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检验技士-微生物检验题库(596题)


第361题 下列关于该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湿度要求不高

B.运动活泼

C.微需氧

D.有鞭毛

E.革兰阴性


参考答案:A


解析:幽门螺杆菌是一类氧化酶和过氧化酶均阳性,在37℃能够生长,在25℃不能生长的革兰阴性弯曲的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可有多根带鞘鞭毛。运动活泼,微需氧,对湿度要求较高,相对湿度最好在98%以上。


第362题 该菌可能是


A.幽门螺杆菌

B.胎儿弯曲菌

C.大肠弯曲菌

D.气单胞菌

E.空肠弯曲菌


参考答案:A


解析:幽门螺杆菌是一类氧化酶和过氧化酶均阳性,在37℃能够生长,在25℃不能生长的革兰阴性弯曲的细菌。氧化酶、触酶均阳性,快速脲酶试验强阳性,是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的致病菌,与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有密切关系。


第363题 下面哪个不是幽门螺杆菌的特性( )。


A.脲酶阴性

B.动力阳性

C.引起胃炎

D.大多对阿莫西林敏感

E.微嗜氧菌


参考答案:A


解析:

幽门螺杆菌培养对营养的要求较高,氧化酶、触酶均阳性,快速脲酶试验强阳性。故A项错误。 


第364题 鉴定幽门螺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A.定居于肾黏膜层中

B.生化反应活泼

C.革兰阴性杆菌

D.产生大量脲酶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幽门螺杆菌生化反应不活跃,不能利用糖类,具有大量高活力的胞外脲酶,相当于普通变形杆菌的20~70倍,故脲酶活性的测定可作为HP的快速诊断方法之一。


第365题 从萎缩性胃炎患者胃中分离出一株病原体,在血平板上长出细小不溶血半透明菌落,革兰阴性螺旋形,氧化酶阳性,快速脲酶试验强阳性,可能是


A.空肠弯曲菌

B.霍乱弧菌

C.大肠弯曲菌

D.胎儿弯曲菌

E.幽门螺杆菌


参考答案:E


解析:幽门螺杆菌的特点是在血平板上长出细小不溶血半透明菌落,革兰阴性螺旋形,氧化酶阳性,快速脲酶试验强阳性。


第366题 螺杆菌属是


A.从埃希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B.从耶尔森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C.从枸橼酸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D.从沙门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E.从弯曲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参考答案:E


解析:螺杆菌属是从弯曲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第367题 可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试验是


A.明胶液化试验

B.硫化氢试验

C.胆汁溶菌试验

D.尿素酶试验

E.乳糖发酵试验


参考答案:D


解析:胃窦和胃体取多块标本,直接作尿素酶实验,阳性可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初步诊断。 


第368题 关于幽门螺杆菌染色正确的是


A.常用吉姆萨染色

B.革兰阴性

C.芽孢染色阳性

D.荚膜染色阳性

E.革兰染色着色不匀


参考答案:B


解析:幽门螺杆菌是革兰阴性,菌体细长弯曲呈螺旋形、S形或海鸥状,菌体-端或两端可有多根带鞘鞭毛。运动活泼。微需氧,在5%O2、85%N2、10%BO2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第369题 炭疽芽胞杆菌形态与染色叙述正确的是


A.革兰阳性、两端平齐、杆菌

B.革兰阳性、两端钝圆、杆菌

C.革兰阳性、两端平齐、球杆菌

D.革兰阴性、两端平齐、球杆菌

E.革兰阴性、两端平齐、杆菌


参考答案:A


解析:炭疽芽胞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约(5~10)μm×(1~3)μm。两端齐平,呈竹节状。


第370题 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布鲁菌三者的共同特点是


A.有芽胞

B.人畜共患

C.大多为经皮肤感染

D.经昆虫媒介感染

E.革兰染色阴性


参考答案:B


解析:鼠疫耶尔森菌俗称鼠疫杆菌,是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鼠疫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通过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或节肢动物叮咬而感染。临床常见腺鼠疫、败血型鼠疫和肺鼠疫。炭疽芽胞杆菌主要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也可经一定途径感染人类,为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布鲁菌属是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


第371题 对于炭疽芽胞杆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

B.菌体两端齐平,呈竹节状

C.不易形成芽胞

D.在所有培养基中均形成荚膜

E.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阴性杆菌


参考答案:B


解析:炭疽芽胞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主要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也可经一定途径感染人类,为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两端齐平,呈竹节状。人工培养或在外界环境中易产生芽胞,形状椭圆,位于菌体中央,其直径小于菌体。在组织内生长呈单个或短链,试管内可形成长链,机体内或含血清培养基上可形成荚膜。


第372题 青霉素串珠试验阳性的细菌是


A.破伤风梭菌

B.炭疽杆菌

C.白喉杆菌

D.链球菌

E.产气荚膜梭菌


参考答案:B


解析:炭疽杆菌涂片于兔血平板上,干后用含青霉素1U/L纸片贴于平板上,37℃培养1~2小时,打开平皿置低倍镜下观察,可见抑菌环外周由于青霉素浓度低,菌体细胞壁受损而成为串珠。


第373题 鉴别炭疽芽胞杆菌和其他炭疽芽胞杆菌的试验是


A.触酶试验

B.O/F试验

C.串珠试验

D.DNA酶试验

E.氧化酶试验


参考答案:C


解析:串珠试验时,炭疽芽胞杆菌在每毫升含0.05~0.5IU青霉素的肉汤培养基中,可发生形态变异,形成大而均匀的圆球形并相连如串珠状;而类炭疽及其他需氧芽胞杆菌则无此现象。


第374题 在血琼脂平板上呈浅灰白色似毛玻璃样菌落并有β或α溶血环的细菌最可能是


A.枯草杆菌

B.蜡样芽胞杆菌

C.产单核李斯特菌

D.星形奴卡菌

E.白喉棒状杆菌


参考答案:B


解析:蜡样芽胞杆菌培养时营养要求不高,菌落较大,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状或融蜡状,故名蜡样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呈β溶血。食物中如被大量的蜡样杆菌污染(106~108/g)可致食物中毒,有腹泻型与呕吐型之分。 


第375题

棒状杆菌菌体内异染颗粒的主要成分是


A.脂多糖

B.DNA和多偏磷酸盐

C.RNA和多偏磷酸盐

D.脂质

E.肽聚糖


参考答案:C


解析:

用Neisser或Albert法染色棒状杆菌有与菌体颜色不同的异染颗粒,主要成分是核糖核酸和多偏磷酸盐。


第376题 一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BSF培养为革兰阳性小杆菌,血平板培养18~24小时菌落为灰白色有狭窄透明溶血环,半固体培养基上出现倒伞状生长,初步诊断为


A.溶血棒状杆菌

B.枯草芽胞杆菌

C.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D.红斑丹毒丝菌

E.流感嗜血杆菌


参考答案:C


解析: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为革兰阳性短小杆菌,在血平板上35℃经18~24小时培养,产生狭窄透明溶血环,菌落为灰白色,半固体培养基上出现倒伞状生长。该菌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特别是经胎盘和产道感染新生儿是本菌的特点。


第377题 可进行“冷增菌”的病原菌是


A.红斑丹毒丝菌

B.产单核李斯特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阴道加特纳菌

E.炭疽芽胞杆菌


参考答案:B


解析:因产单核李斯特菌在4℃能生长,故可进行“冷增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可出现倒伞形生长。通常在25℃培养时,显示有动力。


第378题 在半固体培养基内可出现倒伞形生长的是


A.伤寒沙门菌

B.红斑丹毒丝菌

C.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D.鲍曼不动杆菌

E.蜡样芽孢杆菌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要点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微生物特性,产单核细胞李新特菌在半固体培养基内可出现倒伞形生长。


第379题 关于产单核李斯特菌的致病性与传播途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细胞内感染

B.通过胎盘与产道感染新生儿

C.只引起人类单核细胞增多症

D.B、E均有错

E.溶血素与致病性有关


参考答案:C


解析:成人感染李斯特菌主要是引起李斯特脑膜炎。


第380题 白喉杆菌培养特性为


A.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65~67℃

B.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55~57℃

C.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37℃

D.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45~47℃

E.专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35~37℃


参考答案:C


解析:白喉杆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最适温度为35~37℃,pH为7.2~7.8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