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01题 针对某种产品采用ABC分析法选择价值工程研究对象时,应将()的零部件作为价值工程主要研究对象。
A.成本和数量占比较高
B.成本占比高而数量占比小
C.成本和数量占比均低
D.成本占比小而数量占比高
参考答案:B
解析:
ABC分析法核心思想是抓住关键的少数可以解决问题的大部分,即成本比重大、数量比较少的零部件或工序作为研究对象,有利于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取得较大效果,同时简便易行。
第302题 价值工程应用对象的功能评价值是指()。
A.可靠地实现用户要求功能的最低成本
B.价值工程应用对象的功能与现实成本之比
C.可靠地实现用户要求功能的最高成本
D.价值工程应用对象的功能重要性系数
参考答案:A
解析:
功能评价,即评定功能的价值,是指找出实现功能的最低费用作为功能的目标成本(又称功能评价值),以功能目标成本为基准,通过与功能现实成本的比较,求出两者的比值(功能价值)和两者的差异值(改善期望值),然后选择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第303题
某既有产品功能现实成本和重要性系数见下表。若保持产品总成本不变,按成本降低幅度考虑,应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是()。
A.F1
B.F2
C.F3
D.F4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A成本没有变化,选项B、C成本增加,只有选项D成本降低,按照题意,按成本降低幅度考虑,应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是F4。
第304题 下列价值工程对象选择方法中,以功能重要程度作为选择标准的是()。
A.因素分析法
B.强制确定法
C.重点选择法
D.百分比分析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强制确定法是以功能重要程度作为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305题 按照价值工程活动的工作程序,通过功能分析与整理明确必要功能后的下一步工作是()。
A.功能评价
B.功能定义
C.方案评价
D.方案创造
参考答案:A
解析:
通过功能分析与整理明确必要功能后,价值工程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功能评价。
第306题 价值工程活动中,方案评价阶段的工作顺序是()。
A.综合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技术评价
B.综合评价—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社会评价
C.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综合评价
D.经济评价—技术评价和社会评价—综合评价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对方案进行评价时,无论是概略评价还是详细评价,一般可先进行技术评价,再分别进行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第307题 通过应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使某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达到了缩小结构构件几何尺寸,增加使用面积,降低单方造价的效果。该提高价值的途径是()。
A.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
B.成本略有提高的同时大幅提高功能
C.成本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功能
D.提高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参考答案:D
解析:
“使某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达到了缩小结构构件几何尺寸,增加使用面积”,是提高功能水平;“降低单方造价的效果”,是降低成本。选项D符合要求。
第308题 产品功能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按功能的性质不同,产品的功能可分为()。
A.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B.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C.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D.过剩功能和不足功能
参考答案:C
解析:
按功能的性质分类。产品的功能可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第310题 应用价值工程进行功能评价时,效果评价对象的价值指数VI
A.降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
B.剔除评价对象的过剩功能
C.降低评价对象的功能水平
D.不将评价对象作为改进对象
参考答案:A
解析:
VI<1。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
第311题 在价值工程活动的方案创造阶段,为了激发出有价值的创新方案,会议主持人在开始时并不全部摊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对与会者进行抽象笼统的介绍,要求大家提出各种设想。这种方案创造方法称为()。
A.德尔菲法
B.哥顿法
C.头脑风暴法
D.强制确定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哥顿(Gorden)法的指导思想是把要研究的问题适当抽象,以利于拓展思路。在研究到新方案时,会议主持人开始并不全部摊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只对大家做一番抽象笼统的介绍,要求大家提出各种设想,以激发出有价值的创新方案。
第312题 在价值工程的方案创造阶段,可采用的方法是()。
A.哥顿法和专家检查法
B.专家检查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
C.蒙特卡洛模拟法和流程图法
D.流程图法和哥顿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价值工程的方案创造阶段,可采用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哥顿法、专家意见法(又称德尔菲法)和专家检查法。
第313题
某产品的功能现实成本为5000元,目标成本为4500元,该产品分为三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的重要性系数和现实成本见下表。
A.F1—F2—F3
B.F1—F3—F2
C.F2—F3—F1
D.F3—F1—F2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功能评价。根据:功能区成本改善期望值大的为优先改进对象。
功能区成本改善期望值=功能区功能现实成本-目标成本×功能重要性系数
则:F1:成本改善期望值=2000-4500×0.34=470
F2:成本改善期望值=1900-4500×0.42=10
F3:成本改善期望值=1100-4500×0.24=20
所以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依次为F1—F3—F2。
第314题 某产品有F1、F2、F3、F4四项功能,采用环比评分法得出相邻两项功能的重要性系数为:F1/F2=1.75,F2/F3=2.20,F3/F4=3.10。则功能F2的重要性系数是()。
A.0.298
B.0.224
C.0.179
D.0.136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价值工程的功能评价。环比评分法又称DARE法。这是一种通过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系数来评价和选择创新方案的方法。计算结果如下:
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的关键是对功能进行打分,常用的打分方法有强制打分法(0—1评分法或0—4评分法)、多比例评分法、逻辑评分法、环比评分法等。这些方法是历年考核的重点内容,考生应领会这些方法的应用原理,多进行练习,掌握这些方法。
第315题 价值工程应用中,研究对象的功能价值系数小于1时,可能的原因有()。
A.研究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小于功能评价值
B.研究对象的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偏小
C.研究对象可能存在过剩功能
D.研究对象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
E.研究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偏低
参考答案:CD
解析:
功能的价值系数V<1,即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这时,一种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现实需要。这两种情况都应列入功能改进的范围,并且以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为改进方向,使成本与功能比例趋于合理。
第316题 应用价值工程,对所提出的替代方案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可采用的方法有()。
A.优缺点列举法
B.德尔菲法
C.加权评分法
D.强制评分法
E.连环替代法
参考答案:CD
解析:
方案综合评价法。用于方案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定性方法有德尔菲法、优缺点列举法等;常用的定量方法有直接评分法、加权评分法、比较价值评分法、环比评分法、强制评分法、几何平均值评分法等。
第317题 价值工程活动中,按功能的重要程度不同,产品的功能可分为()。
A.基本功能
B.必要功能
C.辅助功能
D.过剩功能
E.不足功能
参考答案:AC
解析:
按功能的重要程度分类。产品的功能一般可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两类。基本功能就是要达到这种产品的目的所必不可少的功能,是产品的主要功能,如果不具备这种功能,这种产品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第318题 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功能量化方法有()。
A.类比类推法
B.流程图法
C.理论计算法
D.技术测定法
E.统计分析法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各级子功能的量化方法有很多,如理论计算法、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类比类推法、德尔菲法等,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第319题 对于已确定的日供水量的城市供水项目,进行工程成本评价应采用()。
A.费用效率法
B.固定费用法
C.固定效率法
D.权衡分析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固定效率法是将效率值固定下来,然后选取能达到这个效率而费用最低的方案。比如,要建设一个供水系统,可以在完成供水任务的前提下选取费用最低的方案,这就是固定效率法。
第320题 因大型工程建设引起大规模移民可能增加的不安定因素,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中应计算为()成本。
A.经济
B.社会
C.环境
D.人为
参考答案:B
解析:
工程建设及工程产品引起大规模的移民,可能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种影响就应计算为社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