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1894题)


第821题

虚寒证的治则是


A.治热以寒

B.治寒以热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阴中求阳


参考答案:D


解析:

因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应滋阴以制阳,这种治法为“阳病治阴”;

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这种治法为“阴病治阳”。

若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


第822题

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称


A.寒者热之

B.阴中求阳

C.阳中求阴

D.滋阴壮水

E.扶阳益火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在于测试对阴阳学说内容中互根互用的理解。阴与阳相互依存,双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使阴得阳之化生,故称“阳中求阴”,这是阴阳互根互用的具体表现。故本题答案为C。


第823题

实热证的治则是


A.治热以寒

B.治寒以热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阴中求阳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于阴阳偏盛,即阴邪或阳邪过盛有余的病证,治当采用“损其有余”之法。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治热以寒”,即用“热者寒之”之法,以清泻其阳热;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则应“治寒以热”,即用“寒者热之”之法,以温散其阴寒。


第824题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


A.因病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时制宜

E.因证制宜


参考答案:D


解析:

因时制宜,是指用药或选择食物必须根据四季气候变化来加以调整。用寒远寒,即运用寒性药要避开寒凉的季节;用热远热,即运用热性药要避开暑热季节。


第825题

“因人制宜”主要根据人的哪些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A.饮食偏嗜

B.性别

C.劳逸损伤

D.年龄

E.体质


参考答案:BDE


解析:

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做“因人制宜”。

1.年龄

不同年龄则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不同,治疗用药也应有区别。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亏虚,患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治疗虚证宜补;有实邪者攻邪要慎重,用药量应比青壮年轻。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故治小儿病,忌投峻攻,少用补益,用药量宜轻。

2.性别

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特点,妇女有经、带、胎、产等情况,治疗用药应加以考虑。如在妊娠期,对峻下、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当禁用或慎用。产后应考虑气血亏虚及恶露有无等。

3.体质

体质有强弱与寒热之偏,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伤阳之药。说明体质不同,治疗用药常不同。此外,有的病者素有某些慢性病或职业病,以及情志因素、生活习惯等,在诊治时,也应注意。


第826题

少年慎补,老年慎泻,属于


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病制宜

D.因地制宜

E.因证制宜


参考答案:A


解析:

因人制宜是指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少年慎补、老年慎泻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质特点提出的治法,故属于因人制宜。


第827题

适用于体壮邪实,痰食停蓄在咽喉、胸膈、胃脘病证的治法是


A.缓吐法

B.寒下法

C.温下法

D.润下法

E.峻吐法


参考答案: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医常用治法之吐法的具体运用。峻吐法适用于体壮邪实,痰食停蓄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病证。


第828题

为扶正治则指导下的具体治法是


A.汗法

B.吐法

C.下法

D.补气

E.清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扶正治则指导下的具体治法。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如补法,包括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


第829题

适用于气滞血瘀痰凝等所致癥积痞块证的治法是


A.峻吐法

B.消痞散积法

C.消食导滞法

D.软坚散结法

E.清热燥湿法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医常用治法之消法的认识。消法主要分为消食导滞、消痞散积、软坚散结等。其中消痞散积法适用于气滞血瘀痰凝等所致的癥积痞块证。


第830题

按照中医常用治法理论,辛温解表法属于


A.温法

B.清法

C.补法

D.汗法

E.消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医常用治法之汗法。汗法由于感受外邪有风寒、风热等不同,以及体质的差异,可分为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透疹解表法、扶正解表法等。


第831题

属于扶正解表法的是


A.辛凉解表法

B.透疹解表法

C.养血解表法

D.和解少阳法

E.调和肠胃法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医常用治法之扶正解表法的分类。扶正解表法分为益气解表法、养血解表法、滋阴解表法、助阳解表法四种。


第832题

某男,55岁,患感冒,证属气虚感冒,其辨证要点为


A.恶寒重,发热轻,恶寒无汗,脉浮紧

B.发热重,恶寒轻,咽喉肿痛,脉浮数

C.突然发热,高热不退,具流行性

D.恶寒重,发热轻,恶寒无汗,脉浮无力

E.发热,微恶风,鼻躁咽干,脉浮数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感冒的辨证论治。

气虚感冒的症状为发热,恶寒较甚,无汗,头痛,身楚倦怠,咳痰无力,舌苔淡,苔白,脉浮无力。


第833题

患者突然发热,高热不退,周身酸痛,无汗,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伴明显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脉浮数。述说周边已有多人发病。辨析其证候是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时行感冒

D.体虚感冒

E.风邪感冒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时行感冒的临床表现。

时行感冒症见突然发热,高热不退,甚则寒战,周身酸痛,无汗,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伴明显全身症状,呈现流行性发作,舌红,苔黄,脉浮数。

故答案为“时行感冒”。


第834题

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辨析其病证是


A.内伤发热

B.体虚感冒

C.风热感冒

D.内伤咳嗽

E.时行感冒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风热感冒的临床表现。

风热感冒的临床症状为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故答案为“风热感冒”。


第835题

治疗风热感冒应采用


A.宣肺止咳解表

B.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C.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D.益气清热解表

E.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感冒的治法。

风热感冒的治法为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故答案为“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第836题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此属


A.阳虚感冒

B.气虚感冒

C.风寒感冒

D.风热感冒

E.阴虚感冒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感冒的辨证分型。

气虚感冒的症状为发热,恶寒较甚,无汗,头痛鼻塞,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故答案为“气虚感冒”。


第837题

风寒感冒的首选方剂是


A.羌活胜湿汤

B.新加香薷饮

C.荆防败毒散

D.香苏散

E.参苏饮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寒感冒的应用方剂。风寒感冒的方剂使用为荆防败毒散。


第838题

某患者2天前外感,体温38.6℃-39.2℃,曾服感冒冲剂及注射庆大霉素未效,第3天来诊,仍感恶风,身热汗出,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涕,舌苔薄黄,脉浮而数,乃停用庆大霉素,求治于中医药。应选用下列何方治疗


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杏苏散

D.桑菊饮

E.麻黄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几天前外感风热,表邪未解,故表现有恶风身热、鼻塞流涕等感冒的症状;风热上犯咽喉,故见咽喉红肿疼痛;舌苔薄黄、脉浮而数等均属表热证,因此选方应为银翘散。


第839题

气虚感冒的首选方剂是


A.参苏饮

B.荆防败毒散

C.桑菊饮

D.银翘散

E.清瘟解毒丸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虚感冒的治法和应用方剂。气虚感冒治法为益气解表。方剂应用为参苏饮。


第840题

某男,45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涩,舌淡苔白,脉浮紧,治宜


A.连花清瘟胶囊

B.双黄连口服液

C.参苏丸

D.九味羌活丸

E.柴银口服液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感冒的辨证论治。

通过症状“恶寒发热,肌表无汗,脉浮紧”,诊断为风寒感冒,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为九味羌活丸。

故答案为“九味羌活丸”。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