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01题 下列药物中,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是
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呋塞米
C.地高辛
D.苯妥英钠
E.锂盐
参考答案:D
解析:
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其在体内的消除速率常数与剂量有依赖关系或者说其剂量与血药浓度间不呈线性关系,当剂量稍有增加,可能使血浓度明显上升,半衰期明显延长,必须进行血浓度监测。如苯妥英钠、普萘洛尔等。
第402题
下面不需要血药浓度监测的药物是
A.地高辛
B.氨基苷类抗生素
C.茶碱
D.维生素B1
E.苯妥英钠
参考答案:D
解析:
治疗指数低、毒性大的药物如地高辛、锂盐、茶碱、氨基苷类抗生素及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应用时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第403题
下面不是治疗药物监测目的的是
A.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B.提高药物疗效
C.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D.研发新药
E.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实验室依据
参考答案:D
解析:
治疗药物监测是采用现代分析测定技术,定量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或其代谢物的浓度,并将所得的数据以药动学原理来探讨体液中药物浓度与药物疗效和毒性的关系,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同时也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第404题
下面不属于治疗药物监测的工作内容的是
A.血药浓度监测
B.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C.治疗药物监测的咨询服务
D.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E.血药浓度的数据处理
参考答案:D
解析:
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工作内容包括:血药浓度的测定、数据的处理、结果的解释、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治疗药物监测的咨询服务。
第405题 下列不属于药物治疗经济性内容的是
A.控制药物需求的不合理增长
B.控制医疗机构药品价格虚高现象
C.控制有限药物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D.控制被经济利益驱动的过度药物治疗
E.不盲目追求新药、高价药
参考答案:B
解析:
药物治疗的经济性主要是指:控制药物需求的不合理增长,不盲目追求新药、高价药;控制有限药物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以免导致资源浪费与资源紧缺;控制被经济利益驱动的过度药物治疗。
第408题 决定药时曲线水平位置高低的是
A.患者肝脏功能
B.半衰期
C.给药次数
D.每日剂量
E.给药途径
参考答案:D
解析:
调整给药方案的途径包括改变每日剂量、改变给药次数,或两者同时改变。每日剂量决定药时曲线水平位置的高低,给药次数影响药时曲线上下波动的程度。
第409题 制定给药方案时首先要确定的是
A.病人生理状况
B.药物中毒剂量
C.病人体重数据
D.药物半衰期
E.目标血药浓度范围
参考答案:E
解析:
制定给药方案时,首先明确目标血药浓度范围。目标血药浓度范围一般为文献报道的安全有效范围,特殊患者可根据临床观察的药物有效性或毒性反应来确定。
第410题 下列关于制定给药方案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治疗方案
B.通过个体药效学和药动学对患者进行评估
C.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方案
D.首先考虑患者的个人意愿
E.首先明确目标血药浓度范围
参考答案:D
解析:
ABCE都属于制定给药方案方法或者需要考虑的因素,D说法欠妥。
第411题 治疗药物选择的原则是指应用的药物要达到
A.安全、稳定、经济
B.安全、有效、经济
C.有效、方便、经济
D.安全、有效、方便、经济
E.安全、有效、稳定
参考答案:D
解析:
治疗药物选择的原则是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也要考虑给药的方便性。
第412题
不需要调整给药方案的情况是
A.血药浓度波动在治疗窗范围内
B.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有效剂量
C.血药浓度高于治疗上限药物浓度
D.患者用药后出现药物中毒表现
E.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肾衰竭
参考答案:A
解析:
如果出现下述情况,应对标准剂量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实行个体化治疗。治疗窗改变位置、高敏性、耐受性治疗阈与治疗上线的靶点不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改变、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整体降低或升高,或大幅波动而超出治疗窗;治疗窗和药时曲线均改变。
调整给药方案的途径包括改变每日剂量、改变给药次数,或两者同时改变。每日剂量决定药时曲线水平位置的高低,给药次数影响药时曲线上下波动的程度。
第413题
治疗药物选择是要求药物要达到
A.安全、有效、稳定
B.安全、有效、经济
C.安全、稳定、经济
D.有效、方便、经济
E.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参考答案:E
解析:
治疗药物选择的原则是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也要考虑给药的方便性。
第414题 制定给药方案时,如果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且半衰期短,为了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需要
A.减少给药剂量
B.增加药物半衰期
C.增加给药次数
D.增加给药剂量
E.首剂加倍
参考答案:C
解析:
制定给药方案时,还要考虑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如果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且半衰期短,为了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可增加给药次数。
第417题
可以每个半衰期给药一次,可首剂加倍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方案
(1)半衰期小于30分钟:维持药物有效治疗浓度有较大困难。治疗指数低的药物一般要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指数高的药物也可分次给药,但维持量要随给药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这样才能保证血药浓度始终高于最低有效浓度。
(2)半衰期在30分钟~8小时:主要考虑治疗指数和用药的方便性。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也可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指数高的药物可每1~3个半衰期给药1次。
(3)半衰期在8~24小时: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如果需要立即达到稳态,可首剂加倍。
(4)半衰期大于24小时:每天给药1次较为方便,可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如果需要立即达到治疗浓度,可首剂加倍。
第418题
队列研究与临床试验的不同之处在于
A.用很小的样本获得由价值的结果
B.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C.反映疾病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剖面
D.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不是随机的
E.是从是否暴露的两组研究人群中研究结果
参考答案:D
解析:
队列研究是在未患所要研究疾病的人群中将暴露于某药物的人群作为暴露组,未暴露于某药物者作对照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将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第419题
药物流行病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描述性研究方法
B.分析性研究方法
C.实验性研究方法
D.集中监测研究方法
E.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其中分析性研究方法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方法包括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