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历史真题(720题)


第581题 植物在自然环境中会遇到生物胁迫,比如食植动物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了多种物理和化学防御机制。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植物防御生物胁迫的是:


A.玫瑰长刺

B.睡莲长出宽大的叶子

C.巨魔芋的花散发烂鱼臭虾似的臭气

D.伞形科植物释放特殊气味吸引胡蜂捕食其体上的毛毛虫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巨魔芋的花朵非常艳丽,但却散发出与其他花朵完全不同的味道,有些气味具有独特的尿骚味,有一些闻上去像腐肉的味道,还有一种散发着丁酸气味,因此常被称为“尸臭花”。这些气味能够吸引腐尸甲虫和其他花粉传播者,是为了进行花粉传播而不是防御生物胁迫。


因此,选择C 选项。


拓展


植物防御生物胁迫的防御机制一般分为组成型防御机制和诱导型防御机制。组成型防御机制是指植物中原本就存在的阻止昆虫取食或病原菌侵染的物理或化学因子。诱导型防御机制是由昆虫或病原菌诱导产生的。组成型防御分为物理防御和化学防御。诱导型防御分为直接防御和间接防御。物理防御包括叶面的蜡质状、种子或水果的壳、植物茎上的刺等,植物可以利用这些有效防御植食性动物的侵害。化学防御是指植物体内本身存在着抗菌的物质可以杀伤微生物和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或者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受到攻击时释放。


直接防御是指生物取食植物时会诱发植物直接产生有毒物质,伤害来侵害的生物。间接防御是指生物取食植物时,植物释放特殊物质或气味吸引到生物的天敌来阻止侵害。


A 项:玫瑰长刺属于植物防御生物胁迫中的物理防御。


B 项:睡莲宽大的叶子具有蜡质层可以防御植食性动物的侵害,属于物理防御。


D 项:伞形科植物释放特殊气味吸引胡蜂捕食其体上的毛毛虫属于间接防御。


第582题 下列关于“种豆可以肥田”所利用的生物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具有固氮能力

B.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具有固磷能力

C.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具有固钾能力

D.豆科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强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


第二步,根瘤菌主要是指与豆类作物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氮的细菌。根瘤菌侵入寄主根内,刺激根部皮层和中柱鞘的某些细胞,引起这些细胞的强烈生长,使根的局部膨大形成根瘤。根瘤菌在根内定居,植物供给根瘤菌以矿物养料和能源,根瘤菌固定大气中游离氮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植物的根部与根瘤菌表现为一种共生现象。


因此,选择A 选项。


拓展


根瘤菌细胞呈杆状,有鞭毛和荚膜。鞭毛为正常的活动器官,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属需氧型。在根瘤中生活的菌体形式多种多样,有梨形、棍棒型或T、X、Y 等型,这种变形的菌体成为类菌体。类菌体在豆科植物体内不生长繁殖,却能与豆科植物共同固氮,对豆科植物有良好作用。


虽然空气成分中约有80%的氮,但一般植物无法直接利用,花生、大豆、苜蓿等豆科植物,通过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才可以把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变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氨态氮。在种子发芽生根后,根瘤菌从根毛入侵根部,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具有固氮能力的根瘤,在固氮酶的作用下,根瘤中的类菌体将分子态氮转化为氨态氮,与此同时,每个根瘤就是一座微型氮肥厂,源源不断地把氮输送给植株利用。


第583题 西汉末巧工丁缓发明的“被中香炉”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常平支架,其构造精巧,使用时把燃烧的炭火放入香炉中心的火盆中,无论香炉如何滚动,香炉中心的火盆都能保持水平,炭火始终都不会掉出来。下列装置的物理原理与之相同的是:


A.指南针

B.陀螺仪

C.水平仪

D.高度计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被中香炉”是中国古代盛香料熏被褥的球形小炉。《西京杂记》卷上记载:“长安巧工丁缓者,为常满灯……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共法后绝,至缓始复为之。为机坏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它的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能自由转动。炉体由于重力作用,不论球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这种结构完全符合现代航空航海中使用的陀螺仪原理。陀螺仪就是悬挂在一种称为“万向支架”的持平环装置上。这样,无论有多大风浪,船体怎样摆动,也无论在怎样复杂的气流中,飞机如何颠簸,陀螺仪可以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确保正常工作。



因此,选择B 选项。


拓展


A 项: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原理不匹配,A 项错误。如图所示。



C 项:水平仪是一种测量小角度的常用量具。在机械行业和仪表制造中,用于测量相对于水平位置的倾斜角、机床类设备导轨的平面度和直线度、设备安装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等。水平仪的水准管是由玻璃制成,水准管内壁是一个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曲面,管内装有液体,当水平仪发生倾斜时,水准管中气泡就向水平仪升高的一端移动,从而确定水平面的位置。原理不匹配,C 项错误。如图所示。



D 项:高度计是针对众多工业应用领域及检测机构进行设计的各种量程的高精度仪器。高度计采用高精度光栅作为测量基准,选用玻璃基体的增量式光栅尺,所以测量支持大测量范围,对震动和冲击不敏感,并具有确定的温度特性。还有一种气压高度计,是在航空物探测量时,安置在飞机中,利用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通过观测气压测量飞机飞行的海拔高度(又称绝对高度)的仪器。与题干所述原理不匹配,D 项错误。


第584题 甲方将乙方诉至人民法院,要求乙方偿还借款期限为一年,且已到期的2万元借款以及借款利息。在诉讼中,甲方向法庭提交了借据作为乙方借款的证据。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借据上没有约定利息,故乙方无须向甲方支付借期内利息

B.甲方提交借据足以证明甲、乙双方之间的借贷关系合法成立,乙方抗辩无效

C.甲方除了提交借据外,还需要提交向乙方实际付款的凭证,才能证明甲、乙双方之间的借贷关系真实发生

D.虽然借据上未约定利息,但是乙方仍应按照年利率 6%的标准向甲方支付借期内和逾期后的资金占用利息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


第二步,根据《合同法》第211 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本案中甲乙之间借款借据上没有约定借款利息,故乙方无须向甲方支付借期内利息。A 项正确,当选。因此,选择A 选项。


拓展


B 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 条第2 项,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本案中甲提交证据证明借贷关系合法有效,乙方依然有权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作出合理说明。B项错误,排除。


C 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 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本案中甲提供的借据就是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不需要提交向乙方实际付款的凭证。C 项错误,排除。


D 项:根据《合同法》第211 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9 条第2 款第1 项,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本案中借据中未约定利息,乙方无须向甲方支付借期内利息,但是应按照年利率6%的标准支付逾期后的资金占用利息。D 项错误,排除。


第585题 《荀子·儒效》中写道,“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关于这句论述反映的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知行合一

B.实践出真知

C.人定胜天

D.实践决定认识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知道,知道不如实践好。其强调的是实践,反映了A 项、B 项与D 项思想。而C 项人定胜天指的是通过个人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题干反映思想不一致。
因此,选择C 选项。
拓展
A 项: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指的是不仅要认识,还应当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A 项正确。
B 项:实践出真知指的是通过自己亲自实践,才能真正的认识、理解与掌握。B 项正确。
D 项:实践决定认识,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 项正确。


第586题 与上月相比较,2月份职工人数变动幅度最大的是:


A.甲车间

B.乙车间

C.丙车间

D.丁车间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第二列和第三列。
第三步,根据,可得甲、乙、丙、丁车间职工人数增长率分别为


 



 



 



变动幅度最大,即变化率最大的,只需要看增长率绝对值的大小即可,显然变化率最大的是甲车间。
因此,选择A 选项。


 


 


第587题 2月份较上月工资总额减少最多的车间是:


A.甲车间

B.乙车间

C.丙车间

D.丁车间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


第三步,工资总额=职工人数×月平均工资,工资总额减少最多即工资总额负增长量最大。甲车间2 月份工资总额550×5200 高于上月500×5000,排除;乙车间2 月份工资总额与上月相比增长量=580×4600-600×4500=-32000 元;丙车间2 月份工资总额320×6500 高于上月300×6000,排除;丁车间2 月份工资总额与上月相比增长量=200×7950-200×8000=-10000 元,负增长量乙车间最大,即乙车间工资总额减少最多。


因此,选择B 选项。


第588题 月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最快的车间是:


A.甲车间

B.乙车间

C.丙车间

D.丁车间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后两列。
第三步,根据,月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最快,即增长率最大的,材料只给出了1 月和2 月的数据,为环比增长率。丁车间月平均工资2 月<1 月,增长率为负,排除;


甲车间:


乙车间:



丙车间:



三者之间分母相差倍数不大,丙车间分子明显较大,则分数值较大。


因此,选择C 选项。


 


第589题 对集团公司1、2月份的产量贡献率最大的车间是:


A.甲车间

B.乙车间

C.丙车间

D.丁车间


参考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值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图1。
第三步,贡献率= ,对集团公司1、2 月份的产值贡献率最大的车间,即所占比重最大的,整体量一致,只需比较部分量(1 月+2 月)大小即可,观察柱状图,乙车间1 月(600 万元)和2 月(880 万元)的产值均高于其他车间,则产值最高,贡献率最大。
因此,选择B 选项。


第590题 与上月相比较,集团公司2月份的总产值增长额为:


A.520万元

B.650万元

C.680万元

D.710万元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计算中的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第二步,定位图1。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代入数据可得集团公司2 月份的总产值增长额为(850+880+280+320)-(500+600+250+300)=(850-500)+(880-600)+(280-250)+(320-300)=350+280+30+20=680(万元)。
因此,选择C 选项。


第591题 在4个城市中,通勤空间半径最短的是:


A.甲市

B.乙市

C.丙市

D.丁市


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读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图1,“甲城市通勤空间半径11.1 公里,乙城市通勤空间半径9.1 公里,丙城市通勤空间半径8.7
公里,丁城市通勤空间半径8.1 公里”。
第三步,直接读数可得,丁城市通勤空间半径(8.1 公里)最短。
因此,选择D 选项。


第592题 平均通勤距离超过了4个城市平均值的有:


A.1个城市

B.2个城市

C.3个城市

D.4个城市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图1,“甲城市平均通勤距离40 公里,乙城市平均通勤距离39 公里,丙城市平均通勤距离31 公
里,丁城市平均通勤距离40 公里”。
第三步,根据平均数= = ,可知,4 个城市的平均值为(公里)。则超过了平均值的城市有甲城市(40 公里)、乙城市(39 公里)和丁城市(40 公里),共3 个城市。
因此,选择C 选项。


第593题 如果5公里内可采用步行或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上班,超过半数的通勤人口可以绿色出行方式上班的城市有:


A.甲市和乙市

B.甲市和丙市

C.乙市和丁市

D.丙市和丁市


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图2,“甲城市5 公里通勤比重38%,乙城市5 公里通勤比重48%,丙城市5 公里通勤比重51%,丁城市5 公里通勤比重57%”。
第三步,题干中“如果5 公里内可以采用步行或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上班,超过半数的通勤人口可以绿色出行方式上班的城市”可理解为:超过半数的通勤人口在5 公里以内的城市,即5 公里通勤比重大于一半(50%)的城市。读数可知,超过半数(50%)的有丙城市(51%)和丁城市(57%)。
因此,选择D 选项。


第594题 通勤人口被轨道交通覆盖的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A.甲市

B.乙市

C.丙市

D.丁市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图2,“甲城市轨道覆盖比重27%,乙城市轨道覆盖比重33%,丙城市轨道覆盖比重37%,丁城市轨道覆盖比重30%”。
第三步,通勤人口被轨道交通覆盖的比重最高的是丙城市(37%)。
因此,选择C 选项。


第595题 关于4个城市通勤的公共交通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最强但是轨道覆盖通勤最差

B.甲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最弱并且轨道覆盖通勤最差

C.乙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最强但是轨道覆盖通勤一般

D.丁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最强但是轨道覆盖通勤最好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图2,根据政府《报告》可知,45 分钟通勤时间是合理通勤的基本保障,也反映了公共交通系统与职住空间的契合程度。45 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比重越高,说明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通勤的保障越好,即45 分钟公交能力占比越高代表公交服务能力越强。甲城市45 分钟公交能力占比为32%,低于乙城市(39%)、丙城市(50%)、丁城市(57%),占比不是最高,即公共交通服务能力不是最强,错误。


B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图2,甲城市45 分钟公交能力占比为32%,低于乙城市(39%)、丙城市(50%)、丁城市(57%),占比最低,即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最弱;甲城市轨道覆盖比重为27%,低于乙城市(33%)、丙城市(37%)、丁城市(30%),占比最低,即轨道覆盖通勤最差,正确。


C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图2,乙城市45 分钟公交能力占比为39%,低于丙城市(50%)、丁城市(57%),占比不是最高,即公共交通服务能力不是最强,错误。


D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图2,丁城市45 分钟公交能力占比为57%,高于甲城市(32%)、乙城市(39%)、丙城市(50%),占比最高,即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最强;丁城市轨道覆盖比重为30%,低于乙城市(33%)、丙城市(37%),占比不是最高,即轨道覆盖通勤不是最好,错误。


因此,选择B 选项。


拓展


在路程耗时方面,政府某《报告》指出,45 分钟通勤时间是合理通勤的基本保障,也反映了公共交通系统与职住空间的契合程度。45 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比重越高,说明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通勤的保障越好。


第596题 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


A.8.0%

B.8.6%

C.9.5%

D.10.2%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的和差类。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可知,“2019 年1—12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194 亿元,比上年增长9.9%,增速比上年加快0.4 个百分点”。
第三步,2018 年同比增速为9.9%-0.4%=9.5%。
因此,选择C 选项。


第597题 201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1。
第三步,2019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是“西部地区”(16.1%)。
因此,选择C 选项。


第598题 2019年全国住宅投资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比重约为:


A.60%

B.67%

C.73%

D.83%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可知,“2019 年1—12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194 亿元……住宅投资97071 亿元”。
第三步,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选项出现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将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代入数据可得: ,直除首位商7。
因此,选择C 选项。


第599题 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2。
第三步,“降幅”是指“减少率”,排除C 选项(西部地区未下降),“降幅”的比较看绝对值, 2019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最大的地区是“东北地区”(|-5.3%|)。
因此,选择D 选项。


第600题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出:


A.2019年全国住宅投资和住宅销售面积实现增长

B.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时下降

C.2019年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时下降

D.2019年全国住宅销售额和办公楼销售额同时下降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文字材料可知,“2019 年1—12 月,住宅投资增长13.9%……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5%”,同比增长率均大于0 ,投资额与投资面积均实现增长,正确。


B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文字材料可知, “2019 年1—12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0.1%……商品房销售额增长6.5%”,销售e 未下降,错误。


C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表2,2019 年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2.8%,销售额未下降,错误。


D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文字材料可知,“2019 年1—12 月,住宅销售额增长10.3%,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5.1%”,办公楼销售额未实现增长,错误。


因此,选择A 选项。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