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药士 药学(士)-专业知识题库(1328题)


第1301题

肾功能中度障碍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第1302题

肾功能重度障碍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剂量调整的经验方法:肾功能轻度障碍时,维持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2/3~1/2,或给药间隔延长至正常间隔的1.5~2倍;肾功能中度障碍时,维持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1/5~1/2,或给药间隔延长至正常间隔的2-5倍;肾功能重度障碍时,维持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 1/10-1/5,或给药间隔延长至正常间隔的5-10倍。 


第1303题 某药静脉注射经3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


A.1/32

B.1/4

C.1/8

D.1/16

E.1/2


参考答案:C




第1306题

表示非线性药动学方程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第1307题 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的常数是


A.Km,Vm

B.Km,V

C.K,V

D.K,Cl

E.K,k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为:-dC/dt=VmC/(Km+C)
式中:-dC/dt是物质在t时间的浓度下降速度,Km为米氏常数,Vm为该过程的理论最大下降速度。其中Km和Vm是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的常数。故本题答案应选A。 


第1308题

模型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A.20L

B.4ml

C.30L

D.4L

E.15L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静脉注射时表观分布容积的计算方法。本题X0=60mg=60000μg。初始血药浓度即静脉注射的瞬间血药浓度,用C0表示,本题C0=15μg/ml。V=X0/C0 =60000μg/(15μg/ml)=4000ml=4L。故本题答案应选D。


第1309题

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鞘内注射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


第1310题

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腹腔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首先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第1311题

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静脉注射属于血管内给药,所以没有吸收过程。皮下与皮内注射时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的吸收较肌内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故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吸收更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第1312题 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容量限制过程的饱和,会受其他需要相同酶或载体系统药物的竞争性影响

B.药物半衰期保持不变

C.给药剂量与AUC不成正比关系

D.药物代谢物的组成比例可能由于剂量变化而变化

E.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不成正比关系


参考答案:B


解析:

非线性药动学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不成正比关系;②给药剂量与AUC不成正比关系;③药物消除半衰期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变化;④容量限制过程的饱和,会受其他需要相同酶或载体系统药物的竞争性影响;⑤药物代谢物的组成比例可能由于剂量变化而变化。


第1313题 关于单室静脉滴注给药的错误表述是


A.静脉滴注前同时静注一个k0/k的负荷剂量,可使血药浓度一开始就达稳态

B.稳态血药浓度 Css与k0成正比

C.稳态时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恒定不变

D.欲滴注达稳态浓度的99%,需滴注3.32个半衰期

E.k0是零级滴注速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药代动力学特征。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时体内药量与时间的关系式为C=k0(1-e -kt )/Vk。式中:k0为零级滴注速度,稳态血药浓度:Css=k0/Vk,即Css与k0成正比。
稳态时体内血药浓度恒定,体内药量Xss=k0/k,fss=C/Css。所需半衰期个数n=-3.323lg(1-fss)=6.64。故本题答案应选D。 


第1314题 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分布容积为5L,静脉注射给药200mg,经过两小时后,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


A.10μg/ml

B.30μg/ml

C.20μg/ml

D.15μg/ml

E.40μg/ml


参考答案:C


解析:

 静脉注射给药,注射剂量即为X0,本题X0=200mg,V=5L。初始血药浓度即静脉注射的瞬间血药浓度,用C0表示。
C0=X0/V=200mg/V=5L=40mg/L=40μg/ml。
根据公式:lgC=(-k/2.303)t+lgC0
得:lgC=(-0.3465/2.303)×2+lg40=1.30
C=20μg/ml 


第1315题 在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中,用于反映酶或载体系统的催化或转运能力的参数是


A.Vm

B.Vm/Km

C.Km*Vm

D.Km

E.Km/Vm


参考答案:D


解析:

非线性药动学可采用米氏方程拟合动力学过程,方程为:-dC/dt= Vm* C/(Km +C)。式中,C为血药浓度;Vm为药物体内消除的理论最大速率;Km为米氏常数,它反映酶或载体系统的催化或转运能力。




第1318题

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第1319题 关于非临床药动学研究的试验方案设计叙述错误的是


A.药时曲线的每个时间点不少于5只动物数据

B.至少应设置高、中、低三个剂量组

C.或者采样时间持续至检测到峰浓度Cmax的1/10-1/20

D.采样时间至少持续到被测药物2个半衰期以上

E.给药途径和方式,应尽可能与临床用药一致


参考答案:D


解析:

试验方案的设
1.动物数的确定 药时曲线的每个时间点不少于5只动物数据。
2.采样点的确定 完整的药时曲线,应兼顾药物的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整个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被测定药物半衰期的3倍以上,或检测到峰浓度Cmax的1/10-1/20。
3.给药剂量和途径 药时曲线研究至少应设置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所用的给药途径和方式,应尽可能与临床用药一致。


第1320题 新药非临床药动学研究试验对象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受试动物采用雌性

B.常用小鼠、大鼠、兔子等

C.首选动物应与药效学试验中所选用的动物一致

D.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进行试验

E.成年健康动物


参考答案:A


解析:

一般采用成年、健康的动物,常用动物有小鼠、大鼠、兔、豚鼠、小乳猪、狗和猴等。选择试验动物的原则:①首选动物应与药效学或毒理学试验中所选用的动物一致;②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进行试验,整个动力学研究过程最好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③创新药物研究应该选用两种动物,其中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④口服给药不宜选用兔子等食草类动物;⑤一般受试动物采用雌雄各半。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