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2题 下列关于大黄法祛除胎毒的用法中不正确的是
A.略煮
B.胎粪通下后停服
C.脾虚气弱者勿用
D.大便正常者忌用
E.用生大黄
参考答案:D
解析:
祛除胎毒大黄法:生大黄3g。沸水适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入小儿口中,胎粪通下后停服。脾虚气弱者勿用。
第43题 下列各项,属于新生儿病态的是
A.胎怯
B.螳螂子
C.女婴生后3~5天乳房隆起如蚕豆到鸽蛋大小,2~3周消退
D.女婴生后5~7天阴道有少量流血,1~3天自止
E.马牙
参考答案:A
解析: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有几种特殊生理状态,不可误认为病态。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称为“螳螂子”,有助吮乳,不能挑割。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碎米大小隆起颗粒,称为“马牙”,会于数周或数月自行消失,不需挑刮。女婴生后3~5天乳房隆起如蚕豆到鸽蛋大小,可在2~3周后消退,不应处理或挤压。女婴生后5~7天阴道有少量流血,持续1~3天自止者,是为假月经,一般不必处理。还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等,均属于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第44题
不属于小儿正常断奶季节是
A.酷暑
B.初秋
C.深秋
D.初冬
E.春季
参考答案:A
解析:
断奶时间视母婴情况而定。小儿4~6个月起应逐渐添加辅食,12个月左右为最适合的断母乳时间。若遇婴儿患病或正值酷暑、严冬,可延至婴儿病愈、秋凉或春暖季节断奶。
第46题 在下列情况中,母亲仍应哺乳的是
A.患有传染病
B.重症心脏病
C.重症肾脏病
D.身体过弱
E.乳汁数量少
参考答案:E
解析:
若母亲患有严重疾病,如急慢性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慢性肾炎、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癫痫或心功能不全等,应停止哺乳。乳头皲裂、急性感染等可暂停哺乳,但要定时吸出乳汁,以免乳量减少。
第47题 患儿,出生后4天。家长发现小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垫状隆起,可活动。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A.影响吸乳,手术切除
B.应予治疗,解毒消肿
C.有利吸乳,不予处理
D.有利吸乳,但易感染
E.影响吸乳,消毒后挑割
参考答案:C
解析:
新生儿有几种特殊生理状态,不可误认为病态。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称为“螳螂子”,有助吮乳,不能挑割。
第48题 患儿,出生1天。面目红赤,多啼声响,无胎粪排出。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胎怯
B.胎惊
C.五硬
D.胎寒
E.胎毒
参考答案:E
解析:
胎毒为胎中禀受之毒,主要指热毒。胎毒重者,初生时多有面红目赤眵多、烦闹多啼、大便秘结等表现,易发生丹毒、痈疖、湿疹、胎黄、胎热、口疮等病证。
第49题 下列关于添加辅食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少到多
B.由稀到稠
C.由稠到稀
D.由细到粗
E.品种渐增
参考答案:C
解析:
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
第50题
患儿,4个月。前日其母给其喂蛋黄后,出现哭闹不安,大便干结,吃奶测少。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暂停添加辅食
B.继续添加辅食
C.改为人工喂养
D.改为混合喂养
E.暂停母乳喂养
参考答案:A
第52题
不适宜给小儿断奶的季节是
A.夏季
B.秋季
C.深秋
D.春季
E.以上都不适宜
参考答案:A
解析:
断奶时间视母婴情况而定。小儿4~6个月起应逐渐添加辅食,12个月左右为最适合的断母乳时间。若遇婴儿患病或正值酷暑、严冬,可延至婴儿病愈、秋凉或春暖季节断奶。
第53题 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碎米大小隆起,称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碎米大小隆起颗粒,称为“马牙”,会于数周或数月自行消失,不需挑刮。
第54题 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脂肪垫隆起,称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新生儿有几种特殊生理状态,不可误认为病态。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称为“螳螂子”,有助吮乳,不能挑割。
第55题 小儿可以完全断乳的适当年龄是
A.7~10个月
B.12~14个月
C.6~8个月
D.14~16个月
E.8~12个月
参考答案:E
解析:
断奶时间视母婴情况而定。小儿4~6个月起应逐渐添加辅食,8~12个月时可以完全断乳。若遇婴儿患病或正值酷暑、严冬,可延至婴儿病愈、秋凉或春暖季节断奶。
第56题 治疗寒湿阻滞证胎黄的基本法则是
A.化瘀消积退黄
B.清热利湿退黄
C.温中化湿退黄
D.疏肝利胆退黄
E.利水渗湿退黄
参考答案:C
解析:
胎黄寒湿阻滞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委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退黄。
代表方剂:茵陈理中汤。
第57题 胎黄的病变脏腑是
A.心小肠、肝胆
B.肾膀胱、脾胃
C.肺大肠、肝胆
D.肾膀胱、心肺
E.肝胆、脾胃
参考答案:E
解析:
胎黄的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欠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病久则气滞血瘀而黄疸日深难退。
第58题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证属
A.寒湿内蕴证
B.脾运失职证
C.肝失疏泄证
D.气滞血瘀证
E.肠腑阻结证
参考答案:D
解析:
胎黄气滞血瘀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治法:行气化瘀消积。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
第59题 下列病机中,不属于胎黄病机的是
A.寒湿内蕴
B.肺失通调
C.肝失疏泄
D.气滞血瘀
E.脾胃湿热
参考答案:B
解析:
胎黄的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欠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病久则气滞血瘀而黄疸日深难退。
第60题 下列属于病理性黄疸的是
A.生后第2~3日出现黄疽,第4~6日达高峰
B.足月儿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
C.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
D.小儿一般情况良好,除偶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E.生后24h以内出现黄疸
参考答案:E
解析: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以内)、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日上升幅度>85.5μmol/L或每小时上升幅度>8.5μmol/L)、程度重(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消退迟(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伴随各种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