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61题 糖尿病诊断标准有下列哪几项
A.FB.G≥7.8mmol/L
B.OGTT2小时血糖≥7.8mmol/L
C.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
D.任何时间血糖(随机血糖)≥7.8mmol/L
E.任何时间血耱(随机血糖)≥11.l mmol/L
参考答案:ACE
解析:
A,C,E
糖尿病诊断标准FBG≧7.8 mmol/L或OGTT 2小时血糖≧11.1 mmol/L;或任何时间血糖(随机血糖)≧11.1 mmol/L。
第562题 培养尿标本常采用
A.前段尿标本
B.中段尿标本
C.导尿标本
D.耻骨上膀胱穿刺标本
E.晨尿标本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最好留取中段尿做尿常规检查:以避免尿道口炎症、白带等物污染尿液影响检查结果。留取中段尿的方法是在留小便时,先排掉前一段小便,留取中间的一段,最后一段小便也不排入。
第564题 上消化道出血可见
A.脓血便
B.鲜血便
C.柏油样便
D.白陶土样便
E.稀糊状便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柏油便聽 粪便黑色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大于50ml)后,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所致,如粪便隐血强阳性,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
第565题 粪隐血阳性可见于
A.胃癌
B.十二指肠溃疡
C.结肠癌
D.溃疡性结肠炎
E.急性白血病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粪隐血临床意义在病理情况下,粪隐血可见于:(1)消化道溃疡聽 胃、十二指肠溃疡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55%~77%,可呈间歇性阳性,虽出血量大但非持续性。(2)消化道肿瘤聽 胃癌、结肠癌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87%~95%,出血量小但呈持续性。(3)其他疾病聽 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疾病如紫癜、急性白血病、伤寒、回归热、钩虫病;对老年人则有助于早期发现消化道恶性肿瘤等。
第566题 尿中白细胞增多常见于
A.泌尿系统感染
B.慢性肾盂肾炎
C.前列腺炎
D.挤压综合征
E.膀胱炎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A,B,C,E
聽 尿中白细胞(LEU) 正常成人的尿液中可有少数白细胞,超过一定数量时则为异常,白细胞尿中多为炎症感染时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已发生退行性改变,又称为脓细胞。 (一)参考值干化学试带法定性:阴性。 镜检法:正常人混匀一滴尿WBC 0~3/HP。 离心尿:WBC 0~5/HP。均匀尿全自动有形成分分析仪法:男性 WBC 0~12/μl。(二)临床意义尿中白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女性白带混入尿液时,也可发现较多的白细胞。
第568题 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患者其粪隐血试验阳性的特点是
A.出血量大且呈持续性
B.出血量小但呈持续性
C.出血量大但呈非持续性
D.出血量小且呈非持续性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解析:
C
粪隐血临床意义在病理情况下,粪隐血可见于: (1)消化道溃疡聽 胃、十二指肠溃疡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55%~77%,可呈间歇性阳性,虽出血量大但非持续性。(2)消化道肿瘤聽 胃癌、结肠癌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87%~95%,出血量小但呈持续性。(3)其他疾病聽 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疾病如紫癜、急性白血病、伤寒、回归热、钩虫病;对老年人则有助于早期发现消化道恶性肿瘤等。
第570题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的临床意义
A.严重烧伤
B.糖尿病
C.肺拴塞
D.佝偻病
E.肺癌
参考答案:C
解析:
C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临床意义AST的测定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AST升高常见于以下疾病。 (1)心肌梗死聽 心梗时AST活力最高,在发病后6~8小时AST开始上升,18~24小时后达高峰。但心绞痛时,AST正常。 (2)肝脏疾病聽 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肝脓肿、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肝内胆汁淤积或淤滞、胆管炎、胆囊炎等。在急性或轻型肝炎时,血清AST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如AST,AST/ALT比值﹤1,而在急性病程中该比值明显升高。在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时,AST上升的幅度高于ALT,故AST/ALT比值测定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3)其他疾病聽 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肾炎、胸膜炎、急性胰腺炎、肌肉挫伤、坏疽、溶血性疾病。 (4)用药聽 与人口类相同。
第571题 急性心肌梗死下列哪项指标会出现明显升高
A.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B.血清总蛋白
C.血清白蛋白
D.血清碱性磷酸酶
E.血清球蛋白
参考答案:A
解析:
A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临床意义AST的测定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AST升高常见于以下疾病。 (1)心肌梗死聽 心梗时AST活力最高,在发病后6~8小时AST开始上升,18~24小时后达高峰。但心绞痛时,AST正常。 (2)肝脏疾病聽 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肝脓肿、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肝内胆汁淤积或淤滞、胆管炎、胆囊炎等。在急性或轻型肝炎时,血清AST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如AST,AST/ALT比值﹤1,而在急性病程中该比值明显升高。在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时,AST上升的幅度高于ALT,故AST/ALT比值测定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3)其他疾病聽 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肾炎、胸膜炎、急性胰腺炎、肌肉挫伤、坏疽、溶血性疾病。 (4)用药聽 与人口类相同。
第572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的临床意义
A.严重烧伤
B.糖尿病
C.肺拴塞
D.佝偻病
E.肺癌
参考答案:A
解析:
A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临床意义ALT的测定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ALT升高常见于以下疾病。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肝脓肿、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胆汁淤积或淤滞、胆管炎、胆囊炎。其中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者轻度上升或正常。2.其他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骨骼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胰腺炎、外伤、严重烧伤、休克等。聽 聽 聽 聽3.用药与接触化学品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氨苄西林、四氯化碳、乙醇、汞、铅、有机磷等,可使ALT活力上升。其他药物主要有: (1)抗生素聽 四环素、利福平、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羧苄西林、多黏菌素、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均偶可引起血清AST或ALT升高;另外,红霉素类的酯化物可致肝毒性,常在用药后10~12日出现肝肿大、黄疸、AST或ALT升高等胆汁淤积表现。 (2)抗真菌药聽 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可致血清AST一过性升高。灰黄霉素大剂量时有肝毒性,可见AST或ALT升高。酮康唑偶可发生肝毒性,ALT一过性升高。 (3)抗病毒药聽 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可致ALT及AST升高。 (4)调血脂药聽 应用他汀类血脂调节药连续1年以上者,有2%~5%会见到无症状的AST及ALT异常。
第573题 可出现粪便镜检白细胞增多的疾病有
A.细菌性痢疾
B.溃疡性结肠炎
C.结肠癌
D.阿米巴痢疾
E.出血性肠炎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A,B,D,E
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临床意义(1)白细胞聽 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白细胞,增多见于肠道炎症(常伴有脓细胞)、细菌性痢疾(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出血性肠炎和肠道反应性疾病(还可伴有嗜酸性细胞和浆细胞增多)。(2)红细胞聽 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出现可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细菌性痢疾常有红细胞散在,形态较完整;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则成堆且被破坏。 (3)吞噬细胞聽 主要见于急性肠炎和痢疾(可与脓细胞同时出现)。在急性出血性肠炎,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 (4)上皮细胞聽 为肠壁炎症的特征,如结肠炎、伪膜性肠炎。 (5)真菌聽 大量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菌群失调,真菌的二重感染,如白色念珠菌等。
第574题 大便细胞显微镜检查发现吞噬细胞增多,其临床意义是
A.结肠癌
B.急性肠炎
C.溃疡性结肠炎
D.菌群失调
E.伪膜性肠炎
参考答案:B
解析:
B
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临床意义(1)白细胞聽 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白细胞,增多见于肠道炎症(常伴有脓细胞)、细菌性痢疾(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出血性肠炎和肠道反应性疾病(还可伴有嗜酸性细胞和浆细胞增多)。(2)红细胞聽 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出现可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细菌性痢疾常有红细胞散在,形态较完整;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则成堆且被破坏。 (3)吞噬细胞聽 主要见于急性肠炎和痢疾(可与脓细胞同时出现)。在急性出血性肠炎,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 (4)上皮细胞聽 为肠壁炎症的特征,如结肠炎、伪膜性肠炎。 (5)真菌聽 大量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菌群失调,真菌的二重感染,如白色念珠菌等。
第575题 下列哪种疾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
A.乙肝
B.肝硬化
C.脂肪肝
D.酒精肝
E.肝脓肿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临床意义AST的测定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AST升高常见于以下疾病。 (1)心肌梗死聽 心梗时AST活力最高,在发病后6~8小时AST开始上升,18~24小时后达高峰。但心绞痛时,AST正常。 (2)肝脏疾病聽 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肝脓肿、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肝内胆汁淤积或淤滞、胆管炎、胆囊炎等。在急性或轻型肝炎时,血清AST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如AST,AST/ALT比值﹤1,而在急性病程中该比值明显升高。在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时,AST上升的幅度高于ALT,故AST/ALT比值测定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3)其他疾病聽 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肾炎、胸膜炎、急性胰腺炎、肌肉挫伤、坏疽、溶血性疾病。 (4)用药聽 与人口类相同。
第576题 关于血清尿素氮的描述错误的是
A.当肾实质受损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液中血清尿素氮浓度增加
B.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检测值可无变化
C.尿素氮测定可作为肾病早期肾功能的测定指标
D.通过测定尿素氮,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率
E.测定尿素氮对于氮质血症的诊断有特殊的价值
参考答案:C
解析:
C
血清尿素氮(BUN)尿素是人体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氨在肝脏尿素循环中也合成尿素。BUN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液排出体外,比例约占90%以上。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液中BUN浓度增加,因此通过测定尿素氮,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聽聽聽 参考值成人:1.78~7.14 mmol/L。婴儿、儿童:1.8~6.5mmol/L。(二)聽聽聽 临床意义 各种肾脏疾病都可以使BUN升高,而且常受肾外因素的影响。 (1)肾脏疾病聽 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检测值可无变化。当此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的60%~70%已受损害。因此,尿素氮测定虽不能作为肾病早期肾功能的测定指标,但对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却有特殊的价值。(2)泌尿系统疾病聽 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其他前列腺疾病使尿路梗阻等引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时,也可造成血清尿素氮检测值增高(肾后性氮质血症)(3)其他聽 脱水、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分解代谢增高、水肿、腹水、血循环功能衰竭、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胆道手术后、妊娠后期妇女、磷、砷等化学中毒等。
第577题 可见血肌酐检测值增高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盂肾炎
C.尿路感染
D.急性心肌梗死
E.前列腺增生
参考答案:A
解析:
A
血清肌酐——临床意义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清Cr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仅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30%~50%时,血清Cr数值才明显上升。在正常肾血流条件下,血清Cr升高至176~355μmol/L时,提示有中度至严重肾损害。血清Cr和BUN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两者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
第578题 长期食用猪肝、猪腰最易导致下列哪项指标增高
A.血尿酸
B.淀粉酶
C.高密皮脂蛋白胆固醇
D.血肌酐
E.血清尿素氨
参考答案:A
解析:
A
血尿酸——临床意义1.增高(1)诊断痛风的主要实验室依据。 (2)UA排泄障碍聽 如急慢性肾炎、肾结石、尿道阻塞等。 (3)生成增加聽 如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4)进食高嘌呤饮食过多。(5)药物影响(长期使用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等)2.降低见于重症肝炎、尿酸生成有关酶缺乏等。
第579题 下列哪项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l)特异性指标
A.磷酸激素
B.心肌肌钙蛋白
C.三酰甘油
D.血清尿素氮
E.糖化血红蛋白
参考答案:B
解析:
B
肌钙蛋白(cTn)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标志物,cTnI是其中之一,其生理作用是抑制肌动蛋白中的ATP酶活性,使肌肉松弛,防止及纤维收缩。当心肌损伤时,cTnI可以释放入血,血清cTnI浓度变化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血清cTnI升高有临床意义。
第580题 血清肌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胞质和线粒体中,以下哪项存在最多
A.平滑肌
B.肝脏
C.骨髂肌和心肌
D.胰腺
E.脑组织
参考答案:C
解析:
C
CK主要存在于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和心肌最多,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肝脏、胰腺和红细胞中有极少含量。血清CK活性增高有临床意义。肌酸激酶同工酶:CK是由B和M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形成3个不同的亚型:①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以及其他肌肉中;②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③CK-BB,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肺、肝、肠等组织中。正常血清中绝大部分为CK-MM的活力,CK聽-MB活力不超过总活力的5%,CK-BB则微乎其微。血清CK同工酶升高有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