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1894题)


第801题 逆者正治”的“逆”是指


A.厥逆病证

B.逆其病位

C.逆其假象

D.四肢厥冷

E.逆其病证性质


参考答案:E


解析: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


第802题

下列属于反治法的是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塞因塞用

D.通因通用

E.三因制宜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医反治法的掌握。反治法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类治疗方法,其中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四种。三因制宜是指治疗疾病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属于中医的治则之一。


第803题

下列何项不属正治法


A.寒者热之

B.实则泻之

C.补其不足

D.热因热用

E.损其有余


参考答案:D


解析:

热因热用是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属反治法。寒者热之、实则泻之、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皆属逆证慢性质而治的治法,即正治法。


第804题

塞因塞用不适用于


A.脾虚腹胀

B.血虚便秘

C.血枯经闭

D.肾虚尿闭

E.血瘀经闭


参考答案:E


解析:

塞因塞用是指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之虚性证候的治法,适用于真虚假实证。而血瘀经闭是属于真实证,故不适用该治法。


第805题

“通因通用”的治法可用于


A.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

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

C.瘀血内阻所致的出血证

D.中气不足所致的脘腹胀满

E.实热壅积的阳明腑实证


参考答案:C


解析:

通因通用是治疗具有假虚症状的实证,属反治法。塞因塞用是治疗具有假实症状的虚证,属反治法。寒因寒用是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属反治法。


第806题

下列属正治法则的是


A.通因通用

B.塞因塞用

C.实则泻之

D.标本兼治

E.寒因寒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正治

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


第807题

患者渴喜冷饮、烦躁不安、便干尿黄、舌红苔黄,同时又见四肢厥冷、脉沉等症,应采用的治法是


A.缓则治本

B.急则治标

C.虚则补之

D.寒者热之

E.寒因寒用


参考答案:E


解析:

寒因寒用  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第808题

下列属反治法则的是


A.实则泻之

B.通因通用

C.虚则补之

D.培土生金

E.滋水涵木


参考答案:B


解析:

反治

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病证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究其实质,还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故实质上仍是“治病求本”。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第809题

“塞因塞用”的治法可用于


A.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

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

C.瘀血内阻所致的出血证

D.中气不足所致的脘腹胀满

E.实热壅积的阳明腑实证


参考答案:D


解析:

通因通用是治疗具有假虚症状的实证,属反治法。

塞因塞用是治疗具有假实症状的虚证,属反治法。

寒因寒用是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属反治法。


第810题 适用于“寒者热之”的是


A.热病见热象

B.寒病见寒象

C.阴虚见热象

D.热病见寒象

E.寒病见热象


参考答案:B


解析:

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症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即以热药治寒证。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方药,里热证用苦寒清里方药治疗。


第811题

下列属于从治法的是


A.抑强扶弱

B.标本兼治

C.实则泻之

D.热因热用

E.用寒远寒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正治、反治的认识。

热因热用,是指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的病证,属反治法,即从治法。


第812题

“寒因寒用”的治法适用于


A.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

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

C.瘀血内阻所致的出血证

D.中气不足所致的脘腹胀满

E.实热壅积的阳明腑实证


参考答案:B


解析:

通因通用是治疗具有假虚症状的实证,属反治法。塞因塞用是治疗具有假实症状的虚证,属反治法。寒因寒用是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属反治法。A.答案的病证宜采用“热因热用”治法.E.答案的病证宜采用“热者寒之”治法。


第813题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


A.反治法

B.治标法

C.从治法

D.标本兼顾法

E.正治法


参考答案:E


解析:

正治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

热因热用:以热治热,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寒因寒用:以寒治寒,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塞因塞用:以补开塞,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通因通用:以通治通,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第814题

需采用“标本兼治”治则的病变有


A.肺痨咳嗽

B.大量出血

C.表里同病

D.腹水大增

E.气虚外感


参考答案:CE


解析:

本题考查标本缓急。

肺痨咳嗽-缓则治其本,气虚外感、表里同病-标本兼治。大量出血、腹水大增为急则治其标。


第815题

 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


A.扶正祛邪

B.调整阴阳

C.标本缓急

D.调理脏腑

E.治病求本


参考答案:E


解析:

治病求本,就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816题

适用于出血证的治则是


A.急则治标

B.缓则治本

C.标本同治

D.扶正兼祛邪

E.祛邪兼扶正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则治其标:水臌病人,腹水大增、大出血的病人、原有宿疾,复感新病较急。

缓则治其本:肺痨咳嗽、治疗急性热病时,后期伤阴。

标本兼治:高热伤津:泻下滋阴、身热、腹硬满痛、大便燥结、口干渴、舌燥苔焦黄。

虚人感冒:益气解表。

表里同病:表里双解。


第817题

缓则治本的治则适用于


A.所有的病证

B.标症紧急的病证

C.标症不急的病证

D.虚弱性病证

E.邪实性病证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则治其标:水臌病人,腹水大增、大出血的病人、原有宿疾,复感新病较急。

缓则治其本:肺痨咳嗽、治疗急性热病时,后期伤阴。

标本兼治:高热伤津:泻下滋阴、身热、腹硬满痛、大便燥结、口干渴、舌燥苔焦黄 虚人感冒:益气解表。表里同病:表里双解。


第818题

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有


A.调整阴阳

B.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C.正治反治

D.扶正祛邪

E.标本先后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由于疾病的证候表现多种多样,病理变化极为复杂,病变过程有轻重缓急,不同的时间、地域与个体对病情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病变的本质,治病求本;根据邪正斗争所产生的虚实变化,扶正祛邪;按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调整阴阳;按脏腑、气血失调的病机,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关系;按发病的不同的时间、地域和不同的病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第819题

阴阳偏衰最宜采用下列哪项治则


A.调整阴阳

B.损益兼用

C.补其不足

D.通因通用

E.损其有余


参考答案:C


解析:

阴阳偏衰导致虚证,虚则补之,故治宜补其不足。


第820题

阴虚发热证的治则是


A.治热以寒

B.治寒以热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阴中求阳


参考答案:C


解析:

如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应滋阴以制阳,这种治法为“阳病治阴”。

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这种治法为“阴病治阳”。

若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