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试题题库(二)(629题)


第341题 下列属于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的有()。


A.处罚相关责任人员

B.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C.辨识危险源

D.查清事故原因

E.迅速控制事态


参考答案:BDE


解析: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迅速控制事态;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第342题 某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后,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抢救中毒人员和人员疏散,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


A.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事故

B.消除所有点火源

C.调查液氨泄漏事故原因

D.查明泄漏点并进行封堵


参考答案:D


解析: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因此D正确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具;

(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十)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第343题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一是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二是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评估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性质及危害程度;三是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四是查清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危害程度。为完成第三项基本任务,应迅速采取的措施是(  )。


A.隔离、减弱、监测、评估

B.封闭、隔离、洗消、监测

C.疏散、隔离、减弱、监测

D.封闭、减弱、洗消、监测


参考答案:B


解析: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针对事故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第344题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


A.控制危险源

B.营救受害人员

C.消除危害后果

D.查清事故原因


参考答案:B


解析: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第345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液氨泄漏致人中毒事故后,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抢救中毒人员和人员疏散,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  )。


A.堵塞液氨泄漏点

B.冲洗液氨泄漏点

C.调查液氨泄漏事故原因

D.检测周围空气中氨的浓度


参考答案:A


解析:

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346题 关于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确定性

B.突发性

C.复杂性

D.后果、影响易碎变、激化、放大


参考答案:A


解析:

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和后果、影响易碎变、激化、放大等特点。


第347题 应急管理,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的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称为( )阶段。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参考答案:C


解析:

响应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的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第348题 应急管理,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对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所采取的处置工作,称为()阶段。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参考答案:D


解析:

恢复是指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所采取的处置工作。


第349题 事故应急管理不能局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而应做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完整的应急管理包括(  )阶段。


A.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B.策划、准备、响应和评审

C.策划、响应、恢复和预案管理

D.预防、响应、恢复和评审


参考答案:A


解析: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


第350题 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加大建筑物安全距离、减少危险物品存在量、设置防护墙等措施,属于应急管理(  )阶段所做的工作。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


第351题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其中一层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下列措施当中,不属于预防阶段措施的是(  )。


A.应急演练

B.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C.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

D.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应急演练属于准备阶段的内容。


第352题 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的含义是(  )。


A.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实现本质安全

B.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的目的

C.从人、机、环境等方面着手,彻底消除事故隐患

D.事故后及时处理,并通过PDCA持续改进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E.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等


参考答案:AB


解析: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第353题 某集团公司涉及地产、矿山、建筑施工多个行业领域,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下列有关该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必须分开编写

B.专项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应的职责

C.综合应急预案应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等内容

D.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应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的规定,对于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专项预案应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等内容;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定制的应急预案



第354题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组成。下列关于事故应急预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综合应急预案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

B.专项应急预案可以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而制定

C.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直接签发实施

D.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而制定


参考答案:C


解析: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要进行预案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


第355题 某港务局针对其码头存放的油品制定了油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的层次划分,该预案是(  )。


A.综合预案

B.现场预案

C.专项预案

D.临时预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定制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第356题 某地下铁矿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组成。下列关于该矿地下开采事故应急预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综合应急预案必须明确所有临时性应急方案

B.专项应急预案应包括冒顶片帮、透水、火灾、中毒和窒息等事故预案

C.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对组织结构及职责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具体阐述

D.中毒和窒息专项预案的编制应辨识井下破碎铜室的危险、有害因素

E.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应当明确现场处置、事故控制和人员救护等应急处置措施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不存在临时性应急方案。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定制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选项c正确。破碎铜室的位置往往处于地下分支巷道的尽头,在通风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空气不流通引发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是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357题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某大型制药企业编制了一系列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通常包含一系列支持附件。下列资料中,应作为应急预案支持附件的是(  )。


A.有关应急人员的联系方式

B.应急物资装备的清单

C.使用抢险救援器材的注意事项

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救援协议


参考答案:ABE


解析:

支持附件主要包括:(l)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2)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3)规范化格式文本。(4)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5)有关协议或备忘录等。


第358题 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会议室内举行,以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为目的的演练统为()。


A.桌面演练

B.功能演练

C.全面演练

D.协调性演练


参考答案:A


解析:桌面演练是一种圆桌讨论或演习活动;其目的是使各级应急部门、组织和个人在较轻松的环境下,明确和熟悉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协调配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59题 某石油冶炼企业组织常进行蒸馏装置加热炉突然熄火应急演练,为了让应急演练不干扰生产操作,生产车间应采用“挂牌”方式考核操作员应急操作能力,“挂牌”有“开”“关”两种,操作员需要把印有“开”或“关”字样的标牌挂在生产装置相关工艺管道的阀门上。根据应急演练的内容分类,这种演练的类型是()。


A.单项演练

B.桌面演练

C.实战演练

D.综合演练


参考答案:A


解析:应急演练按照内容分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单项演练是指只涉及应急预案中特定应急响应功能或现场处置方案中一系列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参与单位(岗位)的特定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


第360题 应急演练是指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预警行动、事故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等活动。下列不属于应急演练的目的的是()。


A.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B.结合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组织开展演练

C.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技术,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提高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D.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参演和观摩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五救能力


参考答案:B


解析:应急演练的目的主要包括:(1)检验预案。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锻炼队伍。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事故的能力。(3)磨合机制。完善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协调配合能力。(4)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参演和观摩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五救能力。(5)完善准备。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技术,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提高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