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1题
根据收入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可以分为( )。
A.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B.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C.直接税收入和间接税收入
D.国有企业收入和行政收入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财政的基本概念。
按收入形式划分,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B选项属于按管理权属划分。
C选项属于税收收入的内容。
D选项属于非税收收入的内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关于此知识点,不只会考查两种分类方式的区分,也会考查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的区分。可以结合表格进行记忆。
第142题
( )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管理体制
D.财政政策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财政的基本范畴与概念。
财政政策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A选项,财政收入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为抵御公共风险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
B选项,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抵御公共风险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C选项,财政管理体制: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体制等,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仅指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各级政府之间的收支划分。
ABC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43题
我国常用的财政政策工具有()。
A.预算支出
B.税收
C.财政贴息
D.财政补贴
E.存款准备金
参考答案:BCD
解析:
考查涉农财政政策工具。
涉农财政政策工具包括财政直接投资、财政补贴、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金、财政担保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
第144题
在涉农财政政策工具中,风险补偿金的补偿方式有( )。
A.利率补偿
B.增量补偿
C.损失补偿
D.新增客户补偿
E.税收补偿
参考答案:BCD
解析:
考查涉农财政相关理论。
风险补偿金是指当某些项目的贷款产生风险时,财政对经办银行或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的相应补偿,以此来激励金融机构对这类项目的贷款积极性。补偿方式:增量补偿、损失补偿、新增客户补偿。
E选项属于税收优惠政策;A属于干扰选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
第145题
下列政策工具中,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财政担保
B.公开市场业务
C.财政贴息
D.税收优惠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涉农财政政策工具。
在我国,预算投入、税收、财政补贴、财政信用和担保、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都可以成为财政政策的工具。
(1)财政直接投资政策属于典型的利用公共资金支持事业发展的范畴,因此所支持的事业必须具有公共产品特性或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是单纯依靠市场所不能解决的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2)财政补贴是根据政府意图和政策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财政对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或某些特定产品、事项给予的经济补偿。财政补贴政策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政策手段,也是财政投融资的重要政策工具,直接服务于政府鼓励的项目和产业,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3)财政贴息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C正确。
(4)风险补偿金,是指当某些项目的贷款产生风险时,财政对经办银行或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的相应补偿,以此来激励金融机构对这类项目的贷款积极性。
(5)财政担保是以使用风险投资的原理支持政府倡导的领域加快发展。具体到政策操作层面,不一定是政府直接对于农业相关的项目提供直接的财政担保,也可以通过对农业提供担保的公司提供补贴、公用经费、转款资助等多种形式进行。A正确。
(6)税收优惠政策是指针对部分特定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一定鼓励或照顾的各种特殊政策的总称。产生税收优惠的原因:税制制度上的需要;作为政府实现公共政策的一种必要手段。D正确。
B公开市场业务不在此知识点范畴,拼凑项。
因此本题选B。
第146题
( )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政策工具。
A.财政补贴
B.财政贴息
C.风险补偿金
D.税收优惠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涉农财政政策工具。
(1)财政直接投资政策属于典型的利用公共资金支持事业发展的范畴,因此所支持的事业必须具有公共产品特性或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是单纯依靠市场所不能解决的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2)财政补贴是根据政府意图和政策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财政对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或某些特定产品、事项给予的经济补偿。财政补贴政策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政策手段,也是财政投融资的重要政策工具,直接服务于政府鼓励的项目和产业,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A正确。
(3)财政贴息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B错误。
(4)风险补偿金,是指当某些项目的贷款产生风险时,财政对经办银行或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的相应补偿,以此来激励金融机构对这类项目的贷款积极性。C错误。
(5)财政担保是以使用风险投资的原理支持政府倡导的领域加快发展。具体到政策操作层面,不一定是政府直接对于农业相关的项目提供直接的财政担保,也可以通过对农业提供担保的公司提供补贴、公用经费、转款资助等多种形式进行。
(6)税收优惠政策是指针对部分特定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一定鼓励或照顾的各种特殊政策的总称。产生税收优惠的原因:税制制度上的需要;作为政府实现公共政策的一种必要手段。D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选A。
第147题
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必须坚持( )的原则。
A.市场化
B.公共风险
C.统筹发展
D.商业化
E.信息化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原则。
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原则:
(1)统筹发展原则:城乡的财政资源合理配置;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着力点和政策力度。C正确。
(2)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的作用。财政支持的重点要放在为市场机制运行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运用财政贴息、补助、投资、税收等手段,调动和吸引社会各个方面的资金投入农村、开发农业。A正确。
(3)公共风险原则:财政支持的重点要放在化解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公共风险上,而市场或微观主体自身能够化解的风险尽量交由市场调节或微观主体。按照公共财政支持的范围确定每一个时期财政支农重点。B正确。
DE属于拼凑选项。
因此本题选ABC。
【思路点拨】简单记忆:统筹市场公共风险。
第148题
( )属于典型的利用公共资金支持事业发展的范畴,因此所支持的事业必须具有公共产品特性或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
A.财政补贴
B.风险补偿金
C.财政直接投资
D.税收优惠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涉农财政的政策工具内容。
(1)财政直接投资政策属于典型的利用公共资金支持事业发展的范畴,因此所支持的事业必须具有公共产品特性或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是单纯依靠市场所不能解决的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C正确。
(2)财政补贴是根据政府意图和政策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财政对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或某些特定产品、事项给予的经济补偿。A错误。
(3)财政贴息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4)风险补偿金,是指当某些项目的贷款产生风险时,财政对经办银行或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的相应补偿,以此来激励金融机构对这类项目的贷款积极性。B错误。
(5)税收优惠政策是指针对部分特定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一定鼓励或照顾的各种特殊政策的总称。产生税收优惠的原因:税制制度上的需要;作为政府实现公共政策的一种必要手段。D错误。
结合以上表述,符合题目意思的只有C选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49题
风险补偿金的补偿对象不包括( )。
A.政策性银行
B.国有商业银行
C.股份制商业银行
D.农业企业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涉农财政政策目标。
风险补偿金,是指当某些项目的贷款产生风险时,财政对经办银行或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的相应补偿,以此来激励金融机构对这类项目的贷款积极性。
风险补偿金的补偿对象: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ABC正确。D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补充】
补偿方式:增量补偿、损失补偿、新增客户补偿。
增量补偿:按当年中小企业贷款实际增加额、累计额予以补偿。增加额多,累放量大的机构承担的风险大,即可获得较多的风险补偿,这是设立补偿基金的根本。
损失补偿:补偿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中小企业贷款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形成的贷款本息损失。
新增客户补偿:目的就是增加企业的受偿面。
第150题
农业是弱质性产业主要体现在( )。
A.农业资源报酬率高
B.农业结构合理
C.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小
D.自然规律对农业影响大
E.农业是生物性产业
参考答案:CDE
解析:
考查财政支农的意义。
农业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需要财政支持。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但是农业资源报酬率低,农业的社会投入不足;农业结构落后,农民收入偏低,市场竞争力小;C正确,
农业本身是生物性生产,E正确。自然规律起很大作用,无法与机械性生产相抗衡等,DE正确。
决定了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国家加大农业投入。
结合以上描述AB的表述正好与农业部门的弱质性相反,直接排除。
本题选CDE。
第151题
农村财政政策目标主要包括( )。
A.确保粮食安全
B.促进农民增收
C.维护农村稳定
D.统筹城乡发展
E.促进再分配
参考答案:ABD
解析:
考查农村财政政策相关理论。
农村财政政策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
CE为干扰选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
第152题
下列关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和实施损害了税收政策的效率和公平
B.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和实施不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C.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原因之一是税制制定上的需要
D.归根结底,税收优惠政策仍属于常规税收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涉农财政政策工具。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针对部分特定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一定鼓励或照顾的各种特殊政策的总称。产生税收优惠的原因:(1)税制制度上的需要;(2)作为政府实现公共政策的一种必要手段。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于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税收政策的效率与公平,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但是,税收优惠政策终究是正常税收的一种偏离,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过多过滥的税收优惠政策会使纳税人为了单纯追求“普惠制”而失去自身加强管理、不断创新的动力,反而损害效率与公平,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A和B选项说法太绝对,在一定范围内,税收优惠政策是可以体现效率和公平的,并且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只有过多过滥才会损害效率与公平,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AB错误。
D错误,税收优惠政策是特殊政策的总称。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53题
风险补偿金的补偿方式包括( )。
A.增量补偿
B.损失补偿
C.客户流失补偿
D.新增客户补偿
E.资金补偿
参考答案:ABD
解析:
考查风险补偿金的具体概念。
风险补偿金,是指当某些项目的贷款产生风险时,财政对经办银行或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的相应补偿,以此来激励金融机构对这类项目的贷款积极性。
补偿对象: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
补偿方式:增量补偿、损失补偿、新增客户补偿。
增量补偿:按当年中小企业贷款实际增加额、累计额予以补偿。增加额多,累放量大的机构承担的风险大,即可获得较多的风险补偿,这是设立补偿基金的根本。A正确。
损失补偿:补偿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中小企业贷款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形成的贷款本息损失。B正确。
新增客户补偿:目的就是增加企业的受偿面。D正确。
C的表述错误,E选项在教材中没有出现。
故本题选ABD。
第154题
按当年中小企业贷款实际增加额、累计额予以补偿的方式是( )。
A.损失补偿
B.新增客户补偿
C.增量补偿
D.风险补偿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涉农财政政策工具。
涉农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财政直接投资、财政补贴、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金、财政担保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风险补偿金的补偿方式包括增量补偿、损失补偿和新增客户补偿三种方式。
(1)增量补偿是按当年中小企业贷款实际增加额、累计额予以补偿。累放量大的机构承担的风险大,即可获得较多的风险补偿,这是设立补偿基金的根本。
(2)损失补偿:补偿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中小企业贷款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形成的贷款本息损失。A选项错误。
(3)新增客户补偿:目的就是增加企业的受偿面。B选项错误
D选项干扰性。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55题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已经演变进入( )阶段。
A.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
B.财政包干阶段
C.家庭联产承包制
D.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财政政策的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1978-1994年)
财政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改为财政包干体制,并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农业农村方面的支出重点。A选项错误。
2.第二阶段(1994-2002年)
国家实施了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2000年,率先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B选项错误。
3.第三阶段(2003-今)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提出了“三农”发展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取得了长足发展。
本题正确答案选D。
【提示】关键词:目前。所以定位在第三阶段。
第156题
我国的涉农财政政策中,对农业先后实施的“四减免”分别指减免了( )。
A.农业税
B.牧业税
C.农业特产税
D.屠宰税
E.宅基地流转税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农财政政策的历史回顾。
2004年,中央连续实施了以“四减免”(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四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支农、惠农政策。
E选项不属于“四减免”。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第157题
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有( )。
A.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B.市场化取向逐步增强
C.支出“二元”结构
D.财政支农机制日益灵活
E.计划经济性质增强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涉农财政政策改革的基本经验。
涉农财政政策基本的趋势:财政支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A正确。
开始初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机制;市场化取向逐步增强;B正确。
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日益显现;
财政支农机制日益灵活。D正确。
CE为无关项。
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
第158题
下列政府推动农业发展方式中,属于政府干预手段的是( )。
A.价格干预
B.储备供求的调节
C.先进科技应用推广
D.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E.限制政策解除
参考答案:ABD
解析:
考查农村财政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政府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有干预、引导和扶持三种手段。
干预手段主要有价格干预、储备供求的调节和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引导手段主要有先进科技应用推广、农业保险普及、组织化程度提升;
扶持手段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税收减免和限制财政解除。
C选项是干预手段。E选项是扶持手段。
故选项ABD正确。
【思路点拨】可以使用关键词来区分三种手段。
干预手段:干预、调解、监管
引导手段:推广、普及、提升
扶持手段:设施、税收、财政
第159题
1985—1991年,我国农村支持保护政策的目标是( )。
A.放活农村经营制度、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
B.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机制
C.全面深化农业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完善宏观调控制度
D.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工农城乡关系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演变。
1985—1991年,我国农村支持保护政策重点是改革流通体制,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机制成为这一时期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核心目标。
1978—1984年,放活农村经营制度,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
1992—2002年,全面深化农业农村市场化改革,完善宏观调控制度。
2003—2012年,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工农城乡关系。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160题
我国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框架初步形成的时期是( )。
A.1978—1984 年
B.1985—1991年
C.1992—2002 年
D.2003—2012 年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演变。
2003—2012年,我国农村支持保护政策重点是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工农城乡关系。 在这一时期,国家对农业实现了从“取”到“予”的根本性转变,财政政策、补贴政策发挥了主导性作用,国家连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四补贴”、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平等就业等重大举措先后出台,农业支持保护水平大幅提高,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工农城乡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