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题库(376题)


第261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少阳与手厥阴相表里

B.手阳明与手厥阴相表里

C.足太阳与足太阴相表里

D.足阳明与足少阴相表里

E.手太阳与手少阴相表里


参考答案:E


解析:

手足三阴与三阳经,通过各自的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如《素问·血气形志》说:“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


第262题 人体最小的络脉是


A.孙络

B.浮络

C.经别

D.经筋

E.别络


参考答案:A


解析:

浮络是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


第263题 足阳明胃经分布在


A.下肢外侧前缘

B.下肢内侧后缘

C.下肢外侧中线

D.下肢外侧后缘

E.下肢内侧前缘


参考答案:A


解析: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特点是: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第264题 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


A.从足走腹

B.从足走头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头

E.从头走足


参考答案:E


解析:

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与足三阴经交会。


第265题 “阳脉之海”指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督脉调节阳经气血,总督一身阳经,为“阳脉之海”。


第266题 “阴脉之海”指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任脉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


第267题 与手厥阴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A.手少阳

B.足少阳

C.足阳明

D.手太阳

E.足厥阴


参考答案:A


解析:

手足三阴与三阳经,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的是手少阳三焦经。


第268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络的生理机能的是


A.运输渗灌作用

B.营养支配作用

C.感应传导作用

D.调节作用

E.沟通联系作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经络的生理机能:(1)沟通联系作用;(2)运输渗灌作用;(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作用。


第269题 手阳明经络于


A.肾

B.心

C.脾

D.肺

E.肝


参考答案:D


解析:

手足三阴与三阳经,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为“表里相合”关系。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为表里。手阳明经属大肠,络于肺。


第270题 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少阳胆经

E.手少阳三焦经


参考答案:E


解析: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它们首尾相贯、依次衔接,从手太阴肺经起,依次为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及足厥阴肝经。记忆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


第271题 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


A.手厥阴心包经

B.手太阳小肠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阴肺经

E.手少阴心经


参考答案:C


解析:

循行于上肢外侧的经脉分布规律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第272题 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


A.正气抗邪

B.正气受损

C.正气虚

D.邪气损正

E.邪气亢盛


参考答案:C


解析:

邪正交争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正气虚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而体质正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


第273题 关于体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先天遗传性

B.差异多样性

C.不稳定性

D.群类趋同性

E.后天可调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体质的特点包括:先天遗传性、差异多样性、形神一体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连续可测性和后天可调性。


第274题 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称为


A.可测性

B.从化

C.病势

D.趋向性

E.质势


参考答案:E


解析:

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由于体质的特殊性,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可称之为“质势”。


第275题 “从化”是指


A.体质随社会而变化

B.体质随病情而变化

C.体质随环境而变化

D.环境随体质而变化

E.病情随体质而变化


参考答案:E


解析:

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


第276题 体质的构成正确的是


A.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个人因素

B.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机体状态

C.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个人因素

D.形态结构、心理机能、后天因素

E.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


参考答案:E


解析: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第277题 具有升散耗气特性的邪气是


A.寒邪

B.暑邪

C.湿邪

D.燥邪

E.风邪


参考答案:B


解析:

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耗气伤津。


第278题 痰饮痹阻心脉,可见


A.胸胁胀满

B.胸闷气喘

C.肢体麻木

D.胸闷心痛

E.恶心呕吐


参考答案:D


解析:

痰饮痹阻心脉,阻滞气血运行,可见胸闷心痛等。


第279题 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A.寒邪

B.暑邪

C.湿邪

D.燥邪

E.风邪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司呼吸,开窍于鼻,燥邪易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甚或燥伤肺络。


第280题 劳力过度,临床多见


A.少气懒言,体倦神乏

B.心悸,失眠,多梦

C.腹胀,便溏,消瘦

D.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E.健忘,早衰


参考答案:A


解析:

劳力过度,导致耗气,脏气虚少,功能减退,见少气懒言、神疲体倦、喘息汗出等。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