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库(817题)


第241题

网络计划应用程序中,绘制网络图阶段不包括(  )步骤。


A.工程项目分解

B.关系逻辑分析

C.确定网络计划目标

D.绘制网络图


参考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程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42题

在下列给定工作的先后顺序中,属于工作之间组织关系的是(  )。


A.挖基槽一做垫层一浇混凝土

B.支模板一扎钢筋一浇混凝土

C.基础一主体一装饰

D.基础1一基础2—基础3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工程网络计划中的逻辑关系。

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逻辑关系。逻辑关系是由各项工作之间的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决定的。工艺关系是指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组织关系是指工作之间由于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劳动力、原材料、施工机具等)调配需要而确定的先后顺序关系。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

工艺关系如:支模1→扎筋1→浇筑混凝土1

组织关系如:支模1→支模2;扎筋1→扎筋2;浇筑混凝土1→浇筑混凝土2。


第243题

工程网络计划中,关于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

B.生产性工作之间的顺序由工作程序决定

C.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先后顺序关系

D.组织关系是指工作之间由于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调配需要而确定的先后顺序关系


参考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工程网络计划中的逻辑关系。

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是由各项工作之间的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决定的,故A选项正确。

工艺关系是指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关系,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组织关系是指工作之间由于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劳动力原材料施工机具等)调配需要而确定的先后顺序关系,故D选项正确。

故此题选择错误的为B

【思路点拨】

工艺关系如:支模1→扎筋1→浇筑混凝土1

组织关系如:支模1→支模2;扎筋1→扎筋2;浇筑混凝土1→浇筑混凝土2。


第244题

在网络计划中 ,相对于某工作而言,可与该工作同时进行的工作即为该工作的(  )。


A.紧前工作

B.平行工作

C.先行工作

D.后续工作


参考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工程网络计划中的逻辑关系。

在网络计划中,相对于某工作而言,可与该工作同时进行的工作即为该工作的平行工作。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可根据表格对比记忆。




第245题

相对于某工作而言 ,从网络计划起点节点开始,顺箭头方向经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到达该工作为止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都称为该工作的( )。


A.先行工作

B.后续工作

C.紧前工作

D.平行工作


参考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工程网络计划中的逻辑关系。

相对于某工作而言 ,从网络计划起点节点开始,顺箭头方向经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到达该工作为止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都称为该工作的先行工作。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可对比记忆。


第246题

根据下表给定的逻辑关系绘制的双代号网络图如下所示,图中的错误是(   )。


A.有循环线路

B.有多个终点节点

C.有多个起点节点

D.逻辑关系不正确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1)网络图必须按照已定的逻辑关系绘制。

(2)网络图中严禁出现从一个节点出发,顺箭头方向又回到原出发点的循环回路。

(3)网络图中的箭线(包括虚箭线,下同)应保持自左向右的方向,不应出现箭头指向左方的水平箭线和箭头偏向左方的斜向箭线。若遵循该规则绘制网络图,就不会出现循环回路。

(4)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和无箭头的连线。

(5)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

(6)严禁在箭线上引入或引出箭线。

(7)应尽量避免网络图中工作箭线的交叉。当工作箭线交叉不可避免时,可以采用过桥法或指向法处理。

(8)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任务中部分工作需要分期完成的网络计划除外)。除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外,不允许出现没有外向箭线的节点和没有内向箭线的节点。

(9)网络图中的节点都必须有编号,其编号严禁重复,并应使每一条箭线上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

6、8号节点均为终点节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

多个终点节点和多个起点节点的判定标准一致。

多个终点节点是,多个节点只有指向该节点的箭头,无指出箭头。

多个起点节点是,多个节点只有指出该节点的箭头,无指向箭头。


第247题

关于双代号网络计划中虚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工作只占用时间,不消耗资源

B.虚工作不占用时间,只消耗资源

C.虚工作既不占时间,又不消耗资源

D.虚工作既占用时间,又消耗资源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双代号网络图的构成与基本符号。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任意一条实箭线都要占用时间、消耗资源(有时,只占时间,不消耗资源,如混凝土的养护)。虚箭线是实际工作中并不存在的一项虚拟工作,故它们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任意一条实箭线都要占用时间、消耗资源(有时,只占时间,不消耗资源,如混凝土的养护)。虚箭线是实际工作中并不存在的一项虚拟工作,故它们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故本题正确答案应为C。


第248题

根据表中给出的逻辑关系绘制的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图中绘图的错误是(   )。


A.逻辑关系表达不正确

B.节点编号有错误

C.出现了相同代号的工作

D.有多余的虚工作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七项绘图规则(要记住,会判断即可,不要求会画)

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1)网络图必须按照已定的逻辑关系绘制。

(2)网络图中严禁出现从一个节点出发,顺箭头方向又回到原出发点的循环回路。

(3)网络图中的箭线(包括虚箭线,下同)应保持自左向右的方向,不应出现箭头指向左方的水平箭线和箭头偏向左方的斜向箭线。若遵循该规则绘制网络图,就不会出现循环回路。

(4)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和无箭头的连线。

(5)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

(6)严禁在箭线上引入或引出箭线。

(7)应尽量避免网络图中工作箭线的交叉。当工作箭线交叉不可避免时,可以采用过桥法或指向法处理。

(8)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任务中部分工作需要分期完成的网络计划除外)。除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外,不允许出现没有外向箭线的节点和没有内向箭线的节点。

(9)网络图中的节点都必须有编号,其编号严禁重复,并应使每一条箭线上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要求箭尾节点编号小于其箭头节点编号,故节点4和节点5的编号应互换。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249题

下列网络计划中,关于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作最早完成时间可从网络计划的起点向终点方向依次进行计算

B.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

C.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各先行工作完成后,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时间

D.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间

E.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是指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必须完成的最早时间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作时间参数。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间。最早完成时间等于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计算最早完成时间时,顺着箭线方向从网络计划的起点向终点方向依次进行计算。

CE选项为混淆选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思路点拨】可根据表格记忆时间参数的含义。


第250题

下列关于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由时差为零,总时差必定为零

B.总时差为零,自由时差必定为零

C.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的机动时间为总时差

D.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的机动时间为自由时差


参考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査对工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理解。

工作的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最大机动时间。工作的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定义可知,对于同一项工作而言,自由时差不会超过总时差。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251题

在网络计划中,工作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的关系通常是(    )。


A.自由时差=总时差

B.自由时差>总时差

C.自由时差≥总时差

D.自由时差≤总时差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

在网络计划中,工作自由时差总是小于或等于总时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

总时差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最大机动时间。

自由时差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定义可知,对于同一项工作而言,自由时差不会超过总时差。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也为零。


第252题

( )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刻。


A.最早开始时间

B.最早完成时间

C.最迟开始时间

D.最迟完成时间


参考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时间参数基本概念。

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刻。故本题选C选项。

【思路点拨】可根据表格记忆时间参数的含义。


第253题

该工程的工期为(   ) 天。


A.250

B.300

C.210

D.280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五章第二节双代号网络计划.

线路——网络计划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

线路的总持续时间——线路上所有工作的持续时间总和。

关键线路——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关键线路可能不止一条。而且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由于工作进度加快或延误,以及逻辑关系的改变,关键线路还会发生转移。

网络计划总工期——关键线路长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1、2、3、4、6、8

计算工期=60+100+20+20+100=300(天)。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254题

该工程的关键工作有(   )项。


A.3

B.5

C.7

D.8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五章第二节双代号网络计划。

关键工作——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分别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二次结构、水电安装、室内装备。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255题

该工程外装修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外装修的最迟开始时间是第205天

B.外装修最早开始时间是第185天

C.外装修的总时差是0天

D.外装修的自由时差是0天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五章第二节双代号网络计划。

1.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

外装修最早开始时间=屋面工程最早完成时间=60+100+25=185(天)

2.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

外装修最迟完成时间=室内装修的最迟开始时间=计算工期-室内装修的持续时间=300-45=255(天)

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持续时间D

外装修最迟开始时间=外装修最迟完成时间-外装修持续时间=255-50=205(天)

3.工作的总时差TF——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最大机动时间。

TFi-j =LFi-j - EFi-j = LSi-j - ESi-j      

  外装修总时差=外装修最迟开始时间-外装修最早开始时间=205-185=20(天)

4.工作的自由时差FF——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去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差的最小值,即

FFi-j =min{ESj-k-EFi-j}

外装修自由时差=室内装修最早开始时间-外装修最早完成时间=235-235=0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


第256题

该工程电梯安装及调试工作的总时差为(  ) 天。


A.90

B.100

C.110

D.120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五章第二节双代号网络计划。

电梯安装及调试总时差=电梯安装及调试最迟完成时间-电梯安装及调试最早完成时间 =300-(60+100+50)=90(天)。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257题

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箭线下方是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单位:周)。关于该分部工程网络计划图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总工期为19周

B.关键线路有2条

C.工作2—6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相等

D.工作4—7为非关键工作

E.工作1—3与工作3—6的总时差相等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

(1)最早开始时间(顺推)=各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2)最早完成时间(顺推)=最早开始时间+持续时间

(3)计算工期=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4)最迟完成时间(逆推)=各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5)最迟开始时间(逆推)=各紧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持续时间

(6)总时差=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

(7)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

(8)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的持续时间

总工期为20周:5+6+9=20(总工期计算,从起点节点,一直找最长持续时间相加即得);

关键线路有两条:①-②-④-⑥-⑦ ,  ①-②-③-⑤-⑥-⑦  。 

工作2-6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均为2;

工作4-7为非关键工作。工作1—3与工作3—6的总时差均为1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DE。


第258题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有B、D、K三项紧前工作,其持续时间和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如下表所示则工作M最早开始时间是第( )天。


A.23

B.24

C.25

D.26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最早开始时间计算。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

M最早开始时间=max{6+19,8+17,6+20}=26天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明确所求时间参数的概念,即可求解。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

故需要紧前工作最晚的完成,即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第259题

某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A有三项紧后工作B、C、D,其持续时间分别为5天、6天、7天,且B、C、D三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为第13天、第15天和第13天,则工作A的最迟完成时间是第(   )天。


A.5

B.6

C.8

D.9


参考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时间参数的计算。

最迟完成时间是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

A工作非终点节点,故A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其所有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A工作有B、C、D三项紧后工作
B工作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持续时间=13-5=8
C工作最迟开始时间=15-6=9

D工作最迟开始时间=13-7=6
A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MIN{各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MIN(8,9,6)=6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明确所求时间参数的概念,即可求解。

最迟完成时间是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

故不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即不影响其中最迟开始最早的即等于其所有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第260题

 某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持续时间是7天,最早完成时间是第13天,总时差是9天,则工作M的最迟开始时间是第(    )天。


A.15

B.16

C.20

D.22


参考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

最迟开始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必须开始的时间。已知持续时间是7天,最早完成时间是第13天,总时差是9天。可得最早开始时间为最早完成时间减去持续时间=13-7=6天,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总时差=6+9=15天。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