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粘膜病学试题(132题)


第21题 下列哪项关于该病的描述是正确的


A.该病预后差,需住院进行全面治疗

B.由于引发该病的病原微生物可经口-呼吸道传播,故该患儿应避免接触其他儿童与幼儿

C.该病是变态反应性疾病,无传染性,患儿不需隔离

D.该病成人多发,在儿童很少见

E.该病病理表现为非特异性溃疡,后期可见肉芽组织增生


参考答案:B


解析:

该病预后一般良好,不需住院进行全面治疗。急性疱疹性龈口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发病较多,传染性强,通过飞沫传播,发病季节性不强。组织病理:由于上皮细胞发生气球样变和网状液化而在上皮内形成疱。刮取早期水疱基底部细胞做涂片,可见毛玻璃样核、多核合胞体及核内包涵体三种变化,无肉芽组织增生。


第22题 患者,男性,49岁。5天前患感冒后,上唇及口周皮肤出现多个成簇的针头大小水疱,随后破裂,形成糜烂、结痂,患者自述病变部位灼痒、疼痛。下列诊断正确的是


A.天疱疮

B.带状疱疹

C.复发性唇疱疹

D.药物过敏性口炎

E.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参考答案:C


解析: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的口唇损害有两个特征: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常为多个成簇的疱,单个的疱较少见;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的位置,或邻近原先发作过的位置。


第23题 下列药物中,不适用于口腔单纯性疱疹治疗的药物是


A.聚肌胞

B.利巴韦林

C.干扰素

D.咪康唑

E.阿昔洛韦


参考答案:D


解析:

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1.局部治疗用消炎、镇痛剂,但不能用激素类药物。①局部擦药:1%金霉素甘油、新霉素或杆菌肽或硼酸软膏,1%甲紫液,0.1%碘苷眼药水等:。②湿敷:0.1%乳酸依沙吖啶(利凡诺)液,0.025%~0.05%硫酸锌溶液。③漱口剂:若疼痛重,可用1%~ 2%普鲁卡因,0.5%一1%达克罗宁液含漱,以减轻疼痛。④激光照射:可止痒、镇痛,促进疱液吸收、结痂。

2.全身治疗①支持疗法:适当休息,对症处理。给予高能量、易消化、富于营养的流食或软食。口服多种维生素类药物。必要时可由静脉输入5%~ 10%葡萄糖液。②全身用药:可服用病毒灵(吗啉双胍),每片0.2g,每次l~2片,每日3次。口服板蓝根片或冲剂,口炎冲剂等。病重者可选用左旋咪唑、聚肌胞、干扰素等药物。


第24题 导致手足口病发病的病毒有哪些


A.柯萨奇病毒A16型

B.柯萨奇病毒A4型

C.埃可病毒EV71型

D.肠道病毒71型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解析: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微生物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5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 EV71),其中以Cox A16及EV71型最为常见,我国主要为前者,但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Cox A16多在婴幼儿中流行,而肠道病毒常致较大儿童及成年人罹患。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第25题 下列关于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全年均可发病

B.3岁以下幼儿是主要罹患者

C.有明显的地区性发病特征

D.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

E.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


参考答案:C


解析: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3~4天,多数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常有1~3天的持续低热,皮疹多在第2天出现,呈离心性分布,多见于手指、足趾背面及指甲周围,也可见于手掌、足底、会阴及臀部。开始时为玫红色斑丘疹,l天后形成半透明的小水疱,如不破溃感染,常在2~4天吸收干燥,呈深褐色薄痂,脱落后无瘢痕。口内颊黏膜、软腭、舌缘及唇内侧也有散在的红斑及小疱疹,多与皮疹同时出现,或稍晚l~2天出现。口内疱疹极易破溃成糜烂面,上覆灰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充血、红肿。患儿常有流涎、拒食、烦躁等症状。本病的整个病程为5~7日,个别达10日。一般可自愈,预后良好,并发症少见,但少数患者可复发。


第26题 治疗带状疱疹可采用


A.注射干扰素或转移因子,口服镇痛药物

B.口服磺胺类药物

C.每日注射链霉素0.5g;或异烟肼每日0. lg局部封闭,每日或隔日1次

D.酮康唑:成人剂量为每日1次口服200mg,2—4周一个疗程

E.口服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病有自限性,治疗原则为:镇痛、抗病毒、消炎,缩短病程,预防感染。①抗病毒药物:尽早应用伐昔洛韦(万乃洛韦)、泛昔洛韦、阿糖腺苷,可干扰疱疹病毒DNA早期合成。②镇痛药:可口服阿尼利定,氨基比林/苯巴比妥月E那西丁/咖啡因(去痛片),布洛芬(芬必得),吲哚美辛等。③干扰素和人重组干扰素α-2b,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病人可酌情选用,其他如转移因子,胸腺素(胸腺肽)等均可有助于缩短病程。④皮质类固醇激素:病情严重可早期使用,以减轻神经节炎症后的纤维化,减少神经痛,一般泼尼松必须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


第27题 带状疱疹的致病病原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真菌

D.病毒

E.细菌


参考答案:D


解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第28题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好发人群是


A.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见

B.老年人

C.青少年

D.更年期妇女

E.40岁左右的中年人


参考答案:A


第29题 下面关于口腔单纯疱疹发病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A.口腔单纯疱疹的传染源是感染口腔单纯疱疹病毒的患者。

B.口腔单纯疱疹是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腰以下皮肤和生殖器感染,其和口腔单纯疱疹发病无关

C.单纯疱疹病毒只引起口腔单纯疱疹的发生,不能引发生殖器疱疹

D.单纯疱疹病毒在人体内可以产生永久性免疫力,故该病很少复发

E.单纯疱疹病毒在人体内不能产生永久性免疫力


参考答案:E


解析:

口腔单纯疱疹的传染源是口腔单纯疱疹病毒;I型单纯疱疹病毒主要引起口腔黏膜、咽、口周皮肤、面部、腰以上皮肤黏膜及脑的感染。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腰以下皮肤和生殖器感染,和口腔单纯疱疹发病有关。单纯疱疹病毒在人体内不能产生永久性免疫力。


第30题 机体在对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过程中,最具作用的是


A.唾液溶菌酶

B.唾液黏蛋白

C.细胞免疫

D.上皮角蛋白

E.体液免疫


参考答案:C


解析:

机体在对抗病毒性疾病时,最具作用的就是免疫,而细胞免疫属于获得性免疫应答,能够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第31题 下列关于口腔单纯疱疹病毒的传播途径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唾液

B.飞沫

C.胎儿经产道感染

D.疱疹液

E.输血


参考答案:E


解析:

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及无症状的带病毒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传染方式主要为直接经呼吸道、口腔、鼻、眼结膜、生殖器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第32题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疱疹性龈口炎与疱疹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区别点


A.好发年龄不同

B.两种疾病发病患者性别存在差异性

C.前者为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后者为反复发作、全身反应较轻

D.前者病损表现为成簇小水疱,疱破后可形成大片浅溃疡;后者病损表现为散在小溃疡,无发疱期

E.前者病损可伴皮肤损害;后者病损无皮肤损害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33题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复发时易感染的部位是


A.舌腹面

B.舌背

C.口唇或接近口唇处

D.软腭

E.颊部


参考答案:C


第34题 下列口腔黏膜疾病,临床表现和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临床表现最接近的是


A.白色网纹样病变

B.较严重的龈口炎

C.红色增殖样变

D.白色角化

E.口腔深大溃疡


参考答案:B


解析: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临床表现:①前驱期:有4—7天潜伏期,以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甚至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深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经过1—2天后,特别是邻近乳磨牙(成人是前磨牙)的上腭和缘龈广泛充血、水肿。②水疱期:口腔黏膜呈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③糜烂期:水疱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上覆黄色假膜。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需700天。


第35题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发病过程在临床上可分为


A.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期、静止期

B.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期、愈合期

C.充血期、水疱期、糜烂期、愈合期

D.前驱期、水疱期、静止期、愈合期

E.前驱期、充血水肿期、糜烂期、愈合期


参考答案:B


第36题 下列关于血管神经性水肿治疗描述正确的是


A.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B.隔离变应原,抗过敏治疗

C.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D.心理治疗

E.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治疗与荨麻疹治疗相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用一般的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使用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等抗纤溶酶(纤溶酶为Cl的活化剂)药物治疗,同时有预防及减少复发的效用。雄性激素(垂体前叶阻滞剂达那唑有轻度抗雄性激素作用)可以刺激机体Cl抑制物的合成而产生疗效。常用达那唑0.2—0.6g/d或司坦唑(康力龙)2mg/d,两者疗效相近,但后者价格较便宜。有些病例采用舌下含服睾酮有效。对急性严重发作病例,可使用新鲜血浆或纯化的含Cl抑制物的制剂。有喉头水肿导致呼吸窒息时应采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必要时可使用肾上腺素及皮质激素。


第37题 血管神经性水肿属于


A.自身免疫性疾病

B.变态反应性疾病

C.遗传性疾病

D.传染性疾病

E.创伤性疾病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管神经性水肿亦称巨型荨麻疹,是变态反应的一种,属第一型变态反应局部反应型。特点是突然发作,局限性水肿,消退也较迅速。


第38题 药物过敏性口炎时机体产生的抗体是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参考答案:E


解析:

药物过敏性口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敷贴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使超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为I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其介导物质是肥大细胞和IgE,因此本题应选E。


第39题 药物过敏性口炎临床诊断依据是


A.发病前的用药史,口腔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可出现红斑水疱

B.发病前的用药史,病损区黏膜出现朱光白色网纹伴充血

C.发病前的用药史,口腔黏膜病损为突然发生的急性炎症,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后,病损很快消退

D.起病急,口腔黏膜出现红斑、水疱

E.起病急,口腔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可出现糜烂和溃疡


参考答案:C


解析:

药物过敏性口炎临床诊断依据:①有明确的用药史或曾有药物过敏史。②突然发生的急性炎症,口腔黏膜起疱,疱破溃形成糜烂面,边缘多比较整齐。皮肤有红斑、疱疹及丘疹等病变。③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后,病损很快愈合。


第40题 易引发药物过敏性口炎的药物是


A.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药、维生素

B.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维生素、抗生素类药

C.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药、无机盐类药

D.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类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

E.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药、复方氨基酸制剂


参考答案:D


解析:

由于过敏体质者使用药物引起变态反应而发病。引起过敏的药物一般以抗原性较强的化学药物所产生的反应最多。常见的有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药、抗生素类药,以青霉素最突出,过敏者较多。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