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2题
凡士林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凡士林属于油脂性物质,遇水不稳定,所以不能用热压灭菌法或流通蒸汽灭菌法这种需要会接触水蒸气的灭菌方法。由于凡士林对热稳定所以用干热灭菌。
第124题 以下制备注射用水的流程中,最合理的是
A.自来水-蒸馏-离子交换-电渗析-注射用水
B.自来水-滤过-电渗析-蒸馏-离子交换-注射用水
C.自来水-滤过-离子交换-电渗析-蒸馏-注射用水
D.自来水-滤过-电渗析-离子交换-蒸馏-注射用水
E.自来水-离子交换-滤过-电渗析-蒸馏-注射用水
参考答案:D
解析:
以下制备注射用水的流程中,最合理的是自来水-滤过-电渗析-离子交换-蒸馏-注射用水
第126题 可除去热原的方法是
A.酸碱法
B.煮沸灭菌法
C.滤过除菌法
D.热压灭菌法
E.紫外线灭菌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热原的去除方法有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反渗透法、超滤法、其他方法。
第127题 注射剂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是
A.配液→灭菌→过滤→灌封→质检
B.配液→过滤→灌封→灭菌→质检
C.配液→质检→过滤→灌封→灭菌
D.配液→质检→过滤→灭菌→灌封
E.配液→灌封→灭菌→过滤→质检
参考答案:B
解析:
注射剂一般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和容器的前处理、称量、配制、过滤、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等步骤。
第130题 热原的主要成分是
A.生物激素、胆固醇、脂多糖
B.蛋白质、胆固醇、磷脂
C.胆固醇、磷脂、脂多糖
D.脂多糖、生物激素、磷脂
E.磷脂、蛋白质、脂多糖
参考答案:E
解析:
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是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因而大致可认为热原=内毒素-脂多糖。
第131题 注入低渗溶液可导致
A.溶血
B.红细胞死亡
C.红细胞聚集
D.红细胞皱缩
E.血浆蛋白沉淀
参考答案:A
解析:
注入低渗溶液可导致细胞外液低渗,细胞内高渗,使细胞膜内外形成压差低渗液体向高渗移动使细胞胀破形成溶血。
第132题 配制葡萄糖注射液加盐酸的目的是
A.破坏热原
B.增加稳定性
C.增加溶解度
D.减少刺激性
E.调整渗透压
参考答案:B
解析:
葡萄糖在酸性溶液中,首先脱水形成5-羟甲基呋喃甲醛,5-羟甲基呋喃单醛进一步聚合而显黄色。影响本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灭菌温度和溶液的pH。因此,为避免溶液变色,要严格控制灭菌温度与时间,同时调节溶液的pH在3.8~4.0,较为稳定。
第134题 某输液剂经检验合格,但临床使用时却发生热原反应,热原污染途径可能性最大的是
A.从容器、管道中带入
B.制备过程中污染
C.从输液器带入
D.从溶剂中带入
E.从原料中带入
参考答案:C
解析:
热原污染的主要来源是:①原料与附加剂;②输液容器与附件;③生产工艺及操作;④医院输液操作及静脉滴注装置的问题。
第137题 在注射剂中具有局部止痛和抑菌双重作用的附加剂是
A.苯酚
B.苯甲醇
C.硫柳汞
D.盐酸利多卡因
E.盐酸普鲁卡因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注射剂中具有局部止痛和抑菌双重作用的附加剂是苯甲醇。
第139题 污染热原的途径不包括
A.原料
B.输液器具
C.灭菌过程
D.注射用水
E.制备过程
参考答案:C
解析:
热原的主要污染途径:(1)注射用水;(2)原辅料;(3)容器、用具、管道与设备等;(4)制备过程与生产环境;(5)输液器具。
第140题 纯化水成为注射用水须经下列哪种操作
A.离子交换
B.反渗透
C.过滤
D.吸附
E.蒸馏
参考答案:E
解析:
纯化水是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值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加任何附加剂。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