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01题 从病因上分析,可将尘肺分为( )。
A.硅酸盐肺
B.无机尘肺
C.炭尘肺
D.金属尘肺
E.有机尘肺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从病因上分析,可将尘肺分为六类: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金属尘肺、混合性尘肺、有机尘肺。
第302题 生产性粉尘能引起的病理性质有( )。
A.局部中毒性
B.变态反应性
C.致癌性
D.尘肺
E.全身麻醉性
参考答案:BCD
解析:
生产性粉尘的种类繁多,理化性状不同,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其病理性质可概况如下几种:(l)全身中毒性,如铅、锰、砷化物等粉尘。(2)局部刺激性,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3)变态反应性,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4)光感应性,如沥青粉尘。(5)感染性,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6)致癌性,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7)尘肺,如煤尘、硅尘、硅酸盐尘。
第303题 下列关于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性说法正确的有( )。
A.毒性大的物质其危害性一定大
B.吸烟嗜好者往往能抵御烟尘的危害
C.两种毒物的拮抗作用结果为毒性作用减弱或消失
D.毒物进入人体内需要达到一定剂量才会引起中毒
E.毒性大小依次为脂肪烃>醇>酮>环烃>芳烃
参考答案:CD
解析:
毒物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毒物的毒性,还受生产条件、劳动者个体差异的影响。因此,毒性大的物质不一定危害性大;毒性与危害性不能画等号。烟酒嗜好往往增加毒物的毒性作用。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毒物共存,可对人体产生联合毒性作用。拮抗作用,毒物合并使用后,使作用减弱或消失,药理学内涵就是说,其中某一毒物成分能促进机体对其他毒物成分的降解加速、排泄加快、吸收减少或产生低毒性代谢物等,使混合物毒性降低。毒性大小依次为芳烃>醇>酮>环烃>脂肪烃。
A.国务院
B.省级
C.设区的市级
D.共同的上一级
参考答案:D
解析:《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0号)第五条规定,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第305题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3号),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至少每()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参考答案:B
解析: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第306题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行政主管部门提交()。
A.卫生防护设施设计报告
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C.职业卫生专篇
D.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参考答案:B
解析: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第307题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至少每()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A.半年
B.—年
C.两年
D.三年
参考答案:B
解析:《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第二十条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第308题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要依法开展不同类型的职业病危害评价。下列关于职业病危害评价类型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A.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现状评价
B.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
C.预评价、设计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
D.设计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
参考答案:A
解析: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第309题 某大型乳品加工企业近两年先后发生不同类型的职业病事件,该企业决定开展全公司的职业危害评价,则其应当进行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类型是()。
A.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B.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C.职业病危害专项评价
D.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参考答案:D
解析:持续生产经营期间所做的职业危害评价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A.检查表法
B.类比法
C.因素图分析法
D.定量法
E.取样检测法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2.评价的主要方法:⑴检查表法。⑵类比法。⑶定量法。
第311题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符合要求的建设单位应当进行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是()。
A.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B.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C.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D.职业病危害条件论证
参考答案:C
解析: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第312题 某企业新建环氧丙烷储罐,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该评价机构采用定量法进行评价,下列关于定量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与拟建项目同类和相似工作场所检测、统计数据
B.依据现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编制检查表
C.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计算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害程度的等级
D.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C
解析:
定量法是指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性、劳动者接触时间等进行综合考虑,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计算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害程度的等级。
第313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职业卫生监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C.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卫生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事故和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对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参考答案:C
解析:
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事故和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参考答案:B
解析: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第二十条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第315题 我国对劳动者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周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 )年检查1次。
A.1
B.2
C.3
D.5
参考答案:B
解析:
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2年检查1次;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每1年检查1次。
第316题 某水泥厂存在严重的粉尘危害,为减少和消除危害,该厂采取了四六工作制,减少接触粉尘时间,为职工提供防尘口罩等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组织管理措施的是()。
A.缩短工作时间
B.静电除尘
C.重力除尘
D.提供防尘口罩
参考答案:A
解析:静电除尘、重力除尘属于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提供防尘口罩属于个体防护措施。
A.氨储罐间内设置洗眼器
B.用氟利昂代替液氨
C.安装布袋式除尘设施
D.配备防酸、碱服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于储存有含酸碱物料的储罐,其周围应设有洗眼器及安全喷淋等防护设施。布袋式除尘设备可有效净化含尘烟气。生产车间设置有酸、碱危险化学品储罐,应配备配备防酸、碱服。氟利昂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已限制使用,但是洗眼器应该设置在氨压缩机房外。
第318题 为有效降低输煤皮带间的粉尘浓度,可以采取湿式作业方法;为降低化学试验室有毒物的浓度,可以采取全面通风的方法。这些措施属于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中的()措施。
A.工程控制技术
B.集体防护控制
C.组织控制
D.管理控制
参考答案:A
解析:采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降列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称为工程控制技术。
第319题 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一般包括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属于控制化学毒物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是()。
A.改变工艺用甲苯替代苯作为原料
B.佩戴防毒面具
C.建立健全预防控制程度
D.合理组织劳动过程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危害控制。佩戴防毒面具属于个体防护措施,建立健全预防控制程度和合理组织劳动过程属于组织管理措施。
第320题 劳动过程中的管理中,属于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主要管理工作内容的有( )。
A.有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
B.检测、评价的结果存入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
C.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D.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E.有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计划,并组织实施
参考答案:ACE
解析:
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主要管理工作内容包括: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台账齐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配备齐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有效;有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计划,并组织实施;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有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及时维护、定期检测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检测、评价的结果存入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属于作业环境管理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工作内容。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属于履行告知义务管理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