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护师 基础护理学(师)题库(1573题)


第1521题 死亡过程分期的最后一期是


A.濒死期

B.脑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临床死亡期

E.心理死亡期


参考答案:C


解析:

死亡不是生命的骤然结束,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第1522题 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


A.呼吸衰竭

B.各种反射消失

C.神志不清

D.肌张力丧失

E.循环衰竭


参考答案:B


解析:

 死亡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即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1.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这时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时间长短不一。

2.临床死亡又称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一般持续5~6分钟,及时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仍有复苏的可能。肌细胞仍有微弱的代谢活动,故还可以有微弱的肌张力(维持肌张力也需消耗能量的)。此时肌张力降低,但不会完全消失。

3.生物学死亡又称全脑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能复活。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尸体腐败等。 


第1523题 生物学死亡期的特征是


A.心跳停止

B.身体温度接近室温

C.各种反射消失

D.意识不清

E.呼吸停止


参考答案:B


解析:

生物学死亡期

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这时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死后开始出现,24小时与室温接近)、尸斑(死后2~4小时出现)、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展到全身,12~16小时展至高峰)、尸体腐败(死后24小时出现)等现象。 


第1524题 护理濒死病人时,不正确的措施是


A.每天口腔护理2~3次

B.提供单独的病室并保持安静

C.选择最有效的止痛药物

D.用湿纱布盖于张口呼吸者的口部

E.撤去各种治疗性的管道


参考答案:E


解析:

濒死期的持续时间可随病人肌体状况及死亡原因而异,猝死等病人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此期撤去治疗管道是不正确的


第1525题 关于濒死与死亡的定义描述错误的是


A.濒死期生命不可逆

B.濒死时病情加速恶化

C.濒死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D.死亡是指个体生命功能的永久终止

E.病人已经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


参考答案:A


解析:

濒死即临终。指病人已经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后,虽然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因此濒死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濒死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 


第1526题 患者,男,48岁,车祸后IBU治疗多日,今日出现深度昏迷,对强烈刺激完全无反应,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脑电波平坦,判断其为


A.脑死亡

B.濒死状态

C.晕厥

D.生物学死亡

E.休克


参考答案:A


解析: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2)自发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失。

(4)脑电波平直。


第1527题

脑死亡的标准需除外以下哪项内容的影响


A.无运动、无呼吸

B.体温低于32℃

C.脑电波平坦

D.无反射

E.无感受性及反应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ACDE标准24小时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低于32℃及中枢神经抑制剂的影响,即可作出脑死亡的诊断。 


第1528题 尸温降至与环境温度相同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E.6小时


参考答案:B


解析:

尸体温度逐渐降低称尸冷,大约24小时左右,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第1529题 患者魏某,女,60岁,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但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此时的心理反应是


A.忧郁期

B.协议期

C.愤怒期

D.否认期

E.接受期


参考答案:B


解析:

协议期的病人对治疗是积极的,试图通过与他人合作及友善的态度来改变命运,延长生命;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指导和关心,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控制症状;病人的协议行为可能是私下进行的,护理人员在交谈中,应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感受,尊重病人的信仰,积极引导,减轻压力。


第1530题 脑死亡标准是


A.无运动、无呼吸

B.无反射

C.脑电波平坦

D.以上全是

E.无感受性及反应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美国哈佛大学提出的脑死亡标准是:

1.无感受性及反应性。

2.无运动、无呼吸。

3.无反射。

4.脑电波平坦。 


第1531题 尸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A.枕后及颌下

B.右下腹

C.会阴区

D.足底

E.颜面部


参考答案:B


解析:

尸绿是尸体腐败时出现的色斑,一般在死后24小时先在右下腹出现,逐渐扩展至全腹最后波及全身。


第1532题 在临床死亡期,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的时限是


A.大于2~3分钟

B.大于3~4分钟

C.大于5~6分钟

D.大于8分钟

E.大于1分钟


参考答案:C


解析:

临床死亡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第1533题 男,66岁,车祸撞伤脑部,出现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无自主呼吸。病人的表现应属于


A.临床死亡期

B.生物学死亡期

C.疾病晚期

D.脑死亡期

E.濒死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临床死亡期的主要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和功能丧失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该病人应属于临床死亡期。 


第1534题 不属于濒死期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的是


A.心音低而无力

B.四肢冰冷

C.脉搏呈洪脉

D.血压下降

E.皮肤苍白


参考答案:C


解析:

洪脉: 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濒死期循环衰竭的病人不会出现此种脉相。 


第1535题 死亡10小时后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


A.0.3℃

B.0.5℃

C.1℃

D.1.2℃

E.0.1℃


参考答案:B


解析:

一般死后10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10小时后为每小时0.5℃。 


第1536题 临床死亡期特征,错误的是


A.心跳停止

B.各种反射消失

C.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D.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停止

E.呼吸停止


参考答案:D


解析:

临床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头部降温,脑耗氧降低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 


第1537题 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是


A.脉搏消失

B.反射性反应消失

C.血压降低

D.瞳孔散大

E.呼吸加深加快


参考答案:C


解析:

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肌张力消失,呼吸急促困难,出现潮式呼吸,脉搏不规则、快而弱,血压降低或测不到。 


第1538题 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是


A.心跳停止

B.各种反射消失

C.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

D.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E.呼吸停止


参考答案:C


解析:

C.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就是脑死亡,是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


第1539题 尸僵发展至高峰所需时间为


A.3~4小时

B.4~6小时

C.12~16小时

D.24小时后

E.1~3小时


参考答案:C


解析:

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发展到全身,12~16小时发展至高峰,24小时尸僵开始减弱,肌肉逐渐变软,称尸僵缓解。 


第1540题 临床死亡期,延髓处于极度


A.去大脑强直状态

B.去皮质状态

C.抑制状态

D.兴奋与抑制交替状态

E.兴奋状态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临床死亡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延髓处于抑制状态。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