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注册会计师《会计》考试试题(2481题)


第2341题 20×8年5月,甲公司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对价,自独立第三方购买了丙公司80%股权。由于作为支付对价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发生增值,甲公司产生大额应交企业所得税的义务。考虑到甲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承诺为甲公司承担税费。甲公司没有计提因上述企业合并产生的相关税费。20×8年12月,乙公司按照事先承诺为甲公司支付了因企业合并产生的相关税费。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于上述乙公司为甲公司承担相关税费的事项,甲公司应当进行的会计处理是(  )。


A.确认费用,同时确认收入

B.确认费用,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

C.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D.不作账务处理,但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参考答案:B


解析:

甲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按其承诺替甲公司支付相关税费,相当于增加对甲公司的净投资,因甲公司与乙公司是母子公司,所以甲公司应在确认费用的同时相应的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第2342题 20×7年12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子公司——丙公司70%股权转让给乙公司。甲公司原持有丙公司90%股权,转让完成后,甲公司将失去对丙公司的控制,但能够对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截至20×7年12月31日止,上述股权转让的交易尚未完成。假定甲公司就出售的对丙公司投资满足持有待售类别的条件。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列报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对丙公司全部资产和负债按其净额在持有待售资产或持有待售负债项目列报

B.将丙公司全部资产在持有待售资产项目列报,全部负债在持有待售负债项目列报

C.将拟出售的丙公司70%股权部分对应的净资产在持有待售资产或持有待售负债项目列报,其余丙公司20%股权部分对应的净资产在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列报

D.将丙公司全部资产和负债按照其在丙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列报形式在各个资产和负债项目分别列报


参考答案:B


解析:

母公司出售部分股权,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但仍能施加重大影响的,应当在母公司个别报表中将拥有的子公司股权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子公司的所有资产和负债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分别进行列报。



第2343题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16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其会计处理会影响当年度甲公司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留存收益项目本年年初金额的是(  )。


A.上年末资产的流动性与非流动性划分发生重要差错,本年予以更正

B.收购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乙公司60%股权(至收购时已设立5年,持续盈利且未向投资者分配),交易符合作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处理的条件

C.自公开市场进一步购买联营企业股权,将持股比例自25%增加到53%并能够对其实施控制

D.根据外在条件变化,将原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调整为使用寿命为10年并按直线法摊销


参考答案:B


解析: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报表中应当将合并前子公司留存收益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予以恢复,借记资本公积,贷记留存收益,选项B正确。



第2344题 2×16年甲公司所属企业集团内各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考虑其他因素,会引起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减少的有(  )。


A.2月3日,甲公司向其控股60%的子公司(乙公司)捐赠货币资金3 000万元

B.12月31日,甲公司的子公司(丁公司)持有的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公允价值相对年初下降1 200万元

C.8月20日,甲公司的子公司(戊公司)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3股

D.9月10日,甲公司控股70%的子公司(丙公司)向所有股东按持股比例派发1亿元的股票股利


参考答案:AB


解析:

选项C,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变动,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选项D,派发股票股利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变动,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




第2346题 甲公司相关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18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以发行 5000 万股普通股为对价,从丙公司处购买其所持乙公司 60%的股权,当日办理了股权过户登记手续。甲公司所发行股份的面值为每股 1 元,公允价值为每股 10 元。另外,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与乙公司股权评估相关的费用 150 万元。

2018 年 1 月 1 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65000 万元,其中,股本 25000 万元,资本公积 5000 万元,盈余公积 26000 万元,未分配利润 9000 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000 万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一宗土地增值 15000 万元,其他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等于公允价值。该土地尚可使用 50 年,无残值,按直线法摊销。

当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董事会进行改选,改选后能够控制乙公司。

甲公司购买乙公司股权前,乙公司为甲公司的常年客户;除此之外,甲公司与丙公司和乙公司不存在其他关系。

(2)2018 年 6 月 25 日,甲公司出售其生产的设备给乙公司,销售价格为 2500 万元,销售成本为 2000 万元。乙公司将购买的设备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并在 2018 年 6 月 28 日投入使用,该设备预计使用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尚未收到款项,甲公司按应收款项余额的 5%计提了坏账准备;该项应收款项于 2019 年 3 月 10 日收存银行。

(3)2018 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6000 万元,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其他综合收益 1000 万元。2018 年 12 月 31 日,按购买日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72000 万元,其中股本 25000 万元,资本公积 5000 万元,其他综合收益 1000万元,盈余公积 26600 万元,未分配利润 14400 万元。

(4)2019 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5000 万元,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其他综合收益 200 万元。

甲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乙公司作为一个资产组,2018 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时,没有发现该资产组存在减值。2019 年 12 月末,甲公司对该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的结果为: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 92000 万元,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77200 万元。

其他资料:

(1)甲公司按实现净利润的 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2) 乙公司的各项资产和负债构成业务;

(3)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成本,编制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计算合并商誉金额。

(2)根据资料(1)、(2)和(3),编制甲公司 2018 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抵销或调整分录。

(3)根据资料(2),编制甲公司 2019 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与年初未分配利润相关的抵销或调整分录。

(4)根据资料(1)至(4),计算甲公司应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10=50000(万元)。 

②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0 

    贷:股本 5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5000 

借:管理费用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③合并商誉=50000-80000×60%=2000(万元)。 

(2) 

2018 年 12 月 31 日 

调整评估增值: 

借:无形资产 15000 

     贷:资本公积 15000 

借:管理费用 300(15000/50) 

    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300 

抵销内部交易: 

借:营业收入 2500 

    贷:营业成本 2000 

          固定资产——原价 5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5(500/10/12×6) 

    贷:管理费用 25 

借:应付账款 2500 

    贷:应收账款 2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25 

    贷:信用减值损失 125 

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3420[(6000-300)×60%] 

    贷:投资收益 3420 

借:长期股权投资 600(1000×60%) 

    贷:其他综合收益 600 

抵权益:

借:股本 25000 

      资本公积 20000(5000+15000) 

      其他综合收益 1000 

      盈余公积 26600(26000+6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14100(9000+6000-300-600) 

       商誉 2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4020(50000+3420+600) 

          少数股东权益 34680[(25000+20000+1000+26600+14100)×40%] 

抵损益: 

借:投资收益 3420 

       少数股东损益 2280 

       年初未分配利润 90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6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14100 

(3)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500 

    贷:固定资产——原价 5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5(500/10/12×6)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5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25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25 

(4)2019 年 12 月 31 日乙公司根据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80000+(6000-300) +1000+(5000-300)+200=91600(万元); 

完全商誉=2000/60%=3333.33(万元),包含完全商誉的乙公司资产组的账面价值=91600+3333.33=94933.33(万 元),乙公司资产组减值金额=94933.33-92000=2933.33(万元),减值金额没有超过完全商誉,故甲公司按照份额承担商誉的减值,甲公司应计提的商誉减值金额=2933.33×60%=176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760 

     贷:商誉减值准备 1760 



第2347题 2018年母公司销售一批产品给子公司,销售成本300万元,售价400万元。子公司购进存货后,向集团外销售50%,取得收入250万元,其余50%形成期末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母子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母公司编制2018年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A.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50万元

B.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确认为150万元

C.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

D.合并利润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收益12.5万元


参考答案:C


解析:

子公司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400-300)×50%=50(万元),选项A正确;合并财务报表存货的账面价值=300×50%=150(万元),选项B正确;合并财务报表计税基础为200万元(400×50%),大于合并报表角度账面价值15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万元,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50×25%),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本题分录如下:借:营业收入                             400    贷:营业成本                             400借:营业成本                              50    贷:存货                                  50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所得税费用                            12.5


第2348题 甲公司是丙公司的母公司。2×20年丙公司从甲公司购进A商品4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甲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1.5万元。2×20年丙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0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2.4万元;年末结存A商品100件。2×20年12月31日,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8万元;丙公司对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甲、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预计在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预计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法规定,企业的存货以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甲公司2×20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确认的金额是(    )万元。


A.0

B.5

C.7.5

D.12.5


参考答案:D


解析:

2×20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A商品的账面价值=(400-300)×1.5=150(万元),A商品的计税基础=(400-300)×2=20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150)×25%=12.5(万元)。【提示】丙公司2×20年个别资产负债表中A商品的账面价值=(400-300)×1.8=180(万元),A商品的计税基础=(400-300)×2=20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180)×25%=5(万元)。所以,甲公司在编制2×20年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调整的金额=12.5(合并报表应确认的金额)-5(个别报表已确认的金额)=7.5(万元)。甲公司2×20年合并报表中的调整分录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


第2349题 子公司与少数股东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影响合并财务报表现金流量的业务有(    )。


A.子公司向少数股东支付现金股利

B.少数股东对子公司增加现金投资

C.少数股东依法从子公司抽回权益性资本投资

D.少数股东对子公司增加实物投资


参考答案:ABC


解析:

选项D,不涉及现金流量变动。


第2350题 (2017年改编)2×17年甲公司与其子公司(乙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①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600万元;②甲公司将其生产的产品出售给乙公司用于对外销售,收到价款及增值税585万元;③乙公司偿还上年度自甲公司购买产品的货款900万元;④乙公司将工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厂房出售给甲公司用于其生产,收到现金3 500万元。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应予抵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投资活动收到的现金900万元与乙公司筹资活动支付的现金900万元抵销

B.甲公司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1 485万元与乙公司经营活动支付的现金1 485万元抵销

C.甲公司投资活动支付的现金3 500万元与乙公司投资活动收到的现金3 500万元抵销

D.甲公司投资活动收到的现金600万元与乙公司筹资活动支付的现金600万元抵销


参考答案:BCD


解析:

事项①甲公司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人600万元,乙公司作为筹资活动现金流出600万元;事项②甲公司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人585万元,乙公司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585万元;事项③甲公司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人900万元,乙公司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900万元;事项④甲公司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3 500万元,乙公司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人3 500万元。因此,甲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人1 485(585+900)万元与乙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 485万元抵销;甲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600万元与乙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600万元抵销;甲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3 500万元与乙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人3 500万元抵销。


第2351题 母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下列各项应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的现金流量有(    )。


A.子公司依法减资向少数股东支付的现金

B.子公司向其少数股东支付的现金股利

C.子公司吸收母公司投资收到的现金

D.母公司购买子公司支付的现金超过子公司在购买日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部分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子公司吸收母公司投资收到的现金,属于企业集团内部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不反映,选项C错误。


第2352题 关于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反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自取得控制权日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B.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自取得控制权日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C.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丧失控制权之日止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D.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参考答案:BCD


解析:

选项A,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人合并现金流量表。


第2353题 (2015年改编)甲公司为一家上市的集团公司,原持有乙公司30%股权,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甲公司20×3年及20×4年发生的相关交易事项如下:  
(1)20×3年1月1日,甲公司从乙公司的控股股东——丙公司处受让乙公司50%股权,受让价格为13 000万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并办理了股东变更登记手续。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0 000万元(含原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2 000万元),除原未确认入账的无形资产外,其他各项可辨认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上述无形资产系一项商标权,自购买日开始尚可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  
甲公司受让乙公司50%股权后,共计持有乙公司80%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甲公司受让乙公司50%股权时,所持乙公司30%股权的账面价值为5 40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4 500万元,损益调整87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30万元;公允价值为6 200万元。  
(2)20×3年1月1日,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所有者权益为18 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15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万元,盈余公积为29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 610万元。  
20×3年度,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因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为60万元。  
(3)20×4年1月1日,甲公司向丁公司转让所持乙公司70%股权,转让价格为20 000万元,款项已经收到,并办理了股东变更登记手续。出售日,甲公司所持乙公司剩余1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 500万元。转让乙公司70%股权后,甲公司不能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  
其他有关资料:  
甲公司与丙公司、丁公司于交易发生前无任何关联关系。甲公司受让乙公司50%股权后,甲公司与乙公司无任何关联方交易。  
乙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20×3年度及20×4年度,乙公司未向股东分配利润。  
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20×3年度个别财务报表中受让乙公司50%股权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并编制与取得该股权相关的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20×3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因购买乙公司发生的合并成本及应列报的商誉。  
(3)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20×3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因购买乙公司50%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4)根据资料(1)和(2),编制与甲公司20×3年度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相关的调整及抵销分录。  
(5)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20×4年度个别财务报表中因处置70%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6)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20×4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处置70%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5 400+13 000=18 4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13 000
    贷:银行存款           13 000
  (2)合并成本=6 200+13 000=19 200(万元)。
  商誉=19 200-20 000×80%=3 200(万元)。
  (3)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 200-5 400+30=830(万元)。
  (4)
  借:无形资产           2 000
    贷:资本公积           2 000
  借:管理费用            200
    贷:无形资产            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0
    贷:投资收益            800
  借:资本公积             30
    贷:投资收益             30
  调整后的净利润=500-2 000/10=3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88
    贷:投资收益            240
      其他综合收益           48
  借:实收资本           15 000
    资本公积           2 100
    其他综合收益           60
    盈余公积            340
    年末未分配利润        2 860
    商誉             3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9 488
      少数股东权益         4 072
  借:投资收益            240
    少数股东损益           60
    年初未分配利润        2 610
    贷:提取盈余公积           50
      年未未分配利润        2 860
  (5)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 000-16 100+30+2 500-2 300=4 130(万元)。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6 100
      投资收益              3 900
  借:资本公积                30
    贷:投资收益                30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或交易性金融资产)2 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 300
      投资收益               200
  (6)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 000+2 500-(18 000+2 000+500+60-200)×80%-3 200+60×80%=3 060(万元)。


第2354题 (2017年改编)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且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5年和2×16年,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15年6月30日,甲公司以2 400万元购入乙公司26%股权,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款项通过银行转账支付,股权过户登记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成。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 000万元,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2×15年9月30日,甲公司出售其生产的丙产品给乙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2 000万元,增值税税额260万元。截至2×15年12月31日,乙产品已对外出售所购丙产品的50%。甲公司生产该批丙产品的成本为1 300万元。  
(2)2×15年11月2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购买乙公司股权的协议,该协议约定,以2×15年10月31日经评估确定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4 800万元为基础,甲公司以4 800万元购买丁公司持有的乙公司30%股权。上述协议分别经交易各方内部决策机构批准,并于2×15年12月31日经监管机构核准。  
2×16年1月1日,交易各方办理了乙公司股权过户登记手续。当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改组后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甲公司派出6名。按乙公司章程规定,所有重大的经营、财务和分配等事项经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二及以上表决通过后实施。  
2×16年1月1日,乙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构成如下:实收资本10 000万元、资本公积1 200万元、盈余公积8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700万元、未分配利润50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5 000万元,除一块土地使用权增值1 800万元外(该土地使用权属于乙公司办公用房所占土地,尚可使用30年,预计无残值,按直线法摊销),其他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26%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 900万元,甲公司购买乙公司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4 800万元。  
(3)2×15年,乙公司按其净资产账面价值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2 200万元,其中7至12月实现的净利润为1 200万元;2×15年7至12月其他综合收益增加700万元。  
2×16年,乙公司于2×15年向甲公司购买的丙产品已全部实现对外销售。2×16年,乙公司按其净资产账面价值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2 5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增加65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  
第一,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股权按照实际成本作为计税基础,甲公司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乙公司各项资产、负债按照取得时的成本作为计税基础,涉及企业合并的,以购买日(或合并日)的账面价值作为计税基础,其中因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于处置合并相关资产时可税前扣除。甲公司拟长期持有乙公司股权。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净利润时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第二,甲公司投资乙公司前,甲公司、乙公司、丁公司之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第三,乙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外,无其他权益变动事项;乙公司按其实现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没有进行其他分配。  
第四,本题不考虑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以及其他因素。  
要求:  
(1)计算2×15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权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列报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编制甲公司取得及持有乙公司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2×15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投资收益的列示金额。  
(3)判断甲公司增持乙公司30%股权的交易类型,并说明理由;确定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企业合并成本,如判断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计算应予确认的商誉金额;判断乙公司应于何时纳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并说明理由。  
(4)编制甲公司2×16年年末与其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调整或抵销分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2×15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权在其个别报表中列示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为3 003万元。取得乙公司股权的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 4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初始投资成本2 400万元小于应享有乙公司投资时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 600万元(10 000×26%),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调整后的乙公司净利润=1 200-(2 000-1 300)×(1-50%)=85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21(850×26%)
    贷:投资收益                221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182(700×26%)
    贷:其他综合收益              182
  2×15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余额=2 400+200+221+182=3 003(万元)。
  (2)2×15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投资收益的列示金额=221+182=403(万元)。
  借:营业收入                520(2 000×26%)
    贷:营业成本                338
      投资收益                182[(2 000-1 300)×26%]
  (3)甲公司增持乙公司30%股权,属于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的情况。
  理由:2×16年1月1日,交易各方办理了乙公司股权过户登记手续。当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改组后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甲公司派出6名。按乙公司章程规定,所有重大的经营、财务和分配等事项经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二及以上表决通过后实施,且甲公司投资乙公司前,甲公司、乙公司、丁公司之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所以属于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的情况。
  合并成本=3 900+4 800=8 700(万元)。
  商誉=8 700-(15 000-1 800×25%)×56%=552(万元)。
  (4)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               1 800
    贷:资本公积               1 3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450
  借:管理费用                60
    贷:无形资产                6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贷:所得税费用               15
  调整后的净利润=2 500-60+15=2 45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374.82(455×56%)
    贷:投资收益               1 374.8
  借:长期股权投资              364
    贷:其他综合收益              364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9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 003
      投资收益                897
  借:其他综合收益              182
    贷:投资收益                182
  借:实收资本              10 000
    资本公积               2 550(1 200+1 350)
    其他综合收益             1 350(700+650)
    盈余公积               1 050(800+250)
    年末未分配利润            2 705(500+2 455-250)
    商誉                  552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 438.8(8 700+364+1 374.8)
      少数股东权益             7 768.2
  借:投资收益               1 374.8
    少数股东损益             1 080.2
    年初未分配利润             5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250
      年末未分配利润            2 705


第2355题 (2018年)甲公司为上市公司,持有乙公司80%股权,对乙公司具有控制权,持有丙公司30%股权,同时对其具有重大影响。  
(1)20×6年6月8日甲公司以其自产汽车以600万元出售给乙公司,该批自产汽车成本为480万元。20×6年12月31日因货款尚未收回,甲公司计提了30万元的坏账准备,20×7年9月2日,甲公司将上述款项全额收回。乙公司将上述汽车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于当月投入使用,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2)丙公司20×6年将其持有的成本为400万元的商品以500万元价格出售给甲公司,货款于当日收付完毕。甲公司于20×6年将其持有丙公司的存货对集团外出售50%,剩余50%于20×7年全部对外售出。丙公司个别报表上20×6年实现的净利润为3 000万元,20×7年实现的净利润为3 500万元。  
(3)甲公司于20×6年8月1日以9 000万元银行存款做对价取得丁公司70%股权,购买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 000万元,除一项无形资产公允价值评估增值1 200万元(丁公司个别报表未确认该资产),其余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相同。上述无形资产系一项商标权,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使用10年、预计无残值,甲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将购买日确定为20×6年8月1日。20×6年8月1日,丁公司个别报表列报的货币资金为3 500万元(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0 8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0 000万元,盈余公积80万元,未分配利润720万元)。丁公司20×6年8月至12月实现的净利润为180万元,20×7年全年实现净利润400万元。  
(4)所涉及销售或购买行为均为公允价值,20×6年前甲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无关联交易假设甲公司按10%提取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甲公司及其子公司、联营企业在其各自个别报表已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要求:  
(1)计算甲公司个别报表20×6与20×7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2)计算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权时产生的商誉。  
(3)说明事项(3)中甲公司支付现金在20×6年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列示的项目名称及金额。  
(4)说明甲公司在20×6年合并财务报表应披露的关联方名称,分别就不同类别关联方简述需要披露的相关信息。  
(5)编制甲公司20×7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日合并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合并抵销调整分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甲公司对乙、丁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除分红外不确认投资收益;对丙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对于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甲公司应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20×6年丙公司账面净利润为3 000万元,调整后的净利润=3 000-100×50%=2 950(万元)。
  因被投资单位丙公司净利润的实现确认的投资方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85
    贷:投资收益                885
  20×6年甲公司个别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为885万元。
  20×7年丙公司账面净利润为3 500万元,调整后的净利润=3 500+100×50%=3 550(万元)。
  因被投资单位丙公司净利润的实现确认的投资方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 065
    贷:投资收益               1 065
  20×7年甲公司个别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 065万元。
  (2)合并商誉=合并成本被投资单位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持股比例=
  9 000-12 000×70%=600(万元)。
  (3)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列示金额为5 500万元。
  (4)甲公司在其20×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应披露的关联方: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
  对于乙公司和丁公司,应披露子公司的名称、业务性质、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母公司对该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对于丙公司,应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
  (5)对乙公司合并抵销调整分录:内部存货交易: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120
    贷:固定资产                120
  借:固定资产                 1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0[(600-480)/6×6/12]
  借:固定资产                 20
    贷:管理费用                 20
  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借:应收账款                 3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30
  借:信用减值损失               30
    贷:应收账款                 30
  对丙公司的合并抵销调整分录:
  内部存货逆流交易:因其内部交易产生的损益于20×7年全部实现,故无须编制抵销分录。
  对丁公司的合并抵销调整分录:
  购买日评估增值:
  借:无形资产               1 200
    贷:资本公积               1 200
  评估增值的后续影响: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50
    管理费用                120
    贷:无形资产                170
  丁公司未分配利润年初数=720+180-50-18=832(万元),丁公司未分配利润年末数为832+400-120-40=1 072(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287
    贷:未分配利润                91[(180-50)×70%]
      投资收益                196[(400-120)×70%]
  甲公司对丁公司20×7年年末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9 000+(180-50)×70%+(400-120)×70%=9 287(万元)。
  20×7年年末抵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借:股本(或实收资本)          10 000
    资本公积               1 200
    盈余公积                138(80+18+40)
    未分配利润              1 072
    商誉                  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9 287
      少数股东权益             3 723
  抵销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832
    投资收益                196
    少数股东损益               84
    贷:年末未分配利润            1 072
      提取盈余公积               40


第2356题 20×8年1月2日,甲公司以发行1 2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为对价,取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乙公司60%股权,甲公司该项合并及合并后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甲公司于20×8年1月2日控制乙公司,当日甲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5 000万元,其中:股本15 000万元、资本公积12 000万元、盈余公积3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5 000万元;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 2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2 400万元、资本公积3 200万元、盈余公积1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1 600万元。  
(2)甲公司20×7年至20×9年与其子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①20×9年10月,甲公司将生产的一批A产品出售给乙公司。该批产品在甲公司的账面价值为1 300万元,出售给乙公司的销售价格为1 6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下同)。乙公司将该商品作为存货,至20×9年12月31日尚未对集团外部独立第三方销售,相关货款亦未支付。  
甲公司对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按余额的5%计提坏账。  
②20×9年6月20日,甲公司以2 700万元自子公司(丙公司)购入丙公司原自用的设备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并于当月投入使用。该设备系丙公司于20×6年12月以2 400万元取得,原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未发生减值。甲公司取得该资产后,预计尚可使用7.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③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中包括一批原材料,系于20×8年自其子公司(丁公司)购入,购入时甲公司支付1 500万元,在丁公司的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20×9年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市场萎缩甲公司停止了相关产品生产。至12月31日,甲公司估计其可变现净值为700万元,计提了8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  
④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有一笔应收子公司(戊公司)款项3 000万元,系20×7年向戊公司销售商品形成,戊公司已将该商品于20×7年对集团外独立第三方销售。甲公司20×8年对该笔应收款计提了800万元坏账,考虑到戊公司20×9年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甲公司20×9年对该应收款进一步计提了400万元坏账。  
(3)其他有关资料:  
①以20×8年1月2日甲公司合并乙公司时确定的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乙公司后续净资产变动情况如下:20×8年实现净利润1 1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20×9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300万元。上述期间乙公司未进行利润分配。  
②本题中有关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且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不考虑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③有关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④甲公司合并乙公司交易符合免税重组条件,在计税时交易各方选择进行免税处理。  
要求:根据上述料,编制甲公司20×9年合并财务报表有关的抵销分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借:应付账款            1 600
    贷:应收账款            1 6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80
    贷:信用减值损失           80
  借:所得税费用            2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0
  借:营业收入            1 600
    贷:营业成本            1 300
      存货               3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
  ②
  借:资产处置收益           900
    贷:固定资产             9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0
    贷:管理费用             6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10
    贷:所得税费用            210
  ③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500
    贷:存货               5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25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
  借:所得税费用            1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④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80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800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2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00
  借:应付账款            3 000
    贷:应收账款            3 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400
    贷:信用减值损失           400
  借:所得税费用            1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⑤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50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660
      投资收益             540
      其他综合收益           300
  ⑥
  借:实收资本            2 400
    资本公积            3 200
    其他综合收益           500
    盈余公积            1 2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3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 420
      少数股东权益          4 280
  ⑦
  借:投资收益             540
    少数股东损益           360
    年初未分配利润         2 590
    贷:提取盈余公积           90
      年末未分配利润         3 400


第2357题 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7年实施了一系列股权交易计划,具体情况如下:  
(1)20×7年10月,甲公司与乙公司控股股东丁公司签订协议,协议约定:甲公司向丁公司定向发行1.2亿股本公司股票,以换取丁公司持有的乙公司60%的股权。甲公司定向发行的股票按规定确定为每股5元,双方确定的评估基准日为20×7年9月30日。乙公司经评估确定20×7年9月30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不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为10亿元。  
(2)甲公司该并购事项于20×7年12月10日经监管部门批准,作为对价定向发行的股票于20×7年12月31日发行,当日收盘价为每股5.5元。甲公司于12月31日起主导乙公司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以20×7年9月30日的评估值为基础,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于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0.5亿元(不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其中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产生于一项无形资产和一项固定资产:  
①无形资产系20×5年1月取得,成本为8 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8 400万元;  
②固定资产系20×5年12月取得,成本为4 800万元,预计使用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7 200万元。上述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其计税基础与按历史成本计算确定的账面价值相同。  
甲公司和丁公司在此项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有关资产在该项交易后预计使用年限、净残值、折旧和摊销方法保持不变。  
甲公司向丁公司发行股份后,丁公司持有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10%,不具有重大影响。  
(3)20×9年1月1日,甲公司又支付5亿元自乙公司其他股东处进一步购入乙公司40%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5亿元,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1.86亿元,其中20×8年实现净利润为2亿元。  
(4)20×9年10月,甲公司与其另一子公司(丙公司)协商,将持有的全部乙公司股权转让给丙公司。以乙公司20×9年10月31日评估值14亿元为基础,丙公司向甲公司定向发行本公司普通股7 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按规定确定为每股20元。有关股份于20×9年12月31日发行,丙公司于当日开始主导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当日,丙公司每股股票收盘价为21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4.3亿元。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显示,其20×9年实现净利润为1.6亿元。  
(5)其他有关资料:  
①本题中各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除所得税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②乙公司没有子公司和其他被投资单位,在甲公司取得其控制权后未进行利润分配,除所实现净利润外,无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③甲公司取得乙公司控制权后,每年年末对商誉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商誉未发生减值。  
④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要求:  
(1)根据资料(1)和(2),确定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类型,并说明理由;如为同-控制下企业合并,确定其合并日,计算企业合并成本及合并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应调整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如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确定其购买日,计算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2)根据资料(3),计算确定甲公司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计算确定该项交易发生时乙公司应并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及该交易对甲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影响金额。  
(3)根据资料(4),确定丙公司合并乙公司的类型,并说明理由;确定该项合并的购买日或合并日,计算乙公司应纳入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净资产价值并编制丙公司确认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该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理由:甲公司与乙公司在合并发生前后不存在同一最终控制方,在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购买日为20×7年12月31日;
  企业合并成本=12 000×5.5=66 000(万元);
  合并中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05 000-{[8 400-(8 000-8 000/10×3)]+[7 200-(4 800-4 800/8×2)]}×25%=105 000-[(8 400-5 600)+(7 200-3 600)]×25%=103 400(万元);
  商誉=66 000-103 400×60%=3 960(万元)。
  (2)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66 000+50 000=116 000(万元);
  个别报表: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合并报表:
  乙公司应纳入甲公司合并报表中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105 000-[(8 400-5 600)+(7 200-3 600)]×25%+[20 000-[(8 400-5 600)/7+(7200-3600)/6]×(1-25%)]=122 650(万元);
  应当冲减合并报表资本公积金额=50 000-122 650×40%=940(万元)。
  (3)该项交易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理由:乙、丙公司在合并前后均受甲公司最终控制,且符合时间性要求(在合并前甲公司控制乙公司的时间已超过1年,且合并后继续最终控制)。
  合并日为20×9年12月31日。
  乙公司应纳入丙公司合并报表的净资产价值=122 650+[16 000-[(8 400-5 600)/7+(7200-3600)/6]×(1-25%)]+商誉3 960=141 86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141 860
    贷:股本              7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34 860


第2358题 甲公司、乙公司20×1年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1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控股股东丙公司定向增发本公司普通股股票1 4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市价为15元),以取得丙公司持有的乙公司70%股权,实现对乙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控制,股权登记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交易后丙公司拥有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5%。甲公司为定向增发普通股股票,支付券商佣金及手续费300万元;为核实乙公司资产价值,支付资产评估费20万元;相关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当日,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4 000万元,其中:股本6 000万元、资本公积5 000万元、盈余公积1 500万元、未分配利润11 50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7 00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系由以下两项资产所致:①一批库存商品,成本为8 0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允价值为8 600万元;②一栋办公楼,成本为20 000万元,累计折旧6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6 400万元。上述库存商品于20×1年12月31日前全部实现对外销售;上述办公楼预计自20×1年1月1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2月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格为2 5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下同),产品成本为1 750万元。至年末,乙公司已对外销售70%,另30%形成存货,未发生跌价损失。  
(3)6月15日,甲公司以2 000万元的价格将其生产的产品销售给乙公司,销售成本为1 700万元,款项已于当日收存银行。乙公司取得该产品后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并于当月投入使用,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至当年末,该项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  
(4)10月2日,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产品。交换日,甲公司专利权的成本为4 800万元,累计摊销1 2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3 900万元;乙公司换入的专利权作为管理用无形资产使用,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尚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乙公司用于交换的产品成本为3 48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3 600万元,乙公司另支付了300万元给甲公司;甲公司换入的产品作为存货,至年末尚未出售。上述两项资产已于10月10日办理了资产划转和交接手续,且交换资产未发生减值。  
(5)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 50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200万元。该应收账款系2月份向乙公司赊销产品形成。  
(6)20×1年度,乙公司利润表中实现净利润9 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900万元,因持有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计入当期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500万元。当年,乙公司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4 000万元,其中甲公司分得现金股利2 800万元。  
(7)其他有关资料:  
①20×1年1月1日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均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②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③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按当年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④假定甲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时不考虑集团内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影响。  
要求:  
(1)计算甲公司取得乙公司70%股权的成本,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在编制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购买乙公司股权应确认的商誉。  
(3)编制甲公司20×1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20×1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相关的抵销分录(不要求编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15×1 400=21 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1 000
    管理费用                 20
    贷:股本                 1 4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 300
      银行存款                320
  (2)商誉=21 000-27 000×70%=2 100(万元)。
  (3)调整后的乙公司20×1年度净利润=9 000-(8 600-8 000)-[16 400-(20 000-6 000)]/10=8 16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5 712(8 160×70%)
    贷:投资收益               5 712
  借:长期股权投资              350(500×7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50
  借:投资收益               2 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 800
  (4)①
  借:营业收入               2 500
    贷:营业成本               2 275
      存货                  225
  ②
  借:营业收入               2 000
    贷:营业成本               1 700
      固定资产                3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0
    贷:管理费用                 30
  ③
  借:营业收入               3 600
    贷:营业成本               3 480
      存货                  120
  借:资产处置收益              300
    贷:无形资产                30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15
    贷:管理费用                 15
  ④
  借:应付账款               2 500
    贷:应收账款               2 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00
    贷:信用减值损失              200
  ⑤
  借:股本                 6 000
    资本公积               8 000
    其他综合收益              500
    盈余公积               2 4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14 760
    商誉                 2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4 262
      少数股东权益             9 498
  ⑥
  借:投资收益               5 712
    少数股东损益             2 448
    年初未分配利润            11 5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90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4 0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14 760


第2359题 甲公司为生产加工企业,其在20×6年度发生了以下与股权投资相关的交易:  
(1)甲公司在若干年前参与设立了乙公司并持有其30%的股权,将乙公司作为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20×6年1月1日,甲公司自A公司(非关联方)购买了乙公司60%的股权并取得了控制权,购买对价为3 000万元,发生与合并直接相关费用100万元,上述款项均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20×6年1月1日,甲公司原持有对乙公司30%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全部为乙公司实现净利润,乙公司不存在其他综合收益及其他影响权益变动的因素);当日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 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乙公司10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5 000万元,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6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  
(2)20×6年6月20日,乙公司股东大会批准20×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提取盈余公积1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90万元,以未分配利润200万元转增股本。  
(3)20×6年1月1日,甲公司与B公司出资设立丙公司,双方共同控制丙公司。丙公司注册资本2 000万元,其中甲公司占50%。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出资,B公司以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的机器设备和500万元现金出资。该土地使用权系甲公司于10年前以出让方式取得,原值为500万元,期限为50年,按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至投资设立丙公司时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后续仍可使用40年。丙公司20×6年实现净利润220万元。  
(4)20×6年1月1日,甲公司自C公司购买丁公司40%的股权,并派人参与丁公司生产经营决策,购买对价为4 000万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购买日,丁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5 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 000万元,3 000万元增值均来自于丁公司的一栋办公楼。该办公楼的原值为2 0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零,预计使用寿命为4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自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权之日起剩余使用寿命为20年。丁公司20×6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实现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  
其他资料:本题中不考虑所得税等税费及其他相关因素。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在进一步取得乙公司60%股权后,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计算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与乙公司投资相关的商誉金额,计算该交易对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损益的影响。  
(2)根据资料(2),针对乙公司20×5年利润分配方案,说明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的相关会计处理,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3),编制甲公司对丙公司出资及确认20×6年投资收益相关的会计分录。  
(4)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对丁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计算甲公司20×6年因持有丁公司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并编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相关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600+3 000=3 60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借:管理费用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1 500+3 000)-3 000×90%=1 800(万元)。
  该交易对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损益影响=-100+(1 500-600)=800(万元)。
  (2)自20×6年1月1日起,甲公司对乙公司持股90%并采用成本法核算。对乙公司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按照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90×90%)81万元;对乙公司提取盈余公积和以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不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股利                81
    贷:投资收益                81
  (3)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000
    累计摊销               100
    贷:无形资产               500
      资产处置损益             600
  借:投资收益               182.50[(600-600/40-220)×5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82.50
  (4)甲公司购买丁公司40%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为4 00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4 000
    贷:银行存款              4 000
  甲公司20×6年因持有丁公司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00-3 000/20)×40%=30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380
    贷:投资收益               300
      其他综合收益              80(200×40%)


第2360题 (1)根据资料(1)和(2)所述的交易或事项:
   ①编制甲公司取得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判断该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的核算方法,并说明理由。
   ②计算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2×13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该项长期股权投资2×13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③计算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2×14年1至6月应确认的投资收益、该项长期股权投资2×14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3)所述的交易或事项,编制甲公司取得乙公司40%长期股权投资并形成企业合并时的相关会计分录,并计算甲公司对乙公司追加投资后2×14年7月1日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
   (3)计算甲公司在编制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购买乙公司股权应确认的商誉。
   (4)编制甲公司在购买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相关的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①甲公司取得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理由:甲公司取得股权后,向乙公司董事会派出一名董事,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3 800
    贷:银行存款                3 800
  ②2×13年12月31日
  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1 200-(3 200/8-2 000/10)×6/12-(1 800/5-1 200/6)×6/12=1 020(万元),甲公司2×13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 020×15%=153(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53
    贷:投资收益                 153
  甲公司2×13年应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950-650)×15%=4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45
    贷:其他综合收益               45
  长期股权投资2×13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3 800+153+45=3 998(万元)。
  ③2×14年6月30日
  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1 600-(3 200/8-2 000/10)×6/12-(1 800/5-1 200/6)×6/12=1 420(万元),甲公司2×14年1~6月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 420×15%=213(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13
    贷:投资收益                 213
  应冲减的其他综合收益=(950-910)×15%=6(万元)。
  借:其他综合收益                6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6
  长期股权投资2×14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3 998+213-6=4 205(万元)。
  (2)①取得乙公司40%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14 200(1 200+13 000)
    累计摊销                1 000
    贷:无形资产                8 000
      资产处置损益              6 000(13 000-7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投资收益                 200
  ②甲公司对乙公司追加投资后2×14年7月1日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4 205+14 200=18 405(万元)。
  (3)购买日因购买乙公司股权应确认的商誉=(5 000+14 200)-30 000×55%=2 700(万元)。
  (4)
  ①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795(5 000-4 205)
    贷:投资收益                 795
  借:其他综合收益               39(45-6)
    贷:盈余公积                  3.9
      未分配利润                35.1
  借:固定资产                4 340(5 740-1 400)
    无形资产                3 000(3 800-800)
    贷:资本公积                7 340
  ②抵销分录
  借:股本                 10 000
    资本公积                9 340
    其他综合收益               260
    盈余公积                1 280
    未分配利润               9 120
    商誉                  2 7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9 200
      少数股东权益             13 500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