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外科学题库(328题)


第61题 初起皮肤上有粟粒样脓头,红肿热痛,病情发展则脓头增多,溃后状如蜂窝,范围在9~12cm之间的是


A.痈

B.疔

C.疖

D.有头疽

E.无头疽


参考答案:D


解析:

有头疽的特点: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300px,大者可在750px以上。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第62题 生于下列哪一部位的疔疮最易发生走黄


A.项后

B.四肢

C.颜面

D.少腹

E.膻中


参考答案:C


解析:

发于颜面部的疔疮,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发于手足部的疔疮,易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


第63题 有头疽的好发部位是


A.臀部

B.面部

C.四肢部

D.项后背部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第64题 结喉之处肿势散漫,坚硬灼痛,壮热口渴,吞咽困难的疾病是


A.颈痈

B.瘰疬

C.发颐

D.臖核

E.锁喉痈


参考答案:E


解析:

锁喉痈的临床特点:锁喉痈是发于颈前正中结喉处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红肿绕喉故名。又称猛疽、结喉痈,俗称盘颈痰毒。其特点是来势暴急,初起结喉处红肿绕喉,根脚散漫,坚硬灼热疼痛,范围较大,肿势蔓延至颈部两侧、腮颊及胸前,可连及咽喉、舌下,并发喉风、重舌甚至痉厥等险症,伴壮热口渴、头痛项强等症状。


第65题 三陷证中之火陷型多发生于疽证第几候


A.2候

B.1~2候

C.3~4候

D.2~3候

E.4候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陷的分类:根据病变不同阶段分为三种:发于有头疽1~2候毒盛期的火陷,发于2~3候溃脓期的干陷,发于4候收口期的虚陷。


第66题 颈痈风热痰毒证治疗选用


A.五味消毒饮

B.黄连解毒汤

C.仙方活命饮

D.牛蒡解肌汤

E.普济消毒饮


参考答案:D


解析:

颈痈之风热痰毒证
证候:颈旁结块,初起色白濡肿,形如鸡卵,灼热疼痛,逐渐红肿化脓。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项强,咽痛,口干,溲赤便秘,苔薄腻,脉滑数等。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方药: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第67题 有头疽患者若伴有消渴病,最易出现的变证是


A.走黄

B.内陷

C.失荣

D.肺痈

E.颈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有头疽的特点: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300px,大者可在750px以上。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第68题 发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


A.疖

B.有头疽

C.疔

D.附骨疽

E.痈


参考答案:E


解析:

痈的概念与特点: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痈有“内痈”、“外痈”之分。外痈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范围多在6~225px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恶寒、发热、口渴等症状。


第69题 局部红肿热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在3cm左右,易脓、易溃、易敛之病是


A.痈

B.疔

C.疖

D.有头疽

E.无头疽


参考答案:C


解析: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肿势局限,范围多在75px左右,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临床分暑疖(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


第70题 丹毒发病的总因为


A.肝脾郁火

B.湿热火毒

C.胎热火毒

D.风热火毒

E.血热火毒


参考答案:E


解析:

丹毒总由血热火毒为患。发于头面部者,多夹风热;发于胸腹腰胯部者,多夹肝脾郁火;发于下肢者,多夹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有胎热火毒。


第71题 蝼蛄疖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A.根脚坚硬

B.疮大如梅李

C.疖中心有脓头

D.日久头皮窜空

E.多发于儿童头部


参考答案:C


解析:

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临床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坚硬型,疮形肿势虽小,但根脚坚硬,溃破出脓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还会复发,常为一处未愈,他处又生。一种是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联三五枚,溃破脓出而不易愈合,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串穴之状。病久可损及颅骨,如以探针或药线探之,可触及粗糙的骨质。


第72题 三陷证中之虚陷型多发生于疽证第几候


A.2候

B.1~2候

C.2~3候

D.4候

E.3~4候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陷的分类:根据病变不同阶段分为三种:发于有头疽1~2候毒盛期的火陷,发于2~3候溃脓期的干陷,发于4候收口期的虚陷。


第73题 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是


A.痈

B.疔

C.疖

D.有头疽

E.无头疽


参考答案:C


解析: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肿势局限,范围多在75px左右,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临床分暑疖(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


第74题 8月上旬,一男性儿童前额部出现2个红肿结块,约2cm×2cm,中央有一个脓头未溃,疼痛拒按,伴口渴便秘,尿短赤。应选用


A.五味消毒饮

B.仙方活命饮

C.清暑汤

D.防风通圣散

E.黄连解毒汤


参考答案:C


解析:

暑热浸淫证证候:发于夏秋季节,以小儿及产妇多见。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伴发热,口干,便秘,溲赤。舌苔薄腻,脉滑数。
治法:清暑化湿解毒
代表方:清暑汤加减。


第75题 患者鼻翼右侧有一枚粟粒样脓头,麻痒并作,红肿热痛,顶突根深坚硬,舌红,苔薄黄,脉数。治则应为


A.和营托毒

B.清热利湿,和营消肿

C.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D.清热解毒

E.和营托毒,清热利湿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本题患者的临床表现辨为颜面部疔疮初起。而疔的内治,以清热解毒为治疗大法。早期,热毒蕴结证宜清热解毒;火毒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中期,热胜肉腐证,宜清热透脓托毒。发于下肢者应注重清热利湿解毒。烂疔、疫疔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76题 患者一侧臀部结块,肿胀疼痛,皮肤灼热,红肿以中心为著,边界不清,步行困难,身热头痛,病前有局部肌肉注射史。应诊断为


A.丹毒

B.流注

C.臀痈

D.环跳疽

E.附骨疽


参考答案:C


解析:

臀痈的临床特点:臀痈是发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范围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由于肌肉注射引起者,俗称针毒结块。其特点是来势急,病位深,范围大,难于起发,成脓较快,但腐溃较难,收口亦慢。


第77题 颜面部疖和疔的鉴别要点是


A.脓的形质

B.皮肤颜色

C.根脚深浅

D.起病速度

E.发热程度


参考答案:C


解析:

颜面部疔疮与疖的鉴别:疖好发于颜面部,但红肿范围不超过75px,无明显根脚,一般无全身症状。


第78题 下列哪项不是疖的病因病机


A.夏秋季节感受暑毒而生

B.暑湿引起痱子,搔抓破伤染毒

C.天热汗出不畅,湿热蕴蒸肌肤

D.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

E.正气不足,毒邪流窜,经络阻隔,气血凝滞


参考答案:E


解析:

疖的病因病机:常因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所致;或夏秋季节感受暑毒而生;或因汗出不畅,暑湿热蕴蒸肌肤,引起痱子,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成。


第79题 患者左腋下肿痛4天,左上肢活动不利,1周前有左手指外伤史。治疗宜选用


A.柴胡清肝汤

B.五神汤

C.萆薢渗湿汤

D.仙方活命饮

E.牛蒡解肌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腋痈之肝郁痰火证
证候:腋部暴肿热痛,全身发热,头痛,胸胁牵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解郁,消肿化毒。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脓成加炙甲片、皂角刺。


第80题 下列不属于疖的是


A.有头疖

B.无头疖

C.蝼蛄疖

D.疖病

E.痤疮


参考答案:E


解析:

疖临床分暑疖(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