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钱老师、孙老师应该去
B.钱老师、孙老师都不应该去
C.钱老师应该去,孙老师不应该去
D.孙老师应该去,钱老师不应该去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属于结论型推理。根据题干,由(2)宗主任必须去和(4)如果宗主任去,那么周老师也应该去,可推出周老师和宗老师必定去。再根据(3)如果钱老师不去,那么李老师去,但是周老师不能去,可推出钱老师去,根据(1)如果赵老师或者钱老师去,那么孙老师也应该去,可推出孙老师也去。本题正确答案是A。
第2002题
从“所有偶数都能被2整除”、“14是偶数”这两个前提出发,推出“14也能被2整除”的结论。这种推理过程属于( )。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条件推理
参考答案:B
解析:
演绎推理的三段论形式为: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判断。此题中“所有偶数都能被2整除”是大前提,“14是偶数”是小前提,“14也能被2整除”是结论。故答案选B。
A.黄油、奶酪和牛奶的蛋白质成分没有酸奶丰富,对儿童牙齿的防蛀效果不明显
B.儿童牙龈的牙釉质处于未成熟阶段,对抗酸腐蚀的能力低,人工加糖的酸奶会增加蛀牙的风险
C.有研究表明,儿童每周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将蛀牙发生率降低15%
D.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酸奶对预防儿童蛀牙的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为加强支持型,本题的论点是喝酸奶可降低儿童蛀牙的风险。论据有两个:一是对比黄油、奶酪和牛奶没预防蛀牙效果;二是酸奶中的蛋白质能预防蛀牙。B、D两项显然不能支持;A项运用到差异法,但显然没有说明还有其他差异存在。C项巧用数据说明食用酸奶确实可以降低蛀牙发生率,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第2004题
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和秘书小李在内的10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Ⅰ.有人是广东人Ⅱ.有人不是广东人Ⅲ.主任不是广东人 以下哪项为真?( )
A.小李不是广东人
B.小李是广东人
C.只有一人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条件三项中只有一项为真,假设Ⅱ项为真则Ⅲ项皆为真,不符合条件因此排除Ⅱ、Ⅲ项,I项为真,由此可知财务部10名员工都是广东人,故选B项。
第2005题
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
A.彭平是由综合性大学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
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参考答案:D
解析:
只有结论D项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到的结论。
A.仅Ⅱ
B.仅Ⅲ
C.仅Ⅰ和Ⅱ
D.仅Ⅱ和Ⅲ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干所述的观点是从小学习哲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对传统价值观提出质疑。这个观点的前提是学生能够理解某些哲学概念和理论,才能达到学习哲学发挥的这种作用。所以Ⅱ是正确的。因为题干中肯定了学生应该学习哲学,也就是肯定了学习哲学起到的作用,也就是说认为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是有益的。所以Ⅲ是正确的。
第2007题
虎山长城遗址除一号台址发现很少的残砖之外,其他地方均没有发现城砖。虎山村及附近村庄也没有从长城上拆下城砖用于民房建筑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测,虎山长城用砖是极少的。 上述推测还需要隐含哪一项假设?( )
A.当地县志记载虎山长城是夯土筑成
B.虎山长城遗址附近没有发现古砖窑
C.此地山高坡陡,城砖难以运进运出
D.此地土质极差,不适于烧制长城用砖
参考答案:C
解析:
上述推测为虎山长城周围没有发现城砖一虎山长城用砖极少。还需要隐含的假设是此地山高坡陡,城砖难以运进运出。
第2008题
今年上半年,从1月到6月间,全国大约有300万台录像机售出。这个数字仅是去年全部录像机销售量的35%。由此可知:今年的录像机销售量一定会比去年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以上结论( )
A.去年的录像机销售量比前年要少
B.录像机的销售价格今年比去年便宜
C.去年销售的录像机中有6成左右是在1月售出的
D.一般说来,录像机的去年销售量70%以上是在年末两个月中完成的
参考答案:D
解析:
削弱型题目的考察,题干中由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量仅是去年全部销售量的35%得出结论:今年的销售量一定比去年的少。只有D项真正削弱了题干的结论,去年的销售量的70%是在年末两个月内完成的,即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
A.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
B.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河北队,第三名山东队
C.第一名山东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河北队
D.第一名河北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
参考答案:D
解析:
甲和丙的预测相矛盾,其中必有一真,这样,丁和乙都预测错误,也就是说辽宁队前三名不只拿了一个、辽宁队和山东队都没拿到第一名,这样可知前三名顺序是:河北、辽宁、辽宁。答案为D项。
第2010题
印记学习是指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由直接印象形成的学习行为,印记学习行为虽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印记学习行为的是( )
A.绵羊走近并试图留在喂养过它的主人身边
B.由人喂养大的斑马雀会向主人的手指求偶
C.绵羊用舌舔小羊的方式来标记自己的后代
D.刚出生的绿头鸭跟随着一个移动的物体走
参考答案:C
解析:
印记学习的定义要点是:①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②由直接印象形成的学习行为。A、B、D项均符合印记学习的定义;C项不符合要点①和②。故答案选C项。
第2011题
某科室共11人,如果“该科室所有的人都是四川人”、“该科室有的人不是四川人”中有一句是假话,则下列必然为真的是( )。
A.该科室有人是四川人
B.该科室有人不是四川人
C.该科室只有一人是四川人
D.该科室只有一人不是四川人
参考答案:A
解析:
若“该科室有的人不是四川人”为假话,那么该科室所有人都是四川人,则B、C、D都错误,A正确,符合题意。若“该科室所有的人都是四川人”为假话,则有的人必然不是四川人,那么“该科室有的人不是四川人”是正确的,A、B、C、D四个选项都可能正确,不符合题意。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1)、(2)和(3)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有鲦鱼出现的河中和长有浮藻的水域是大嘴鲈鱼的生长条件,没有这些条件就不会有大嘴鲈鱼,但是有这些条件也不一定有大嘴鲈鱼。漠亚河中没有大嘴鲈鱼这个条件,故(1)(2)(3)三个结论都不能推出。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参考答案:D
解析:
分情况考虑。若A去B不去,则根据②可知D不去,根据⑤可知C要去,B去C不去,这种情况与④矛盾,错误。若B去A不去,则根据④可知C也去,根据⑤可知D不去,根据⑥可知E也不去,A、E都不去不满足③,这种情况也是错误的。所以肯定是A、B都去,根据②可知D不去,根据⑥可知E也不去,根据③可知F也去,根据④可知c也去。所以选中参赛的人数为4人。
A.黄
B.绿
C.蓝
D.红
参考答案:C
解析:
如果黄盒子上写的是真话,那么绿盒子上写的也可能是真话,不符合题意。如果绿盒子上写的是真话,那么黄盒子上写的也是真话,不符合题意。如果红盒子上写的是真话,那么黄盒子上写的也是真话,不符合题意。如果蓝盒子上写的是真话,那么其他三种颜色的盒子上写的都是假话,符合题意。
第2015题
对图3的解释,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的试卷长度范围内,改变题量能够明显改变考试结果的信度
B.当试卷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加题量不会明显改变考试结果的信度
C.试卷题量少于80时,题量与信度正相关,题量越少考试的信度越低
D.当试卷长度达到某一极高的程度后,考试结果的信度也会达到极值1
参考答案:D
解析:
当试卷长度达到某一极高的程度后,考试结果的信度也会达到极值1。此项不符合图3的解释。
第2016题
新学期,某校新当选的学生会的7个委员中,有一个大连人,两个北方人,一个福州人,两个特长生,三个贫困生。7名委员都涉及了。 如果上述论断都是真的,则推不出的是( )。
A.两个特长生都是贫困生
B.贫困生不都是南方人
C.特长生都是南方人
D.大连人是特长生
参考答案:A
解析:
大连人也是北方人,故算上大连人有两个北方人,在角色不重合的情况下有8个人,但实际学生会委员只有7个人,故只能有1个角色可以重合。如果两个特长生都是贫困生,则有两个角色重合,与题意矛盾。
第2017题
药监局对5种抗生素进行了药效比较,得到结果如下:甲药比乙药有效,丙药的毒副作用比丁药大,戊药的药效最差,乙药与己药的药效相同。由此可知( )
A.甲药与丁药的药效相同
B.戊药的毒副作用最大
C.甲药是最有效的药物
D.己药比甲药的药效差
参考答案:D
解析:
由于甲药比乙药有效,而乙药又与己药药效相同,所以甲药比已药药效好。
A.小杨
B.小袁
C.小林
D.小夏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这四个人的陈述可知,小林比小杨早,小夏比小袁早,小袁比小林早,从而可得小杨回来最晚。选择A
第2019题
找规律填数字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选中,填入数列“11、55、187、583、( )、5335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A.1771
B.1772
C.1773
D.1774
参考答案:A
解析:
观察数字规律,前一项乘3加22得到后一项,应是1771。
第2020题 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
A.类比
B.归纳
C.调查
D.综合
参考答案:B
解析:
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