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41题
在金融企业吸收的存款中,具有主动负债性质的是( )。
A.个人通知存款
B.大额可转让存单
C.企业定期存款
D.单位活期存款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目考察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知识点。
金融企业的存款负债,称为被动型负债,因为其主动权掌握在存款人手中, 金融企业不能招之即来。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存款业务也不断推出新品种,如商业银行发行的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是较为典型的变被动为主动吸收存款的业务。
负债的流动性是通过创造主动负债来进行的,如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同业拆借、利用国际货币市场融资等。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342题
( )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
A.政府存款
B.央行拨款
C.存款
D.贷款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目考察商业银行存款的意义知识点。
存款是商业银行开展资产业务的基础和前提。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首先表现为“借款人的集中”,即通过存款业务广泛地筹集资金,然后才可能成为“贷出者的集中”,即通过资产业务有效地运用资金。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343题
金融企业签发信用流通工具和信用创造的基础是( )。
A.存款
B.贷款
C.放款
D.投资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目考查商业银行的职能知识点。
A选项正确,存款是金融企业签发信用流通工具和信用创造的基础。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动员和集中社会上的闲置货币资金,然后放款给需求者,从而成为借贷双方的中介人,发挥信用中介职能。
B选项错误,贷款指国家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所提供的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C选项错误,放款又称"贷款" 。是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把货币资金提供给需要者的一种借贷活动。
D选项错误,投资,指国家或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特定目的,与对方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输送资金的过程。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344题
( )是指各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之间为了方便清算而开立结算账户并保持一定资金而形成的存款。
A.金融机构同业存款
B.单位通知存款
C.财政性存款
D.储蓄存款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知识点。
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是指各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之间为了方便清算而开立结算账户并保持一定资金而形成的存款。该存款便于金融词业之间的资金结算,方便、快捷,还可以获得利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345题
商业银行存款成本中,可用资金成本率的计算公式为( )。
A.营业成本/(全部存款资金-法定准备金)
B.(利息成本+营业成本)/全部存款资金
C.(利息成本+营业成本)/(全部存款资金-支付准备金)
D.(利息成本+营业成本)/(全部存款资金-法定准备金-支付准备金)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目考查存款成本的管理知识点。
商业银行存款成本中,资金成本指商业银行为吸收存款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即利息成本与营业成本之和,反映了商业银行为取得负债而付出的代价。
可用资金成本率的计算公式=(利息成本+营业成本)/(全部存款资金-法定准备金-支付准备金)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第346题
金融企业存款业务,计入成本的是( )。
A.利息支出
B.广告宣传费
C.外勤人员工资
D.办公费
E.以实物形式支付给存款人的报酬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目考察存款成本知识点。
存款成本包括:
(1)利息成本。
(2)营业成本。也称为服务成本,指除利息以外的其他成本,包括广告宣传、外勤人员工资、办公费及其他费用。
(3)资金成本。
(4)可用资金成本。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
第347题
金融机构超过现金限额的现金必须( )日送存。
A.当天
B.2天
C.3天至5天
D.7天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目考查对公存款的管理知识点。
商业银行根据开户单位的实际需要核定其库存现金限额,其库存现金一般不得超过本单位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要的现金。交通不便地区或边远地区的单位,可以多于5天,但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
金融机构超过现金限额的现金必须当日送存。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348题
( )指商业银行为吸收存款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即利息成本与营业成本之和。
A.可用资金成本
B.营业成本
C.资金成本
D.利息成本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目考察资金成本知识点。
资金成本指商业银行为吸收存款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即利息成本与营业成本之和。
资金成本率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分析指标,既可以对银行不同年份吸收负债的成本进行纵向比较,也可以与规模相同、条件相近的商业银行进行横向比较。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349题
金融企业为吸收存款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即利息成本与营业成本之和称( )。
A.资本成本
B.可用资本成本
C.资金成本
D.可用资金成本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目考察存款成本的管理知识点。
B选项错误,所谓可用资金是指银行可以实际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即在银行资金来源总额中扣除应缴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必要的储备金(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关联行的存款等)之后的余额。
C选项正确,资金成本指商业银行为吸收存款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即利息成本与营业成本之和。它反映了商业银行为取得负债而付出的代价。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350题
金融机构对对公存款实行现金管理,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一般为不超过( )的日常零星开支。
A.1天
B.2天
C.3天至5天
D.7天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目考察对公存款知识点。
金融企业对对公存款实行现金管理。金融企业根据开户单位的实际需要核定其库存现金限额,其库存现金一般不得超过本单位3~5天得日常零星开支所需要的现金。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351题
在我国影响商业银行存款总量变动的因素是( )。
A.服务质量
B.存款种类
C.存款方式
D.存款利率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目考查影响存款总量变动的因素知识点。
社会存款总量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金融法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率和存款利率等。
A、B、C选项错误,就单个商业银行来讲,其存款负债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服务项目与服务质量、存款种类与方式等。
D选项正确,在我国影响商业银行存款总量变动的因素是存款利率。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第352题
存款总量与存款成本的关系表现为四种情况,其中属于经营中最好的情况的是( )。
A.总量增加、成本增加
B.总量增加、成本不变
C.总量减少、成本增加
D.总量不变、成本增加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目考察影响存款总量变动的因素知识点。
总量增加、成本下降和总量增加、成本不变都属于经营中最好的情况,总量增加、成本上升属于正常情况,而总量不变、成本增加的情况则需要控制并进一步分析原因。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思路点拨】
存款总量与存款成本的关系:
(1)总量增加,成本上升:正常情况;
(2)总量增加,成本下降:最好情况;
(3)总量增加,成本不变:最好情况;
(4)总量不变,成本增加:分析原因。
第353题
以下影响存款总量变动的外部影响因素有(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商业银行服务质量
C.货币政策
D.通货膨胀率水平
E.存款种类与方式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目考影响存款总量变动的外部影响因素知识点。
影响存款总量变动的外部影响因素有: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②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和金融资产种类;③货币政策;④通货膨胀率水平;⑤存款利率。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D选项。
第354题
金融企业之间,通过未到期票据的转让而进行的短期融资活动称为( )。
A.转贴现
B.转抵押
C.再贴现
D.重贴现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目考察转贴现知识点。
A选项错误,转贴现是指金融企业之间,通过未到期票据的转让而进行的短期融资活动。
B选项错误,商业银行在资金临时短缺、周转不畅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转抵押的方式询其他金融同业取得贷款。
C、D选项错误,再贴现又称“重贴现” ,是指商业银行在贴现买进尚未到期的有价证券(如期票、银行承兑汇票等)后,为了应付短期资金需要再向中央银行贴现以融通资金的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持未到期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转让的行为称为再贴现。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355题
在金融企业的借入负债中,属于同业负债的是( )。
A.再贴现
B.转贴现
C.转抵押
D.同业拆借
E.回购协议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本题目考察同业负债知识点。
同业负债是指商业银行相互间进行的资金余缺调剂,主要用于临时性的资金周转。其形式主要有:同业拆借、转贴现和转抵押。
A选项错误,再贴现属于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
E选项错误,回购协议也不是向同业借款。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选项。
【思路点拨】
一、同业拆借
1.拆借主体: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经法人授权的非法人金融分支机构。
2.资金用途:调剂头寸和临时性资金余缺、维持资金正常周转;严禁用于贷款和投资。
二、转贴现
转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之间通过未到期票据的转让而进行的短期融资活动。
三、转抵押
1.含义:商业银行把自己对客户的抵押贷款转让给其他金融同业。
2.转抵押贷款手续复杂、技术性较强。
第356题
金融企业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的主要形式有( )。
A.再贷款
B.再贴现
C.再抵押
D.在回购
E.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
参考答案:ABE
解析:
本题目考察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知识点。
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1)再贷款: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向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
(2)再贴现:金融企业在贴现买进尚未到期的有价证券后,为了应付短期资金需要再向中央银行贴现以融通资金的行为。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3)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E选项。
第357题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对SLF 的描述的是( )。
A.由金融机构主动发发起
B.采取质押方式发放
C.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
D.交易对手覆盖面广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目考察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知识点。
常备借贷便利(SLF),由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创设,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1~3 个月)的大额流动性需求。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中期借贷便利(MLF),由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9月创设,属于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B选项错误,SLF是以抵押方式发放,MLF以质押方式发放。
故,此题答案为B选项。
第358题
在我国的利率体系中,中央银行贷款利率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的( )。
A.转贴现利率
B.再贷款利率
C.再贴现利率
D.同业拆借利率
E.优惠贷款利率
参考答案:BC
解析:
本题目考察中央银行利率知识点。
中央银行利率是国家管理金融活动、反映利率政策意图、调节经济的工具。贷款利率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选项。
【思路点拨】
中央银行利率包括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各种存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存款利率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一般存款利率。
贷款利率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
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还会形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第359题
SLF的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 )需求。
A.安全性
B.流动性
C.相关性
D.针对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备借贷便利的概念知识点。
常备借贷便利(SLF),由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创设,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1~3 个月)的大额流动性需求。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SLF的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360题
下列不属于金融企业借入负债中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的形式的是( )。
A.再贷款
B.再贴现
C.转抵押
D.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目考查向中央银行借款知识点。
A选项正确,再贷款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央银行视货币政策的需要,提高或降低再贷款利率,以收紧或放松银根。
B选项正确,再贴现又称“重贴现” ,是指商业银行在贴现买进尚未到期的有价证券(如期票、银行承兑汇票等)后,为了应付短期资金需要再向中央银行贴现以融通资金的行为。
D选项正确,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可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C选项不属于,商业银行在资金临时短缺、周转不畅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转抵押的方式询其他金融同业取得贷款。转抵押是金融企业借入负债中同业借款的形式。
此题为选非题,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