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儿科学题库(607题)


第241题

患儿,2岁。1年前因患肠套叠行肠切除术,术后体质虚弱,发育迟缓,近半年皮肤黏膜苍白,爪甲色淡易脆,毛发枯黄,头晕目涩,颧红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3.1×1012/L。治疗应首选


A.八珍汤

B.归脾汤

C.一贯煎

D.左归丸

E.右归丸


参考答案:D


解析:

贫血肝肾阴虚证
证候:面色皮肤黏膜苍白,爪甲色白易脆,发育迟缓,头晕目涩,两颧潮红,潮热盗汗,毛发枯黄,四肢震颤抽动,舌红,苔少或光剥,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生血。
代表方剂:左归丸。


第242题 患儿,6个月。今晨起啼哭不安,阵阵捧腹啼叫,已解清稀大便3次,便多泡沫,臭气轻,可闻肠鸣,指纹淡红。其证候是


A.湿热泻

B.风寒泻

C.伤食泻

D.脾虚泻

E.脾肾阳虚泻


参考答案:B


解析:

风寒泻证
证候: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代表方剂:藿香正气散。


第243题

患儿,2岁。昨晚吃鸡腿3只,夜间阵阵哭闹,呕吐2次,至今晨大便3次,便稀薄,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不思进食,舌苔厚腻。其治法是


A.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B.运脾和胃,清肠化湿

C.运脾和胃,祛风散寒

D.运脾和胃,健脾益气

E.运脾和胃,温补脾肾


参考答案:A


解析:

伤食泻证
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滞。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代表方剂:保和丸。


第244题 患儿,7个月。病起1天,发热,泄泻9次,大便稀薄如水,泻下急迫,恶心呕吐,阵阵啼哭,小便短黄。治疗应首选


A.保和丸

B.平胃散

C.参苓白术散

D.藿香正气散

E.葛根黄芩黄连汤


参考答案:E


解析:

湿热泻证
证候: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代表方剂:葛根黄芩黄连汤。


第245题 患儿,3岁。口腔溃疡或糜烂,反复发作,形体消瘦,神疲颧红,周围不红,疼痛不甚,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治疗应首选


A.沙参麦冬汤

B.养胃增液汤

C.益黄散

D.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E.知柏地黄丸加附子


参考答案:D


解析:

口疮虚火上浮证
证候:口腔溃疡或糜烂,周围色不红或微红,疼痛不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原。
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第246题 患儿,9个月。泄泻3个月,身体日渐消瘦,现仍泻下不止,日行7、8次,精神萎靡,哭声微弱,面色青灰,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其证候是


A.脾阳虚弱

B.肾阳虚衰

C.阴津耗伤

D.气阴两伤

E.阴竭阳脱


参考答案:E


解析:

阴竭阳脱证
证候: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委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治法: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代表方剂: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第247题 感染诸虫引起贫血,最常见的是


A.蛔虫

B.蛲虫

C.绦虫

D.钩虫

E.姜片虫


参考答案:D


解析:

诸虫耗气伤血:饮食不清,感染诸虫,或不良卫生习惯,使虫卵进入体内并发育为成虫,诸虫寄生体内耗伤气血,尤其是钩虫踞于肠腑直接吮吸血液,皆能形成本病。


第248题 治疗疳气证首选方为


A.资生健脾丸

B.六君子汤

C.四君子汤

D.肥儿丸

E.八珍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疳气证
证候:形体略瘦,面色少华,毛发稀疏,不思饮食,精神欠佳,性急易怒,大便干稀不调,舌质略淡,苔薄微腻,脉细有力。
治法:调脾健运。
代表方剂:资生健脾丸。


第249题 治疗口疳应首选的方剂是


A.肥儿丸

B.石斛夜光丸

C.泻心导赤散

D.防己黄芪汤

E.参苓白术散


参考答案:C


解析:

口疳证
证候:口舌生疮,甚或满口糜烂,秽臭难闻,面赤心烦,夜卧不宁,小便短黄,或吐舌、弄舌,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滋阴生津。
代表方剂:泻心导赤散。


第250题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


A.健脾益气,滋生化源

B.健运脾胃,益气养血

C.补血养心,益气生血

D.滋养肝肾,益精生血

E.培补脾肾,化生气血


参考答案:E


解析:

由于本病以虚证为主,因此,补其不足、培其脾肾、化生气血是治疗本病的原则。


第251题 治疗贫血心脾两虚证,应首选方剂是


A.归脾汤

B.六君子汤

C.左归丸

D.右归丸

E.四物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脾两虚证
证候:面色萎黄或苍白,唇淡甲白,发黄稀疏,时有头晕目眩,心悸心慌,夜寐欠安,语声不振甚至低微,气短懒言,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舌淡红,脉细弱,指纹淡红。
治法:补脾养心,益气生血。
代表方剂:归脾汤。


第252题 口疳证的主要治法是


A.清心泻火,滋阴生津

B.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C.养血柔肝,滋阴明目

D.调理脾胃,助其纳化

E.清热泻火,滋阴生津


参考答案:A


解析:

口疳证
证候:口舌生疮,甚或满口糜烂,秽臭难闻,面赤心烦,夜卧不宁,小便短黄,或吐舌、弄舌,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滋阴生津。
代表方剂:泻心导赤散。


第253题 治疗积滞乳食内积证的首选方是


A.健脾丸

B.七味白术散

C.枳实导滞丸

D.肥儿丸或疳积散

E.消乳丸或保和丸


参考答案:E


解析:

积滞乳食内积证
证候:不思乳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烦躁啼哭,夜眠不安,手足心热,舌质红,苔白厚或黄厚腻,脉象弦滑,指纹紫滞。
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代表方剂:乳积者,选消乳丸;食积者,选保和丸。


第254题 诊断3月至6岁小儿贫血,其末梢血血红蛋白值应


A.<90g/L

B.<100g/L

C.<110g/L

D.<120g/L

E.<130g/L


参考答案:C


解析:

3个月~6岁血红蛋白<110g/L,6岁以上血红蛋白


第255题 干疳的主要治法是


A.养血柔肝

B.补益气血

C.滋阴生津

D.健脾温阳

E.调脾健运


参考答案:B


解析:

干疳证
证候:形体极度消瘦,皮肤干瘪起皱,大肉已脱,皮包骨头,貌似老人,毛发干枯,面色(白光)白,精神委靡,啼哭无力,腹凹如舟,杳不思食,大便稀溏或便秘,舌淡嫩,苔少,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
代表方剂:八珍汤。


第256题 治疗眼疳应首选的方剂是


A.肥儿丸

B.石斛夜光丸

C.泻心导赤散

D.防己黄芪汤

E.参苓白术散


参考答案:B


解析:

眼疳证
证候:两目干涩,畏光羞明,眼角赤烂,甚则黑睛混浊,白翳遮睛,或有夜盲等。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明目。
代表方剂:石斛夜光丸。


第257题 .治疗厌食脾失健运证的首选方剂是


A.不换金正气散

B.保和丸

C.健脾丸

D.异功散

E.平胃散


参考答案:A


解析:

厌食脾失健运证
证候: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而乏味,或伴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大便不调,偶尔多食后则脘腹饱胀,形体尚可,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或薄腻,脉尚有力。
治法: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代表方剂:不换金正气散。


第258题 厌食的基本治疗法则是


A.消食导滞

B.运脾开胃

C.健脾助运

D.理气醒脾

E.养胃育阴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病治疗,以运脾开胃为基本原则。


第259题 积滞的病变脏腑主要在


A.胃、小肠

B.胃、大肠

C.脾、小肠

D.脾、大肠

E.脾、胃


参考答案:E


解析:

积滞常由喂养不当,伤及脾胃,或脾胃虚损,复伤乳食所致,其病变脏腑在脾胃。


第260题 治疗厌食脾胃气虚证的首选方剂是


A.保和丸

B.异功散

C.四君子汤

D.补中益气汤

E.健脾丸


参考答案:B


解析:

厌食脾胃气虚证
证候:不思进食,食而不化,大便溏薄夹不消化食物,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肢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代表方剂:异功散、参苓白术散。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