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中性粒细胞的生理性变化不包括
A.新生儿白细胞数一般在(15~30)×109/L
B.安静状态下白细胞数较低
C.女性妊娠期白细胞总数增高
D.急性失血时白细胞数增高
E.冷水刺激后白细胞数增高
参考答案:D
解析:
新生儿白细胞较高,可达(15~30)×109/L,3~4d后降至10×109/L,约保持3个月,逐渐减至成人水平;妊娠超过5个月白细胞可达15×109/L以上,妊娠最后1个月波动于(12~17)×109/L,分娩时白细胞可达34×109/L,分娩后2~5d内恢复正常;安静状态下白细胞数较低,剧烈运动、剧痛、情绪激动使白细胞显著增高;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使白细胞轻度增高;急性失血属于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第162题
在粒细胞成熟过程中,最先含有特异性颗粒的是
A.早幼粒细胞
B.晚幼粒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原始粒细胞
E.杆状核粒细胞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粒细胞成熟过程中,最先含有特异性颗粒的是中幼粒细胞。
第163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冷热水浴、紫外线照射等白细胞可增高
B.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
C.妊娠与分娩时白细胞可增高
D.化脓感染是白细胞降低
E.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坏死或损伤、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等白细胞增多。
第164题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最常用于
A.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
D.诊断黏液性水肿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解析:
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坏死性血管炎、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枯草热等疾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呈轻度或中度增高。
第166题
嗜酸性粒细胞乙醇-伊红稀释液中加入碳酸钾的作用是
A.破坏白细胞、红细胞,并促进嗜酸性颗粒着色
B.抗凝剂
C.保护嗜酸性粒细胞
D.为嗜酸性粒细胞保护剂
E.染料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
参考答案:A
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种类繁多,有伊红-丙酮稀释液、Hinkelman稀释液、乙醇-伊红稀释液、皂素-甘油稀释液、溴甲酚紫稀释液和固绿稀释液等。虽配方不同,但作用大同小异,分为:嗜酸性粒细胞保护剂(如乙醇、丙酮、乙二醇)、嗜酸性粒细胞着色剂(如溴甲酚紫、伊红、固绿等)、破坏其他细胞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着色物质(如碳酸钾、草酸铵)、抗凝剂(如柠檬酸钠、EDTA)、防止乙醇和液体挥发剂(如甘油)。
第167题
嗜碱性粒细胞在整个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
A.过敏反应
B.胞饮作用
C.趋化作用
D.脱颗粒作用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A
解析:
嗜碱性粒细胞(B)是由骨髓干细胞所产生。嗜碱性粒细胞内的颗粒含有组胺、肝素、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突出的作用是参与过敏反应,细胞表面有IgE和FC受体,与IgE结合即被致敏。
第168题
关于电阻法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只能对白细胞进行五分类
B.可完全代替显微镜分类法
C.电阻法原理是目前所有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
D.显微镜检查法仅作筛选,以血细胞分析仪分类为准
E.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
参考答案:E
解析:
血液分析仪分类法有三分群和五分类两法,速度快、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能提示异常结果、结果以数据、图形、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检首选方法,但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法对异常白细胞进行鉴别和分类。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有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第169题
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
A.10%~20%
B.20%~40%
C.10%~30%
D.20%~30%
E.40%~50%
参考答案:E
解析:
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40%~50%。
第170题
中性粒细胞核象是细胞核
A.染色致密程度
B.是否处于分裂位置
C.分叶情况
D.与胞质比例
E.位置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正常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比值为1:13。
第171题
成人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下列哪一项
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109/L
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6×109/L
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109/L
E.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
参考答案:B
解析: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第172题
中性粒细胞中的颗粒在生长过程中受阻或发生变性后可形成
A.中毒颗粒
B.空泡
C.核变性
D.核棘突
E.杜勒小体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毒颗粒被认为是中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在生成过程中受阻或颗粒发生变性所致,见于严重的化脓菌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
第173题
下列不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的是
A.Alder-Reilly畸形
B.Pelger-Huet畸形
C.Mott细胞
D.棒状小体
E.中毒颗粒
参考答案:C
解析:
Mott细胞是浆细胞的异常变化。
第175题
染色血涂片中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属于
A.大细胞性贫血
B.小细胞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双相性贫血
参考答案:C
解析:
染色血涂片中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与骨髓粗制滥造红细胞有关,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第176题
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认为是
A.细胞脂肪性变
B.糖原颗粒变性
C.染色不佳
D.内质网变性
E.胞质溶解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可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也可在核中出现,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
第177题
关于白细胞核左移,下列叙述哪项较为确切
A.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幼粒等更幼稚细胞为核左移
B.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核左移
C.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核左移
D.分类中发现很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核左移
E.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
参考答案:A
解析:
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包括再生性左移和退行性左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