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61题
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称为()。
A.劳动就业弹性
B.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C.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D.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率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变化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包括: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称为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B选项正确。
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比称为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C选项错误。
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D选项错误。
A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就业弹性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362题
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表述错误的有()。
A.反映财政支出变化情况的指标包括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投资乘数
B.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的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C.财政支出的边际倾向是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
D.财政支出增长率是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E.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
参考答案:AC
解析:
考查财政支出的规模变化指标。
反映财政支出变化情况的指标包括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A错误。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的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B选项正确。
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是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C错误。
财政支出增长率是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D选项正确。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E选项正确。
本题为反选题,故此题选择AC。
第363题
2020年GDP:1013567亿,财政支出245588亿。2021年GDP1143670亿,财政支出246322亿,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是( )。
A.0.56%
B.24.3%
C.24.23%
D.21.47%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増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用MGP表示。MGP=ΔG/ΔGDP=246322-245588/1143670-1013567=0.56%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即增长额之比。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即增长率之比。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用Eg表示。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长速度。其计算公式为:Eg=ΔG(%)/ΔGDP(%)。
第364题
根据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符合经济发展中期阶段的特征的是( )。
A.政府投资比重较大,私人部门投资比重较小
B.私人部门投资比重较大,政府部门投资比重较小
C.私人部门获得发展,政府投资比重相对下降
D.市场失灵问题日益突出,财政支出进一步增长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马斯格雷夫认为,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需要政府部门增加投资兴建交通运输、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A选项错误。
在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私人部门获得很大发展,政府投资所占比重相对下降。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环境,且伴随着市场失灵问题的日益突出,导致政府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进一步增长。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
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1)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
(2)中期阶段:政府投资比重有所下降。
(3)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政府投资比重加大。
第365题
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了( )。
A.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B.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C.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了“”梯度渐进增长理论“”。B选项正确。
瓦格纳提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A选项错误。
马斯格雷夫提出“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C选项错误。
鲍莫尔提出“非均衡增长理论”。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366题
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认为,( )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A.财政收入规模
B.财政收入数量
C.财政支出规模
D.财政支出数量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是关于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该理论主要得出的结论是: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ABC与本题考查的内容无关。故不选。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367题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是( )。
A.社会财富总量
B.财政支出的需要
C.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的程度
D.政府举借债务规模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正常年份公众所能接受的税收水平相对稳定,财政支出不可能有太大的增加。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额。
ABD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故不选。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368题
瓦格纳法则又称为( )。
A.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B.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C.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瓦格纳认为,财政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首先,工业化所引起的市场的扩张,使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关系更加复杂,由此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增多,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因此,为维护社会和经济的正常秩序,需要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其次,为了纠正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问题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客观上增加了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需要,这将引起财政支出增加。随着经济的增长,文化、教育、福利等财政支出项目的增长率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这也将要求增加财政支出。因此,瓦格纳法则又被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BCD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故不选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该理论是在对英国1890-1955年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他们认为,英国公共支出的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性的” 。
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1)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
(2)中期阶段:政府投资比重有所下降;
(3)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政府投资比重加大。
非均衡增长理论:
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状况,对公共财政支出增长原因作出解释。他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进步部门)与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非进步部门)两大类别。
第369题
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由于( )。
A.市场失灵问题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增加了政府配置资源的需求
B.工业化所引起的市场的扩张,使矛盾与冲突增多,需要增加公共支出维持经济社会秩序
C.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
D.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
E.公共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参考答案:AB
解析:
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由于市场失灵问题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增加了政府配置资源的需求;工业化所引起的市场的扩张,使矛盾与冲突增多,需要增加公共支出维持经济社会秩序。
CDE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
【思路点拨】
C、E选项属于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观点。
D选项属于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的观点。
第370题
根据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支出较大的是( )。
A.基础设施
B.教育支出
C.环境治理支出
D.交通支出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根据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中期阶段:政府投资比重有所下降。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政府投资比重加大。
BCD属于成熟阶段,故不选。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371题
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支出增长的解释中,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的是( )。
A.瓦格纳
B.皮考克
C.马斯格雷夫
D.魏斯曼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马斯格雷夫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故正确答案是C。
【思路点拨】
第372题
根据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是( )。
A.政府部门生产率提高缓慢
B.政府活动不断扩张
C.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
D.社会动荡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ABD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1)内在原因:公共支出水平在正常年份表现出随税收收入的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2)外在原因:当社会经历战争、危机或自然灾害等突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但突变期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虽然会有所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有水平。
第373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政治因素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是( )。
A.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状况
B.政治体制结构和政府行政效率
C.政府活动范围
D.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
E.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ABC
解析:
考查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中的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状况。当一个国家发生战争或出现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时,财政支出规模必然会超常扩大,而且事后一般难以降低到原来的水平。
(2)政治体制结构和政府行政效率。从政治体制结构看,一般情况下,倾向于集中的单一制国家,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高一些,相反会低一些。从政府行政效率看,如果一国的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用于政府运转的经费开支必然增多,反之经费开支就要相对低一些。
(3)政府活动范围。从政府活动范围看,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使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不断打大,相应带动了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增长。
综上,ABC正确,DE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思路点拨】影响财政支出规模主要因素有四个: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因素、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因素、社会因素。
第374题
下列选项不属于影响财政支出规模主要因素的有( )。
A.经济发展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因素
D.自然因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主要因素有四个: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因素、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因素、社会因素。ABC正确,D不属于,本题为反选题,故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
1.经济发展因素。经济发展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进而使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这为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可能。①间接税的税源、税基也随之不断扩大,增加了税收收入;②具有累进税性质的所得税一般要快于经济的发展水平;③通常财政支出会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自然增长,同时也使政府通过举借债务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成为可能。
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状况。②政治体制结构和政府行政效率。③政府活动范围。
3.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因素。经济体制不同,政府职能也不相同,财政支出的范围和规模就会存在差异。从一些重要的经济制度上看,如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实行高标准、高福利制度,则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必然要相对较大。
4.社会因素。各种社会性因素,如人口、教育、卫生、社会救济、城乡发展差距等都会对财政支出规模产生重要影响。
第375题
下列有关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微观经济组织所得大于所费,而政府在分析财政支出效益时,所得大于所费的范围较微观经济组织小
B.政府不仅要计算直接的、无形的所费与所得,而且还需要分析间接的、有形的所费与所得
C.微观经济组织在进行效益分析时其标准就是单纯的经济效益
D.财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E.微观经济组织择优的标准是所得最多的支出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参考答案:CD
解析:
考查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区别。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区别如下:
综上,CD正确。A错误,政府在分析财政支出效益时,所得大于所费的范围较微观经济组织宽得多。
B错误,应该是“直接的、有形的”、“间接的、无形的”。E错误,表述不完整,应该是“自身直接所费最少、所得最多的支出方案即为最优方案”,“自身直接所费最少、所得最多”二者缺一不可。
第376题
下列选项属于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区别的是( )。
A.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B.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C.择优的标准不同
D.适用对象不同
E.社会意义不同
参考答案:ABC
解析:
考查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区别。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区别主要表现在3方面: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择优的标准不同。故ABC正确,DE不属于,故错误。
第377题
下列关于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法主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成本效益法的目的是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B.公共定价法的政策方法有免费政策、低价政策、平价政策、高价政策
C.最低费用法适用于军事、行政、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D.成本-效益分析法对于选择最优支出方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大有裨益
E.最低费用选择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大体相同,但不要求计算支出的无形成本与效益
参考答案:CDE
解析:
考查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A错误,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实现财政支出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方法。B错误,应该是公共劳务收费法,公共定价法包括三种: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CDE均正确。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货币计算备选方案支出的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适用于军事、行政、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个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通过计算成本-效益的比率来分析比较不同方案的效益,从中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法对于选择最优支出方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大有裨益。
第378题
下列不属于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的是( )。
A.公共定价法
B.效益-成本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公共劳务收费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主要有4种: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和公共定价法。ACD正确,B错误,应该是“成本-效益法”,不可颠倒表述。
【思路点拨】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个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通过计算成本-效益的比率来分析比较不同方案的效益,从中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第379题 下列关于公共定价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均成本定价法要求公共定价或价格管制一般按高于边际成本的平均成本定价
B.公共定价法主要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
C.二部定价是定额定价和从量定价相结合的定价方法
D.几乎所有受管制的行业都普遍采用负荷定价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D错误,应该是二部定价法适用于几乎所有受管制的行业(特别是电力、燃气、自来水、电信等自然垄断行业)。负荷定价法主要用在电力、燃气、自来水、电信等行业,按照需求的季节、月份、时区的高峰和非高峰的不同,有系统地制定不同价格,以平衡需求状况。而二者区别是“几乎所有受管制的行业”这句话,只属二部定价法。A正确,在成本递减行业,为了使企业基本保持收支平衡,公共定价或价格管制一般按高于边际成本的平均成本定价,即在市场需求曲线和企业平均成本曲线给定的条件下,通过需求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来确定产品价格。B正确,公共定价法主要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C正确,二部定价将价格分为两部分: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也就是说,二部定价是定额定价和从量定价相结合的定价方法。
第380题 对于不同公共物品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定价方法,下列选项中适合采用低价政策的是( )。
A.义务教育
B.注射疫苗
C.医疗保障
D.铁路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区别不同公共物品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定价方法,主要有四种政策方法:
(1)免费政策。对那些有关全民族整体利益,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但公众又不愿意自觉使用的公共物品,如强制实施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等,可采用免费政策方法。从而促进社会成员最大限度地使用这些公共劳务,使之获得极大的社会效益。故AB错误,不属于低价政策。
(2)低价政策。对那些有关国家总体利益,但若免费提供又会造成过度消费而引起资源浪费的公共劳务,如医疗保障等,则应采取低价政策方法。C正确。
(3)平价政策。一般适用于从国家和民族利益来看,无须特别鼓励使用,也不必特别加以限制的公共劳务,如公园、邮电公路,铁路等。故D错误,不属于低价政策。
(4)高价政策。主要适用于从全社会利益来看必须限制使用的公共劳务。实行高价政策既可以达到有效限制使用的目的,又可以带来较多的财政收入,如繁华地段的机动车停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