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41题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属于不安全行为的有( )。
A.未锁紧开关
B.工件紧固不牢
C.机器运转时修理
D.防护装置缺乏
E.拆除安全装置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中不安全行为:7. 01.3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7.01.14 工件紧固不牢7.02.1 拆除了安全装置7.0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第242题 坍塌事故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下列属于坍塌事故的有( )。
A.桅杆式起重机由于缆风绳设置不当造成倒塌
B.高大模板拆除过程由于混凝土强度未达标而造成的构筑物坍塌
C.爆破作业用药量超限导致井下巷道坍塌
D.货车行驶中遇颠簸致使货物掉落砸伤路人
E.供暖锅炉房进煤口煤堆突然塌陷,上煤工不幸被埋身亡
参考答案:BE
解析:
桅杆式起重机由于缆风绳设置不当造成倒塌―起重伤害,爆破作业用药量超限导致井下巷道坍塌―放炮,货车行驶中遇颠簸致使货物掉落砸伤路人―车辆伤害。
第243题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下列事故中,属于物体打击事故类别的有( )。
A.某施工作业人员被高空坠落的瓦片砸伤
B.某车间作业人员被电机甩出的铁片划伤
C.某职工在整理作业环境时被人为乱扔杂物砸伤
D.起重机吊运货物时货物从空中坠落砸伤某作业人员
E.某仓库管理人员在作业时被堆置物倒塌砸伤
参考答案:AC
解析:
某车间作业人员被电机甩出的铁片划伤―机械伤害,起重机吊运货物时货物从空中坠落砸伤某作业人员―起重伤害,某仓库管理人员在作业时被堆置物倒塌砸伤―坍塌。
第244题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下列关于事故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电工在高处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因触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高处坠落事故
B.电工在高处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因触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触电事故
C.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爆炸碎片)击伤人员的事故应为物体打击事故
D.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爆炸碎片)击伤人员的事故应为容器爆炸事故
E.电焊作业过程中,因焊渣引发火灾进而造成电焊工皮肤灼烫的伤人事故应为火灾事故
参考答案:BDE
解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个类别。触电坠落事故应为触电事故,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伤人事故应为容器爆炸事故,火灾进而造成皮肤灼烫事故应为火灾事故。
第245题 工伤事故分类的方法比较多,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个类别,其中包括( )。
A.透水
B.淹溺
C.放炮
D.交通伤害
E.冒顶片帮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个类别:(l)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第246题 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等单元进行系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防火间距”危害因素的辨识属于( )单元的辨识。
A.厂址
B.总平面布置
C.道路及运输
D.建(构)筑物
E.作业环境
参考答案:BD
解析:
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建(构)筑物,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A.采用危险和可操作性(HAZOP)方法进行危险辨识时,根据氨制冷系统的管道、容器的使用压力、使用温度和工艺状况,应将氨制冷系统分为5个节点:中冷节点、高压气相管节点、高压液相管节点、低压液相管节点、制冷设施
B.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方法辨识和评价时,考虑氨制冷系统的运行中一般存在的主要事故有液氨泄漏造成的冻伤,人体吸入氨气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和室息,氨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这三类事故特点,进行危险性分级和评价
C.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A)进行定量评价时,应引入液氨系统现状运行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同时考虑液氨毒性和相关补偿系数,进行液氨装置和系统的危险性分级和评价
D.采用故障树(FTA)对氨制冷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时,选取液氨储罐爆炸事故为顶上事件,其基本事件包括氨气爆炸极限、点火源、库区通风不良等。找出与顶上事件有关的所有基本事件后,应编制出相应的以储罐爆炸为事件的事故树图
参考答案:C
解析:安全检查表法属于定性评价方法。
第248题 按照安全评价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下列评价方法中,属于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的有()。
A.概率风险评价法
B.危险指数评价法
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D.危险和可损伤性分析法
E.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法
参考答案:AB
解析: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第249题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方面的状况进行分析或评价。下列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是()。
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
B.危险指数评价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
D.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参考答案:A
解析: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包括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全评价方法分类。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2和4应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第251题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方面的状况进行分析或评价。下列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 )。
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
B.危险指数评价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
D.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l)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包括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
第252题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方面的状况进行分析或评价。下列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 )。
A.安全检查表
B.危险可操作性研究
C.危险指数评价法
D.概率风险评价法
E.因素图分析法
参考答案:ABE
解析: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第253题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按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按安全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法、按针对的系统性质分类法、按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分类法等。下列关于安全评价方法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是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B.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定量评价方法
C.故障树分析方法是归纳推理评价法
D.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
参考答案:C
解析:故障树分析方法是从结果推论原因,是演绎推理评价法。事件树分析方法是从原因推论结果,是归纳推理评价法。
第254题 某安全评价机构对石油化工企业新建危险化学品储罐区进行安全预评价,该评机构针对不同的评价方法开展了讨论,关于安全评价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逻辑推理的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法
B.从事故结果出发,推论导致事故发生原因的评价方法属于归纳推理评价法
C.从导致事故的原因出发,推论事故结果的评价方法属于演绎推理评价法
D.按照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需要采用归纳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参考答案:A
解析:按推理过程分类: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法按要达到的目的分类: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
第255题 与故障树分析不同,事件树分析是使用(),事件树可提供记录事故后果的系统性的方法,并能确定导致事故后果与初始事件的关系。
A.演绎法
B.归纳法
C.估计法
D.判断法
参考答案:B
解析:与故障树分析不同,事件树分析是使用归纳法(不是演绎法),可提供记录事故后果的系统性的方法,并能确定导致事件后果与初始事件的关系。
第256题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各类职业危害因素中,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A.触电、窒息
B.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C.噪声、辐射
D.窒息、高温
参考答案:C
解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
A.高温
B.噪声
C.粉尘
D.热辐射
参考答案:C
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中的化学因素包括:(1)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2)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而高温、噪声、热辐射属于物理因素。
第258题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来源可分为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三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
A.接触因素、辐射因素、传染因素
B.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C.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有毒因素
D.浓度因素、强度因素、生物因素
参考答案:B
解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A.甲车间噪声是物理因素,乙车间电焊烟尘是物理因素
B.丙车间射线是物理因素,丙车间苯系物是化学因素
C.乙车间噪声是物理因素,丙车间苯系物是生物因素
D.甲车间高温浇铸件是物理因素,丙车间苯系物是化学因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电焊烟尘属于粉尘,苯系物是化学因素,噪声及高温是物理因素,射线属于放射性因素。
第260题 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危害因素,不属于作业场所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由气体排放产生的噪声
B.生产过程释放的有毒物质
C.炉前工接触的红外线
D.电焊时产生的电弧光
参考答案:B
解析: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物理因素,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