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4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库(701题)


第181题

关于透层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气温低于10℃或大风、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B.透层油洒布后应自由流淌,应渗入基层一定深度,在表面形成油膜

C.应按设计喷油量一次均匀洒布,当有漏洒时,应人工补洒

D.在摊铺沥青前,应将局部尚有多余的未渗入基层的沥青清除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透层油洒布后应不致流淌,应渗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


第182题

下列情况中,应浇洒粘层沥青的是( )。


A.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

B.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

C.需加铺磨耗层改善抗滑性能的旧沥青路面

D.有裂缝或已修补的旧沥青路面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粘层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符合下列情况,必须喷洒粘层沥青:

(1)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

(2)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

(3)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

【名师点拨】此知识点需理解掌握,与透层区分,也可考查识图题。


第183题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包括:①路缘石安装;②试验段施工;③喷洒透层油;④沥青混合料压实;⑤沥青混合料摊铺;⑥路面成型检测,其施工顺序正确是(  )。


A.②→③→①→⑥→⑤→④

B.①→③→②→⑤→④→⑥

C.②→①→③→⑤→④→⑥

D.①→②→③→⑥→⑤→④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选项分析】


第184题

透层是为了使沥青面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  )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A.乳化沥青

B.SBS改性沥青

C.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

D.煤沥青

E.液体沥青


参考答案:ADE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透层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透层施工技术的一般技术要求是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作透层油。


第185题

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封层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封闭某一层,起保水、防水作用

B.增加基层的整体强度和厚度

C.起基层与沥青表面之间的过渡和有效联结作用

D.起路的某一层表面破坏离析松散处的加固补强

E.沥青层面铺筑前要临时开放交通,防止基层因天气或车辆作用出现水毁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封层的施工技术 。

【选项分析】封层的作用:一是封闭某一层起着保水防水的作用;二是其基层与沥青表层之间的过渡和有效联结作用;三是路的某一层表面破坏离析松散处的加固补强;四是基层在沥青面层铺筑前,要临时开放交通,防止基层因天气或车辆作用出现水毁。


第186题

乳化石油沥青可用于(  )。


A.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B.热拌沥青混合拌料路面

C.透层

D.粘层

E.封层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乳化石油沥青。

【选项分析】乳化沥青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冷拌沥青混合料路面,修补裂缝,喷洒透层、粘层与封层等。


第187题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封层一般宜采用的施工方法有(   )。


A.挤密法

B.层铺法

C.人工喷洒法

D.沥青贯入法

E.稀浆封层法


参考答案:BE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封层的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下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


第188题

下列情况应洒布粘层沥青的是(  )。


A.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下面层和二灰稳定碎石基层之间

B.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检查井侧面之间

C.半刚性基层上铺筑沥青层

D.多雨地区空隙较大的沥青面层下部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粘层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根据规范要求,符合下列情况,必须喷洒粘层沥青:

①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

②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

③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


第189题

关于热拌沥青碎石基层初压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

B.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

C.压路机应从中心向外侧碾压

D.相邻碾压带应重叠的1/3~1/2轮宽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路面沥青稳定基层施工

【选项分析】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的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


第190题

关于封层、透层、粘层施工安全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洒布车行驶中不得用加热系统

B.洒布地段不得使用明火

C.小型机具洒布沥青时,喷头不得朝内

D.喷头10m范围不得站人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公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措施。
【选项分析】封层、透层、粘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喷洒前应做好检查井、闸井、雨水口的安全防护。

(2)洒布车行驶中不得使用加热系统。洒布地段不得使用明火。

(3)小型机具洒布沥青时,喷头不得朝外,喷头10m范围内不得站人,不得逆风作业。

(4)大风天气,不得喷洒沥青。


第191题

热拌沥青混合物的路面压实可以采用( )。


A.单钢轮振动压路机

B.双轮双振压路机

C.凸块压路机

D.冲击压路机

E.胶轮压路机


参考答案:BE


解析:

【内容考查】沥青路面的施工。

【选项分析】压路机采用2~3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2~3台重量不小于16t胶轮压路机组成。


第192题

在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表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

B.摊铺机均匀行驶,行走速度和拌合站产量相匹配

C.在摊铺过程中,定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时间间隔不超过1h

D.应采用摊铺机施工,任何部位均不可采用人工摊铺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选项分析】底、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表面层采用平衡法施工。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并及时通知操作手。在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可采用人工摊铺施工。


第193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时,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对纵、横缝进行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产生(  )。


A.断板

B.反射裂缝

C.错台

D.淤泥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直接加铺法。

【选项分析】对纵横缝清缝,清除缝内原有的填充物和杂物,再用手持式注射枪进行沥青灌缝,然后用改性沥青油毡等村料贴缝,有必要时再加铺一层特殊沥青材料的过渡层。其目的是防止产生反射裂缝。引起反射裂缝的外部因素主要是行车载荷和环境变化、温度梯度。


第194题

【背景资料】

       某三级公路,起讫桩号为K0+000~K5+300,双向两车道,路面结构形式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此三级公路已发展为重要的旅游支线公路。通车10年后,路面发生局部网状开裂、纵向裂缝等病害。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采用探地雷达、(C)对水泥混凝土板的脱空和结构层的均匀情况、路面承载能力进行检测评估。设计单位根据检测评估结果对该路段进行路面改造方案设计。经专家会讨论,改造路面的结构形式决定采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如图4所示。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改造路段中的K1+000~K1+600为滑坡、落石等不良地质路段,施工单位针对此路段的边坡防护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对边坡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了论证。

       事件2:施工单位对破碎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Z型压路机振动压实2~3遍,测标高并进行级配碎石调平,检测平整度。光轮压路机压实3~4遍,压实速度不超过5km/h。

       事件3: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颗粒粒径满足要求并压实后,施工单位用智能洒布车均匀洒布乳化沥青做透层。洒布施工中发现局部有花白遗漏现象。

       事件4: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装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弯沉值、渗水系数、抗滑(含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中线平面偏位、纵断高程、路面宽度及路面横坡进行了实测。

【问题】

1.写出图4中A、B以及背景资料中C的名称。

2.事件1中,施工单位针对不良地质路段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3.说明事件2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进行压实的主要作用。

4.针对事件3中的花白遗漏处应如何处理?透层油还可选择哪些类型的沥青?

5.补充事件4中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验的实测项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图中A为路肩;B为边沟;背景资料中C为弯沉仪。

2.针对不良地质路段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该包括:(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施工计划;(4)施工工艺技术;(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劳动力计划;(7)计算书及图纸。

3.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进行压实的主要作用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颗粒进一步破碎; 稳固下层块料;为新铺沥青面层提供一个平整的表面。

4.事件3中的路面存在花白遗漏处应人工补洒。

事件3中的该路面透层油还可选择液体沥青、煤沥青。

5.事件4中,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验的实测项目还应有: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压实度。【新教材这里变化了,如果按照新教材质量检验的实测项目还应有: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压实度、矿料级配、沥青含量。】

【名师点拨】识图题,是案例题目中常考形式。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不需结合案例背景,必拿分项。其它补充类题目,均为教材原话,需理解掌握。


第195题

现场冷再生中关键技术包括(  )。


A.添加的胶粘剂与旧混合料的均匀拌合技术

B.旧沥青混合料的环保弃置技术

C.旧沥青混合料的铣刨、破碎技术

D.胶粘剂配比性能

E.旧沥青混合料的经济运输技术


参考答案:AC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旧沥青路面再生。

【选项分析】现场冷再生中关键技术是添加的胶粘剂(如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水泥)与旧混合料的均匀拌合技术,其余如旧沥青混合料的铣刨、破碎技术,胶粘剂配比性能也很关键。


第196题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磨耗层损坏较小,出现轻度车辙、龟裂等病害,其最适合采用(  )修复。


A.现场冷再生

B.整形再生法

C.复拌再生法

D.厂拌热再生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路面改建施工。

【选项分析】整形再生法适合维修路面出现轻微裂纹、磨耗层损坏及破损面积较小的路面,修整清除原路面的轻度车辙、龟裂等病害,恢复路面的平整度,改善路面性能。


第197题

       背景资料:

       北方平原地区某一级公路位于主城区附近,沿线风景秀丽、居民较多,路线附近有大型湖泊,公路起讫桩号为K0+000~K26+500,双向两车道。该公路通车10年后,沥青混凝土面层出现龟裂、车辙等病害,需要大修处理。经设计单位现场勘察,该公路基层承载力良好,设计方案采用现场热再生工艺,对行车道的上面层进行全厚度再生施工,然后罩一层3cm厚的SMA-10新面层。原路面设计示意图如图所示(全线无平曲线加宽、无桥梁隧道)。

       因该工程施工时不能中断交通,施工单位采用“半幅放行,半幅封闭施工”的交通组织方案,并加强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某技术员编制的技术方案采用整形再生法的施工,技术方案上报项目总工程师审阅,总工程师不予认可,要求采用重铺再生法。

事件二:重铺再生法的施工工序包括:A铣刨翻松、B搅拌、C加热、D添加再生剂、E罩新面、F摊铺碾压。该项目采用红外线加热,通过两台加热机的加热,加热深度可达4~6cm。罩新面时,再生机前面装有一个集料斗,新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直接倒入集料斗内,由输送装置运送到后面的碳谱装置,然后把新混合料摊铺到经过再生的路面上,碾压成平整、密实的新路面。

事件三:新拌制的沥青混合土采用集中拌合站拌和,为满足环保要求,拌合站设计在离起点较远的郊区,运输车上路桩号为K26+500,线外运输距离为5.75km,SMA-10混合料的每公里综合运输费用为2.5元/t,混合料出厂密度为2.0t/m³,松铺系数为1.14。

事件四:施工单位组建了工地试验室,对工地实验室仪器设备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或功能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仪器设备应实施标识管理,分为管理状态和使用状态标识,使用状态标识用“红”、“黄”、“绿”三色标签进行标识。

【问题】

1.写出本工程的再生厚度。从再生厚度的角度分析事件一中总工程师不予认可整形再生法的理由。

2.写出事件二中A~F的正确排序(以“B→D→A→……”格式作答),除事件二中的加热方式外,再生机还有哪些加热方式。

3.计算事件三中全路段新铺面层SMA-10混合料的运输费用(单位:元,中间计算过程保留两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4.写出事件四中红”、“黄”、“绿”三色标签分别对应的设备使用状态。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1.再生厚度为4cm的细粒式AC-13沥青混凝土面层;

不予认可的理由:整形再生法适合2~3cm表面层的再生。

2.工序C→A→D→B→F→E;

再生机加热方式:火焰加热、热气加热、微波加热。

3.该路段平均运距为:26.5/2+5.75=19.00km,该段SMA-10混合料的总方量为26500×2×3.5×0.03×2×1.14=12688.20t,则全路段新铺面层的运输费用为19×2.5×12688.2=602690元。

4.绿色代表“合格”,黄色代表“准用”,红色代表“停用”。


第198题

       背景资料:

       某三级公路,起讫桩号为K0+000~K5+300,双向两车道,路面结构形式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此三级公路已发展为重要的旅游支线公路。通车10年后,路面发生局部网状开裂、纵向裂缝等病害。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采用探地雷达、(C)对水泥混凝土板的脱空和结构层的均匀情况、路面承载能力进行检测评估。设计单位根据检测评估结果对该路段进行路面改造方案设计。经专家会讨论,改造路面的结构形式决定采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如图4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改造路段中的K1+000~K1+600为滑坡、落石等不良地质路段,施工单位针对此路段的边坡防护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对边坡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了论证。

事件2:施工单位对破碎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Z型压路机振动压实2~3遍,测标高并进行级配碎石调平,检测平整度。光轮压路机压实3~4遍,压实速度不超过5km/h。

事件3: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颗粒粒径满足要求并压实后,施工单位用智能洒布车均匀洒布乳化沥青做透层。洒布施工中发现局部有花白遗漏现象。

事件4: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装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了实测。

【问题】

1.写出图4中A、B以及背景资料中C的名称。

2.事件1中,施工单位针对不良地质路段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3.说明事件2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进行压实的主要作用。

4.针对事件3中的花白遗漏处应如何处理?透层油还可选择哪些类型的沥青?

5. 写出事件4中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1.图4中A为路肩;图4中B为边沟;背景资料中C的名称为弯沉仪。

2.事件1中,施工单位针对不良地质路段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及图纸。

3.事件2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进行压实的主要作用:

(1)水泥混凝土路面颗粒进一步破碎;(2)稳固下层块料;(3)为新铺沥青面层提供一个平整的表面。

4.事件3中的路面存在花白遗漏处应人工补洒。

事件3中的该路面透层油还可选择的有:液体沥青和煤沥青。

5.主控项目还有:压实度、厚度、矿料级配、沥青含量。


第199题

不能用作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冷再生胶粘剂的是(  )。


A.乳化沥青

B.水泥

C.石灰

D.泡沫沥青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旧沥青路面再生。

【选项分析】现场冷再生中关键技术是添加的胶粘剂(如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水泥)与旧混合料的均匀拌合技术,其余如旧沥青混合料的铣刨、破碎技术,胶粘剂配比性能也很关键。

 


第200题

滑模摊铺振捣频率应根据(  )确定。


A.板厚

B.碾压能力

C.布料能力

D.振捣混凝土排气效果

E.混凝土工作性能


参考答案:A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滑模摊铺振捣频率应根据板厚、摊铺速度和混凝土工作性能确定,以保证拌合物不发生过振、欠振或漏振。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