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41题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诉讼代表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诉讼代表人与本案的诉论标的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B.诉讼代表人是由法律规定、当事人推选或者法院指定产生的
C.诉讼代表人是本案的当事人
D.诉讼代表人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需经过被代表的其他当事人的同意
参考答案:A
解析:
(1)选项AC:诉讼代表人是本案的当事人,与本案的诉讼标的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其参加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全体当事人的权益,并且要受人民法院判决的约束;(2)选项BD:诉讼代表人是由法律规定或由推选或法院指定产生的,如果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需经过被代表的其他当事人的同意。
第242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案件被告确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当事人不服行政许可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以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机关为被告
B.行政许可依法须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当事人对批准或者不批准行为不服一并提起行政诉讼的,以上级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
C.行政许可须经下级行政机关或者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初步审查并上报,当事人对不予初步审查或者不予上报的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以下级行政机关或者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为被告
D.行政机关按规定统一办理行政许可的,若当事人对行政许可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以对当事人作出具有实质影响的不利行为的机关为被告
E.行政机关按规定统一办理行政许可的,若当事人对行政许可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以实施行政许可的所有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选项DE:行政机关依法统一办理行政许可的,当事人对行政许可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以对当事人作出“具有实质影响的不利行为的机关”为被告。
A.甲有权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B.丙有权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C.丁有权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D.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甲、丁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E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甲、丙、丁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参考答案:ACD
解析:
(1)选项AB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在本题中,甲、丁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丙仅为受托人,与被诉行政行为没有利害关系。(2)选项DE:当行政机关的同一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对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A.本案被告仅为县税务局
B.市税务局是诉讼中的第三人
C.梁某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就县税务局不予退还税款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
D.市税务局作出复议决定可以使用行政复议专用章,行政复议专用章与复议机关印章具有同等效力
E.法院审理此案应当就县税务局作出的不予退还税款决定进行事实审和法律审,并可适用司法解释
参考答案:DE
解析:
(1)选项AB: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县税务局)和复议机关(市税务局)为“共同被告”。(2)选项C:税款的退还属于“征税行为”,适用复议前置的法律规定。梁某应先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法院起诉。(3)选项D: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在受理、审查、决定税务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可使用行政复议专用章。行政复议专用章与行政机关印章在行政复议中具有同等效力。(4)选项E:根据《行政诉讼法》第79条的规定,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对原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包括审查行政机关调查认定的事实(证据是否合法、客观和充分)及审查原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等内容。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教材未涉及,建议了解)。
第245题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从而成为原告的情形包括( )。
A.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的
B.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
C.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涉及其非法权益的
D.被诉的其体行政行为涉及其公平竞争权的
E.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1)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选坝AD止确);(2)在行政复议等行政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选项E正确);(3)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选项B正确);(4)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涉及其合法权益的(选项C错误);(5)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投诉,具有处理投诉职责的行政机关作出或者未作出处理的;(6)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情形。
第246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被告向法院提供的( ),属于行政诉讼中的书证。
A.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取得的录音录像资料
B.在行政程序中采用的鉴定意见
C.被诉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询问、陈述类笔录
D.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由执法人员对现场情况所作的书面记录
参考答案:C
解析:
(1)选项A:属于视听资料;(2)选项B:属于鉴定意见;(3)选项D:属于现场笔录。
第247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与本案有关的某些证据,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这些证据不包括( )。
A.由国家机关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
B.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
C.被告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提供的证据
D.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与本案有关的下列证据,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1)由国家机关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3)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
第248题 公民甲不服县公安机关对其作出的行政拘留5日的决定,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维持了县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甲对该复议决定仍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有关本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应以市公安局为被告
B.甲应向市公安局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人民法院应当对原行政行为和复议决定的合法性一并进行审查
D.复议机关只需对复议决定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参考答案:C
解析:
(1)选项A: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2)选项B:经复议的案件,可由原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选项C: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查原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复议决定的合法性。(4)选项D: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对“原行政行为合法性”共同承担举证责任,可以由其中一个机关实施举证行为。复议机关对“复议决定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第249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鉴定意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鉴定意见由人民法院依职权指定或委托法定鉴定部门提供,当事人不能提供
B.如当事人有证据证明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不具有相应的鉴定资格,对鉴定意见有异议面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C.对于有缺陷的鉴定意见,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式解决
D.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意见,应当充分说明过程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A:鉴定意见可以由当事人提供,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职权指定或委托法定鉴定部门提供。
第250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证人证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证人根据其经历所作的推测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B.出庭作证的证人不得旁听案件的审理
C.当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证据交换中对证人证言无异议的,经人民法院允许,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
D.原告在任何情况下均无权要求相关行政执法人员出庭说明
E.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出具证明其身份的证件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选项D:有下列情形之一,原告或者第三人要求相关行政执法人员出庭说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1)对现场笔录的合法性或者真实性有异议的;(2)对扣押财产的品种或者数量有异议的;(3)对检验物的物品取样或者保管有异议的;(4)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身份的合法性有异议的;(5)需要出庭说明的其他情形。
第251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表述正确的有( )。
A.行政机关向法院提交的证据原则上应当在作出行政行为之前收集
B.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程序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证据的,被告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补充相关证据
C.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调取
D.人民法院为证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可主动调取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
E.人民法院需要调取的证据在异地的,可以书面委托证据所在地人民法院调取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1)选项D:人民法院在调取证据时,不得为证明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调取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2)选项E:教材未涉及,建议了解。
第252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证据质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B.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
C.对视听资料,应当当庭播放或者显示,并由当事人进行质证
D.在二审程序中,对当事人依法提供的新的证据,法庭应当进行质证
E.对一审已经认定的证据,二审程序中,法庭一律不予质证
参考答案:ACD
解析:
(1)选项B: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审中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2)选项E:在二审程序中,当事人对一审认定的证据仍有争议的,法庭也应当进行质证。
第253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证据材料中,属于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的有( )。
A.未成年人所作的证言
B.应当出庭作证而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C.以利诱、欺诈、脉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D.被当事人或者他人进行技术处理而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
E.经一方当事人或者他人改动,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材料
参考答案:BE
解析:
(1)选项A:未成年人所作的证言,只有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适应的才属于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2)选项CD:属于“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
第254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其证明效力的认定规则包括( )。
A.经过登记的书证优于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
B.视听资料优于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
C.法定鉴定部门的整定意见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意见
D.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E.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参考答案:CDE
解析:
(1)选项A: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包括经过登记的书证);(2)选项B:鉴定意见、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第255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原告应当提供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
B.原告确有证据证明被告持有的证据对原告有利,可以在开庭审理前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责令行政机关提交。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的,可以推定原告基于该证据主张的事实成立
C.被告举证的范围仅是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材料
D.被告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
E.被告对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负有举证责任
参考答案:BE
解析:
(1)选项A:行政诉讼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但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这是原告的举证“权利”,而非举证责任);(2)选项C:被告举证的范围不仅包括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材料,也包括其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包括正式公开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还可以根据需要,要求被告提交效力在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3)选项D: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据以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4)选项E: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第256题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查( )属于对证据真实性的审查。
A.证人与当事人是否存在亲属关系
B.鉴定结论的作出是否依据科学的方法
C.录音资料与待证事实是否有关联
D.复制件证据是否通过欺诈手段获得
E.行政执法文书上印文的真伪
参考答案:ABE
解析:
(1)对证据真实性审查包括:证据形成的原因(选项BE):②发现证据时的客观环境;③证据是否为原物、原件,复制品、复制件与原物、原件是否相符;④提供证据的人或者证人与当事人是否具有利害关系(选项A);⑤影响证据真实性的其他因素。(2)选项C:证据与待证事实是否具有证明关系,属于关联性的问题。(3)选项D:证据取得手段不合法,属于合法性的问题。
第257题 行政行为存在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人民法院应判决确认该行政行为无效。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该情形不包括( )。
A.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B.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实施
C.减损权利或者增加义务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规范依据
D.行政行为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参考答案:A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 规定的“重大且明显违法”;(1)行政行为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2)减损权利或者增加义务 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规范依据;(3)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实施。而选项A中的“行政行为明显不当”是行政行为“一般违法“情形而非“无效”情形。
第258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笫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情楚、权利务关系明确义、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具备该前提条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包括( )。
A.行政机关不履行行政协议的案件
B.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
C.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案件
D.政府信息公开案件
E.被诉行政行为涉及款额10000元以下的所有行政案件
参考答案:CD
解析: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1)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2)案件涉及款额2000元以下的;(3)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
第259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二审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审法院可以不开庭审理
B.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一般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C.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起
D.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时,应当对原审法院的裁判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
参考答案:B
解析:(1)选项A: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2)选项B: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一般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3)选项C:不服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不服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提起上诉;(4)选项D: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
第260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关于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涉及款额3000元以下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B.除法律明确规定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以外,对于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C.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
D.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0日内审结
E.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参考答案:BCE
解析:(1)选项AB: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①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②案件涉及款额2000元以下的;③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除前述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2)选项D: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45日”内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