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1题 胎火毒蕴型丹毒的治法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胎火蕴毒证证候:发生于新生儿,多见臀部,局部红肿灼热,常呈游走性;或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恶心呕吐。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
代表方: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第102题 丹毒风热毒蕴证选用的方剂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丹毒风热毒蕴证证候:发于头面部,皮肤焮红灼热,肿胀疼痛,甚则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热,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代表方:普济消毒饮加减。
第103题 丹毒湿热毒蕴证选用的方剂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丹毒湿热毒蕴证证候: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或反复发作,可形成大脚风。伴发热,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利湿清热解毒。
代表方: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第105题 阴虚火炽型有头疽治疗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阴虚火炽证证候:多见于消渴患者。肿势平塌,根脚散漫,皮色紫滞,脓腐难化,脓水稀少或带血水,疼痛剧烈。伴发热烦躁,口干唇燥,饮食少思,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细弦数。治法:滋阴生津,清热托毒。代表方:竹叶黄芪汤加减。
第107题 红丝疔挑刺疗法的操作要点为
A.沿红线两头针刺出血
B.梅花针沿红线打刺,微微出血
C.用三棱针从中挑断红线,微微出血
D.按“B”选项方法,并加神灯照法
E.用三棱针沿红线寸寸挑断,并令微微出血
参考答案:E
解析:
红丝疔的外治:红丝细者,宜用砭镰法。局部皮肤消毒后,以刀针沿红丝行走途径,寸寸挑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或在红丝尽头挑断,挑破处均盖贴太乙膏掺红灵丹。
第108题 下列哪项不是乳岩肿块的特点
A.无痛无热
B.皮色不变
C.表面光滑
D.质地坚硬
E.推之不移
参考答案:C
解析:
乳岩特点是乳房部出现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而质地坚硬的肿块,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头溢血,晚期溃烂,凹如泛莲。
第110题 乳痈妇女产后体虚多汗,露胸哺乳易致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乳痈的病因病机:
(1)乳汁郁积:乳汁郁积是最常见的原因。初产妇乳头破碎,或乳头畸形、凹陷,影响充分哺乳;或哺乳方法不当,或乳汁多而少饮,或断乳不当,均可导致乳汁郁积,乳络阻塞结块,郁久化热酿脓而成痈肿。
(2)肝郁胃热: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厥阴之气失于疏泄;产后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司,阳明胃热壅滞,均可使乳络闭阻不畅,郁而化热,形成乳痈。
(3)感受外邪:产妇体虚汗出受风,或露胸哺乳外感风邪;或乳儿含乳而睡,口中热毒之气侵入乳孔,均可使乳络郁滞不通,化热成痈。
第111题 乳岩的好发年龄是
A.30~50岁
B.30~60岁
C.40~50岁
D.40~60岁
E.50~60岁
参考答案:D
解析:
乳岩的临床表现:乳癌可分为一般类型乳腺癌及特殊类型乳腺癌。发病年龄一般在40~60岁,绝经期妇女发病率相对较高。
第112题 乳核肿块的直径多在
A.0.5~3cm之间
B.0.5~4cm之间
C.0.5~5cm之间
D.0.5~6cm之间
E.0.5~7cm之间
参考答案:C
解析:
乳核的特点与临床表现:多发于20~25岁女性,其次是15~20岁和25~30岁。肿块常单个发生,也可见多个在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同时或先后出现。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多在0.5~125px之间,边界清楚,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按之有硬橡皮球之弹性,活动度大,触诊常有滑脱感。肿块一般无疼痛感,少数可有轻微胀痛,但与月经无关。一般生长缓慢,妊娠期可迅速增大,应排除恶变可能。
第113题 患者女性,42岁,乳房肿块,界限不清,经前乳房胀痛,应首先考虑
A.乳岩
B.乳核
C.乳癖
D.乳痈
E.乳疬
参考答案:C
解析:
乳癖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活动度好。本病好发于25~45岁的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根据研究资料发现,本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尤其对伴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
第114题 乳癖肝郁痰凝证的首选方剂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乳癖肝郁痰凝证证候: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蒌贝散加减。
第115题 乳岩肝郁痰凝证的首选方剂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乳岩肝郁痰凝证证候:情志抑郁,或性情急躁,胸闷胁胀,或伴经前乳房作胀或少腹作胀。乳房部肿块皮色不变,质硬而边界不清。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加减。
第116题 患者女性,24岁,左乳房内单个肿块,无疼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应诊断为
A.乳癖
B.乳核
C.乳痈
D.乳岩
E.乳疬
参考答案:B
解析:
乳核的特点与临床表现:多发于20~25岁女性,其次是15~20岁和25~30岁。肿块常单个发生,也可见多个在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同时或先后出现。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多在0.5~125px之间,边界清楚,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按之有硬橡皮球之弹性,活动度大,触诊常有滑脱感。肿块一般无疼痛感,少数可有轻微胀痛,但与月经无关。一般生长缓慢,妊娠期可迅速增大,应排除恶变可能。
第117题 治疗乳痈气滞热壅证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乳痈气滞热壅证证候:乳汁郁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有恶寒发热,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苔薄,脉数。
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
第118题 治疗乳痈正虚毒恋证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正虚毒恋证证候: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治法:益气和营托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第119题 患者女性,26岁,产后第三周出现恶寒发热,右乳肿胀疼痛,体温38.7℃,检查见右乳红肿,无波动感,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数。此时的治疗方法是
A.切开引流
B.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C.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D.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E.泻火解毒利湿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患者属于乳痈气滞热壅证,治法为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第120题
某患者,一侧乳房广泛紧韧肿硬,皮色紫红,皮肤呈橘皮样变,全身炎症反应不明显,应首先考虑为
A.乳岩
B.乳痨
C.乳痈
D.乳发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解析:
乳岩一般类型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常为乳房内无痛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不易推动,常与皮肤黏连,出现病灶中心酒窝征,个别可伴乳头溢液。后期随着癌肿逐渐增大,产生不同程度疼痛,皮肤可呈橘皮样水肿、变色;病变周围可出现散在的小肿块,状如堆栗;乳头内缩或抬高,偶可见到皮肤溃疡。晚期,乳房肿块溃烂,疮口边缘不整齐,中央凹陷似岩穴,有时外翻似菜花,时渗紫红血水,恶臭难闻。癌肿转移至腋下及锁骨上时,可触及散在、数目少、质硬无痛的肿物,以后渐大,互相黏连,融合成团,继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憔悴等恶病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