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1题
放射免疫分析不可测定的是
A.激素
B.微量蛋白质
C.细菌
D.药物
E.肿瘤标志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放射免疫分析由于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高,并可测定小分子量和大分子量物质,常用于测定各种激素、微量蛋白质、肿瘤标志物和药物等。
第182题
常用的放射免疫分析用的碘同位素
A.123I
B.124I
C.125I
D.126I
E.127I
参考答案:C
解析:
放射免疫分析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125I、131I、3H、14C等。使用最广泛的是125I。
第183题
关于放射免疫分析(RIA)正确的是
A.只需固定标记抗原量
B.待测抗原要先标记
C.标记抗原和抑制抗体的量都是固定的
D.三者的量均需要固定
E.只需固定抑制抗体的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RIA原理为标记抗原和待测抗原对限量的抗体竞争性结合,反应体系中,标记抗原和已知抗体的量都是固定的。
第184题
不属于放射免疫分析特征的是
A.核素标记在抗原分子上
B.主要用于小分子的测定
C.非竞争性免疫分析
D.体系中抗体限量
E.非均相免疫分析
参考答案:C
解析:
放射免疫分析抗体限量、定量标记抗原和待测抗原竞争限量抗体,属于竞争性免疫分析。
第185题
关于RIA原理,下列哪种说法正确(注:B为结合态的标记抗原,F为游离态的标记抗原)
A.Ag增多时,B/F比值增大
B.Ag增多时,B/(B+F)比值减小
C.Ag增多时,B+F减小
D.Ag增多时,B增大
E.Ag增多时,F值减小
参考答案:B
解析:
待测Ag与标记Ag竞争结合抗体,待测Ag增多时,处于结合态的标记抗原(B)减少,而处于游离态的标记抗原(F)增加,故B/(B+F)比值减小。
第186题
RIA试验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放射性强度与待测抗原呈
A.函数关系
B.正比关系
C.反比关系
D.曲线关系
E.正弦关系
参考答案:C
解析:
RIA是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原和非标记的待测抗原竞争性结合有限量特异性抗体的反应,故放射强度与待测抗原浓度呈反比。
第187题
纯化荧光素标记抗体时,去除游离荧光素可采用的方法是
A.盐析法
B.亲和层析
C.离子交换层析
D.透析法
E.活性炭吸附
参考答案:D
解析:
抗体标记完成后,还应对标记抗体作进一步纯化,以去除未结合的游离的荧光素,纯化方法可采用透析法或层析分离法。
第188题
关于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中F/P值叙述正确的是
A.F/P值越高说明抗体分子上结合的荧光素越多
B.F/P值是指荧光素占蛋白质的百分比
C.F/P值越高说明抗体分子上结合的荧光素越少
D.测读A260与A280处的特异吸收峰之比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A
解析:
荧光素与蛋白质结合比率(F/P)值越高,说明抗体分子上结合的荧光素越多,反之则越少。
第190题
下列有关荧光抗体染色标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材料要新鲜并立即处理或及时冷藏
B.切片标本一般不宜固定
C.在染色、洗涤和封埋过程中不可发生溶解和变性
D.组织材料可制备成石蜡切片或冷冻切片
E.标本切片要求尽量薄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制作标本过程中应力求保持抗原的完整性,并在染色、洗涤和封埋过程中不发生溶解和变性,也不会扩散至邻近细胞或组织间隙中去。标本切片要求尽量薄些,以利抗原抗体接触和镜检。组织材料可制备成石蜡切片或冷冻切片。细胞或细菌可制成涂片,涂片或印片制成后应迅速吹干、封装,置-10℃保存或立即使用。
第191题
关于荧光抗体染色与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A.荧光抗体染色结果判断
B.间接法
C.直接法
D.间接抑制法
E.双标记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实验的类型包括直接法、间接法、荧光抗体染色结果判断和双标记法。
第192题
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中,特异性最高,非特异性染色最低的方法是
A.直接法
B.间接法
C.双标记法
D.补体结合法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A
解析:
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中,直接法的特异性高,非特异荧光染色因素少。
第193题
荧光素发射荧光属于
A.光照发光
B.化学发光
C.生物发光
D.偏振光
E.电化学发光
参考答案:A
解析:
荧光就是某些物质受到一定波长光的激发后,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出的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的光。
第195题
下列关于荧光偏振免疫测定错误的是
A.荧光偏振免疫测定常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小分子抗原
B.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样品用量少;荧光素标记结合物稳定,使用寿命长
C.不适合检测小分子和中等分子物质,适宜测定大分子物质
D.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是利用抗原抗体竞争反应原理
E.灵敏度较非均相荧光免疫测定法低
参考答案:C
解析:
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样品用量少;荧光素标记结合物稳定,使用寿命长;方法重复性好;快速,易自动化;试剂盒专属性强,适于检测小分子和中等分子物质,不适宜测定大分子物质;灵敏度较非均相荧光免疫测定法低。
第197题
荧光色素中呈现明亮黄绿色荧光的是
A.藻红蛋白
B.四乙基罗丹明
C.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
D.异硫氰酸荧光素
E.亮绿
参考答案:D
解析:
异硫氰酸荧光素呈明亮的黄绿色荧光;四乙基罗丹明呈橘红色荧光;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呈橙红色荧光;藻红蛋白呈明亮的橙色荧光。
第198题
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应使
A.激发光必须很强
B.样品浓度应适中
C.待测物吸光系数必须很大
D.光源与待测器应与样品在同一线上
E.液槽厚度要足够厚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及样品的关系。要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应使样品浓度适中。
第199题
作为荧光抗体标记的荧光素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哪项与提高观察效果有关
A.必须具有化学上的活性基团能与蛋白稳定结合
B.性质稳定不会影响抗体活性
C.荧光效率高,荧光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
D.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
E.与蛋白质结合的方法简便迅速
参考答案:C
解析:
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素应符合一系列的要求,其中为了观察方便荧光色泽与背景应当对比鲜明。
第200题
不符合标记荧光素要求的是
A.与蛋白质分子形成非共价键化学基团
B.荧光效率高
C.荧光色泽与背景组织的色泽对比鲜明
D.安全无毒
E.与蛋白质的结合物性质稳定
参考答案:A
解析:
作为标记的荧光素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应具有能与蛋白质分子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基团,与蛋白质结合后不易解离,而未结合的色素及其降解产物易于清除。②荧光效率高,与蛋白质结合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荧光效率。③荧光色泽与背景组织的色泽对比鲜明。④与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蛋白质原有的生化与免疫性质。⑤标记方法简单、安全无毒。⑥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易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