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历史真题(35题)


第1题

某企业投资建设的一个工业项目,生产运营期10年,于5年前投产。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00万,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残值率5%,直线法折旧。

目前,项目建设期贷款已偿还完成,建设期可抵扣进项税已抵扣完成,处于正常生产年份。正常生产年份的销售收入为920万(不含销项税),年经营成本为324万元(含可抵扣进项税24万元)。项目运营期第1年投入了流动资金200万元。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3%,增值税附加税率12%,企业所得税税率25%。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企业拟开展生产线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且改造后企业可获得政府专项补贴支持。具体改造相关经济数据如下:

1.改造工程建设投资800万元(含可抵扣进项税60万元),全部形成新增固定资产,新增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同原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年限,残值率、折旧方式和原固定资产相同。改造工程建设投资由企业自有资金投入。

2.改造工程在项目运营期第6年(改造年)年初开工,2个月完工,达到可使用状态,并投产使用。

3.改造年的产能、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按照改造前正常年份的数值计算。改造后第2年(即项目运营期第7年,下同)开始,项目产能提升20%,且增加产量能被市场完全吸纳;同时由于改造提升了原材料等利用效率,使得经营成本及其可抵扣进项税均降低10%,所需流动资金比改造前降低30%。

4.改造后第2年,企业可获得当地政府给予补贴收入100万(不征收增值税)。

问题:

1.列式计算项目改造前正常年份的应缴增值税、总成本费用、税前利润及企业所得税。

2.列式计算项目改造年和改造后第2年的应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3.以政府视角计算由于项目改造引起的税收变化总额(仅考虑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4.遵循“有无对比”原则,列式计算改造后正常年份的项目投资收益率

(备注:改造工程建设投资按照改造年年初一次性投入考虑,改造年的新增固定资产折旧按整年考虑,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以万元为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改造前年份:

折旧:3000× (1-5%) ÷10=285.00万元

应缴增值税:920×13%-24=95.60万元

增值税附加:95. 6×12%=11.47万元

不含税总成本费用=324-24+285=585.00万元

税前利润=920-585-11.47=323. 53万元

所得税=323.53×25%=80. 88万元

问题2:

运营期第6年:

折旧=(800-60) × (1-5%) ÷5=140.60万元

增值税=920×13%-24-60=35.60万元

增值税附加税=35.6× 12%=4.27万元

税前利润=920-(324 -24+285+140.6) -4. 27=190.13万元

所得税=190.13×25%=47. 53万元

运营期第7年:

销售收入=920× (1+20%) =1104.00万元

经营成本=300× (1-10%) =270.00 万元

可抵扣进项税=24× (1-10%) =21.60万元

应缴增值税=1104× 13%-21.6=121. 92万元

增值税附加税=121.92×12%=14.63万元

税前利润=1104+100-(270+285+140. 6) -14. 63=493. 77万元

所得税=493.77×25%=123.44万元

问题3:

第8~10年:

税前利润=1104-(270+285+140.6)-14. 63=393. 77万元

所得税=393.77×25%=98.44万元

原方案后5年税收=(95. 6+80.88)×5=882.4万元

扩建后后5年税收=(35. 6+47.53)+(121.92+123.44)+(121.92+98.44)×3=989.57万元

税收增加=989.57-882.4=107.17万元

问题4:

正常年份息税前利润差额: 393.77 -323. 53=70.24万元

总投资为:800 -200×30%=740.00万元

总投资收益率=70.24÷740=9.49%

 



第2题

某国有企业投资兴建一大厦,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施工招标,选定了某承包商,土建工程的合同价格为20300万元(不含税),其中利润为800万元。该土建工程由地基基础工程(A)、主体结构工程(B)、装饰工程(C)、屋面工程(D)、节能工程(E)五个分部工程组成,中标后该承包商经过认真测算、分析,各分部工程的功能得分和成本所占比例见表2.1

表2.1   各分部工程功能得分和成本比例表

                                   

 

分部工程项目

 
 

A

 
 

B

 
 

C

 
 

D

 
 

E

 
 

各分部工程功能评分

 
 

26

 
 

35

 
 

22

 
 

9

 
 

16

 
 

各分部工程成本占比例

 
 

0.24

 
 

0.33

 
 

0.20

 
 

0.08

 
 

0.15

 

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提供楼宇智能化方案供选择,设计单位提供了两个能够满足建设单位要求的方案,本项目的造价咨询单位对两个方案的相关费用和收入进行了测算,有关数据见表2.2。建设期为1年,不考虑期末残值,购置、安装费及所有收支费用均发生在年末,年复利率为8%,现值系数见表2.3。

表2.2 两个方案的基础数据表

                                         

 

项目

 

方案

 
 

购置、安装费

 

(万元)

 
 

大修理周期

 

(年)

 
 

每年大修理费(万元)

 
 

使用年限(年)

 
 

年运行收入(万元)

 
 

年运行维护费(万元)

 
 

方案一

 
 

1500

 
 

15

 
 

160

 
 

45

 
 

250

 
 

80

 
 

方案二

 
 

1800

 
 

10

 
 

100

 
 

40

 
 

280

 
 

75

 

表2.3 现值系数表

                                                           


 

1

 
 

10

 
 

15

 
 

20

 
 

30

 
 

40

 
 

41

 
 

45

 
 

46

 
 

(P/A,8%,n)

 
 

0.926

 
 

6.710

 
 

8.559

 
 

9.818

 
 

11.258

 
 

11.925

 
 

11.967

 
 

12.109

 
 

12.137

 
 

(P/F,8%,n)

 
 

0.926

 
 

0.463

 
 

0.315

 
 

0.215

 
 

0.099

 
 

0.046

 
 

0.043

 
 

0.031

 
 

0.029

 

问题:

1.承包商以分部工程为对象进行价值工程分析,计算各分部工程的功能指数及目前成本。

2.承包商制定了强化成本管理方案,计划将目标成本额控制在18500万元,计算各分部工程的目标成本及其可能降低额度,并据此确定各分部工程成本管控的优先顺序。

3.若承包商的成本管理方案能够得到可靠实施,但施工过程中占工程成本50%的材料费仍有可能上涨,经预测上涨10%的概率为0.6,上涨5%的概率为0.3,则承包商在该工程的期望成本利润率应为多少?

4.对楼宇智能化方案采用净年值法计算分析,建设单位应选择哪个方案?(注: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问题1:

各分部工程功能指数:

26+35+22+9+16=108

A功能指数: 26/108=0.241

B功能指数: 35/108=0.324

C功能指数: 22/108=0.204

D功能指数: 9/108=0.083

E功能指数: 16/108=0. 148

总目前成本=20300-800=19500.000万元

A目前成本: 19500×0. 24=4680.000万元

B目前成本: 19500×0. 33=6435.000万元

C目前成本: 19500×0. 20=3900.000万元

D目前成本:19500×0. 08=1560.000万元

E目前成本::19500×0. 15=2925.000万元

问题2:

各分部工程目标成本:

A目标成本: 18500×0. 241=4458.500万元

B目标成本: 18500×0. 324=5994.000万元

C目标成本: 18500×0. 204=3774.000万元

D目标成本: 18500×0. 083=1535. 500万元

E目标成本: 18500×0.148=2738.000万元

各分部工程成本降低额:

A成本降低额: 4680-4458. 5=221.500万元

B成本降低额: 6435-5994=441.000万元

C成本降低额: 3900-3774=126.000万元

D成本降低额: 1560-1535. 5=24.500万元

E成本降低额: 2925 -2738=187.000万元

各分部工程成本管控优先顺序: B、A、E、C、D

问题3:

期望成本材料费增加=9250× (1.1×0.6+1.05×0.3+1×0.1-1) =693. 750万元

利润=20300-( 18500+693. 75) =1106. 250万元

期望成本利润率-1106.25/( 18500+693.75) =5. 764%

问题4:

方案一净年值:[-1500-160×(P/F, 8%,15) -160×(P/F,8%,30)+ (250-80) ×(P/A, 8%, 45) ] ×(P/F, 8%, 1) ×(A/P, 8%,46)=(-1500-160× 0.315-160×0.099+170×12.109) ×0.926/12.317=37. 559 万元

方案二净年值:[-1800-100×(P/F, 8%,10)-100×(P/F, 8%, 20) -100×(P/F, 8%,30) + (280-75) × (P/A, 8%, 40) ] ×(P/F, 8%,1) × (A/P, 8%, 41) = (-1800-100× 0.463-100×0.215- 100× 0.099+205×11.925) ×0.926/11.967=43.868万元

由于方案二的净年值最大,故建设单位应选择方案二。



第3题

某国有资金投资新建教学楼工程,建设单位委托某招标代理机构对预算为3800万元的建筑安装工程组织施工招标。A、B、C、D、E共五家申请人通过了资格预审,其中B为联合体。

建设单位要求招标代理机构做好以下工作:

1.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投标人,直接否决其投标,不进行评标环节。

2.为保证招标工作顺利进行,指导投标人做好投标文件。

3.最高投标限价为3800万元,为保证工程质量,规定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不得低于最高投标限价的75%,即不低于3800x75%=2850 万元。

4.为保证投标人不少于3家,对开标前已提交投标文件而又要求撤回的投标人,其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该项目招标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投标人A递交投标文件时,提交了某银行出具的投标保证金汇款支出证明。在开标时,招标人实时查证该笔汇款还未到达招标文件指定的收款账户。

事件2:投标文件评审时发现,投标人B为增加竞争力,将资格预审时联合体成员中某二级资质的甲单位更换为另一特级资质的乙单位。

事件3: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7位专家中有3位专家提出,招标文件要求详细核对投标文件中的相关数据,应延长评标时间。招标人认为其他4位专家并未提出评标时长不够,应该少数服从多数,不同意延长评标时间。

事件4:评标委员会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顺序向招标人推荐了三名中标候选人。由于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招标人和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进行谈判,因其报价高于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招标人要求按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的报价签订合同。

通过招标确定承包单位后,发承包双方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中有关工程计价的部分条款约定:管理费按人材机费之和的10%计取;利润按人材机费和管理费之和的6%计取;措施费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30%计取;规费和增值税按分部分项工程费和措施费之和的14%计取;人工工日单价为150元/工日,人员窝工的补偿标准为工日单价的60%;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为1500元/台班,施工机械闲置补偿标准为台班单价的70%;人员窝工和施工机械闲置均不计取管理费和利润;合同工期360天,工期提前/延误的奖罚金额为20000元/天。

合同签订后,承包单位编制并获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3.1所示

为改善使用功能,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修改和优化设计方案,具体设计变更内容为:

1.取消了原有的G工作。取消G工作的设计变更通知送达承包单位时,承包单位已经为实施G工作刚采购进场了一批工程材料,该批材料无法退货也无法换作他用,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索要该批材料的材料费,内容包括材料原价和检验试验费、二次搬运费。

2.增加了H工作的工程量,H工作持续时间增加20%,由此增加人工600工日、材料费36万元,施工机械25台班;造成人员窝工160工日、施工机械闲置12台班。

根据设计变更,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进行了合同变更,为加快施工进度,获得工期提前奖励,承包单位将L工作持续时间压缩了30天。

问题:

1.指出建设单位向招标代理机构提出的各项要求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2.分别指出事件1和事件2中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A和投标人B的投标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3.分别指出事件3和事件4中招标人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4.指出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索要G工作材料费内容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材料费的内容组成。

5.计算H工作增加的工程价款和承包单位可得到的人员窝工、机械闲置费用补偿,计算实际工期和承包单位可得到的工期提前奖励金额。(注:费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问题1:

1.“招标代理机构否决投标人投标”不妥。理由:根据相关规律法规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确实是不能参与招标投标工作的,但根据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应该由评标委员会进行否决投标,而不是招标代理机构。

2.“指导投标人做好投标文件”不妥,理由:招标代理机构不得在所代理的招标项目中投标或代理投标,也不得为所代理的招标项目的投标人提供咨询服务。

3.“规定投标人报价不得低于2850万元”不妥,招标人不得规定最低投标限价。

4.“对开标前要求撤回投标文件的投标人,没收投标保证金”不妥,理由:投标截止日前,投标人有权撤回其投标文件,招标人应予退还其投标保证金。招标人已收取投标保证金的,应当自收到投标人书面撤回通知之日起5日内退还。

问题2:

事件1:投标人A应否决投标处理,未按规定时间提交投标保证金,应作否决投标处理。

事件2:投标人B应作否决投标处理,招标人接受联合体投标并进行资格预审的,联合体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前组成,资格预审后联合体增减、更换成员的,其投标无效。

事件3:招标人做法不妥,招标人应当根据项目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评标时间,超过三分之一的评标委委会成员认为评标时间不够的,招标人应适当延长。

事件4:招标人做法不妥,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问题4:

承包商要求索赔检验试验费和二次搬运费不妥,检验试验费属于施工企业管理费,二次搬运费属于措施费,材料买来仍未用于工程实体,不应给予索赔该两笔费用。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采购保管费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

问题5:

H增加工程价款: ( 600×150+360000+25×1500)/10000×1. 1×1.06×1.3×1.14=84. 24 万元

窝工和机械闲置补偿: ( 160× 150× 60%+12×1500×70%) /10000×1.14=3.08万元

实际工期:340天

工期奖励:(350- -340) X2=20万元



第4题

某工程项目发承包双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工期6个月。合同中有关工程内容及其价款约定如下:

1.分项工程(含单价措施,下同)项目4项,总费用132.8万元,各分项工程项目造价数据和计划施工时间见表4.1。

2.安全文明施工费为分项工程项目费用的6.5%(该费用在施工期间不予调整,竣工结算时根据计取基数变化一次性调整),其余总价措施项目费用25.2万元(该费用不予调整)。

3.暂列金额20万元。管理费和利润为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6%,规费为人、材、机费用和管理费、利润之和的7%。

4.上述工程费用均不含税,增值税税率为9%。

表4.1各分项工程项目造价数据和计划施工时间表

                                                 

 

分项工程项目

 
 

A

 
 

B

 
 

C

 
 

D

 
 

工程量

 
 

800m3

 
 

900m3

 
 

1200m2

 
 

1000m2

 
 

综合单价

 
 

280元/m3

 
 

320元/m3

 
 

430元/m2

 
 

300元/m2

 
 

费用(万元)

 
 

22.4

 
 

28.8

 
 

51.6

 
 

30.0

 
 

计划施工时间(月)

 
 

1-2

 
 

1-3

 
 

3-5

 
 

4-6

 

有关王程价款结算与支付约定如下:

1.开工前1周内,发包人按签约合同价(扣除安全文明施工费和暂列金额)的20%支付给承包人作为工程预付款(在施工期间第2~5月的每个月工程款中等额扣回),并同时将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的70%支付给承包人。

2.分项工程项目工程款按施工期间实际完成工程量逐月支付。

3.除开工前支付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外,其余总价措施项目工程款按签约合同价,在施工期间第1~5月分5次等额支付。

4.其他项目工程款在发生当月支付。

5.在开工前和施工期间,发包人按每次承包人应得工程款的80%支付。

6.发包人在竣工验收通过,并收到两包人提交的工程质量保函(额度为工程结算总造价的3%)后,一次性结清竣工结算款。

该工程如期开工,施工期间发生了经发承包双方确认的下列事项::

1.经发包人同意,设计单位核准,承包人在该工程中应用了一种新型绿建技术,导致C分项工程项目工程量减少300 m2、D分项工程项目工程量增加200m2,发包人考虑该技术带来的工程品质与运营效益的提高,同意将C分项工程项目的综合单价提高50%,D分项工程项目的综合单价不变。

2.B分项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时间为第2~5月:其他分项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时间均与计划施工时间相符;各分项工程项目在计划和实际施工时间内各月工程量均等。

3.施工期间第5月,发生现场签证和施工索赔工程费用6.6万元。

问题:

1.该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费为多少万元?签约合同价为多少万元?开工前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预付款和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分别为多少万元?

2.施工期间第2月,承包人完成分项工程项目工程进度款为多少万元?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进度款为多少万元?

3.应用新型绿建技术后,C、D分项工程项目费用应分别调整为多少万元?

4.从开工到施工至第3月末,分项工程项目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分别为多少万元(不考虑安全文明施工费的影响) ?投资偏差、进度偏差分别为多少万元?

5.该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费增减额为多少万元?合同价增减额为多少万元?如果开工前和施工期间发包人均按约定支付了各项工程款,则竣工结算时,发包人应向承包人一次性结清工程结算款为多少万元?

(注: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问题1:

安全文明施工费=132.8×6.5%=8.632万元

签约合同价=(132. 8+8. 632+25. 2+20) ×1. 07×1.09=217.669万元

材料预付款=[217.669-(8. 632+20) × 1.07× 1.09] ×20%=36.855万元

开工前支付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8.632×1. 07×1. 09×70%×80%=5.638万元

问题2:

第2月承包人完成的分项工程进度款= (22. 4/2+28.8/4) ×1. 07×1.09=21. 460万元

发包方应支付工程进度款=[21.46+ (8. 632×30%+25.2) ×1. 07×1.09/5] ×80%-36.855/4=13.140万元

问题3:

C分项工程项目费用= (1200 -300)×430×1. 5/10000=58.050万元

D分项工程项目费用= ( 1000+200) ×300 /10000=36.000万元

问题4: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 (22. 4+28. 8+51.6/3) ×1.07×1.09=79.775万元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22.4+28.8/2+300×430/ 10000]×1.07×1.09=57.965万元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22.4+28. 8/2+300×430×1. 5/ 10000×1.07×1.09=65.488万元

投资偏差=57.965-65. 488=-7. 523万元,投资增加7.523 万元

进度偏差=57.965-79.775=-21.810万元,进度拖后21.810万元

问题5:

安全文明施工费增减额= (58. 05+36-51. 6-30) ×6. 5%=0. 809万元

合同价增减额=[(58. 05+36-51.6-30) × (1+6. 5%) +6.6 -20] ×1. 07×1.09=-0. 164万元

工程实际总造价=217.669-0.164=217.505万元

工程结算款=217.505-(217.505-0. 809×1.07×1.09) ×80%=44. 256万元



第5题

【土建图量价】

某旅游客运索道工程的上站设备基础施工图和相关参数如图5.1和图5.2所示。根据招标方以招标图确定的工程量清单,承包方中标的“上站设备基础土建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如表5.1所示,现场搅拌混凝土配合比如表5.2所示,该工程施工合同双方约定,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对该工程实体工程工程量按施工图重新计量调整,工程主要材料二次搬运费按现场实际情况及合理运输方案计算,土石方工程费用和单价措施费不做调整。

表5.1 上站设备基础土建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表5.2  现场搅拌混凝土配合比表

                                           

                                           

 

序号

 
 

混凝土标号

 
 

主要材料用量(KG)

 
 

备注(损耗率)

 
 

32.5级水泥

 
 

42.5级水泥

 
 

中粗砂

 
 

碎石

 
 

1

 
 

C15

 
 

290.00

 

 

730.00

 
 

1230.00

 
 

1.5%

 
 

2

 
 

C30

 

 

350.00

 
 

670.00

 
 

1200.00

 
 

1.5%

 



说明:

1.基础底部易坐落在强化花岗岩上。

 2.基础考虑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 (    ) 。地脚螺栓采用Q345B钢。

3.基础下设通用100mm厚C15混凝上垫层、各边宽出基础100mm。

4.基础应一次浇筑完毕, 不留施工缝,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对肥槽回填至整平地面标高。

问题:

1.根据该索道工程的上站设备基础施工图施工图纸、技术参数及参考资料,按《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584-2013)的计算规则,列式计算相关分部分项工程量。(独立基础钢筋含量为56.4kg/m3,设备基础钢筋含量为63.66kg/m3

2.根据问题1的计算结果,及表中给定的信息,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84-2013)的要求,在 “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中,编制该上站设备基础土建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3.由于本项目的地理位置特殊,需在山上进行施工,但由于架桥阻碍导致道路不畅无法将材料运送上山,没有办法只能由当地村民人工搬运上山。根据问题1、2计算结果和现场搅拌混凝土配合比表,填写主要材料二次搬运费计算表。(其中材料二次搬运费单价如下:水泥210.00元/t,中粗砂160.00元/t,碎石160.00元/t,刚才800.00元/t。材料损耗率分别是混凝土1.5%和钢筋3%)

4.根据问题1、2、3的计算结果,填写索道上站设备基础土建单位工程施工图调整价汇总表。(安全文明施工费以分项工程的6%计算,二次搬运费算入措施费中,人工费以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合计的23%记取,不计入其他项目费,规费为人工费的19%,税率9%)。

(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小数点2位。)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问题1:

表5.1 工程量计算表

问题2:

表5.2 上站设备基础土建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调整与计价表

问题3:

问题4:

安全文明施工费:91860.22×6%=5512.15元

措施项目费:38000+28801.60+5512.15=72313.75元

人工费:(91869.22+72313.75)×23%=37762.08元

表5.4 索道上站设备基础土建单位工程施工图调整价汇总表


第6题

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个生产市场急需产品的工业项目。该项目建设2年,运营期8年。项目建设的其他基本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5300万元(包含可抵扣进项税3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8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末净残值率为5%。

2.建设投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借款年利率6%(按年计息)。借款合同约定还款方式为在运营期的前5年等额还本付息。建设期内自有资金和借款均为均衡投入。

3.项目所需流动资金按照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从运营期第1年开始由自有资金投入。

4.项目运营期第1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为1680万元,工资及福利费为700万元,其他费用为290万元,存货估算为385万元。项目应收账款年周转次数、现金年周转次数、应付账款年周转次数分别为12次、9次、6次。项目无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情况。

5.项目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增值税附加税率为12%,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6.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费用表1.1。

表1.1项目资金投入、收益、成本费用表  单位:万元

问题:

1.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年固定资产折旧额。

2.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应偿还的本金、利息。

3.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第2年应投入的流动资金。

4.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应缴纳的增值税。

5.以不含税价格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的总成本费用和税后利润,并通过计算说明项目运营期第1年能够满足还款要求。

(计算过程和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1)建设期利息

第1年建设期利息:1500/2×6%=45.00万元

第2年建设期利息:(1500+45+1500/2)×6%=137.70万元

建设期利息=45+137.7=182.70万元

(2)固定资产原值:

5300+182.7-300=5182.70万元

(3)折旧=(5182.70×(1-5%))/8=615.45万元

问题2:(1)长期借款前5年还本付息和:

(3000+182.7)×(6%×(1+6%)^5)/((1+6%)^5-1)=755.56万元

(2)当年利息:3182.7×6%=190.96万元

(3)当年还本:755.56-190.96=564.60万元

问题3: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库存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售账款

(1)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700÷12

             =225.00万元

(2)现金=(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700+290)÷9

         =110.00万

(3)应付账款=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耐你周转次数

             =1680÷6

             =280.00万

(4)存货=385.00万元

(5)流动资金=225+110+385=720.00万元

(6)流动负债=280.00万元

(7)运营期第1年投入的流动资金=720-280=440.00万元

(8)运营期第2年投入的流动资金=855-350-440=65.00万元

【解题小助手】
本部分考察的是流动资金的估算(分项详细估算法)。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库存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①周转次数=360/流动资金最低周转天数
②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③预付账款=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
④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用/分项周转次数
其他材料=年其他材料费用/其他材料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用+年工资及福利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
⑤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⑥应付账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及其他材料年费用/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预收账款=预收的营业收入年金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

问题4:

(1)运营期第1年销项税=3520×13%=457.60万元

(2)运营期第1年增值税=457.60-200-300=-42.40万元

(3)应纳增值税=0.00万元

问题5:

(1)运营期第1年的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费用化维持运营投资

= 2700+615.45+0+190.96+0

=3506.41万元

(2)运营期第1年税后利润=利润总额×(1-25%)

                         =(营业收入+补贴收入-总成本费用-增值税附加税)×(1-25%)

                         =(3520-3506.41-0)×(1-25%)

                         =10.19万元

(3)运营期第1年最大偿还本金能力=折旧+摊销+净利润

                                 =615.45+10.19=625.64万元

因为:625.64>564.60,所以,满足还款要求。



第7题

某利用原有仓储库房改建养老院项目,有三个可选设计方案。方案1:不改变原建筑结构和外立面装修,内部格局和装修做部分调整;方案二:部分改变原建筑结构,外立面装修全部拆除重做,内部格局和装修做较大调整;方案三:整体拆除新建。三个方案的基础数据见表2.1。假设初始投资发生在期初,维护费用和残值发生在期末。

表2.1各设计方案的基础数据

经建设单位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决定从施工工期(Z1)、初始投资(Z2)、维护费用(Z3)、空间利用(Z4)、使用年限(Z5)、建筑能耗(Z6)六个指标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专家组采用0~1评分方法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评分结果见表2.2。专家组对各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打分的算术平均值见表2.3。

表2.2指标重要程度评分表

表2.3  各设计方案评价指标打分算术平均值

问题:

1.利用答题卡表2.1,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2.按Z1到Z6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审法对三个方案进行评价,并推荐最优方案。

3.为了进一步对三个方案进行比较,专家组采用结构耐久度、空间利用、建筑能耗,建筑外观四个指标作为功能项目,经综合评价确定的三个方案的功能指数分別为:方案一0.241,方案二0.351,方案三0.408。在考虑初始投资、维护费用和残值的前提下,已知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寿命期年费用分别为256.415万元和280.789万元,试计算方案三的寿命期年费用,并用价值工程方法选择最优方案。年复利率为8%,现值系数见表2.4。

4.在选定方案二的前提下,设计单位提出,通过增设护理监测系统降低维护费用,该系统又有A、B两个设计方案。方案A初始投资60万元,每年降低维护费用8万元,每10年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费用20万元:方案B初始投资100万元,每年降低维护费用11万元,每20年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费用50万元,试分别计算A、B两个方案的净现值,并选择最优方案。

(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表2.4现值系数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问题2:

方案一:10×0.190+10×0.286+8×0.238+6×0.095+6×0.143+7×0.048=8.428

方案二:8×0.190+7×0.286+9×0.238+9×0.095+8×0.143+9×0.048=8.095

方案三:7×0.190+6×0.286+10×0.238+10×0.095+10×0.143+10×0.048=8.286

方案一为最优方案

问题3:

120+2100×(A/P,8%,50)-70×(P/F,8%,50)×(A/P,8%,50)

      =120+2100×1/12.233-70×0.021×1/12.233

=291.547万元

年费用之和=256.415+280.789+291.547=828.751万元

成本指数

方案一:256.415/828.751=0.309

方案二:280.789 /828.751=0.339

方案三:291.547 /828.751=0.352

价值指数:

方案一:0.241 /0.309=0.780 

方案二:0.351 /0.339=1.035

方案三:0.408 /0.351=1.159

方案三是最优方案。

问题4:

A费用现值=(1800+60)+(130-8)×(P/A,8%,40)+20×(P/F,8%,10)+20×(P/F,8%,20)+20×(P/F,8%,30)-40×(P/F,8%,40)

=3329.55万元

B方案费用现值

=(1800+100)+(130-11)×(P/A,8%,40)+50×(P/F,8%,20)-40×(P/F,8%,40)

=3328.985万元

选择方案B。


第8题

某国有资金投资项目,业主依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通过招标确定了施工总承包单位,双方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管理费按人材机费之和的10%计取,利润按人材机费和管理费之和的6%计取,规费和增值税按人材机费、管理费和利润之和的13%计取,人工费单价为150元/工日,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为1500元/台班;新增分部分项工程的措施费按该分部分项工程费的30%计取。(除特殊说明外,各费用计算均按不含增值税价格考虑)。合同工期220天,工期提前(延误)的奖励(惩罚)金额为1万元/日。

合同签订后,总承包单位编制并被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3.1所示:

图3.1施工进度计划 (单位:天)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为改善项目使用功能,业主进行了设计变更,该变更增加了项Z工作,根据施工工艺要求,Z工作为A工作的紧后工作、为G工作的紧前工作,已知Z工作持续时间为50天,用人工600工日,施工机械50台班,材料费16万元。

事件2: E工作为隐蔽工程。E工作施工前,总承包单位认为工期紧张,监理工程师到场验收会延误时间,即自行进行了隐蔽,监理工程师得知后,要求总承包单位对已经覆盖的隐蔽工程剥露重新验收。经检查验收,该隐蔽工程合格。总承包单位以该工程检查验收合格为由,提出剥露与修复隐蔽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合计1.5万元和延长工期5天的索赔。

事件3:为获取提前竣工奖励,总承包单位确定了五项可压缩工作持续时间的工作F、G、H、I、J,并测算了相应增加的费用,见表3.1。

表3.1 可压缩的工作持续时间和相应的费用增加表

已知施工总承包合同中的某分包专业工程暂估价1000万元,具有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的工程特点,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招标。招标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①签于采用随机抽取方式确定的评标专家难以保证胜任该分包专业工程评标工作,总承包单位便直接确定了评标专家。

②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时,评标委员会认为,招标文件中规定投标人必须提供合同复印件作为施工业绩认定的证明材料,不足以反映工程合同履行的实际情况,还应提供工程竣工验收单。所以对投标文件中,提供了施工业绩的合同复印件和工程竣工验收单的投标人通过资格审查,对施工业绩仅提供了合同复印件的投标人做出不予通过资格审查的处理决定。

③评标结束后,总承包单位征得业主同意,拟向排第一序位的中标候选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前,了解到该中标候选人的经营状况恶化,且被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

问题:

1.事件1中,依据图3.1绘制增加Z工作以后的施工进度计划;列式计算Z工作的工程价款(单位:元)

2.事件2中,总承包单位的费用和工期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在索赔成立的情况下,总承包单位可索赔的费用金额为多少元?

3.事件3中,从经济性角度考虑,总承包单位应压缩多少天的工期?应压缩哪几项工作?可以获得的收益是多少元?

4.总承包单位直接确定评标专家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施工业绩认定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6.针对分包专业工程招标过程中的事件③,总承包单位应如何处理?

(费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1)

施工进度计划图

(2)Z工作工程价款:(600×150+160000+50×1500)×(1+10%)×(1+6%)×(1+13%)×(1+30%)

=556677.55元

问题2:

总承包单位的费用和工期索赔均不成立。

理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包人必须按规定程序及时向监理人通知进行隐蔽工程的相关工作,未按程序私自覆盖隐蔽工程,监理可以重新进行剥露检验,造成的相关费用和工期损失,不论隐蔽工程质量如何,均由承包人承担。

问题3:

同时压缩F、G工作10天

工期=220-10=210天

可获得收益=(10000-7000)×10=30000元

【解题小提示】
工期优化一般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满足工期要求,但应注意:
(1)不能改变网络图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2)被压缩的关键工作在压缩完成后仍应为关键工作;
(3)若优化过程中出现多条关键线路时,为使工期缩短,应将各关键线路持续时间压缩同一数值。

问题4:

总承包商直接确定评标专家的做法正确。

理由:评标专家可以采取随机抽取或者直接确定的方式。一般项目,可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技术特别复杂、专业性要求特别高或者国家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日,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的专家难以胜任的,可以由招标人直接确定。

问题5:

评标委员会对施工业绩认定的做法错误。

理由:评标委员会应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资格审查方式审查投标人资格,若需投标人给予额外资料补充说明的,应书面通知投标人补充。

问题6:

总承包人可以重新招标或选择中标候选人名单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确定排名第-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的经营、则务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或者存在违法行为等情形,不符合中标条件的,招标人可以按照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中标候选人名单排序依次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也可以重新招标。



第9题

某施工项目发承包双方签订了工程合同,工期6个月。有关工程内容及其价款约定如下:

1.分项工程(含单价措施,下同)项目4项,有关数据如表4.1所示。

2.总价措施项目费用为分项工程项目费用的15%,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为6%。

3.其他项目费用包括,暂列金额18万元,分包专业工程暂估价20万元,另计总承包服务费5%)管理费和利润为不含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2%。,规费为工程费用的7%,增值税税率为9%。

表4.1 分项工程项目相关数据与计划进度表

有关工程价款调整与支付条款约定如下:

1.开工日期10日前,发包人按分项工程项目签约合同价的20%支付给承包人作为工程预付款,在施工期间2~5个月的每月工程款中等额扣回。

2.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分2次支付,在开工前支付签约合同价的70%,其余部分在施工期间第3个月支付。

3.除安全文明施工费之外的总价措施项目工程款,按签约合同价在施工期间第1~5个月分5次平均支付。

4.竣工结算时,根据分项工程项目费用变化值一次性调整总价措施项目费用。

5.分项工程项目工程款按施工期间实际完成工程量逐月支付,当分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计划总工程量15%以上时,管理费和利润降低(或提高) 50%。

6.其他项目工程款在发生当月支付。

7.开工前和施工期间,发包人按承包人每次应得工程款的90%支付。

8.发包人在承包人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后20天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在承包人提供所在开户行出具的工程质量保函(额度为工程竣工结算总造价的3%)后,一次性结清竣工结算款。

该工程如期开工,施工期间发生了经发承包双方确认的下列事项:

1.因设计变更,分项工程B的工程量增加300m³,第2、3、4个月每月实际完成工程量均比计划完成工程量增加100m³。

2.因招标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描述与工程设计文件不符,分项工程C的综合单价调整为330元/m2。

3.分包专业工程在第3、4个月平均完成,工程费用不变。

其他工程内容的施工时间和费用均与原合同约定相符。

问题:

1.该施工项目签约合同价中的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安全文明施工费分别为多少万元?签约合同价为多少万元?开工前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预付款和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分别为多少万元? 

2.截止到第2个月末,分项工程项目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分别为多少万元(不考虑总价措施项目费用的影响)?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分别为多少万元?

3.第3个月,承包人完成分项工程项目费用为多少万元?该月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款为多少万元?

4.分项工程B按调整后的综合单价计算费用的工程量为多少m3?调整后的综合单价为多少元m3?分项工程项目费用、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分别增加多少万元?竣工结算时,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竣工结算款为多少万元?

(计算过程和结果以万元为单位的保留三位小数,以元为单位的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1)总价措施项目费:163×15%=24.45万元

(2)安全文明施工费=163×6%=9.78万元

(3)签约合同价=(163+24.45+18+20+20×5%)×(1+7%)×(1+9%)=264.109万元

(4)工程材料预付款:163×(1+7%)×(1+9%)×20%=38.021万元

(5)开工前应支付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9.78×(1+7%)×(1+9%)×70%×90%=7.186万元

【解题小贴士】

注:未考虑综合单价中包含的风险费

问题2:

(1)拟完工程计划投资=(27+57.6×1/3+44.8×1/4)×(1+7%)×(1+9%)=66.946万元

(2)已完工程计划投资=(27+500×480/10000+350×320/10000)×(1+7%)×(1+9%)=72.544万元

(3)已完工程实际投资=(27+500×480/10000+350×330/10000)×(1+7%)×(1+9%)=72.952万元

(4)投资偏差=-0.408万元,投资超支0.408万元

(5)进度偏差=5.598万元,进度提前5.598万元

问题3:

(1)承包人完成分项工程费=(500×480+350×330+200×280)/10000=41.15万元

应支付工程款=[41.15+(24.45-9.78)/5+9.78×30%+20×1.05/2]× (1+7%)×(1+9%)×90%-38.021/4=50.870万元

问题4:

(1)B按调整后综合单价计算费用工程量 1500-1200×(1+15%)=120m³

(2)调整后综合单价:

原人材机价:480/(1+12%)=428.57元/m³

调整后管理费和利润:428.57×12%×(1-50%)=25.71元/m³

调整后综合单价:428.57+25.71=454.28元/m³

(3)分项工程费用增加额

①B分项工程费增加额:[(300-120)×480+120×454.28]/10000=14.091万元

②C分项工程费增加额

1400×(330-320)/10000=1.4万元

14.091+1.4=15.491万元

(4)总价措施费用增加额=15.491×15%=2.324万元

实际总价=264.109+(15.491+2.324-18)×(1+7%)×(1+9%)=263.893万元

结算尾款=263.893-[263.893-2.324×(1+7%)×(1+9%)]×90%=28.829万元


第10题

某企业已建成1500m³生活用高位水池,开始办理工程竣工结算事宜。承建该工程的施工企业根据施工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标的“高位水池土建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如表5.1所示),该工程的竣工图及相关参数(如图5.1和图5.2所示)编制工程结算。

表5.1   高位水池土建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问题:

1.根据竣工图5.1和图5.2中所示内容及相关数据,按《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60-2013)的计算规则,请在答题卡表5.1中,列式计算该高位水池的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池底板、钢筋混凝土池壁板、钢筋混凝土池顶板、钢筋混凝土池内柱、钢筋、钢爬梯等实体工程分部分项结算工程量。(注:池壁计算高度为池底板上表面至池顶板下表面;池顶板为肋形板、主、次梁计入池顶板体积内;池内标的计算高度为池底板上表面至池顶板下表面。钢筋工程量计算按:池底板66.50kg/m),池壁板89.65kg/m³,池顶板及主、次梁123.80kg/m³,池内柱148.20kg/m³。钢爬梯φ20钢筋按2.47kg/m计算)

2.原招标工程量清单中钢筋混凝土池顶板混凝土标号为C30,施工过程中经各方确认设计变更为C35.若该清单项目混凝土消耗量为1.015;同期C30及C35商品混凝土到工地价分别为488.00元/m³和530.00元/m³;原投标价中企业管理费按人工、材料、机械费之和的10%记取,利润按人工、材料、机械、企业管理费之和的7%计取。请在答题卡中列式计算该钢筋混凝土池顶板混凝土标号由C30变更为C35的综合单价差和综合单价。

3.该工程施工合同双方约定,工程竣工结算时,土石方工程量和单价措施费不做调整。请根据问题1和问题2的计算结果、表5.1中已有的数据、答题卡表中相关的信息,按《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60-2013)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的计算规则,在答题卡表5.2中,编制该高位水池土建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4.若总价措施项目中仅有安全文明施工费,其费率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6%计取;其他项目费用的防水工程专业分包结算价为85000.00元,总包服务费按5%计取;人工费占分部分项工程费及措施项目费的25%,规费按人工费的21%计取,税金按9%计取。请根据问题3的计算结果,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的计算规则,在答题卡中列式计算安全文明施工费、措施项目费、人工费,在答题卡表5.3中,编制该高位水池土建单位工程竣工结算汇总表、

(无特殊说明的,费用计算时均为不含税价格;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1)高位水池的混凝土垫层

(5×4+0.75×2+0.1×2)×(5×3+0.75×2+0.1×2)×0.1=36.24㎡

(2)钢筋混凝土池底板

(5×4+0.75×2)×(5×3+0.75×2)×0.6-2×2×0.3=211.65m³

(3)钢筋混凝土池壁板

(15+20)×2×5×0.5=175 m³

(4)钢筋混凝土池顶板

①(20+0.25×2)×(15+0.25×2)×0.12-(2×2×0.12)×2=37.17m³

②KL1:[(20-0.5-0.4×3)×0.2×0.33]×2=2.42m³

③KL2:[(15-0.5-0.4×2)×0.2×0.33]×3=2.71m³

主梁合计5.13 m³

④L1:2×(5-0.25-0.1)×0.2×0.23=0.43m³

⑤L2:2×2×0.2×0.23=0.18m³

次梁合计0.61 m³

⑥综合:37.17+2.42+2.71+0.43+0.18=42.91m³

(5)钢筋混凝土池内柱

0.4×0.4×5×6=4.80m³

(6)钢筋

①底板钢筋 211.65×66.50/1000=14.07t

②柱内钢筋 4.8×148.20/1000=0.71t

③壁板钢筋 175×89.65/1000=15.69t

④爬梯 0.4×5×17×2×2.47/1000=0.17t

⑤顶板及主次梁钢筋 42.91×123.80/1000=5.31t


问题2:

综合单价差额=(530-488)×(1+10%)×(1+7%)×1.015=50.18元/m3
综合单价=719.69+50.18=769.87元/m3

问题3

问题4

安全文明施工费:
803672.48×6%=48220.35元
措施项目费:
48220.35+131800=180020.35元
人工费:
(803672.48+180020.35)×25%=245923.21元


第11题

图5.1.1为某大厦公共厕所电气平面图,图5.1.2为配电系统图及主要材料设备图例表。该建筑物为砖、混凝土结构,单层平屋面,层高为3.3m。图中括号内数字表示线路水平长度。配管配线规格为:BV2.5mm2  2-3根穿刚性阻燃管PC20, 4-5根穿刚性阻燃管PC25;BV4mm2  3根穿刚性阻燃管PC25。

图5.1.1  某建筑照明插座图

2.该工程的相关定额、主材单价及损耗率见表5.1.1。

表5.1.1相关定额、主材单价及损耗率表

该工程的管理费和利润分别按人工费的45%和15%计算。

3.相关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及项目名称见表5.1.2。

表5.1.2相关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统一编码



4.不考虑配管嵌入地面或顶板内深度。

5.砖、混凝土结构暗配刚性阻燃管PC20相关定额见表5.1.3所示。

表5.1.3  砖、混凝土结构暗配刚性阻燃管PC20消耗量定额(10m)

                                     


 

单位

 
 

消耗量

 
 

单价

 
 

人工

 
 

工日

 
 

0.540

 
 

120元/工日

 
 

主材

 
 

m

 
 

10.60

 
 

20元/m

 
 

机械费

 
 

——

 
 

——

 
 

——

 
 

其他材料

 
 

 
 

5.10

 

问题:

1.按照背景资料和图5.1.1及5.1.2所示,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和《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6—2013)的规定,列式计算PC20、PC25、BV2.5mm2、BV4mm2算式与结果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假定PC20工程量为100m、PC25工程量为80m、BV2.5 mm2工程量为310m、BV4mm2工程量为280m,其他工程量根据给定图纸计算,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与合价,完成答题卡表5.1.1 “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3.依据背景资料完成表5.1.2砖、混凝土结构暗配刚性阻燃管 PC20定额、主材单价及损耗率表。

4.假定该工程PC20的清单工程量为40m,需要2个接线盒,依据相关数据,列式计算包括PC20主材和接线盒在内的配管综合单价,并编制完成答题卡表5.1.3“综合单价分析表”。

(计算过程和结果数据均保留两位小数)

 

4.

人工费:

辅助材料费:

主材费:

管理费和利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答案:

问题1

1)WL1:

PC20:(3.3-0.45-1.8)2.2+2.6x2+4x6=32.45m

PC25:1.2+(3.3-1.3)=3.20m

BV2.5mm2:32.45x3+3.2x4+(0.3+0.45)x3=112.40m

2)WL2:

PC20:(3.3-1.8-0.45)+2.4+2.7+1+(3.3-1.3)9.15m

BV2 5mm2:9.15x3+(0.3+0.45)x3=29.70m

3)WL3:

PC20:(3.3-1.8-0.45)+2.9+4.9+1.6+(3.3-1.3)12.45m

BV2.5mm2:12.45x3+(0.3+0.45)x3=39.60m

4)WL4:PC25:1.8+6.2+12.1+0.3x3=21.00m

BV4mm2:21x3+(0.3+0.45)x3=65.25m

5)汇总:

PC20:32.45+9.15+12.45=54.05m

PC25:3.2+21=24.20m

BV2.5mm2:112.4+29.7+39.6=181.70m

BV4mm2:65.25m

问题3

砖、混凝土结构暗配 刚性阻燃管 PC2010m)定额人工费:0.540 x120=64.80(元)

表5.1.2  砖、混凝土结构暗配 刚性阻燃管 PC2010m)相关定额、主材单价及损耗率表

问题4

人工费:64.8÷10+4.3x(2÷40)=6.70(元)

辅助材料费:5.1÷10+0.9x(2÷40)=0.56(元)

主材费:20x1.06+10x(2÷40)x 1.02=21.71(元)

管理费和利润:6.70x(45%+15%)=4.02(元)

综合单价:6.70+0.56+21.70+4.02=32.98(元/m

5.1.3  综合单价分析表


第12题

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工业项目,生产一种市场急需的产品,该项目相关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8年,建设投资估算1500万元(含可抵扣进项税100万元)。建设投资(不含可抵扣进项税)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8年,期末净残值率5%,按直线法折旧。
2.项目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借款总额1000万元。借款年利率8%(按年计息),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的前5年等额还本付息。自有资金和借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
3.项目投产当年以自有资金投入运营期流动资金400万元。
4.项目设计产量为2万件/年。单位产品不含税销售价格预计为450元。单位产品不含进项税可变成本估算为240元。单位产品平均可抵扣进项税估算为15元。正常达产年份的经营成本为550万元(不含可抵扣进项税)。
5.项目运营期第1年产量为设计产量的80%,营业收入亦为达产年份的8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量。
6.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3%,增值税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的12%计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问题】
1.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2.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企业应纳增值税额。
3.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的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
4.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税前利润,并说明运营期第1年项目可用于还款的资金能否满足还款要求。
5.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2年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注:计算过程和结算数据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建设期利息:1000×1/2×8%=40.00(万元)
固定资产原值:1500-100+40=1440.00(万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440×(1-5%)÷8=171.00(万元) 
问题2:
运营期第一年:
应纳增值税:450×2×80%×13%-15×2×80%-100=-30.40(万元)
增值税为0,增值税附加也为0。
运营期第二年:
应纳增值税:450×2×13%-15×2-30.40=56.60(万元)
增值税附加税:56.60×12%=6.79(万元)
问题3:
运营期第一年:
不含税的经营成本:550-240×2+240×2×80%=454.00(万元)
利息:1040×8%=83.20(万元)
不含税总成本费用:454+171+83.2=708.20(万元)
问题4:
运营期前五年每年应还本息=1040×[8%×(1+8%)5/((1+8%)5-1)]=260.47(万元)
运营期第一年:
应还本金:260.47-83.2=177.27(万元)
利润总额:450×2×80%-708.2=11.80(万元)
净利润:11.8×(1-25%)=8.85(万元)
因为8.85+171=179.85>177.27万元,所以可以满足还款要求。
运营期第二年:
利息:(1040-177.27)×8%=69.02(万元)
利润总额:450×2-550-171-69.02-6.79=103.19(万元)
问题5:
运营期第二年固定成本:550-240×2+171+69.02=310.02(万元)
设运营期第二年产量为Q:
450Q-(310.02+240Q)-(450Q×13%-15Q-30.4)×12%=0
得出Q=1.50(万件)
则运营期第二年产量盈亏平衡点为1.50(万件)


第13题

某国有资金投资的施工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公开招标,并按规定编制了最高投标限价。同时,该项目采用单价台同,工期为180天。
招标人在编制招标文件时,使用了九部委联合发布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并对招标人认为某些不适于本项目的通用条款进行了删减。招标文件中对竣工结算的规定是:工程量按实结算,但竣工结算价款总额不得超过最高投标限价。
共有A、B、C、D、E、F、G、H等八家投标人参加了投标。
投标人A针对2万㎡的模板项目提出了两种可行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的人工费为12.5元/㎡,材料费及其他费用为90万元,方案二的人工费为19.5元/㎡,材料费及其他费用为70万元。
投标人D对某项用量大的主材进行了市场询价,并按其含税供应价格加运费作为材料单价用于相应清单项目的组价计算。
投标人F在进行报价分析时,降低了部分单价措施项目的综合单价和总价措施项目中的二次搬运费率,提高了夜间施工费率,统一下调了招标清单中材料暂估单价8%计入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报价中,工期为六个月。
中标候选人公示期间,招标人接到投标人H提出的异议:第一中标候选人的项目经理业绩为在建工程,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已竣工验收”的工程业绩的要求。
【问题】
1.编制招标文件时,招标人的做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招标文件中对竣工结算的规定是否妥当?并分别说明理由。
2.若从总费用角度考虑,投标人A应选用哪种模板方案?若投标人A经过技术指标分析后得出方案一、方案二的功能指数分别是0.54和0.46,以单方模板费用作为成本比较对象,试用价值指数法选择较经济的模板方案。 (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投标人D、投标人F的做法是否有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4.针对投标人H提出的异议,招标人应在何时答复?应如何处理?若第一中标候选人不再符合中标条件,招标人应如何确定中标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编制招标文件时,招标人做法不符合相关规定。理由是:编制招标文件时使用九部委联合发布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应不加修改地引用通用条款,不得删减。
招标人对竣工结算的规定不妥。理由是:该项目采用单价合同,工程量按实计算,结算款应以实际发生工程量为准进行计算,招标人不应规定竣工结算款不得超过最高投标限价,不应以最高投标限价来约束实际工程款。
问题2:
(1)方案一模板费用:12.5×2+90=115.00(万元)
方案二模板费用:19.5×2+70=109.00(万元)
若从总费用角度考虑,方案一总费用>方案二总费用(115.00>109.00),方案二总费用较低,所以选择方案二。
(2)方案一的单方模板费用为:90/2.0+12.5=57.50(元/㎡)
方案二的单方模板费用为:70/2.0+19.5=54.50(元/㎡)
则方案一的成本指数为:57.5/(57.5+54.5)=0.51
方案二的成本指数为:54.5/(57.5+54.5)=0.49

方案一价值指数:0.54/0.51=1.06
方案二价值指数:0.46/0.49=0.94
从价值指数角度考虑,方案一价值指数>方案二价值指数(1.06>0.94),所以方案一为较经济方案。
问题3:
(1)投标人D按含税供应价格加运费作为材料单价用于相应清单项目的组价计算做法不妥。
理由: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应按材料不含税价格进行清单项目组价计算,并且材料价格中不但要考虑运费,还应该考虑杂费、运输损耗和采购及保管费等。
(2)投标人F统一下调招标清单中材料暂估单价8%计入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报价及报价工期6个月不妥。
理由:实行清单招标的项目,招标文件中在其他项目清单中提供暂估单价的材料和设备,其中的材料应按其暂估单价计入清单项目相应的综合单价中,不得下调。所报工期应按日历天填报,且不得超过要求工期180天。
问题4:
针对投标人H提出的异议,招标人应在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做出书面答复,做出答复前应暂停招标投标活动。
经核查发现在招标过程中确有投标人H反映的情况,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招标文件要求的,招标人应当重新组织评标或招标;若不存在投标人H反映的情况,招标书面答复无异议后,可按原评标结果确定中标人。
若第一中标人不再符合中标条件,招标人可以选择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也可以重新组织招标。


第14题

某环保工程项目,承发包双方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期270天;管理费和利润按人材机费用之和的20%计取;规费和增值税税金按人材机费管理费和利润之和的13%计取;人工单价按150元/工日计,人工窝工补偿按其单价的60%计,施工机械台班单价按1200元/台班计、施工机械闲置补偿按其台班单价的70%计;人工窝工和施工机械闲置补偿均不计取管理费和利润,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措施费按其相应工程费的25%计取。(无特别说明的,费用计算时均按不含税价格考虑)。

承包人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获得了监理工程师批准,如图3.1所示。

图3.1 承包人施工进度计划(单位:天)
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分项工程A施工至第15天时,发现地下埋藏文物,由相关部门进行了处置,造成承包人停工10天,人员窝工110个工日,施工机械闲置20个台班;配合文物处置,承包人发生人工费3000元,保护措施费1600元,承包人及时向发包人提出工期延期和费用索赔。
事件2:文物处置工作完成后,①发包人提出了地基夯实设计变更,致使分项工程A延长5天工作时间,承包人增加用工50个工日、增加施工机械5个台班、增加材料费35000元;②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承包人将地基夯实处理设计变更的范围扩大了20%,由此增加了5天工作时间,增加人工费2000元、材料费3500元、施工机械使用费2000元。承包人针对事件①、②两项内容及时提出工期延期和费用索赔。
事件3:分项工程C、G、H共用同一台专用施工机械顺序施工,承包人计划第30天末租赁该专用施工机械进场,第190天末退场。
事件4:分项工程H施工中,使用的某种暂估材料的价格上涨了30%,该材料的暂估单价为392.4元/m² (含可抵扣进项税9%),监理工程师确认了该材料使用数量为800㎡。
【问题】
1.事件1中承包人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如果成立,承包人应获得的工期延期为多少天?费用索赔额多少元?
2.事件2中分别指出承包人针对①②两项内容所提出的工期延期和费用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承包人应获得工期延期多少天?说明理由。费用索赔额多少元? 
3.根据图3.1,在答题卡的给出的时标图表上绘制继事件1、2发生后,承包人的时标网络施工进度计划,实际工期为多少天?事件3中专业施工机械最迟在第几天末进场?在此情况下,该机械在施工现场的闲置时间最短为多少天?
 4.事件4中分项工程H的工程价款增加的金额为多少元?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事件1工期延期索赔不成立,费用索赔成立。理由是:地下发现文物属于业主应承担的风险,造成的费用损失和工期的延误均由业主承担。此事件因延误的工期10天未超过A工作总时差10天,不会对总工期产生影响,故工期索赔不成立;此事件造成了承包人的实际费用增加,故可以索赔费用。 
费用索赔额:(110×150×60%+20×1200×70%)×(1+13%)+3000×(1+20%)×(1+13%)+1600×(1+13%)=36047(元)
问题2:
针对①,工期和费用索赔成立。理由是:地基夯实设计变更属于发包人应承担的责任,造成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长均由发包人承担。事件1发生后A为关键工作,延长5天导致总工期延长5天,故工期索赔成立;事件导致了承包人实际费用的增加,故费用索赔成立。
针对②,工期和费用索赔不成立。理由是:承包人将地基夯实处理设计变更的范围扩大,应视为是确保工程质量而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增加的工期及费用应由承包人承担。
事件2中,承包人应获得工期延期5天。事件1发生后,A为关键工作。事件2发生后A工作针对①的延长5天是可以索赔的,故应延长工期5天,发包人允许的工期为275天。
费用索赔额:
(50×150+5×1200+35000)×(1+20%)×(1+13%)×(1+25%)=82208(元)
问题3:
事件1、2发生后早时标网络图:

事件1、事件2发生后,实际工期280天。
事件3中专业机械最迟在40日末进场,200日末退场。
机械在现场的时间为160天,工作时间为130天(130=40+30+60),最短闲置时间30天。
问题4:
材料不含税暂估单价:392.4/(1+9%)=360(元/m2
材料实际不含税单价:392.4/(1+9%)×(1+30%)=468(元/m2
H增加费用:(468-360)×(1+20%)×(1+13%)×800=117158(元)


第15题

某施工项目发承包双方签订了工程合同,工期5个月,合同约定的工程内容及其价款包括:分项工程(含单价措施)项目4项,费用数据与施工进度计划如表4.1所示:安全文明施工费为分项工程费用的6%,其余总价措施项目费用为8万元;暂列金额为12万元;管理费和利润为不含税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2%;规费为人材机费用和管理费、利润之和的7%;增值税税率为9%。
表4.1分项工程项目费用数据与施工进度计划表

有关工程价款支付约定如下:
1.开工前,发包人按签约合同价的扣除安全文明施工费和暂列金额)的20%支付给承包人作为工程预付款(在施工期间第2~4月工程款中平均扣回),同时将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工程款方式提前支付给承包人),
2.分项工程进度款在施工期间逐月结算支付。
3.总价措施项目工程款(不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按签约合同价在施工期间第1~4平均支付。
4.其他项目工程款在发生当月按实结算支付。
5.发包人按每次承包人应得工程款的85%支付。
6.发包人在承包人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后45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在承包人提供所在开户行出具的工程质量保函(保函额为竣工结算价的3%)后,支付竣工结算款。
该工程如期开工,施工期间发生了经发承包双方确认的下列事项:
1.分项工程B在第2、3、4月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20%、30%、50%。
2.第3月新增分项工程E,工程量为300㎡每㎡不含税人工、材料、机械的费用分别为60元、150元、40元,可抵扣进项增值税综合税率分别为0%、9%、5%。相应的除安全文明施工费之外的其余总价措施项目费用为4500元。
3.第4月发生现场签证、索赔等工程款3.5万元。
其金工程内容的施工时间和价款均与原合同约定相符。
【问题】
1.该工程签约合同价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为多少万元?签约合同价为多少万元?开工前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预付款和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分别为多少万元?
2.施工至第2月末,承包人累计完成分项工程的费用为多少万元?发包人累计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为多少万元?分项工程进度偏差为多少万元(不考虑总价措施项目费用的影响)?
3.分项工程E的综合单价为多少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多少元?工程款为多少万元? 
4.该工程合同价增减额为多少万元?如果开工前和施压期间发包人均按约定支付了各项工程价款,则竣工结算时,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结算款为多少万元? 
(注:计算过程和结果有小数时,以万元为单位的保留3位小数,其他单位的保留2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1)该工程签约合同价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
120.9×6%=7.254(万元)
(2)该工程签约合同价:
(120.9+8+120.9×6%+12)×(1+7%)×(1+9%)=172.792(万元)
(3)开工前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预付款:
解法一:[172.792-(7.254+12)×(1+7%)×(1+9%)]×20%=30.067(万元)
解法二:(120.9+8)×(1+7%)×(1+9%)×20%=30.067(万元)
(4)预付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
7.254×(1+7%)×(1+9%)×85%=7.191(万元)
问题2:
(1)施工至第2月末,承包人累计完成分项工程的费用:
18+40.5×20%+38.4/3=38.900(万元)
(2)发包人累计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
(38.9+8/4×2)×(1+7%)×(1+9%)×85%-30.067/3=32.507(万元)
(3)分项工程进度偏差: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38.9×(1+7%)×(1+9%)=45.369(万元)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18+40.5/2+38.4/3)×(1+7%)×(1+9%)=59.540(万元)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45.369-59.540=-14.171(万元)
因进度偏差<0,所以工程进度拖后14.171万元。
问题3:
(1)分项工程E的综合单价:
(60+150+40)×(1+12%)=280.00(元/㎡)
(2)分项工程E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150×9%+40×5%)×300=4650.00元
(3)分项工程E工程款:
(280×300+280×300×6%+4500)×(1+7%)×(1+9%)/10000=10.910(万元)
问题4:
该工程合同价增减额:10.91+3.5-12×(1+7%)×(1+9%)=0.414(万元)
竣工结算款:(172.792+0.414)×(1-85%)=25.981(万元)


第16题

某矿山尾矿库区内680.00m长排洪渠道土石方开挖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及相关参数如图5.1所示,设计单位根据该方案编制的“长锚杆边坡支护方案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措施项目清单表与计价表”如图5.1所示,鉴于相关费用较大,经造价工程师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充分讨论研究,为减少边坡土石开挖及植被的破坏,消除常见的排洪渠道纵向及横向滑移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把排洪渠道兼做边坡稳定的预应力长锚索整体腰梁的边坡支护优化方案,相关设计和参数如图5.2所示。有关预应力长锚索同期定额基价如表5.2所示。
表5.1长锚杆边坡支护方案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表5.2预应为长锚索基础定额表

【问题】
1.根据图5.2中相关数据,按照《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0854-2013)的计算规则,在答题卡5.1中列式计算预应力长锚索边坡支护优化方案分部分项工程量。(土石方工程量中土方、石方比例按5:5计算)。
表5.1  工程量计算表

2.若企业管理费按照人工、材料、机械之和的10%计取,利润按人工、材料、机械、企业管理费之和的7%计取,根据表5.2中的数据,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的计算规则,在答题卡表5.2中,编制该预应力长锚索综合单价分析表。(预应力长锚索工程量计算方法基础定额与清单规范相同,均按设计图尺寸,长度m为单位)。

3.已知22a通长槽钢腰梁综合单价为435.09元/米,C25毛石混凝土充填综合单价为335.60元/m3,脚手架和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等单价措施项目费用测算结果为340000.00元。根据问题1和问题2计算结果,以及表5.1中相应的综合单价,答题卡表中相关的信息,按《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0854-2013)的计算规则,在答题卡5.3中编制该预应力长锚索边坡支护方案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表5.3  预应力长锚索支护方案分部分项工程清单与单价措施清单计价表

4.若仅有的总价措施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分部分项工程的6%计取,其他项目费为零,其中人工费占分部分项工程费及措施项目费的25%,规费按人工费的21%计取,税金按9%计取,利用表5.1和问题3相应计算结果,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的计算规则,在答题卡中列式计算两边坡支护方案的安全文明施工费、人工费、规费,在答题卡表5.4中,编制两边坡支护方案单位工程控制价比较汇总表。(两方案差值为长锚杆方案与长锚索方案控制价差值) (无特殊说明的,费用计算时均为不含税价格)

说明:
1.本设计为尾矿库排洪渠道土方开挖边坡支护长锚杆(10m)方案。
2.本排洪渠道总长680.00米。
3.钢锚杆采用φ25螺纹钢,钢筋型号HRB-400(φ)。
4.注浆用水泥标号42.5#,水灰比1:0.5。
5.本方案每米工程量见“每米综合工程量表”,其中土方和石方比例3:7。
边坡支护每米综合工程量表

说明:
1.本设计为尾矿库排洪渠道土方开挖边坡支护长锚索(25米)方案。
2.本排洪渠道总长680.00米。
3.钢锚索易采用6根φ25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4.注浆用水泥标号42.5#,水灰比1:0.5。
5.本方案每米工程量见“每米综合工程量表”,其中土方和石方比例5:5。
边坡支护每米综合工程量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表5.1  工程量计算表

问题2:
表5.2  预应力长锚索综合单价分析表

问题3:
表5.3  预应力长锚索支护方案分部分项工程清单与单价措施清单计价表

问题4:
(1)长锚杆方案安全文明施工费:
14578805.60×6%=874728.34元
(2)长锚杆方案中人工费:
( 15048805.60+874728.34)×25%=3980883.49元
(3)长锚杆方案规费:
3980883.49×21%=835985.53元
(4)长锚索方案安全文明施工费:
10102250.00×6%=606135.00元
(5)长锚索方案中人工费:
(10442250.00+606135.00)×25%=2762096.25元
(6)长锚索方案规费:
2762096.25×21%= 580040.21元
表5.4  两边坡支护方案单位工程控制价比较汇总表


第17题

某企业投资新建一项目,生产一种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1600万元(含可抵扣进项税112万元),建设期1年,运营期8年。建设投资(不含可抵扣进项税)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8年,残值率4%,按直线法折旧。
2.项目流动资金估算为200万元,运营期第1年年初投入,在项目的运营期末全部回收。
3.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建设投资贷款利率为8% (按年计息),流动资金利率为5% (按年计息)。建设投资贷款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4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
4.项目正常年份的设计产能为10万件,运营期第1年的产能为正常年份产能的70%。目前市场同类产品的不含税销售价格约为65~75元/件。
5.项目资金投入、收益及成本等基础测算数据见表1.1。
6.该项目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增值税附加综合税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

问题:
1.列式计算项目的建设期贷款利息及年固定资产折旧额。
2.若产品的不含税销售单价确定为65元/件,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的增值税、税前利润、所得税、税后利润。
3.若企业希望项目运营期第1年不借助其他资金来源能够满足建设投资贷款还款要求,产品的不含税销售单价至少应确定为多少?
4.项目运营后期(建设期贷款偿还完成后)考虑到市场成熟后产品价格可能下降,产品单价拟在65元的基础上下调10%,列式计算运营后期正常年份的资本金净利润率。
(注:计算过程和结果数据有小教的,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建设期利息=1000×1/2×8%=40.00万元

问题2:
(1)增值税
运营期第一年销项税额=7×65×13%=59.15万元
运营期第一年增值税额=59.15-14-112=-66.85万元<0
故运营期第一年增值税为0万元。
(2)运营期第一年增值税附加为0万元
(3)税前利润
运营期第一年税前利润(利润总额)=销售收入(不含税)-总成本费用(不含税)-增值税附加
销售收入=65×7=455.00万元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210-14)+183.36+0+[(1000+40)×8%+100×5%]=467.56万元
故,税前利润=455.00-467.56-0=-12.56万元
(4)所得税为0万元。
(5)税后利润(净利润)为-12.56万元。
问题3:
运营期第一年还本:(1000+40)/4=260万元
若不借助其他资金来源能够满足建设期贷款还款要求,则折旧费+摊销费+未分配利润(净利润)=运营期应还本金。
设净利润为X万元,183.36+0+X=260,计算净利润X=76.64万元
税前利润=76.64/(1-25%)=102.19万元
根据利润总额公式列盈亏平衡计算一元一次方程,设不含税销售价格为y元/件。
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增值税附加=利润总额
7y-[(210-14)+183.36+(1040×8%+100×5%)] =102.19
解得:y=81.39元/件。
问题4:
销售收入(不含税)=65(1-10%)×10=585.00万元
总成本费用=(330-25)+183.36+100×5%=493.36万元
运营期第5年时,建设投资中的可抵扣进项税(112万元)已经全部抵扣完,故:
运营后期正常年份增值税附加=(销项税-进项税)×增值税附加税率=(585.00×13%-25)×10%=5.11万元
运营后期正常年份不需要弥补前年度亏损,故:
净利润=利润总额×(1-25%)=(585.00-493.36-5.11)(1-25%)=64.90万元


第18题

某工程,业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委托具有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的机构编制了该项目的招标文件和最高投标限价(最高投标限价600万元,其中暂列金额为50万元)。该招标文件规定,评标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A、B、C、 D、E、F、G共7家企业通过了资格预审(其中,D企业为D、D1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且均在投标截止日前提交了投标文件。
A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和投标经验,认为该工程项目投高价标的中标概率为40%,投低价标的中标概率为60%;投高价标中标后,收益效果好、中、差三种可能性的概率分别为30%、60%、10%, 计入投标费用后的净损益值分别为40万元、35万元、30万元;投低价标中标后,收益效果好、中、差三种可能性的概率分别为15%、60%、25%,计入投标费用后的净损益值分别为30万元、25万元、20万元;投标发生的相关费用为5万元。A企业经测算、评估后,最终选择了投低价标,投标价为500万元。
在该工程项目开标、评标、合同签订与执行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 B企业的投标报价为560万元,其中暂列金额为60万元;
事件2: C企业的投标报价为550万元,其中对招标工程量清单中的“照明开关”项目未填报单价和合价;
事件3:D企业的投标报价为530万元,为增加竞争实力,投标时联合体成员变更为D、D1、D2企业组成;
事件4:评标委员会按招标文件评标办法对各投标企业的投标文件进行了价格评审,A企业经评审的投标价最低,最终被推荐为中标单位。合同签订前,业主与A企业进行了合同谈判,要求在合同中增加一项原招标文件中未包括的零星工程,合同额相应增加15万元;
事件5: A企业与业主签订合同后,又在外地中标了某大型工程项目,遂选择将本项目全部工作转让给了B企业,B企业又将其中三分之一工程量分包给了C企业。 
问题:
1.绘制A企业投标决策树,列式计算并说明A企业选择投低价标是否合理?
2.根据现行《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逐一分析事件1~3中各企业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分别说明理由。
3.分析事件4中业主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4.分析事件5中A、B企业做法是否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1.绘制决策树

2.计算期望值
机会点③期望利润=40×30%+35×60%+30×10%=36.00(万元)
机会点④期望利润=30×15%+25×60%+20×25%=24.50(万元)
机会点①期望利润=36×40%-5×60%=11.40(万元)
机会点②期望利润=24.5×60%-5×40%=12.70(万元)
由于投低标的机会点②期望利润12.7>投高标的机会点①期望利润11.4,所以A企业选择投低标合理。
问题2:
事件1中B企业投标文件为无效标。理由是B企业投标报价中暂列金额为60万元,没有按照招标文件中的50万暂列金额进行报价,即没有响应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不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要求。
事件2中C企业投标文件为有效标。理由是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之规定,C企业在报价中未对招标工程量清单中的“照明开关”项目填报单价和合价,认为此项目不涉及费用或已经将相关费用报到其他项目综合单价中了。此项目在工程款结算时不予另行结算,但投标文件是有效的。
事件3中D企业的投标文件为无效标。理由是根据《招投标法实施条例》,通过联合体资格预审后联合体成员不得变动,增减、更换成员的,其投标无效。
问题3: 
业主的做法不妥,依据《招投标法》和《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业主应当与A企业依据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和招标文件签订合同,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当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问题4: 
A企业做法不正确,根据《招投标法》,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A企业将本项目全部工作转让给B企业,属于违法转包;B企业做法不正确,根据《招投标法》,中标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B企业违法接受转包后又将三分之一工程分包给C企业属于违法分包。


第19题

某企业自筹资金新建的工业厂房项目,建设单位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并与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270天,施工承包合同约定:管理费和利润按人工费和施工机使用费之和的40%计取,规费和税金按人材机费、管理费和利润之和的11%计取;人工费平均单价按120元/工日计,通用机械台班单价按1100元/台班计;人员窝工、通用机械闲置补偿按其单价的60%计取,不计管理费和利润;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均发生相应的措施费,措施费按其相应工程费的30%计取,对工程量清单中采用材料暂估价格确定的综合单价,如果该种材料实际采购价格与暂估价格不符,以直接在该综合单价上增减材料价差的方式调整。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如图3.1所示)和相应的设备使用计划,项目监理机构对其审核时得知,该工程的B、E、J工作均需使用一台特种设备吊装施工,施工承包合同约定该台特种设备由建设单位租赁,供施工单位无偿使用。在设备使用计划中,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将该台特种设备在第80日末租赁进场,第260日末组织退场。

                                                     图3.1  施工进度计划(单位:天)
事件2:由于建设单位办理变压器增容原因,使施工单位A工作实际开工时间比已签发的开工令确定的开工时间推迟了5天,并造成施工单位人员窝工135工日,通用机械闲置5个台班。施工进行70天后,建设单位对A工作提出设计变更,该变更比原A工作增加了人工费5060元、材料费27148元、施工机具使用费1792 元;并造成通用机械闲置10个台班,工作时间增加10天。A工作完成后,施工单位提出如下索赔:①推迟开工造成人员窝工、通用机械闲置和拖延工期5天的补偿:②设计变更造成增加费用、通用机械闲置和拖延工期10天的补偿。
事件3:施工招标时,工程量清单中Φ25规格的带肋钢筋材料单价为暂估价,暂估价价格3500元/t,数量260t,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组织了招标,以3600元/t的价格购得该批钢筋并得到建设单位确认,施工完成该材料130t进行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材料实际采购价格比暂估材料价格增加了2.86%,所以该项目的结算综合单价应调增2.86%,调整内容见表3.1。已知:该规格带助钢筋主材损耗率为2%。
                                                  表3.1  分部分项工程量综合单价调整表

                     

事件4: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约定,合同工期每提前1天奖励1万元(含税),施工单价计划将D、G、J工作按流水节拍30天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以缩短工期获取奖励。
问题:
1.事件1中,在图3.1所示施工进度计划中,受特种设备资源条件的约束,应如何完善进度计划才能反映B. E. J工作的施工顺序?为节约特种设备租赁费用,该特种设备最迟第几日末必须租赁进场?说明理由。此时,该特种设备在现场的闲置时间为多少天?
2. 事件2中,依据施工承包合同,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提出的两项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可索赔费用数额是多少?可批准的工期索赔为多少天?说明理由。
3.事件3中,由施工单位自行招标采购暂估价材料是否合理?说明理由。施工单位提出综合单价调整表(表3.1)的调整方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该清单项目结算综合单价应是多少?核定结算款应为多少?
4.事件4中,画出组织D. G. J三项工作等节奏流水施工的横道图;并结合考虑事件1和事件2的影响,指出组织流水施工后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和实际施工工期。依据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提前奖励为多少万元?此时,该特种设备在现场的闲置时间为多少天?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如图所示。

为节约特种设备租赁费用,该特种设备最迟第150日末必须租赁进场。理由: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J工作的最迟开始为第201天,由于E、J共用一台机械,所以E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81天,又因为F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71天,则B工作必须在第170天末完成,所以B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是第151天,也就是机械必须在第150天末进场。
该特种设备在现场的闲置时间为10天。
问题2:
事件二中,A工作完成后,施工单位提出索赔①迟开工造成人员窝工、通用机械闲置和拖延工期5天的补偿超过了索赔时限(28天),索赔不成立。
施工单位提出索赔②设计变更造成增加费用、通用机械闲置和拖延工期10天的补偿成立,理由是设计变更是建设单位责任造成的,A工作是关键工作,导致施工单位费用的增加和工期的延长,且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程序提出了索赔。
施工单位可以索赔的费用:
{[(5060+27148+1792)+(5060+1792)×40%]×(1+30%)+(10×1100×60%)}×(1+11%)=60342.97元
可以索赔的工期为10天。理由:由于办理变压器增容和设计变更均属于建设单位责任,并且A工作是关键线路的关键工作,会导致总工期延长10天,所以可以得到10天的索赔。
问题3:
事件3中,由施工单位自行招标采购暂估价材料不合理。理由:按照合同约定暂估价的材料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由发承包双方以招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依法确定中标价格后,以此为依据取代暂估价,调整合同价款。
施工单位提出综合单价调整表(表3.1)的调整方法不正确。理由:根据合同约定,对工程量清单中采用材料暂估价格确定的综合单价,如果该种材料实际采购价格与暂估价格不符,以直接在该综合单价上增减材料价差的方式调整。不应当调整综合单价中的人工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
该清单项目结算综合单价=4210.27+(3600-3500)×(1+2%)=4312.27(元)
核定结算款=4312.27×130×(1+11%)=622260.56(元)

问题4:
D、G、J三项工作等节奏流水施工的横道图如图所示。

考虑事件1和事件2的影响,组织流水施工后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A—D—F—I—K。
实际施工工期为:240+5+10=255天。
依据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提前奖励为:(270+10-255)×1=25万元。

特种设备闲置0天或者40天。




第20题

某工程项目发承包双方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期5个月,有关背景资料如下:
1.工程价款方面:
(1)分项工程项目费用合计824000元,包括分项工程A、B、C三项,清单工程量分别为800m3、1000m3、1100㎡,综合单价分别为280元/m³、380元/m³、200元/㎡,当分项工程项目工程量增加(或减少)幅度超过15%时,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或1.1)。
(2)单价措施项目费用合计90000元,其中与分项工程B配套的单价措施项目费用为36000元,该费用根据分项工程B的工程量变化同比例变化,并在第5个月统一调整支付,其他单价措施项目费用不予调整。
(3)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合计130000元,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费用之和的5%计取,该费用根据计取基数变化在第5个月统一调整支付,其余总价措施项目费用不予调整。
(4)其他项目费用合计206000元,包括暂列金额80000元和需分包的专业工程暂估价120000元(另计总承包服务费5%)。
(5)上述工程费用均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
(6)管理费和利润按人材机费用之和的20%计取,规费按人材机费、管理费、利润之和的6%计取,增值税税率为9%。
2.工程款支付方面:
(1)开工前,发包人按签约合同价(扣除暂列金额和安全文明施工费)的20%支付给承包人作为预付款(在施工期间的第2~4个月的工程款中平均扣回),同时将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工程款支付方式提前支付给承包人。
(2)分项工程项目工程款逐月结算。
(3)除安全文明施工费之外的措施项目工程款在施工期间的第1~4个月平均支付。
(4)其他项目工程款在发生当月结算。
(5)发包人按每次承包人应得工程款的90%支付。
(6)发包人在承包人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后的30天内完成审查工作,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供所在开户银行出具的工程质量保函(保函额为竣工结算价的3%),并完成结清支付。
施工期间各月分项工程计划和实际完成工程量如表4.1所示。
                            表4.1 施工期间各月分项工程计划和实际完成工程量表

施工期间第3个月,经发承包双方共同确认:分包专业工程费用为105000元(不含可抵扣进项税),专业分包人获得的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合计为7600元。
问题:
1.该工程签约合同价为多少元?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为多少元?开工前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预付款和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分别为多少元?
2.施工至第2个月末,承包人累计完成分项工程合同价款为多少元?发包人累计应支付承包人的工程款(不包括开工前支付的工程款)为多少元?分项工程A的进度偏差为多少元?
3.该工程的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分包专业工程项目合同额(含总承包服务费)分别增减多少元?
4.该工程的竣工结算价为多少元?如果在开工前和施工期间发包人均已按合同约定支付了承包人预付款和各项工程款,则竣工结算时,发包人完成结清支付时,应支付给承包人的结算款为多少元?
(注: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合同价=(824000+90000+130000+206000)×(1+6%)(1+9%)=1444250(元)
安全文明施工费=(824000+90000)×5%×(1+6%)(1+9%)=52802(元)
应付预付款=[1444250-(824000+90000)×5%×(1+6%)(1+9%)-80000×(1+6%)(1+9%)]×20%=(1444250-52801.78-92432)×20%=259803(元)          
应付安全文明施工费=52801.78×90%=47521.602=47522(元)
问题2:
2月份承包人累计完成分项工程合同价款:
[(300+300)×280+400×380]×(1+6%)(1+9%)=369728(元)
2月份承包人累计完成工程款

发包人累计应支付承包人的工程款:=470421×90%-259803/3=336778(元)
A工程的进度偏差计算: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400+400)×280×(1+6%)(1+9%)=258809.6=258810(元)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300+300)×280×(1+6%)(1+9%)=194107.2=194107(元)
进度偏差=194107-258810=-64703(元)
分项工程A进度落后-64703元。
问题3:
(1)分项工程项目增减额
B分项工程:

B分项工程增加合同额={[1200-1000×(1+15%)]×380×0.9+1000(1+15%)×380-1000×380}×(1+6%)×(1+9%)=85615元

(2)措施项目增减额

B项目的单价措施费增加额=36000×20%×(1+6%)×(1+9%)=8319元

安全文明施工费增加额=(85615+36000×(1+6%)×(1+9%)×20%)×5%=4697元

故,措施费增加额=4697+8319=13016元

(3)分包专业工程项目增减额

分包专业工程项目(含总承包服务费)减少额

= [120000(1+5%)-105000(1+5%)](1+6%)(1+9%)=18198元

问题4:

竣工结算价(实际造价)=1444250+85615+13016-18198-80000(1+6%)(1+9%)=1432251元

竣工结算款(尾款)=1432251×(1-90%)=143225元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