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81题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为阳邪,其性轻扬,可致腠理开泄
B.为阳邪,其性炎上
C.为阳邪,多挟湿致病
D.为阳邪,其性炎热
E.为阳邪,易伤阴位
参考答案:B
解析:
火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2)火热易扰心神;(3)火热易伤津耗气;(4)火热易生风动血;(5)火邪易致疮痈。
第284题 具有耗气伤津致病特点的邪气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之邪伤人,因其性燔灼急迫,一可迫津外泄而致津亏气耗;二可直接消灼津液,耗伤人体阴气。
第288题 湿邪致病可见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湿邪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及附着难移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并且附着难移等。湿性黏滞;若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胸闷呕恶。
第289题 火热之邪致病可见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火热易扰心神。火性炎上躁扰,故火邪伤人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等症。
第291题 致病后常先困脾的邪气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痰饮等。所以说湿易损伤脾阳。
第292题 偏食辛温燥热,则可导致
A.肺胃津伤
B.心肝火旺
C.肠胃积热
D.肺胃热盛
E.肝经湿热
参考答案:C
解析:
过于偏嗜寒热饮食,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发生某些病变,偏嗜辛温燥热饮食日久,则易致肠胃积热等。饮食入胃,经过胃的腐熟下传肠道,所以对胃肠的功能影响最明显。
第293题
情志为病,过思则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思则气结。指过度思虑,导致心脾气机郁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心悸、失眠、多梦、精神萎靡及倦怠乏力、食少、腹胀、便溏等症状。
第295题 暴喜可引起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喜则气缓,指过度喜乐,致使心气涣散或心神惮散的病机变化。轻者可见心悸失眠、少气无力、精神不集中等;重者神志失常、狂乱,或见心气暴脱而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
第297题 “行痹”主要是由何种邪气引起
A.寒邪
B.暑邪
C.湿邪
D.火邪
E.风邪
参考答案:E
解析:
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走不定。故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走、行无定处的特点。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即是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
第298题 侵犯人体,易于引起肿疡的邪气是
A.寒邪
B.暑邪
C.湿邪
D.火邪
E.风邪
参考答案:D
解析:
火邪易致疮痈: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燔灼腐肉,则发为痈肿疮疡。“痈疽原是火毒生”。“火毒”、“热毒”是引起疮疡的比较常见的原因,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