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检验技士-临床检验基础题库(614题)


第141题

下列叙述不属于血沉测定质量评价指标的是


A.抗凝剂是否符合要求

B.器材是否符合要求

C.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D.标本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E.患者是否为空腹采血


参考答案:E


解析:

影响血沉降的主要因素有:①血沉管内径应标准(2.5mm),血沉管放置要垂直,不得倾斜,若血沉管倾斜3°,沉降率增加30%。②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4,抗凝剂浓度增加、血液凝固使血沉减慢。③最适宜温度为18~25℃,并要求在采血后2h内完成,室温过高使血沉加快,室温过低使血沉减慢。④血沉架应避免直接光照、移动和振动。


第142题

目前血沉测定首选的方法是


A.库氏法

B.潘氏法

C.温氏法

D.魏氏法

E.赖氏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魏氏法简便实用,ICSH推荐该法。潘氏法用血量少(适用于儿童)。


第143题

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血沉减慢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心肌梗死

C.肺结核

D.动脉粥样硬化

E.肾病综合征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沉减慢可见于真性或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期等。


第144题

下列何种物质能促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聚集


A.清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球形红细胞

D.卵磷脂

E.镰状红细胞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沉加快可促使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聚集。①小分子蛋白如清蛋白、卵磷脂等使血沉减慢,大分子蛋白如纤维蛋白原、急性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胆固醇、三酯甘油使血沉加快;②红细胞直径越大,血沉越快,但球形和镰形红细胞因不易聚集使血沉减慢;③血液凝固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使血沉减慢。


第145题 哪个池中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贮备池:包括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成熟粒细胞贮存于骨髓,在贮备池中停留3~5d,数量为外周血的5~20倍,贮备池中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


第146题 含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的池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分裂池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能合成DNA,具有分裂能力。


第147题 含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的池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成熟池包括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失去分裂能力。


第148题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


A.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组胺

B.致敏淋巴细胞

C.补体的C3a、C5a、C567

D.寄生虫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组胺、补体的C3a、C5a、C567、致敏淋巴细胞、寄生虫、某些细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肿瘤细胞。


第149题

梅毒感染时可引起哪种细胞增多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参考答案:A


解析:

当机体出现急性感染或炎症:如化脓性球菌、某些杆菌、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和梅毒等)、寄生虫(如肺吸虫等)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第150题

淋巴细胞不增高的疾病是


A.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B.严重化脓性感染

C.流行性腮腺炎

D.结核

E.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参考答案:B


解析:

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传染病、某些慢性感染、肾移植术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而严重化脓性感染时,淋巴细胞的数量是不增加的。


第151题

血液检验中,下列哪项指标参考值无性别差异


A.白细胞计数

B.红细胞计数

C.血细胞比容

D.血红蛋白测定

E.血沉


参考答案:A


解析:

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儿童:(5~12)×109/L。


第152题

不属于中性粒细胞中毒改变的是


A.空泡变性

B.H-J小体

C.核固缩

D.大小不均

E.中毒颗粒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性粒细胞发生毒性变化时,胞体可出现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Dohle体、退行性变。


第153题

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


A.循环池

B.成熟池

C.边缘池

D.储存池

E.分裂池


参考答案:A


解析:

循环池: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有一半随血液而循环,白细胞计数值就是循环池的粒细胞数。


第154题

某病人外周血细胞计数值为10×109/L,但在分类时计数100个WBC时,见到25个有核RBC,则白细胞计数的真值为


A.4×109/L

B.8×109/L

C.10×109/L

D.15×109/L

E.12.5×109/L


参考答案:B


解析:

白细胞计数时,若血中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其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计数时与白细胞一同被计数,使白细胞计数值假性增高,应对白细胞进行校正,公式为:校正后白细胞数/L=校正前白细胞×100/(100+Y)(Y为白细胞分类计数时,100个白细胞中有核红细胞的数量)。


第155题

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5×109/L,但分类100个白细胞中遇到有核红细胞为20个,校正后白细胞应报告


A.1.20×109/L

B.1.35×109/L

C.1.25×109/L

D.1.4×109/L

E.1.80×109/L


参考答案:C


解析: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若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其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计数时与白细胞一同被计数,使白细胞计数值假性增高,此时,白细胞计数应进行校正。公式为:WBC/L=X×100/(100+Y),其中,X表示校正前的白细胞数,Y表示白细胞分类计数时,100个白细胞中有核红细胞的数量。则WBC/L=1.5×109/L×100/(100+20)=1.25×109/L。


第156题

手工法白细胞计数,通常加稀释液量是


A.0.25ml

B.0.38ml

C.0.35ml

D.0.01ml

E.1.99ml


参考答案:B


解析:

手工法白细胞计数,通常加稀释液0.38ml。


第157题

白细胞计数值的日间短暂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裂池的白细胞数增加

B.边缘池的白细胞数量增加

C.贮备池的白细胞释放增加

D.成熟池的白细胞成熟时间缩短

E.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白细胞重新分配


参考答案:E


解析:

白细胞计数值的日间短暂变化主要是由于边缘池和循环池中的粒细胞可一过性地从一方转向另一方,使白细胞计数显示大幅度甚至成倍波动。


第158题

下列哪一种不是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的稀释液


A.溴甲酚紫稀释液

B.甲苯胺蓝稀释液

C.丙酮伊红稀释液

D.乙醇-伊红稀释液

E.丙二醇-石楠红稀释液


参考答案:B


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种类繁多,有伊红-丙酮稀释液、Hinkelman稀释液、乙醇-伊红稀释液、皂素-甘油稀释液、溴甲酚紫稀释液和固绿稀释液等。


第159题

下列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不包括


A.血吸虫病

B.湿疹

C.支气管哮喘

D.霍奇金病

E.类风湿性关节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单核细胞可增高,并不是嗜酸性粒细胞。


第160题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后繁殖的主要场所是


A.肝和淋巴结

B.脾和淋巴结

C.骨髓和淋巴结

D.胸腺和淋巴结

E.淋巴结


参考答案:B


解析:

淋巴细胞(L)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分为两种:在骨髓、脾、淋巴结、其他淋巴组织生发中心发育成熟者称为B淋巴细胞;在胸腺、脾、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依赖胸腺素发育成熟者称为T淋巴细胞。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