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1题 女性,35岁,2个月来每于饭后1小时上腹疼痛。进食不缓解,呕吐后减轻。需做以下哪项检查有助于诊断
A.胃液分析
B.胃镜
C.腹部B超
D.CT
E.便隐血试验
参考答案:B
解析:
这道题选B
胃溃疡疼痛与胃酸刺激有关,临床上疼痛与饮食之间具有典型规律的节律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直至下次进餐后重复上述规律。进食物不缓解,因此考虑是胃溃疡,所以使用胃镜检查。
第62题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以出血为主要表现者,其鉴别主要依靠
A.钡餐透视
B.胃液分析
C.下胃管
D.急诊胃镜检查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诊胃镜在活动性出血时可以应用,不但可以直视出血部位还可以喷洒止血药物止血。
第63题 女,32岁。阵发性上腹痛2年,夜间加重,疼痛有季节性,冬季明显,有反酸,为进一步确诊,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X线钡餐检查
B.CT检查
C.胃液细胞学检查
D.胃液分析
E.B超
参考答案:A
解析:
阵发性上腹痛、夜间痛首先考虑十二指肠溃疡,确诊首选胃肠镜,选项中没有,那优先X线钡餐检查。
第64题 男性,47岁。消化性溃疡史13年,近3个月复发,经2个月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为明确诊断应做哪项检查最有助诊断
A.反复便隐血试验
B.胃镜+活检
C.胃液分析
D.钡透
E.B超
参考答案:B
解析:
胃镜是最可靠的诊断手段,而且可以直接取活检,明确病理,因此选B。
第65题
女性,47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向背部放射,3次上消化道出血。BAO为9mmol/h,PAO30mmol/h。钡透2次十二指肠球部及胃无异常。最大可能为
A.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B.促胃泌素瘤
C.慢性胆囊炎
D.胃癌
E.慢性胃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因题中所示BA0为9mmol/L,PA030mmol/L,不符合胃泌瘤诊断所需的实验室检查:基础酸排量(BAO)>15mEq/h,BAO/MAO>60%。空腹血清胃泌素常>500pg/ml。故选项B不正确。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约占DU的3%,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的乳头近端(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球后溃疡多具有DU的临床特点,但夜间疼痛和背部放射痛更为多见,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差,较易并发出血。这里问的是最大可能,题干提示十二指肠球及胃无异常,我们只能根据它给出的条件来决定,和临床实际还是有差距的。
第66题 女性,42岁,间断性上腹痛2年。疼痛多在餐前。进食后缓解。查体:腹平软,剑下偏右压痛。钡透:十二指肠球变形。此患者最可能是
A.十二指肠球炎
B.慢性胃炎
C.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D.十二指肠球溃疡
E.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参考答案:D
解析:
十二指肠球溃疡:是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钡透:十二指肠球变形。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是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钡餐示十二指肠球后段狭窄,并见米粒大小之龛影。具DU的临床特点,但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见,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较易并发出血。
普通意义上的十二指肠溃疡,钡餐多提示十二指肠球畸形,间断性上腹痛2年。疼痛多在餐前。进食后缓解这个描述提示空腹痛,进餐后缓解,这是典型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特点,因此可以排除十二指肠炎。
第67题 男性,48岁.周期性上腹痛2年,近1周持续左肋下疼痛,钡透见胃角部龛影,直径1㎝;胃酸分泌正常偏低。内科治疗8周后疼痛稍减轻,进一步处理首选
A.胃镜检查+活检
B.继续保守治疗,反复查便潜血试验
C.钡透
D.继续保守治疗
E.手术治疗
参考答案:A
解析:
目前由于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效率已经大大提高,由于胃溃疡有癌变可能,在胃溃疡治疗中有个治疗原则就是如果胃溃疡治疗效果不明显(内科治疗8周后疼痛稍减轻),均需要排除恶变,因此要求胃镜检查+活检.先明确诊断,再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第68题 关于胃十二指肠大出血,下列哪项正确
A.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B.可有移动性浊音
C.出现休克,说明失血量至少超过1500ml
D.胃小弯溃疡出血,常来自胃左、右动脉
E.十二指肠后壁出血来自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参考答案:D
解析:
消化道出血时,量较大,可因肠内积血对肠道刺激出现肠鸣音活跃,也可正常,一般不会减弱。只是消化道内出血,没有在腹腔内出血,故无移动性浊音。出现休克,一般是说明失血量至少超过800-1200ml;十二指肠后壁出血来自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及其分支。
第69题 不属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症的是
A.急性穿孔
B.幽门梗阻
C.癌变
D.出血
E.慢性穿孔
参考答案:C
解析:
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酸和胃蛋白酶接触的十二指肠粘膜,发生局限性的超过粘膜肌层的溃破。溃疡常发生在十二指肠球腔内,所以也习惯称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这是胃肠道疾病中最常见的器质性病变,慢性者远比急性者为多见,且易复发。
十二指肠溃疡的三大并发症如下:
1、出血:溃疡基底部穿破血管为出血的主要原因。血管受损破裂出血,表现为吐血、大便带黑便,部分患者出血前疼痛加重,出血后腹部疼痛减轻。出血量取决于溃疡部位、损伤血管程度、凝血情况,出血量少而速度慢,大便出现隐血,出血量大则出现黑便和呕血。
2、穿孔:原因是溃疡过深,吃饭过饱,粗糙食物摩擦,剧烈咳嗽等。
3、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溃疡、幽门前及幽门管溃疡容易发生梗阻。梗阻主要表现为胃潴留,上腹饱胀,尤以饭后明显。严重者出现呕吐,吐出隔餐和宿食等内容物,患者因大量呕吐可导致脱水及氢、钾电解质丢失和代谢性碱中毒。
第70题 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出血
B.穿孔
C.电解质紊乱
D.癌变
E.幽门梗阻
参考答案:A
解析:
这道题选A,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而且我们在临床上见得较多的是出血患者,而不是穿孔患者,这也是和临床实践相符合的。
A.胃右动脉
B.胃网膜右动脉
C.腹腔动脉
D.脾动脉的分支
E.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参考答案:E
解析:
大出血的溃疡一般位于胃小弯(其出血源自胃左右动脉分支或肝胃韧带内血管)或十二指肠后壁(其出血源自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及其分支)。
第72题 消化性溃疡的命名是由于
A.溃疡影响消化功能
B.溃疡局限于胃和十二指肠
C.溃疡由消化道功能穿孔引起
D.溃疡是由胃酸和胃蛋白酶作用形成
E.溃疡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
参考答案:D
解析: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作用形成。
第73题 易发生幽门梗阻的溃疡是
A.胃窦溃疡
B.幽门管溃疡
C.胃角溃疡
D.球后溃疡
E.胃多发溃疡
参考答案:B
解析:
发生于幽门管的溃疡易导致幽门梗阻。胃溃疡可以发生于胃内的任何部位,多数在胃角和胃窦小弯处,病变在胃底者罕见。
A.粗糙食物的损害作用
B.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C.反流的胆汁/胰酶的侵袭作用
D.神经/精神因素的长期作用
E.HP感染
参考答案:B
解析:
正确答案是B。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所谓损伤因素主要是指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1.胃粘膜防御功能的破坏是形成溃疡的重要原因。
2.发病因素: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长期服用非固醇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吸烟;长期精神紧张;高钙血症;遗传等。
题干中问的是损伤的主要因素,E可以说是诱发或加重因素。故不选E。
第76题 消化性溃疡所引起的疼痛,以何者最具特征性
A.中上腹疼痛
B.饥饿性疼痛
C.反复发作性疼痛
D.节律性疼痛
E.长期疼痛
参考答案:D
解析:
反复发作性疼痛这个和节律性疼痛比起来少了规律性。比如“DU患者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小时~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才缓解。餐后2~4小时又痛,也需进餐来缓解。约半数有午夜痛,病人常被痛醒。”
这里突出的是规律,相比较而言节律性比反复发作行疼痛更加适合于本题。
第77题 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胃蛋白酶
B.乙醇
C.胃酸
D.反流的胆汁
E.不规则进食
参考答案:C
解析:
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因素。
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这一概念在"Hpylori时代"仍未改变。胃蛋白酶由从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经盐酸激活转变而成,它能降解蛋白质分子,对粘膜有侵袭作用。胃蛋白酶的生物活性取决于胃液pH,这是因为胃蛋白酶原激活需要盐酸,胃蛋白酶活性在pHi4时才能得到维持。由于胃蛋白酶活性受胃酸制约,因而在探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时,主要考虑胃酸的作用。胃泌素瘤患者有大量胃酸分泌,可产生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无酸情况下罕有溃疡发生,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促进溃疡愈合。因此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因素。
第78题 空腹疼常见于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球溃疡
C.胰腺炎
D.胆囊炎
E.溃疡性结肠炎
参考答案:B
解析:
节律性上腹痛胃溃疡为进食后疼痛,十二指肠溃疡为饭前空腹时疼痛,进食后可缓解,多数伴有夜间疼痛。
第79题 此情况多见于
A.十二指肠巨大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
B.胃大弯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
C.胃底贲门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
D.胃窦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
E.胃小弯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
参考答案:A
解析:
十二指肠残端漏易发生在十二指肠溃疡部,做胃BillrothⅡ式手术时,断端位于十二指肠溃疡瘢痕中心,炎性水肿,血运不良,使残端愈合不佳。
第80题 产生这一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是
A.胃切除过多
B.十二指肠残端关闭不严
C.腹腔未放置引流
D.胃肠减压失效
E.未加作迷走神经切断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选B
胃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原因
(1)十二指肠残端漏易发生在十二指肠溃疡部,做胃BillrothⅡ式手术时,断端位于十二指肠溃疡瘢痕中心,炎性水肿,血运不良,使残端愈合不佳;
(2)十二指肠分离过多,易造成残端缺血或坏死;
(3)残端处理技术:残端包埋不全,缝合残端针距过稀、过松致漏;过紧、过密致残端缺血坏死;
(4)十二指肠内压力过高致漏,如:十二指肠远端术后早期输入空肠段梗阻,输入襻位置过高,粘连带压迫有关。
(5)术后病人低蛋白血症,残端愈合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