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81题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 )。
A.动力
B.强度
C.速度
D.稳定性
E.指向性
参考答案:BCDE
解析:教材P69页: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人们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大小,知觉或思维的快慢,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注意转移的难易,以及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倾向于自身内部等,都是气质的表现。一般人所说的“脾气”就是气质的通俗说法。
第582题 下列关于情绪与安全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兴奋状态时,人的思维与动作较快
B.处于抑制状态时,思维与动作显得迟缓
C.处于强化阶段时,不会有反常的举动
D.处于强化阶段时,从情绪看有可能发现思维与行动不协调、动作之间不连贯现象
E.对某种情绪一时难以控制的人,可停止其工作
参考答案:ABDE
解析:教材P70页:
从安全行为的角度考虑,处于兴奋状态时,人的思维与动作较快,处于抑制状态时,思维与动作显得迟缓;处于强化阶段时,往往有反常的举动,同时从情绪看有可能发现思维与行动不协调、动作之间不连贯现象,这是安全行为的忌讳。对某种情绪一时难以控制的人,可临时改换工作岗位或停止其工作,不能使其将情绪可能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带到生产过程中去。
第583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其强度的不同排列成多个等级层次,包括(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工作需要
E.自我实现
参考答案:ABCE
解析:教材P71页:
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其强度的不同排列成5个等级层次:一是生理需要,生存直接相关的需要;二是安全需要,包括对结构、秩序和可预见性及人身安全等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三是归属与爱的需要,随着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实质性满足,个人以归属与爱的需要作为其主要内驱力;四是尊严需要,既包括社会对自己能力、成就等的承认,又包括自己对自己的尊重;五是自我实现,是指人的潜力、才能和天赋的持续实现。
第584题 下列关于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是的( )。
A.存在没有动机的行为
B.行为总是来自动机的支配
C.某种行为可能同时受到多种动机的影响
D.一种动机只能影响一种行为
E.根据原动力的不同,可以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
参考答案:BCE
解析:教材P71页:
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行为总是来自动机的支配,可以说不存在没有动机的行为。
2)某种行为可能同时受到多种动机的影响。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总是有一些动机起着主导作用,另一些动机起辅助作用。
3)一种动机也可能影响多种行为。
根据原动力的不同,可以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内在动机指的是个体的行动来自个体本身的自我激发,而不是通过外力的诱发。外在动机是指推动行动的动机是由外力引起的。许多心理学家特别强调外在动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和作用。实际上,任何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背后都隐藏着外在动机的作用。
第585题
常见的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包括( )。
A.省能心理
B.好奇心理
C.凑兴心理
D.群体心理
E.需求心理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教材P72页:
在安全生产中,常常存在一些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如果调整不当,往往成为诱导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常见的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如下:省能心理、侥幸心理、逆反心理、、凑兴心理、好奇心理、骄傲、好胜心理、群体心理。
第586题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它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参考答案:错
解析:
教材P57页: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例如,爆破施工中的炸药、旋转的混凝土搅拌机等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例如,不走安全通道进入施工现场、不做安全防护在临边洞口作业等。
第587题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工作重点应该是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57页: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设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工作重点应该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第588题
危险源只能是某一次事故,而与环境或物质的状态无关。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57页:
从上述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建筑施工高处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引起高坠、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因此,未做防护的脚手架作业是危险源;漆包线破坏了的打夯机,在通电作业时有可能发生触电施工,因此,损坏的打夯机是危险源;操作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操作规程,可能使员工出现不安全行为,因此,没有操作规程是危险源。
第589题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主要观点中,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原因。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60页:
所谓起源论就是强调找出问题的基本的、背后的原因,而不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原因。个人原因包括缺乏知识或技能、动机不正确、身体上精神上的问题等。工作原因包括操作规程不合适,设备、材料不合格,通常的磨损及异常使用方法等,以及温湿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通风、噪声、照明、周围的状况等环境因素只有找出这些基本原因,才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590题 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原理,识别危险源,并将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64页:
系统安全(SystemSafety),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原理,识别危险源,并将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在一个新系统的构思阶段就必须考虑其安全性的问题,制定并开始执行安全工作规划,即系统安全活动,并且把系统安全活动贯穿于系统寿命周期,直到系统报废为止。
第591题 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硬件的故障而忽略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64页:
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第592题 影响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69页:
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影响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个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情绪等,个性心理特征又是在缓慢地发生着变化。个性倾向性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即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制约着所有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
第593题 情绪是每个人所固有的受客观事物影响的一种内部表现。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70页:
情绪是每个人所固有的受客观事物影响的一种外部表现,这种表现既是体验又是反应,既是冲动又是行为。情绪在某种条件下产生,并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是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兴奋状态。情绪影响人的行为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差异性,如生活条件、心理状态、感受力、经验、性格等,即使在同一刺激作用下,也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
第594题 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并且是低层次需要。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71页:
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并且是低层次需要。在企业生产中,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保证生产安全的必要条件,那么这种客观的不安全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第595题 动机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有着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引起人的行为的间接原因。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71页:
动机是为了满足个体的需要和欲望,达到一定目标而调节个体行为的一种力量。它主要表现在激励个体去活动的心理方面。动机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直接引起个体的相关行为。可以这样说,动机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有着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引起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
第596题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中,监督原则是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65页:
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中,监督原则是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第597题 一般意义上讲,安全生产是指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 )的和谐运作,是危险因素处于有效控制状态。
A.人-机
B.人-机-环境
C.机-环境
D.人-机-环境-物料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55页:
根据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一般意义上讲,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秉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确定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第598题 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将风险分为人,机,环境和( )四类。
A.技术
B.资料
C.管理
D.防护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56页:
从广义来说,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健康风险5类。
而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则将风险分为人、机、环境、管理4类。
第599题 事故致因理论包括( )。
A.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B.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C.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D.轨迹交叉理论
E.工程安全理论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教材P57页:
事故致因理论包括: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事故频发倾向理论。3.事故因果连锁理论。4.能量意外释放理论。5.轨迹交叉理论。6.系统安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