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口腔助理医师 牙周病学试题(102题)


第21题 患者,男,45岁,体健。每日吸烟1包,患慢性牙周炎,经牙周系统治疗及配合袋内局部药物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口腔卫生保持良好,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最应是


A.营养因素

B.咬合关系

C.吸烟

D.使用药物不当

E.工作紧张


参考答案:C


解析:

吸烟是牙周炎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不仅提高了牙周炎的发病率,还会加重病变的严重程度,影响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使牙周炎易复发。


第22题 与牙周炎发生关系密切的菌斑是


A.龈上菌斑

B.光滑面菌斑

C.颈沿菌斑

D.龈下菌斑

E.邻面菌斑


参考答案:D


解析:

牙菌斑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以下,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以G-兼性菌、厌氧菌和(或)活动菌为主,与牙周病关系密切。


第23题 牙周病的始动因素是


A.遗传因素

B.牙菌斑

C.牙石

D.牙合 创伤

E.内分泌因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目前普遍认为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引发牙周病必需的始动因素。牙菌斑细菌的抗原成分及其产生的毒素和酶等毒性因子,可直接造成牙周组织破坏,也可引发宿主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间接造成牙周组织破坏。故选B。


第24题 证据充分的牙周致病菌是


A.中间普氏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

B.伴放线聚集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

C.齿垢密螺旋体和伴放线放线杆菌

D.齿垢密螺旋体和福赛坦氏菌

E.具核梭杆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


参考答案:B


解析:

证据充分的牙周致病菌有:伴放线聚集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菌。中等证据的致病菌有:直肠弯曲杆菌,缠结优杆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中间链球菌,齿垢密螺旋体。故选B。


第25题 有关牙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来自机械刺激

B.牙石增加了菌斑的滞留

C.龈下牙石需用探针检查

D.刷牙方法可影响牙石的形成

E.牙周病的治疗应彻底清除牙石


参考答案:A


解析:

牙石与牙周病关系密切,虽然牙石对牙龈可能具有一定机械刺激,但对牙周组织的主要危害来自其表面堆积的菌斑,由于牙石的存在使得菌斑与组织表面紧密接触,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此外,牙石的多孔结构也容易吸收大量的细菌毒素;牙石也妨碍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


第26题 关于 牙合 创伤,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合 创伤可引起牙槽骨吸收

B.牙合 创伤可引起牙周袋

C.慢性 牙合 创伤常因牙磨损、牙齿突出等因素所致

D.急性 牙合 创伤常因修复体等医源性因素所致

E.继发性 牙合 创伤是因牙周组织支持力不足所致


参考答案:B


解析:

单纯、短期的 牙合 创伤不会引起牙周袋,也不会引起或加重牙龈的炎症。牙周炎的始动因素是细菌,疾病的本质是炎症导致的牙周组织破坏,殆创伤是一个重要的局部促进因素。故选B。


第27题 假性牙周袋与真性牙周袋的区别是


A.牙周袋的深度

B.牙周袋的形状

C.牙周袋底的位置

D.牙龈有无增生或肿胀

E.牙龈有无炎症


参考答案:C


解析:

真性牙周袋和假性牙周袋区别在于牙周附着是否丧失。假性牙周袋的结合上皮位置并未向根方移位,仅龈缘向冠方迁移。真性牙周袋的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冠方部分与牙面分离形成牙周袋,袋底向根方延伸。故选C。


第28题 患者,男,18岁。牙龈肥大3个月,服用苯妥英钠半年。检查见上、下颌牙牙龈乳头圆钝,覆盖1/3牙面,未探及釉牙骨质界。该患者应诊断为


A.慢性龈炎

B.慢性牙周炎

C.药物性牙龈肥大

D.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E.急性龈乳头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药物性牙龈肥大又称药物性牙龈增生,本病是指全身用药引起牙龈肥大,与长期用药有关,此病主要由服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钙通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等引起。


第29题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治疗,错误的是


A.停止使用或更换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

B.洁治、刮治

C.局部药物治疗

D.手术切除增生牙龈

E.全身用药


参考答案:E


解析:

该病的治疗需停用或更换引起牙龈增生肥大的药物;通过洁治、刮治以消除菌斑、牙石,并消除其他一切导致菌斑滞留的因素;局部药物治疗、口腔卫生宣教、定期复查;必要时可行牙龈切除并成形的手术治疗。故选E。


第30题 药物性牙龈增生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A.慢性牙周炎

B.急性坏死性龈炎

C.急性龈乳头炎

D.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E.侵袭性牙周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该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全口牙龈普遍增生肥大,需与其相鉴别的是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和以牙龈增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龈炎。故选D。


第31题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牙龈纤维瘤病

B.慢性牙周炎

C.侵袭性牙周炎

D.药物性牙龈增生

E.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该患者高血压病史及服药史,以及临床表现其均符合药物性牙龈增生的诊断。


第32题 此患者引起牙龈增生最可能的药物是


A.异山梨酯

B.苯妥英钠

C.环孢菌素

D.硝苯地平

E.利血平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患者年龄及高血压病史,最可能服用的药物为降压药硝苯地平。


第33题 该患者的治疗方案,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停止使用或更换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

B.控制血糖

C.牙周洁治、刮治,口腔卫生宣传教育

D.炎症明显时局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E.必要时可做牙周手术


参考答案:B


解析:

该病的治疗需停用或更换引起牙龈增生肥大的药物;通过洁治、刮治以消除菌斑、牙石,并消除其他一切导致菌斑滞留的因素;局部药物治疗、口腔卫生宣教、定期复查;必要时可行牙龈切除并成形的手术治疗。故选B。


第34题 患者,女,40岁。主诉牙龈增生2年,有高血压病史。检查:全口牙龈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牙龈乳头因增生而相连,牙龈表面有的呈桑葚状,牙龈质地坚实,呈暗红色,造成以上症状的原因是患者可能服用了


A.苯巴比妥钠

B.环孢素

C.硝酸异山梨酯

D.硝苯地平

E.硝普钠


参考答案:D


解析: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牙龈组织一般呈淡粉红色,质地坚韧,略有弹性,一般不易出血。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无疼痛。由于牙龈增生肿大,使龈沟加深,形成假性牙周袋。菌斑的堆积,使之合并有程度不同的牙龈炎症,此时牙龈可呈深红或紫红色,质地较松软,牙龈边缘部分易于出血,其原因是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和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等药物者,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因此最可能是服用了硝苯地平,答案为D。


第35题 患者,女,29岁。近3个月来刷牙、咀嚼硬物时牙龈易出血,牙龈长一肿块2个月,并慢慢长大,影响进食。检查:多数龈缘及龈乳头鲜红色,松软发亮,右下切牙唇侧有一瘤状增生物。确诊前,最应询问的病史为


A.刷牙史

B.牙签剔牙史

C.食物嵌塞史

D.服抗生素史

E.妊娠史


参考答案:E


解析:

该患者为育龄期妇女,临床检查见龈缘和牙间乳头肿胀,鲜红发亮,松软,牙龈易出血,且右下切牙肿物与妊娠期龈瘤表现相符。妊娠期龈瘤常发生于单个龈乳头,明显肿大,生长迅速,质软,可有蒂,鲜红或暗紫色,表面发亮,大时可妨碍进食,需手术切除。符合妊娠期龈炎的表现,最应询问妊娠史。故选E。


第36题 妊娠期龈炎的防治原则,不包括


A.去除局部刺激物

B.局部应用1%过氧化氢溶液含漱

C.严格控制菌斑

D.适时手术切除龈瘤

E.全身应用抗生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妊娠期龈炎防治原则为:①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局部应用1%~3%过氧化氢溶液含漱;②避免使用抗生素;③妊娠瘤可于妊娠4~6个月或分娩后手术切除;④妊娠初期严格控制菌斑,及时治疗原有龈缘炎。


第37题 妊娠期龈炎的诊断依据不包括


A.育龄妇女

B.牙龈退缩

C.牙龈出现鲜红色,高度水肿、肥大

D.牙龈极易出血

E.有龈瘤样表征


参考答案:B


解析:

妊娠期龈炎表现为牙龈高度水肿、肥大,呈鲜红色,探诊极易出血,也可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龈乳头呈瘤样肥大,但无附着丧失。故选B。


第38题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临床表现,除了


A.牙龈的肥厚影响唇舌运动及咀嚼

B.相邻乳头可相互连接将牙面覆盖,呈分叶状

C.质地坚实,略有弹性

D.牙龈增生挤压致牙齿移位

E.增生仅发生于个别牙龈


参考答案:E


解析:

药物性牙龈增生常发生于全口牙龈。患者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仅觉因牙龈的肥厚而影响唇舌运动及咀嚼。牙龈颜色呈淡粉红色,龈缘肥厚,龈乳头呈球形突出,并且相邻乳头可相互连接将牙面覆盖,呈分叶状或桑葚状。重者波及附着龈,增生牙龈与正常牙龈间有深沟为界限,质地坚实,略有弹性。牙龈增生挤压可致牙齿移位。牙龈仅表现增生肥大,不形成牙周袋。故选E。


第39题 下列药物可导致牙龈增生,除了


A.环孢菌素

B.苯妥英钠

C.异山梨酯

D.维拉帕米

E.硝苯地平


参考答案:C


解析:

与药物性牙龈增生有关的3类药物是:①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②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③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故选C。


第40题 患者,女,29岁,体健。近3个月来刷牙、咀嚼硬物时牙龈易出血。若此患者诊断为妊娠期龈炎,临床检查最可能的会有


A.牙龈乳头变平

B.牙龈疼痛、出血,有恶臭味

C.龈缘及乳头鲜红色,松软发亮

D.牙龈增生盖过牙面的2/3

E.牙龈出血及牙齿松动


参考答案:C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