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历史真题(1800题)


第321题 内部语言的特点不包括( )。


A.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

B.速度快

C.言语的减缩性

D.逻辑性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内部言语的特点。内部言语有如下的三个特点:(1)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 (2)言语的减缩性 (3)速度快。题干问不包括,需要排除上面三点。


第322题 无意识的记忆是( )


A.外显记忆

B.感觉记忆

C.内隐记忆

D.情绪记忆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无意识记忆的理解。内隐记忆是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无意识记忆也就是内隐记忆。


第323题 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一般在( )。


A.1秒钟以上

B.1分钟以上

C.30秒钟以上

D.3分钟以上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叫长时记忆。


第324题 遗忘的进程通常是( )。


A.U型曲线

B.先快后慢

C.V型曲线

D.先慢后快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遗忘曲线中的遗忘的进程。后人用艾宾浩斯的实验数据,画了一条说明遗忘进程的曲线,叫保持曲线。从保持曲线来看,遗忘的速率开始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率就越来越慢,呈负加速形,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第325题 人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


A.运动知觉

B.时间知觉

C.似动知觉

D.方位知觉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时间知觉的概念。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第326题 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的E指( )。


A.个体

B.动机

C.行为

D.情境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勒温提出的社会行为公式。勒温认为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第327题 个体社会化从( )开始。


A.同伴游戏

B.掌握语言

C.同伴注视

D.亲子依恋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社会化相关知识。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


第328题 朋友属于( )角色。


A.开放性

B.先赋角色

C.规定性

D.表现型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前者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公务员、军警等;后者行为的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个体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


第329题 大致从3岁到13、14岁,( )处于自我的中心。


A.心理自我

B.理想自我

C.生理自我

D.社会自我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自我概念形成中的相关知识。自我概念的形成:(1)生理自我:对自己身体的认知,8个月-3岁。(2)社会自我:3岁—13、14岁。(3)心理自我:从青春期到成年,个体成熟。


第330题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 )。


A.反思自我

B.客我

C.社会自我

D.镜我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镜我的概念。镜我: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第331题 社会化的主要载体不包括( )。


A.家庭

B.学校

C.媒体

D.习俗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化的载体内容。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题干中问的是不包括,需要排除上面载体。


第332题 自我概念是指( )。


A.人格中的监控成分

B.人真实的本体性

C.人格中的本能成分

D.人如何看待自己


参考答案:D


解析:自我的概念: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及个体如何看待自己。


第333题 最早系统研究自我意识的学者是( )。


A.冯特

B.沙利文

C.华生

D.詹姆士


参考答案:D


解析:19世纪末美国学者詹姆士曾对“自我”做过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第334题 “一白遮百丑”属于(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参考答案:C


解析: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其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反之亦然。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白遮百丑”也是这样的现象。


第335题 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


A.近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刻板印象

D.首因效应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首因效应的理解。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第336题 个体通过一定的方法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这是( )。


A.印象整合

B.印象掩饰

C.印象管理

D.印象优化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又称印象整饰,指有意地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在认知者获得知觉并形成印象时,被认知者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完全可能也确实能够通过对自己的装束、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的选择来影响或改变认知者对他的印象,以期符合个体的期待。


第337题 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作( )。


A.人格归因

B.外归因

C.能力归因

D.内归因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因的相关知识。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成功对其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


第338题 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事件的归因会越来越具有( )。


A.系统性

B.随机性

C.回顾性

D.情境性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时间在归因当中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失,归因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原因,而忽视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第339题 受性别因素影响最明显的是( )。


A.社会助长

B.暗示

C.社会抑制

D.模仿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暗示等相关现象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的存在性别差异的就是对于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第340题 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 )的作用。


A.积极

B.双向

C.消极

D.定势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刻板印象的理解。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