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药士 药学(士)-基础知识题库(647题)


第421题 下列药物中哪种药物不具有旋光性


A.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B.葡萄糖

C.盐酸麻黄碱

D.青霉素

E.四环素


参考答案:A


解析:

阿司匹林结构中不具有手性碳原子,因此没有旋光性。


第422题 下列鉴别反应正确的是


A.吲哚美辛与新鲜的香草醛盐酸液共热,显玫瑰紫色

B.双氯芬酸钠可通过重氮化耦合反应进行鉴别

C.吡罗昔康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橙色

D.阿司匹林加酸煮沸放冷,再加三氯化铁显红色

E.对乙酰氨基酚加三氯化铁产生红色


参考答案:A


解析:

吲哚美辛与新鲜的香草醛盐酸液共热,显玫瑰紫色。双氯芬酸钠含有氯原子,灼烧后的溶液显氯化物鉴别反应。吡罗昔康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玫瑰红色。阿司匹林加酸煮沸放冷,再加三氯化铁显紫堇色。对乙酰氨基酚加三氯化铁产生蓝紫色。


第423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布洛芬与萘普生的化学性质不同

B.萘普生能溶于水,不溶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

C.萘普生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D.布洛芬以消旋体给药,但其药效成分为R-(-)-异构体

E.布洛芬消炎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副作用较大


参考答案:C


解析:

布洛芬与萘普生的化学性质相同,不溶于水,溶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布洛芬以消旋体给药,但其药效成分为S-(+)-异构体,其R-(-)-异构体无活性。布洛芬消炎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副作用较小,可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治疗。萘普生有一定的镇痛及抗感染活性,对关节炎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有缓解作用。


第424题 下面哪个药物具有手性碳原子,临床上用S(+)-异构体


A.萘普生

B.羟布宗

C.双氯芬酸钠

D.安乃近

E.吡罗昔康


参考答案:A


解析:

临床上萘普生用S-构型的右旋光学活性异构体。萘普生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括性是阿司匹林的12倍,布洛芬的3~4倍,但比吲哚美辛低,仅为其的1/300。


第42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洛昔康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抗感染镇痛效果与吡罗昔康相同

B.R-(-)-布洛芬异构体有活性,S-(+)-布洛芬异构体无活性

C.R-(-)-萘普生异构体活性强于S-(+)-萘普生异构体

D.吲哚美辛结构中含有酯键,易被酸水解

E.布洛芬属于1,2-苯并噻嗪类


参考答案:A


解析:

布洛芬以消旋体给药,S-(+)-布洛芬异构体有活性,R-(-)-布洛芬异构体无活性。S-(+)-萘普生异构体活性强于R-(-)-萘普生异构体。吲哚美辛结构中含有酰胺键,易被酸和碱水解。布洛芬属于芳基烷酸类。美洛昔康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抗感染镇痛效果与吡罗昔康相同。


第426题 萘普生属于下列哪一类药物


A.1,2-苯并噻嗪类

B.吡唑酮类

C.芬那酸类

D.芳基乙酸类

E.芳基丙酸类


参考答案:E


解析:

非甾体抗炎药按其结构类型可分为:3,5-吡唑烷二酮类药物、芬那酸类药物、芳基烷酸类药物、1,2-苯并噻嗪类药物以及近年发展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
一、3,5-吡唑烷二酮类:保泰松
二、芬那酸类:甲芬那酸(扑湿痛)、氯芬那酸(抗风湿灵)、氟芬那酸
三、芳基烷酸类
(一)芳基乙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双氯芬酸钠、奈丁美酮、芬布芬
(二)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酮洛芬
四、1,2-苯并噻嗪类舒多昔康、美洛昔康、伊索昔康、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五、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


第427题 在消化道经过酶代谢使无效构型转化成有效构型的药物是


A.普鲁卡因胺

B.诺氟沙星

C.吡罗昔康

D.布洛芬

E.贝诺酯


参考答案:D


解析:

布洛芬以消旋体给药,但其药效成分为S-(+)-布洛芬。R-(-)-异构体无效,通常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经酶作用转化成S-(+)-异构体。


第428题 下列描述与吲哚美辛结构不符的是


A.遇强酸和强碱时易水解,水解产物可氧化生成有色物质

B.结构中含有羧基

C.结构中含有对氯苯甲酰基

D.结构中含有甲氧基

E.结构中含有咪唑杂环


参考答案:E


解析:


第429题 临床上可用丙磺舒以增加青霉素的疗效,原因是


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B.对细菌有双重阻断作用

C.延缓耐药性产生

D.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D


解析:

丙磺舒可竞争性抑制弱有机酸类药物排泄,能抑制青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等药物的排泄,延长药效,故为其增效剂。


第430题 下列化学结构中哪个是别嘌醇


A.

B.

C.

D.

E.


参考答案:B


解析: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
C.安乃近
D.巯嘌呤
E.吡罗昔康


第431题 以下哪些与阿片受体模型相符


A.一个适合芳环的平坦区

B.有一个阳离子部位与药物的负电荷中心相结合

C.有一个阳离子部位与药物的正电荷中心相结合

D.有一个方向合适的凹槽与药物结构中的碳链相适应

E.有一个方向合适的凹槽与药物结构中羟基链相适应


参考答案:A


解析:

吗啡及其合成代用品具有共同的药效构象,并依此提出了阿片受体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吗啡及其合成代用品必须具备以下结构特点:

(1)分子中具有一个平坦的芳环结构,与受体平坦区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

(2)有一个碱性中心,并能在生理pH下部分电离成阳离子,以便与受体表面的阴离子部位相结合。

(3)分子中的苯环以直立键与哌啶环相连接,使得碱性中心和苯环处于同一平面上,以便与受体结合;哌啶环的乙撑基突出于平面之前,与受体上一个方向适合的空穴相适应。


第432题 关于吗啡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本品不溶于水,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B.具有旋光性,天然存在的吗啡为右旋体

C.显酸碱两性

D.吗啡结构稳定,不易被氧化

E.吗啡为半合成镇痛药


参考答案:C


解析:

吗啡属于天然生物碱类镇痛药。吗啡能溶于冷水,极易溶于沸水。有旋光性,天然存在的吗啡为左旋体。因结构中有酚羟基和叔氮原子,显酸碱两性。其结构中有酚羟基,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


第433题 阿扑吗啡是


A.吗啡的还原产物

B.吗啡的水解产物

C.吗啡的重排产物

D.吗啡的氧化产物

E.吗啡的开环产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吗啡与盐酸或磷酸等溶液共热,可脱水,经分子重排,生成阿扑吗啡。


第434题 对吗啡的构效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酚羟基醚化活性增加

B.氮原子上引入不同取代基使激动作用增强

C.双键被还原活性和成瘾性均降低

D.叔胺是镇痛活性的关键基团

E.羟基被烃化,活性及成瘾性均降低


参考答案:D


解析:

酚羟基醚化和酰化,活性及成瘾性均降低。氮原子上引入不同取代基可使激动作用转变为拮抗作用。双键被还原,活性和成瘾性均增加。叔胺是镇痛活性的关键基团。羟基被烃化或酯化,活性及成瘾性均增加。


第43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吗啡氧化生成阿扑吗啡

B.阿扑吗啡为吗啡体内代谢产物

C.吗啡为α受体强效激动剂

D.伪吗啡对呕吐中枢有很强的兴奋作用

E.吗啡体内代谢后,大部分以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排出体外


参考答案:E


解析:

吗啡氧化后生成伪吗啡,又称为双吗啡,毒性增加。阿扑吗啡为吗啡与盐酸或磷酸等溶液共热脱水,得到的分子重排产物,对呕吐中枢有很强的兴奋作用。吗啡为μ受体强效激动剂。吗啡体内代谢后,大部分以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排出体外。


第436题 关于镇痛作用强弱排列顺序正确是


A.美沙酮最强,吗啡次之,哌替啶最弱

B.吗啡最强,哌替啶次之,美沙酮最弱

C.吗啡最强,美沙酮次之,哌替啶最弱

D.哌替啶最强,吗啡次之,美沙酮最弱

E.美沙酮最强,哌替啶次之,吗啡最弱


参考答案:A


解析:

盐酸哌替啶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倍,盐酸美沙酮镇痛作用为吗啡的2~3倍


第437题 对盐酸哌替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本品为β受体激动剂

B.本品为μ受体抑制剂

C.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0倍

D.本品不能透过胎盘

E.主要用于创伤、术后和癌症晚期剧烈疼痛的治疗


参考答案:E


解析:

盐酸哌替啶为μ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倍。本品能透过胎盘,也能随乳汁分泌。主要用于创伤、术后和癌症晚期剧烈疼痛的治疗,亦可麻醉前给药起镇静作用。


第438题 盐酸哌替啶体内代谢产物中有镇痛活性的是


A.去甲哌替啶酸

B.哌替啶酸

C.去甲哌替啶

D.去甲哌替啶碱

E.羟基哌替


参考答案:C


解析:

盐酸哌替啶体内代谢迅速,其主要代谢物有去甲哌替啶、哌替啶酸和去甲哌替啶酸等。仅去甲哌替啶有弱的镇痛活性。


第439题 关于磷酸可待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

B.本品比吗啡稳定,但遇光变质

C.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D.本品具有右旋性

E.属于合成镇痛药


参考答案:B


解析:

磷酸可待因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具有左旋性。本品因无游离酚羟基,比吗啡稳定,但遇光逐渐变质,且不能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属于半合成镇痛药。


第440题

盐酸美沙酮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合成镇痛药主要包括盐酸哌替啶和盐酸美沙酮。磷酸可待因是对吗啡结构修饰合成出的衍生物,属于半合成镇痛药。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