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结合材料,分析该合作社的意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合作社将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就近划分成几个相对集中的地块,重新进行规划整理,将原来的水沟、土垄平掉,不仅节约出耕地,还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②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农民增收。该村外出打工人员多,家中原有责任田管理不善。合作社为外出务工 农民“托管”土地后,使这些农民完全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安心外出务工。
③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通过统一从生产厂家批量购进化肥、农药、地膜、种子、潜水泵、农机配件和农用柴油等生产资料,既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开支。采用标准化、规范化方式,提高农田管理专业化水平。
④开展机械化耕、耙、播、收、植保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保护了环境。合作社成立了机耕队、机收队、排灌队、植保机防队、农田工程队等服务农业生产的工作队。不仅推广农业新技术,还推广了农机节能等新技术。
第162题
结合材料与所学,论述发展农村合作社的着力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革新农民思想认识。一部分农民并没有对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意义充分了解,导致其入会意识不强。因此,需通过宣传、培训活动的科学实施,促使广大农民的思想认识得到革新,能够充分明确农村合作社对自身利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增强参与的主动性,为农村合作社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②强化人才体系建设。要明确农村合作社的人才需求类型,将人才培养计划针对性制定出来。在培养现有人才的基础上,通过人才优惠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将外部优秀人才积极引入进来。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人才培训体系完善构建,定期经常培训农村合作社各个成员,将农业种植知识生产技能等作为培训的重点,促使农村合作社成员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升。
③提升管理规范化程度。要对农村合作社的管理制度科学构建,规范化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促使农村合作社的职能作用得到切实发挥。加强对合作社成员的服务意识大,真正服务于广大农民。
④发挥政府统筹作用。为促使农村合作社健康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政府需将统筹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政府需从多个层面扶持、鼓励新兴农业生产项目的发展。其次,政府要将技术指导职能发挥出来,帮助农村合作社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方式与技能,促使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得到提升。
第163题
农村土地的承包关系是否受户口变动影响?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农村土地的承包关系并不会受到户口变动的影响,农民能否继续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唯一关键,就是自己的土地承包期限是否到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国家保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
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3)由此可见,如果现实中存在以农民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进城定居的条件,或者强制收回了外嫁女的承包地,农民都可以对此类土地纷争提起诉讼。
第164题
村民委员会的界定和职责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村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第165题
刘某加入本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劳务作价出资,论述其出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刘某的出资方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用实物出资,也可以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出资资产能够用货币估价并可依法转让,最常见的出资方式是货币出资。非货币财产出资的,需要由全体成员对其进行评估作价。另外,成员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第166题
简述《乡村振兴促进法》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乡村振兴促进法》主要内容包括十个方面:(1)关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2)关于乡村建设行动;(3)关于发展乡村产业;(4)关于乡村人才支撑;(5)关于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6)关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7)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和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8)关于城乡融合发展;(9)关于扶持政策措施;(10)关于监督检查。
第168题
结合材料及所学,为提高安徽农村人居环境献计献策。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逐步普及农村卫生厕所,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公共厕所,强化日常卫生保洁。切实提高改厕质量,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2)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区分类推进治理,以资源化利用、可持续治理为导向,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综合治理。鼓励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建立健全促进水质改善的长效运行维护机制。
(3)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构建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督,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协同推进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4)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改善村庄公共环境,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因地制宜开展荒山荒地荒滩绿化,加强农田(牧场)防护林建设和修复。加强乡村风貌引导,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
(5)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大力实施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第169题
加强基层农村经营管理体系政策与法规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为保持乡村振兴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迫切需要拥有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和一支长期扎根农村、熟悉政策、贴近农民的基层农村经营管理队伍。
(2)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迫切需要。
(3)是落实农村改革任务的迫切需要 。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等新一轮农村改革,是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着改革的质量和效率。
(4)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第170题
简述加强基层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加强基层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
(2)加强基层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迫切需要。
(3)加强基层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是落实农村改革任务的迫切需要。
(4)加强基层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第171题
如何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中,农业企业最终要经过合作社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或者像广东温氏集团、山东新希望六合集团那样引入合作社理念实现企业与农户联结机制的合作社化。在适应市场过程中,家庭农场的最终归宿也必将是联合与合作,即要么领办合作社,要么加入较大型的合作社。因此,高质量的家庭农场是规范而有竞争力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基础。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
(2)大力促进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要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推动村组集体经济发展,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能力;鼓励农民合作社为非成员提供社会化服务,增强其带动成员的能力;支持家庭农场发挥社会化服务功能,提供服务提高收入;提倡“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及龙头企业合作社化模式,提高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实施好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让更多农户受益。
(3)进一步完善落实各类支持政策。包括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财政支持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信用名录,给予信贷支持;充分利用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地方政府担保体系的作用,创新担保品种;按照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推动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不断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风险保障水平;鼓励地方政府探索开展产量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农产品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新的保险类型。按照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废弃物处理、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保障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合理用地需求。鼓励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财会人员短缺问题;推动地方职业学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养培训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理事长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服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第172题
完善粮食生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对策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进一步完善现有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与精准度。在物质上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合理的、精准的资金补贴。合理规划财政转移支付金额,提高财政补贴精准度,努力缩小差距,做到各区域平衡发展。
(2)探索建立粮食主销区对主产区的横向补偿机制。引导主销区企业参与主产区粮食生产基地、仓储设施、加工园区、营销网络的建设,从以前“供需合作”向“供应链合作”转型,逐步形成多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粮食产销合作新格局。
(3)健全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助推机制。支持粮食主产区率先建成农业强省,支持粮食主产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支持粮食主产区提升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第173题
分析兴业县如何将土地流转“转”出了新活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全县农村土地流转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开展。
②土地流转规模化。如,建设玉石—石大公路沿线农作区7万亩集超级稻种植、特色水果种植和特色养殖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长廊。
③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不仅仅局限在农民之间,借助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发展特色生产基地,推动土地的流转。
④兴业县以农业特色产业为主,进行大面积集中种植,有利于推动土地的流转。
第174题
兴业县土地经营主要以农业特色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快速迈进。结合材料分析该县如何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的带头模范作用。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发展特色生产基地和订单农业。
②百花齐放,多种特色农业产业共同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土地流转后主要以发展水稻、水果、果蔗、蔬菜、西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为主。
③合理布局,依托基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广西春茂集团建设万亩柑桔基地,兴业百谷米业公司建设万亩优质水稻基地,大平山镇绿安园公司建立1000亩现代农业蔬菜基地等。
第175题
结合材料与所学,谈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一项重大战略,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②破解“未来谁来种地”问题的迫切需要;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迫切需要;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的迫切需要;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迫切需要。
③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拥有较强资金、技术实力,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且拥有较为先进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能够承担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
⑤培育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程度,推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附加值,成为应对市场风险和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⑥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先进生产要素的有效载体,并能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对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第176题
请结合案例论述如何规范管理耕地制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
(1)永久基本农田现状种植粮食作物的,继续保持不变。
(2)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2.严格管控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为一般耕地。
(1)不得在一般耕地上挖湖造景、种植草皮、不得在国家批准的生态退耕规划和计划外擅自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湖规模、不得违规超标准在铁路、公路等用地红线外,以及河渠两侧、水库周边占用一般耕地种树建设绿化带。
(2)未经批准不得占用一般耕地实施国土绿化。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不得将通过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一般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
(3)严格控制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使用一般耕地。确需使用的,应经批准并符合相关标准。
3.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占用与补划。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
(1)建立健全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制度。
(2)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开展必要的灌溉及排水设施、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等配套建设用或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
4.改进和规范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
(1)在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经验收能长期稳定利用的新增耕地可用于占补平衡。
(2)积极支持在可以垦造耕地的荒山荒坡上种植果树、林木,发展林果业,同时,将在平原地区原地类为耕地上种植果树、植树造林的地块,逐步退出,恢复耕地属性。
(3)明确各方主体责任。
5.严肃处置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
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业建设,先冻结储备库中违法用地所在地的补充耕地指标,拆除复耕后解除冻结。
第177题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
②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
④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
⑤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
⑥全面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
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⑧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
⑨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
⑩加强农村文化引领。
⑪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⑫加强平安乡村建设。
⑬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
⑭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
⑮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
⑯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
⑰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
第178题
如何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支持开展农产品初加工。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应用先进技术,提升绿色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食加工,建设清洗包装、冷藏保鲜、仓储烘干等设施。支持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研发、集成中试、加工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改造升级。
(2)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创建,建立完善投入品管理、档案记录、产品检测、合格证准出和质量追溯等制度,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相关设施设备,构建全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认定和产品追溯系统建设。
(3)加强优质特色品牌创建。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加强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创响一批“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品品牌。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
(2)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路径提升规模经营水平。
(3)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
(4)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形式提高发展质量。
第180题
可以汇集哪些主体参与乡村治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加强妇联、团支部、残协等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②积极发挥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作用。
③坚持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完善培养选拔机制,拓宽农村社工人才来源,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做好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特殊困难群体等重点对象服务工作。
④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