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1题 伤寒血常规检查特征性改变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白细胞分类:发病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有中毒颗粒。重症患者可见幼稚细胞,呈类白血病反应。第1~2病日后出现异型淋巴细胞,4~6病日达高峰。
伤寒: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计数减少或消失,此有助于诊断和判断病情;血小板也可减少。
第43题 流行性出血热易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的病期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脏损害。
起病急骤,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多为弛张热或稽留热,一般持续3~7日。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周身酸痛,常有典型的“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常伴较突出的胃肠道症状。
少尿期:少尿期与低血压休克期常无明显界限,两者经常重叠或接踵而至,也可由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少尿期多发生于第5~8病日,持续时间2~5日。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可引起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重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
第46题 流行性出血热表现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起病急骤,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多为弛张热或稽留热,一般持续3~7日。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周身酸痛,常有典型的“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常伴较突出的胃肠道症状。
第47题 中毒型菌痢表现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毒型菌痢:本病与乙脑均多发生于夏秋季,10岁以下儿童多见,但起病较乙脑更急,常在发病24小时内迅速出现高热、抽搐、意识障碍和循环衰竭。
第49题 汉坦病毒Ⅱ型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由于抗原结构的差异,汉坦病毒目前至少有23个以上血清型,WH0认定的只有I~V型。由于病毒型别不同,对人类的致病性亦不同。I型汉滩病毒(Hantaanvirus,HTNV或野鼠型)引起的病情较重;II型汉城病毒(Seoulvirus,SEOV或家鼠型)病情中等。
第50题 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流脑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
人禽流感的主要表现有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表现。
第54题 流行性出血热病理改变最明显的脏器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人禽流感病理改变以肺部最明显,可见到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损伤严重,肺实质出血和坏死,肺泡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有严重的弥漫性损伤,并伴有间隔纤维形成。
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变性、坏死。以肾脏病变最明显,其次是心、肝、脑等脏器。
第56题 属人禽流感临床诊断病例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医学观察病例:1周内有流行病学接触史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对其进行7日医学观察。
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且与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者。
第57题
乙脑具有诊断意义的症候出现的时期为病程的
A.1~2日
B.1~3日
C.3~8日
D.4~10日
E.7~10日
参考答案:D
解析:
乙脑病程的4~10日,具有诊断意义的症候多在此期出现,多为脑实质损害的表现。
第59题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具有多宿主性和动物源性,其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在我国是黑线姬鼠(野鼠型)、褐家鼠(家鼠型)等。
第60题 致病力最强的人禽流感病毒亚型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根据其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H5和H7亚型为高致病型,又以H5N1致病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