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25题 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不包括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药物的处方组成
C.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D.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E.药物制剂的工艺过程
参考答案:D
解析:
生物药剂学中所指的剂型因素是药物及其制剂所表现出的内在与外在的所有性质,既包括针剂、片剂、胶囊剂等狭义的剂型概念,也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制剂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贮存条件和给药方法等。
第1226题 食物可以促进药物吸收的是
A.地高辛
B.维生素B2
C.青霉素
D.喹诺酮类
E.四环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若饭后服用,胃空速率减慢,维生素B2连续、缓慢地通过十二指肠吸收部位,主动转运不易产生饱和,药物吸收增多。而其余选项的药物,食物都可以减缓或减少其吸收。
第1227题
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抗酸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使胃液pH升高,对于弱酸性药物,解离度增加,分子型药物比例减少,药物吸收减少;弱碱性药物则与其相反。
第1228题
弱碱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抗酸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使胃液pH升高,对于弱酸性药物,解离度增加,分子型药物比例减少,药物吸收减少;弱碱性药物则与其相反。
第1229题 关于影响胃空速率的生理因素不正确的是
A.精神因素
B.身体姿势
C.药物的理化性质
D.食物的组成
E.胃内容物的黏度和渗透压
参考答案:C
解析:
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包括:①食物的理化性质;②药物的影响;③食物的组成;④胃内容物的黏度和渗透压;⑤其他因素:右侧卧比左侧卧胃排空快,精神因素等。其中后三类属生理因素范畴,而药物的理化性质虽然可能影响胃空速率,但其不属于生理因素的范畴。
第1230题 下列不属于影响药物溶出有效面积因素的是
A.扩散层厚度
B.药物粒子大小
C.溶出介质体积
D.溶出介质黏度
E.药物的多晶型
参考答案:E
解析:
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因素
1)溶出的有效表面积:影响药物溶出的有效表面积的因素包括:药物粒子大小、润湿、溶出介质体积、溶出介质黏度、扩散层厚度。
2)药物的溶解度: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包括:多晶型、表面活性剂、pH与pKa、形成复合物、溶剂化物。
第1231题 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
A.该药在肠道中的非解离型比例大
B.该药在肠道中的解离型比例大
C.该药的脂溶性增加
D.肠蠕动快
E.小肠的有效面积大
参考答案:E
解析:
小肠吸收面积很大,是大多数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小肠液偏碱性,因此有机酸类药物在肠道中的解离型比例增大,脂溶性降低。而分子型药物更易通过生物膜吸收,故该药物小肠吸收良好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小肠的有效吸收面积大。肠蠕动加快一般不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
第1232题 内容物在胃肠的运行速度正确的是
A.回肠>十二指肠>空肠
B.十二指肠>回肠>空肠
C.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D.空肠>十二指肠>回肠
E.空肠>回肠>十二指肠
参考答案:C
解析:
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时间越长,药物的吸收越好,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内容物通过的速度依次减慢。
第1233题 关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叙述正确的是
A.弱酸性条件下药物吸收增多
B.弱碱性条件下解离减少
C.弱酸性条件下吸收减少
D.弱碱性条件下非解离型增多
E.弱酸性条件下解离增多
参考答案:A
解析:
通常,在酸性环境下,弱酸性药物未解离型比例高,弱碱性药物解离型比例高,而在弱碱性环境下,情况相反。
第1234题 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从片剂改成静脉注射剂,其剂量应
A.维持不变
B.增加,因为肝肠循环减低
C.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
D.减少,因为组织分布更多
E.增加,因为生物有效性降低
参考答案:C
解析:
罗红霉素的剂型如果从片剂改成静脉注射剂,由于避免了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达100%,故剂量应该减少。
第1235题 不涉及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A.皮内注射
B.肌内注射
C.静脉注射
D.皮下注射
E.口服
参考答案:C
解析:
除了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他的给药途径,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过程。
第1236题 下列关于直肠给药叙述错误的是
A.避免胃肠道刺激
B.减少肌肉注射的耐受性
C.吸收比口服慢
D.距肛门口6cm时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E.直肠药物吸收有两条途径
参考答案:D
解析:
给药部位距肛门口50px左右时,药物主要通过前一途径吸收,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而距肛门口150px处给药时,大部分通过直肠上静脉吸收,具有明显的首过效应。
第1237题 列关于药物注射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小的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吸收
B.水溶液型注射液药物释放最快
C.注射部位血流状态影响吸收
D.大分子药物主要经淋巴吸收
E.所有的注射给药都没有吸收过程
参考答案:E
解析:
除了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他途径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过程。
第1239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则主要取决于药物消除速度
B.药物和作用部位的亲和力越强,药效就越强且越持久
C.药物在靶部位停留时间越长,药效就越持久
D.药物血药浓度与药效成正比关系
E.药物分布到达作用部位的速度越快,起效就越迅速
参考答案:D
解析:
药物在体内分布后的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有密切关系,决定药效起始时间、强弱或作用持续时间,故往往根据血药浓度来判断药效。但血药浓度与药效不一定都呈现正比关系。药效的起始时间和药效强度受给药剂量及药物在血液中的分布影响。
第1240题 K+、单糖、氨基酸等生命必需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膜孔转运
E.膜动转运
参考答案:B
解析:
K+、Na+、I-、单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以及一些有机弱酸、弱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都是以主动转运方式通过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