眼爆破施工方法,双臂凿岩台车打眼,侧卸式装岩机出渣,矿车、电机车运输;炮眼深度1.6m,每班完成1个掘进循环,掘进班临时支护仅打拱部锚杆和喷浆30mm,施工组织采用两掘一支,支护班完成剩余的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作业;过断层采用短掘短支方法通过。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炮眼深度不合理,过断层措施不完整,要求整改。项目部根据意见进行了完善。

巷道掘进接近断层位置时,项目部按规定提前进行了探放水作业,查明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探水结果显示该断层出水量较小,对掘进工作无威胁。工作面揭露断层后发现围岩破碎严重,项目部决定采用人工风镐开挖,每次进尺控制在0.8m,开挖后立即进行锚网喷支护;掘进通过断层带后一次性架设钢轨支架。但在开挖时发生了冒顶事故,导致1人重伤、2人轻伤。

巷道掘进通过断层带后,监理工程师对该段工程的支护质量进行了检查,加强支护段长度为20m,巷道断面规格工序验收资料显示全部合格。现场巷道断面检查中,随机抽查的1个断面实测结果如表4所示。

4 锚网喷及钢轨加强支护段巷道断面规格实测结果

注:该巷道道碴高度为200mm。

问题

1.该巷道掘进合理的炮眼深度应取多少?工作面临时支护锚杆施工应选用哪种设备?

2.巷道过断层进行探放水作业,探水孔应当如何布置?

3.为避免发生冒顶事故,工作面支护可采用哪种方法或技术措施?

4.针对发生的冒顶事故,施工单位应急处理要求包括哪些?

5.锚网喷及钢轨加强支护段巷道的净宽B和净高H分别是多少?该段巷道规格质量是否合格?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合理的炮眼深度应该取1.83.0m(具体某一数值或介于此中间数值也可)。

工作面临时支护锚杆施工应选用锚杆钻机

2.探水钻孔应沿掘进方向的正前方及含水体方向呈扇形布置钻孔不得少于3个,其中含水体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个

3.为避免发生冒顶事故,工作面支护可采用的方法或技术措施包括:

(1)采取前探支护

(2)采用超前支护(超前锚杆或管棚);

(3)采用联合支护

(4)采用注浆加固技术措施。

4.(1)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矿山安全监管部门

(2)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3)事故发生后,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5.加强支护段巷道的净宽B是4490mm,净高H是4250mm。
该段巷道规格质量不合格。
因为支架支护巷道断面规格的允许偏差为主控项目,检查点中10个测点有2个测点不符合允许偏差要求,包括左肩测点2210mm,中线至右帮2230mm。均小于设计,影响安全使用。虽然测点合格率为80%,大于75%,测点合格率达到合格标准。但该检查点仍判定为不合格。


第140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矿井的副井井筒工程,该井筒净直径7.0m,井深756m,其中表土厚260m。地质报告显示,井深520m附近有一厚度约为40m的含水层,预计涌水量为30m³/h。设计表土段为钢筋混凝土双层井壁,基岩段为单层混凝土井壁,混凝土强度等级C50。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中,井筒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掘砌段高4.0m,基岩段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堵水,钻爆法施工,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施工方式。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冻结表土段施工井筒至54m时,进行了分部工程验收。施工单位送检预留的2组共6块混凝土试件,试件检验报告显示:第一组3个试件抗压强度为52MPa、54MPa、56MPa;第二组3个试件抗压强度为48MPa、58MPa、60MPa。

事件二:井筒施工到530m时,实测涌水量为5m³/h,施工单位采取了加强井内排水的措施,其它井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与普通地层相同。模板拆除后,发现井壁存在蜂窝麻面现象。

事件三:井筒施工到610m时,发现围岩破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协商后,将未施工井壁混凝土强度等级调整为C60,施工单位收到书面变更通知,并据此进行了施工。井筒验收3个月后,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井壁混凝土强度等级调整导致费用增加(含引起的工程损失费)10万元的索赔申请。监理单位认为施工单位确认设计变更后,没有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不予支持。

问题

1.该井筒基岩段施工中应选用什么类型的模板?模板高度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给出井筒基岩段施工循环图表中主要工序名称(不少于3项),混合作业中可平行的工序有哪些?

3.事件一中混凝土第一组和第二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分别是多少?检验结果是否合格?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二,指出井壁质量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及预防措施。

5.针对事件三,监理单位不支持索赔申请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1)混合作业宜选用金属整体移动式模板(或整体钢模板)

(2)围岩稳定性段高(或炮眼深度)。

2.(1)基岩段循环图表中主要工序包括:钻眼爆破装岩与提升井筒支护(砌壁)、清底找平(立模)工作,以及施工准备(交接班、安全检查)、通风等辅助工作。

(2)浇筑混凝土(井壁)和出渣(排矸)工序部分平行。

3.(1)第一组抗压强度代表值为54MPa,每组标准试件或芯样抗压强度代表值应为3个试件试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数)。

(2)第二组抗压强度代表值为58MPa,一组试件或芯样最大或最小的强度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可取中间值为该组试件强度代表值。

(3)第一组不符合验收要求第二组符合验收要求

① 任一组试件强度的代表值不低于设计值的1.15

② 每一组中任一试件的强度不低于设计值的95%

4.井壁质量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井筒影响

预防措施是:截水导水

5.合理,在双方确定变更后14d承包人不向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的,视为该项变更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更。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