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题 患儿,5个月。前囟、后囟均未闭合。其囟门闭合情况评价为
A.均不正常
B.前囟正常,后囟不正常
C.前囟不正常,后囟正常
D.需联系头围情况确定是否正常
E.均正常
参考答案:B
解析:
测量方法及正常值:前囟是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以囟门对边中点间的连线距离表示,出生时约1.5~2.0cm,至12~18个月闭合。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部分小儿出生时就已闭合,未闭合者正常情况应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
第22题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儿科推拿疗法的作用
A.经络畅通
B.气血循行
C.凉血止血
D.脏腑调和
E.神气安定
参考答案:C
解析:
推拿疗法:具有促进气血循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系疾病,如泄泻、呕吐、腹痛、疳证、厌食、积滞、口疮等;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杂病,如遗尿、痿证、痹证、惊风、肌性斜颈、五迟、五软等。推拿疗法亦有一些禁忌证,如急性出血性疾病、急性外伤、脊背皮肤感染等。
第25题 多种小儿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最高的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幼儿期:
从1周岁至满3周岁,称为幼儿期。
这一时期小儿由于断乳后食物品种转换,容易发生吐泻、疳证等脾系疾病;户外活动增多,接触面扩大,传染病发病率增高;幼儿识别危险、自我保护能力差,故易于发生中毒、烫伤等意外事故。
第28题 治疗寒喘,宜选用以下哪味药捣烂外敷肺俞穴
A.附子
B.白芥子
C.西河柳
D.吴茱萸
E.麻黄
参考答案:B
解析:
涂敷法是用新鲜的中药捣烂成药糊,或用药物研末加入水或醋调匀成药液,涂敷于体表局部或穴位处的一种外治法。如白芥子、胡椒、细辛研末,生姜汁调糊,涂敷肺俞穴,治寒喘;鲜马齿苋、青黛、鲜丝瓜叶等任选一种,调敷于腮部,治疗痄腮。
第29题 学龄前期起于
A.1周岁
B.3周岁后
C.2周岁
D.4周岁后
E.满5周岁
参考答案:B
解析:
学龄前期:从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
这一时期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学龄前期儿童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如溺水、烫伤、坠床、误服药物中毒等,应注意防护。
第30题 正常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
A.弦而稍数
B.浮而稍缓
C.软而稍数
D.浮而稍弦
E.浮而稍数
参考答案:C
解析:
小儿脉诊:健康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小儿病理脉象主要有浮、沉、迟、数、无力、有力六种基本脉象,分别表示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浮主表证,沉主里征;迟脉主寒,数脉主热;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第31题 新生儿中药用量应为成人量的
A.1/3
B.1/2
C.2/3
D.等量
E.1/6
参考答案:E
解析:
小儿用药剂量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医者经验而不同。为方便掌握,中药汤剂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量。
第32题 乳婴儿中药用量应为成人量的
A.1/3
B.1/2
C.1/2~2/3
D.等量
E.1/6
参考答案:A
解析:
小儿用药剂量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医者经验而不同。为方便掌握,中药汤剂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量。
A.香薷
B.五倍子
C.石榴皮
D.香樟木
E.生麻黄
参考答案:E
解析:
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成药液,熏蒸、浸泡、洗涤、沐浴患者局部或全身的治疗方法。熏蒸法用于麻疹、感冒的治疗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等,如麻疹初期透疹,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煎煮,加黄酒洒擦洗皮肤。
第35题 诊断小儿疾病,特别重要的诊查方法是
A.脉诊
B.问诊
C.闻诊
D.望诊
E.按诊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儿疾病的诊断方法,与临床其他各科一样,均运用望、闻、问、切四种不同的诊查手段进行诊断和辨证。因乳婴儿不会说话,较大儿童虽已会说话,也不能正确叙述自己的病情,加上就诊时常啼哭吵闹,影响气息脉象,故小儿诊法既主张四诊合参,又特别重视望诊。
A.厌食
B.疳积
C.泄泻
D.五迟
E.积滞
参考答案:B
解析:
胸廓前凸形如鸡胸,可见于佝偻病、哮喘;腹部膨大,肢体瘦弱,发稀,额上有青筋显现,属于疳积。
第37题 小儿血证可闻及的口气为
A.腥臭
B.臭腐
C.酸腐
D.酸腐而臭
E.臭秽
参考答案:A
解析:
口气臭秽,多属胃热;暖气酸腐,多为伤食;口气腥臭,见于血证,如齿血衄;口气如烂苹果味,为酸中毒的表现。
第38题 小儿摄入的食物要软而易消化,饮食有常、有节,否则易出现食积、吐泻的原因主要是
A.心常有余
B.肺常不足
C.脾常不足
D.肾常虚
E.肝常有余
参考答案:C
解析:
脾主运化,小儿脾常不足,表现为运化力弱,摄入的食物要软而易消化,饮食有常、有节,否则易出现食积、吐泻。
第39题 小儿易产生感冒、咳喘,原因主要是
A.肺脏娇嫩
B.肾常虚
C.稚阳未充
D.稚阴未长
E.脾常不足
参考答案:A
解析:
如肺主气、司呼吸,小儿肺脏娇嫩,表现为呼吸不匀、息数较促,易发感冒、咳喘。
第40题 小儿易受惊吓,原因主要是
A.脾常不足
B.肾常虚
C.心神怯弱
D.稚阴未长
E.肺脏娇嫩
参考答案:C
解析:
心主血脉、主神明,小儿心气朱充,心神怯弱未定,表现为脉数,易受惊吓,思维及行为的约束能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