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库(728题)


第81题

(  )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相应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


A.认证食品

B.无公害农产品

C.有机食品

D.绿色食品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绿色食品认证。

绿色食品是企业按绿色食品质量体系要求,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特定的生产方式和规定标准生产,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原材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并通过有机认证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AB选项属教材中未涉及。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82题

关于有机食品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原料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食品

B.有机食品允许使用符合标准的添加剂

C.有机食品应有完善的质量跟踪审查体系

D.有机食品的生产及销售应有完整的档案记录

E.有机食品应通过有授权的认证机构的认证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食品认证。

有机食品也可称为生态食品,它必须符合四个基本条件:

一是原料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食品;

二是生产加工过程严格遵守有机食品的种养、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的标准,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和添加剂;

三是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及销售记录档案;

四是通过授权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B正好违背了第二点的要求,因此排除。

因此本题选ACDE。

【思路点拨】不允许使用化肥、农药、添加剂的只有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其他都可以适量使用。


第83题

 下列有关HACCP表述正确的是(  )。


A.是“良好生产规范”的缩写

B.是“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缩写

C.初次认证的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其监管机构

E.核心和实质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


参考答案:BC


解析:

考查HACCP认证。

HACCP认证是英文“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的缩写。初次认证的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

AD说的是GMP,E选项说的是CAP,不是HACCP。

因此本题选BC。

【思路点拨】全书需要记忆的英文简写:有机食品标准(CAC)、全球统一标识编码系统(GSI)、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公私合营(PPP)。据此可以排除没有见过的英文简写。


第84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特点,不包括(  )。


A.过程长,环节多

B.时令性强

C.地域性特点突出

D.个案差异性小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特点。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特点包括:

1)过程长、环节多;A选项正确

2)时令性强;B选项正确

3)地域性特点突出;C选项正确

4)风险评估因素复杂;

5)个案差异性大

D的表述明显相反,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85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向“好不好”“优不优”这体现了国家质量兴农战略的(  )意义。


A.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B.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C.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

D.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意义。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意义:(1)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民以食为天);(2)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务农重本,国之大纲);(3)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产业兴,则乡村兴);(4)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质量就是竞争力);(5)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质量就是效益)。

故选项C正确。


第86题

到(  ),国家质量兴农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A.2020年

B.2022年

C.2025年

D.2035年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战略发展目标与路径。

到2022年,质量兴农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初步实现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国际竞争力强,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故选项B正确。


第87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质量兴农战略基本路径的有( )。


A.绿色化

B.优质化

C.特色化

D.多功能化

E.品牌化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考查战略发展目标与路径。

基本路径:(1)特色化;(2)绿色化;(3)优质化;(4)品牌化。

故选项ABCE正确。

【思路点拨】简单记忆:特绿优品。

特——特色化

绿——绿色化

优——优质化

品——品牌化


第88题

实现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要求形成以( )


A.国家为龙头

B.省市为骨干

C.地市为基础

D.乡村为补充

E.县乡为补充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考察战略实施重点任务。

国家质量兴农战略实施重点任务之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订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形成以国家为龙头、省市为骨干、 地市为基础、县乡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E。


第89题

村民自治就是村民以(  )为载体,通过民主的形式组织起来,参与并处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办理好本村的各项事务。


A.村委会

B.村民小组

C.自治组织

D.社会组织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乡村治理的内涵。

村民自治就是村民以自治组织为载体,通过民主的形式组织起来,参与并处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办理好本村的各项事务。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90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法治是一个包含形式要素与实质要素的整体性概念

B.从形式要素来看,法治强调的是法律的实效

C.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前提和保障

D.法治必须体现对权利的保护和对权力的制约

E.法的实施必须符合法治精神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考查乡村治理的内涵。

从形式要素来看,法治强调的是法律规则及法律实施机构的完备性。从实质要素来看,法治强调的是法律的实效。B选项说法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DE。


第91题

(  )是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自治

B.共治

C.德治

D.法治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乡村治理的内涵。

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92题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经过了(  )演变阶段。


A.人民公社制

B.乡镇自治

C.乡政村治

D.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

E.城乡统筹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

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包括“乡镇自治”阶段、“人民公社制”阶段、“乡政村治”阶段和“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阶段。

没有城乡统筹这一阶段,E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第93题

关于“乡政村治”的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乡村关系发生较大变化

B.村级组织一方面实施村民自治,另一方面完成乡镇政府下达的公共任务

C.乡政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D.乡村干部的核心任务是社会治安和落实各种惠农政策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

“乡政村治”的特点有四个方面。①乡村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在新的乡村治理体系下,乡镇与村庄的法定关系为“指导关系”,乡镇作为国家农村基层政权,依法行政;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依法自治。②国家政权退出村级,上收至乡镇级,村级不再是国家行政单位。但是村级组织一方面要实施村民自治,另一方面还要完成乡镇政府下达的公共任务。③在乡村治理模式上,乡政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一定的集权性;村治则以村规民约、村民舆论为后盾,具有高度的自治性和民主性。④在乡村治理内容上,乡村干部的核心任务是征收农业税费和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所以选项A、B、C都正确,选项D错误。

故选D符合题意。


第94题

(    )奠定了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也是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发展的起点。


A.乡镇自治

B.人民公社制

C.乡政村治

D.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

乡镇自治使传统松散的乡村社会有效地纳入了现代化的建设体系,奠定了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也是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发展的起点。

按照时间来算,依次是乡镇自治、人民公社、乡政村治、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按照时间来算,依次是乡镇自治、人民公社、乡政村治、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所以如果问“基础”“起点”,应该是乡镇自治。


第95题

在“乡镇自治”阶段,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


A.对乡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乡村社会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体系中

B.高效地、大规模地汲取乡村资源来快速推进工业化

C.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推进乡村民主治理,完成国家资源下乡的工作任务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

①“乡镇自治”阶段,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对乡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乡村社会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体系中。

②集体化时期,人民公社制度是当时农村基本的组织与管理制度,此阶段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高效地、大规模地汲取乡村资源来快速推进工业化。

③“乡政村治”阶段,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仍然是汲取乡村资源,促进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

④后税费时代的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阶段,此阶段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推进乡村民主治理,完成国家资源下乡的工作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故选项A正确。

【思路点拨】可以简单记忆四个阶段核心目标的关键词。

乡镇自治: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乡政村治:乡村资源、工业化

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民主治理


第96题

“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阶段,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乡村劳动力空心化、老龄化

B.开放的村庄走向封闭

C.市民下乡、工商资本下乡日益增多

D.乡村内部贫富差距加大


参考答案:B


解析:

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

从乡村社会结构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务工,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为:

一是静止的村庄变成流动的村庄,农民进城务工日益增多,导致村庄变成了留守的村庄,由乡村劳动力过剩到空心化、老龄化。

二是封闭的村庄走向开放,市民下乡、工商资本下乡日益增多。

三是乡村内部贫富差距加大,乡村社会阶层变化较大,乡村社会阶层转变为脱离土地的农民阶层、半工半农阶层、在乡兼业农民阶层、普通农业经营者阶层、农村贫弱阶层。

故选项B符合题意。


第97题

在()阶段,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推进乡村民主治理,完成国家资源下乡的工作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乡镇自治

B.人民公社制

C.乡政村治

D.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

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2006年至今),此阶段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推进乡村民主治理,完成国家资源下乡的工作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镇自治阶段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对乡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乡村社会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体系中。

人民公社制阶段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高效地、大规模的汲取乡村资源来快速推进工业化。

“乡政村治”阶段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汲取乡村资源,促进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

故选项D正确。

【思路点拨】可以简单记忆四个阶段核心目标的关键词。

乡镇自治: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乡政村治:乡村资源、工业化

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民主治理


第98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村治转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村干部的核心工作由原来的税费征收转向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以及落实各种惠农政策

B.国家政权对乡村呈现“权力下放、服务下移”

C.乡村治理中形成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县乡控制为框架的治理结构

D.乡村治理技术向多元治理、间接治理和依据法律、契约治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

村治转型表现在乡村治理内容、乡村治理方式、乡村治理结构、乡村治理技术都发 生了变化。选项A、C、D分别表示了乡村治理内容、结构和技术方面的转型;从乡村治理方式来看,国家政权对乡村呈现“权力上收、服务下移”。

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第99题

下列选项中,(  )使我国乡村治理在高度集权化的道路上深度发展。


A.乡镇自治

B.人民公社制

C.乡政村治

D.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历史沿革。

人民公社制使我国乡村治理在高度集权化的道路上深度发展,将乡村治理纳入国家治理的同一体系,这对中国乡村治理发展道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故选项B正确。

【思路点拨】只要题干中提到了“集权”、“一体化”、“军事化”、“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就是指人民公社制。


第100题

( )的乡村治理方式是“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A.乡镇自治

B.乡政村治

C.人民公社制

D.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

人民公社制的治理方式是“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故选项C正确。

【思路点拨】只要题干中提到了“集权/集体”、“一体化”、“军事化”、“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就是指人民公社制。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