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101题 以下关于联合用药的论述正确的是()。
A.联合用药为同时或间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B.联合用药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C.联合用药可以减少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D.联合用药可以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缩短疗程
E.联合用药效果一定优于单独使用一种药物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A,B,C,D
本题考查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间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用药的意义有: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缩短疗程,从而提高药物治疗作用。故本题答案应选ABCD。
第1102题 不属于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的是()。
A.与受体结合是可逆的
B.本身能产生生理效应
C.本身不能产生生理效应
D.能抑制激动药的最大效应
E.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参考答案:BD
解析:
B,D
竞争性拮抗药可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相同受体结合,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可通过增加激动药的浓度使其效应恢复到原先单用激动药时的水平,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其最大效应不变。本身不能产生生理效应,与受体结合是可逆的。
第1103题 下列不属于协同作用的的是()。
A.普萘洛尔+氢氯噻嗪
B.普萘洛尔+硝酸甘油
C.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
D.克林霉素+红霉素
E.阿司匹林+可待因
参考答案:D
解析:
D
克林霉素与红霉素联用,红霉素可置换靶位上的克林霉素,或阻碍克林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从而产生拮抗作用。
第1104题 影响药物作用机制的机体因素包括()。
A.年龄
B.性别
C.精神状况
D.种族
E.个体差异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在机体方面,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生理因素(年龄、性别、体重与体型)、遗传因素(种族差异、个体差异、种属差异、特异质反应)、精神因素、疾病因素、时辰因素。
第1105题 以下属于遗传因素对药物作用影响的是()。
A.年龄
B.种族差异
C.个体差异
D.种属差异
E.特异质反应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B,C,D,E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方面的因素。研究遗传因素影响药物作用的学科称为药物遗传学或遗传药理学,它是药物理学与遗传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遗传基因的差异是构成药物反应差异的决定因素。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种属差异、种族差异和个体差异。年龄属于生理因素影响药物的作用。故本题答案应选BCDE。
第1107题 药物在胃肠道吸收时相互影响的因素有()。
A.pH的影响
B.离子的作用
C.胃肠运动的影响
D.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E.间接作用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在胃肠道吸收时相互影响的因素:pH的影响;离子的作用;胃肠运动的影响;肠吸收功能的影响;间接作用。
第1108题 苯巴比妥急性中毒时,可加速其在尿中排泄的药物是()
A.氯化铵
B.碳酸氢钠
C.葡萄糖
D.生理盐水
E.硫酸镁
参考答案:B
解析:
B
碳酸氢钠通过碱化尿液促进水杨酸类的排泄,在水杨酸类药物和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有实际应用价值。
第1109题 下列不属于结合型药物的特性的是()。
A.不呈现药理活性
B.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C.不被肝脏代谢灭活
D.不被肾排泄
E.属于不可逆结合
参考答案:E
解析:
E
药物被吸收入血后,有一部分与血浆蛋白发生可逆性结合,称为结合型,结合型药物有以下特性:不呈现药理活性、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被肝脏代谢灭活、不被肾排泄。
第1110题 体外研究药物代谢最成熟的工具与哪种物质有关
A.受体
B.基因
C.蛋白质
D.CYP
E.巨噬细胞
参考答案:D
解析:
D
体外研究药物代谢最成熟的工具与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中的系列酶(CYP)相关。
第1111题 几种药物相比较时,药物的LD50越大,则其
A.毒性越大
B.毒性越小
C.安全性越小
D.安全性越大
E.治疗指数越高
参考答案:B
解析:
B
药物的安全性一般与其LD50的大小成正比,与ED50成反比。LD50越大,毒性越小。
第1112题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方法包括()。
A.体外筛查
B.根据体外代谢数据预测
C.根据药理活性预测
D.根据患者个体的药物相互作用预测
E.根据药物化学结构预测
参考答案:ABD
解析:
A,B,D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方法包括体外筛查、根据体外代谢数据预测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预测三种方法。
第1113题 药效学是研究
A.药物的临床疗效
B.如何改善药物质量
C.机体如何对药物处置
D.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
E.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参考答案:E
解析:
E
解析: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关系的科学。
第1114题 下列对治疗指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值越小则表示药物越安全
B.评价药物安全性比安全指数更加可靠
C.英文缩写为TI,可用LD50/ED50表示
D.质反应和量反应的半数有效量的概念一样
E.需用临床实验获得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治疗指数(TI):药物的安全性一般与其LD50的大小成正比,与ED50成反比。故常以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TI=LD50/ED50聽注:治疗指数大的药物不一定安全,因为量效曲线与毒效曲线的首尾仍可能出现重叠,即ED95可能大于5%的中毒死亡量(LD5)。
第1115题 受体部分激动药特点是
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有亲和力,有较弱的内在活性
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激动药: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而产生效应。根据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又分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前者对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α=1),后者对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
第1116题 完全激动药的概念是
A.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
B.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C.与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
D.与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激动药: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而产生效应。根据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又分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前者对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α=1),后者对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
第1117题 下列关于药物作用机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影响离子通道
B.干扰细胞物质代谢过程
C.对某些酶有抑制或促进作用
D.影啊细胞膜的通透性或促进、抑制递质的释放
E.改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参考答案:E
解析:
E
药物作用机制:作用于受体、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离子通道、干扰核酸代谢、补充体内物质、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影响生理活性物质及其转运体、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非特异性作用。
第1118题 选择性低的药物,在临床治疗时往往
A.毒性较大
B.副作用较多
C.过敏反应较剧烈
D.成瘾较大
E.药理作用较弱
参考答案:B
解析:
B
多数药物在一定的剂量范同,对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所引起的药理效应和强度不同,称作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selectivity),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有高低之分。选择性高的药物与组织亲和力大,组织细胞对其反应性高,药物作用范围窄,只影响机体的一种或几种功能,如洋地黄对心脏有较高的选择性。选择性差的药物作用广泛,可影响机体多种功能,效应广泛的药物一般副作用较多。
第1119题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正确的是
A.是不可逆的
B.促进药物排泄
C.是疏松和可逆的
D.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E.无饱和性和置换现象
参考答案:C
解析:
C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可逆过程,有饱和现象,血浆药物浓度通常指血浆中的药物总浓度,即包括游离药物与结合药物,但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其游离型浓度;(2)药物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是药物在血浆中的一种贮存形式;(3)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血浆中的游离浓度小,结合率低的在血浆中的游离药物浓度高;(4)应用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时,当给药剂量增大使蛋白结合出现饱和,剂量上再有小小的改变就会使游离药物浓度产生很大的变化,或者同时给予另一种蛋白结合能力更强的药物后,由于竞争作用将其中一个蛋白结合能力较弱的药物置换下来,使游离药物浓度增大,从而引起药理作用显著增强,对于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易发生用药安全性问题。(5)药物的蛋白结合不仅影响药物的体内分布,也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后,不能透过血管壁向组织转运,不能由肾小球滤过,也不能经肝脏代谢。只有游离型的药物分子才能从血液向组织转运,并在作用部位发挥药理作用。
第1120题 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选择性
B.可逆性
C.特异性
D.饱和性
E.持久性
参考答案:E
解析:
E
本题考查受体的性质。受体具有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灵敏性、多样性。故本题答案应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