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981题 根据《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2012的规定,按照管道缺陷对管道状况的影响,分为()。
A.破损性管道缺陷
B.外观缺陷
C.质量缺陷
D.结构性管道缺陷
E.功能性管道缺陷
参考答案:DE
解析:
根据《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 181—2012的规定,按照管道缺陷对管道状况的影响程度,可分为结构性管道缺陷和功能性管道缺陷。
按照缺陷的危害程度分为轻微缺陷、中等缺陷、严重缺陷和重大缺陷共四个等级,不同的等级赋予相应的评价分值。
其中,结构性缺陷是指管道结构本体受到损伤,影响强度、刚度和使用寿命的缺陷;功能性缺陷是指导致管道过流断面发生变化,影响畅通性、严密性的缺陷。
第982题 破管外挤也称爆管法,按照爆管工具的不同,可分为()爆管三种。
A.切割
B.气动
C.机械
D.液动
E.手动
参考答案:ABD
解析:
破管外挤也称爆管法或胀管法,是使用爆管工具将旧管破碎,并将其碎片挤到周围土层,同时将新管或套管拉入,完成管道的更换。
爆管法的优点是破除旧管和更换新管一次完成,施工速度快,对地表的干扰少;可以利用原有检查井。其缺点是不适合弯管的更换;在旧管线埋深较浅或在不可压密的地层中会引起地面隆起;可能引起相邻管线的损坏;分支管的连接需开挖进行。
按照爆管工具的不同,又可将爆管分为气动爆管、液动爆管、切割爆管三种。
第983题 对原有管道内进行局部修复的方法有()。
A.密封法
B.铰接管法
C.局部软衬法
D.防水卷材贴补法
E.机器人法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局部修复是对原有管道内的局部漏水、破损、腐蚀和坍塌等进行修复的方法,主要有密封法、补丁法、铰接管法、局部软衬法、灌浆法、机器人法等,用于管道内部的结构性破坏以及裂纹等的修复。
第984题 管道全断面修复按管道结构形式可分为()等。
A.穿插法
B.原位固化法
C.不锈钢内衬法
D.防水溶液涂抹法
E.机械制螺旋缠绕法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管道全断面修复
按照修复缺陷类型,修复方法可分为结构性和功能性修复。按管道结构形式可分为穿插法、改进穿插法、原位固化法、不锈钢内衬法、管片内衬法、机械制螺旋缠绕法和喷涂法。 其中内衬法按内衬管形式可分为穿插法、折叠内衬法、缩径内衬法等类型。
第985题 原位固化法中软管的固化工艺可分为()。
A.翻转式固化法
B.热水固化法
C.蒸汽固化法
D.拉入式固化法
E.紫外光固化法
参考答案:BCE
解析:
原位固化法是采用翻转或牵拉方式将浸渍树脂的软管置入原有管道内,固化后形成管道内衬的修复方法。
按软管进入管道的方式分为翻转式、拉入式两种工艺;按软管的固化工艺分为热水固化法、蒸汽固化法和紫外光固化法。原位固化法广泛应用于给水、排水、化学和工业管道的修复,可修复弯管、非圆管等不同形状管道,内衬管与原有管道紧密贴合,不需灌浆,施工速度快,内衬管连续、表面光滑,可减小流量损失。
原位固化法的主要材料是软管和树脂,其中树脂是系统主要结构元素,通常分为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树脂和环氧树脂三类。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物理性能和经济性,广泛应用于原位固化法(CIPP)内衬法修复技术。乙烯树脂和环氧树脂具有特殊的耐腐蚀能力、抗溶解性和高温稳定性,主要用于工业管道和压力管道。
第986题 施工测量作业人员应遵循()的原则,掌握工程测量的各种测量方法及相关标准,熟练使用测量器具正确作业,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A.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
B.由局部到整体,先细部后控制
C.由设计到实施,先测量后施工
D.由设计到实施,先施工后测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施工测量是一项琐碎而细致的工作,作业人员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掌握工程测量的各种测量方法及相关标准,熟练使用测量器具正确作业, 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第988题 中桩、中心桩等控制桩的恢复与校测应按施工需要及时进行,发现桩位偏移或丢失应及时()。
A.纠正、纠偏
B.纠错、补测
C.补测、钉桩
D.定位、钉桩
参考答案:C
解析:
施工过程应根据分部(分项)工程要求布桩;中桩、中心桩等控制桩的恢复与校测应按施工需要及时进行,发现桩位偏移或丢失应及时补测、钉桩。
第989题 基坑开挖施工测量主要内容包括()等。
A.测量复核
B.测量仪器检校
C.基坑内支撑应力
D.基坑结构放线
E.内业计算与复核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施工测量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交接桩及验线。
(2)内业计算与复核。
(3)施工控制网建立。
(4)定期复核。
(5)施工放线。
(6)外业测量。
(7)测量仪器管理。
(8)竣工测量。
第990题 关于施工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道路施工项目中,当道路、桥梁、管道与各类构筑物为不同的设计单位时,以道路施工平面控制网为准
B.当工程规模较大或分期建设时,应设辅助平面测量基线与高程控制桩,以方便工程施工和验收使用
C.施工过程应根据分部(项)工程要求布桩,中桩、中心桩等控制桩的恢复与校测应按施工需要及时进行,发现桩位偏移或丢失应及时补测、钉桩
D.每个关键部位的控制桩均应绘制桩位平面位置图,标出控制桩的编号,注明与桩相关的数据
E.一个工程的定位桩和与其相应结构的距离宜保持一致,不能保持一致时,必须在桩位上予以准确清晰标明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1)综合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使用不同的设计文件时,施工控制网测设后, 应进行相关的道路、桥梁、管道与各类构筑物的平面控制网联测。
(2)应核对工程占地、拆迁范围,在现场施工范围边线(征地线)布测标志桩(拨地钉桩),并标出占地范围内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位置;根据已建立的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施工布桩、放线测量;当工程规模较大或分期建设时,应设辅助平面测量基线与 高程控制桩,以方便工程施工和验收使用。
(3)施工过程应根据分部(分项)工程要求布桩;中桩、中心桩等控制桩的恢复与校测应按施工需要及时进行,发现桩位偏移或丢失应及时补测、钉桩。
(4)每个关键部位的控制桩均应绘制桩位平面位置图,标出控制桩的编号,注明与桩相关的相应数据。一个工程的定位桩和相应结构的距离宜保持一致,不能保持一致时,必须在桩位上予以准确、清晰标明。
第991题 测量记录应按规定填写并按编号顺序保存,且应做到()。
A.可转抄
B.可斜线划掉改正
C.可擦改、涂改
D.字迹清楚、规整
E.表头完整
参考答案:BDE
解析:
测量记录应按规定填写并按编号顺序保存。测量记录应做到表头完整、字迹 清楚、规整,严禁擦改、涂改,必要时可斜线划掉改正,但不得转抄。
第992题 下列不属于道路工程控制桩的是()。
A.中桩
B.起始桩
C.边线桩
D.里程桩
参考答案:B
解析:
城镇道路施工测量
(1)道路工程的各类控制桩包括:起点,终点,转角点与平曲线、竖曲线的基本元素点及中桩,边线桩,里程桩,高程桩等。
(2)道路直线段范围内,各类桩间距一般为10~20m。平曲线和竖曲线范围内的各类桩间距宜控制在5~10m。
(3)道路中线确定后,利用中线桩点坐标,通过绘图软件,即可得到路线纵断面和各桩点的横断面。当需要进行现场断面测量时,也可采用实时北斗测量。基于北斗一 RTK技术,可实现道路施工过程的点、直线、曲线放样等操作,通过定位三维坐标直 接完成施工放样,精度较高,同时可提升施工效率。
(4)道路高程测量应采用附合水准测量。交叉路口、匝道出入口等不规则地段高程放线应采用方格网或等分圆网按结构分层测定。
(5)道路及其附属构筑物平面位置应以道路中心线为施工测量的控制基准,高程应以道路中心线部位的路面高程为基准。
(6)填方段路基应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在距路床1.5m 范围应按设计纵、横坡线控制。
(7)高填方或软土地基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并依据测量结果安排上部结构施工。
第993题 城市桥梁施工测量前应测桥梁()和各墩台的纵轴与横轴线定位桩,作为施工控制依据。
A.中线
B.边线
C.坐标
D.方位
参考答案:A
解析:
城市桥梁施工测量
(1)依据现场条件设置桥梁工程的各类控制桩,包括桥梁中线桩及墩台的中心桩和定位桩等。
(2)桥梁放线应根据桥梁的形式、跨径、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及现场环境条件确定实施方法,以及是否需要重新布设或加密控制网点。
(3)当水准路线跨越河、湖等水域时,应采用跨河水准测量方法校核。视线离水面的高度不小于2m。
(4)桥梁基础、墩台与上部结构等各部位的平面、高程均应以桥梁中线位置及其相应的桥面高程为基准。
(5)施工前应测桥梁中线和各墩台的纵轴与横轴线定位桩,作为施工控制依据。
(6)支座(垫石)和梁(板)定位应以桥梁中线和盖梁中轴线为基准,依施工图尺寸进行平面施工测量,对支座(垫石)和梁(板)的高程以其顶部高程进行控制。
(7)桥梁施工过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变形观测,并保护好基点和长期观测点。
第994题 城市排水管道工程高程应以()高程作为施工控制基准。
A.管内底
B.管内顶
C.管外顶
D.管外底
参考答案:A
解析:
城市管道施工测量
(1)各类管道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点包括起点、终点、折点、井室(支墩、支架) 中心点、变坡点等特征控制点。重力流排水管道中线桩间距宜为10m,给水管道、燃气 管道和供热管(沟)道的中心桩间距宜为15~20m。
(2)井室(支墩、支架)平面位置放线:矩形井室应以管道中心线及垂直管道中心线的井中心线为轴线进行放线;圆形、扇形井室应以井底圆心为基准进行放线;支墩、 支架以轴线和中心为基准放线。
(3)排水管道工程高程应以管内底高程作为施工控制基准,给水等压力管道工程应以管道中心线高程作为施工控制基准。井室等附属构筑物应以内底高程作为控制基准,控制点高程测量应采用附合水准测量,明开管线沟槽一般采用坡度板法控制中心与高程。
(4)在挖槽见底前、施工砂石(混凝土)基础前、管道铺设或砌筑构筑物前,应校测管道及构筑物中心与高程。
(5)分段施工时,相邻施工段间的测点宜布设在施工分界点附近,施工测量时应对相邻已完成管道进行复核。 (6)管道施工控制桩点应与道路控制桩点进行复测与校核。
(7)管线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管线竣工测量。
第995题 竖井联系测量的平面控制采用光学投点法、激光准直法、陀螺仪定向法或联系三角形法将地面()、方位通过竖井、基坑或通道等适时传递到地下。
A.坐标
B.高度
C.地形
D.线形
参考答案:A
解析:
城市隧道工程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
(1)城市隧道工程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控制测量;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和高程放样。
(2)地面高程控制可视现场情况以三、四等水准或相应精度的三角高程测量布设。 隧道有相向施工段时应进行贯通测量设计,根据相向开挖段的长度,按设计要求布设 二、三等或四等三角网,或者布设相应精度的精密导线。
(3)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超挖,应及时用水准仪测量开挖深度并测放出钢支撑位置线。
(4)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联系测量,竖井联系测量的平面控制采用光学投点法、激光准直法、陀螺仪定向法或联系三角形法,竖井联系测量的高程控制采用悬挂钢尺或钢丝导入的水准测量方法。将地面坐标、方位和高程通过竖井、基坑或通道等适时传递到地下,形成地下平面、高程控制网。
(5)敷设洞内基本导线、施工导线和水准路线,并随施工进展而不断延伸;在开挖掌子面上放样,标出拱顶、边墙和起拱线位置,衬砌结构完成后应检测、复核隧道断面。
(6)盾构法施工测量包括盾构始发、掘进、接收的测量。盾构机拼装后应进行初始姿态测量,掘进过程中应进行实时姿态测量。盾构机姿态测量包括:平面偏差、高程 偏差、俯仰角、方位角、旋转角及切口里程。盾构机姿态测量利用盾构机配置的导向系统实时测量的同时,还应采用人工测量方法对导向系统测量成果进行核验。当盾构施工遇到曲线段时,要进行洞内控制点加密,增加测量频次和测点设置,应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曲线要素点和加密的曲线点测设,做到勤测勤纠,有效控制轴线和地层变形。
(7)隧道贯通后应进行贯通测量,具体包括:隧道的纵横向贯通误差、方位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当贯通面一侧的隧道长度进入控制范围时,应提高定向测量精度,一 般可采取在贯通距离约1/2处钻孔投测坐标点或加测陀螺方位角等方法。贯通测量应配合贯通施工,及时分配调整贯通误差,以免误差集中在贯通面上。
(8)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测绘开挖和衬砌断面,在两侧衬砌边墙上须埋设一定数量的永久标志,并联测高程、里程等数据,作为竣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基本 资料。
(9)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激光准直仪、激光铅垂仪、电子水准仪、光电断面测量仪、陀螺经纬仪等仪器。
第996题 ()的主要任务是对施工过程中设计更改部分、直接在现场指定施工部分以及资料不完整无法查对部分,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现场实测或补测。
A.竣工测量
B.交接桩测量
C.施工测量
D.贯通测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会因现场情况变化致使设计变更,导致构筑物的竣工位置与设计位置存在偏差;市政公用工程竣工投入运行后,为了安全运行、方便维修及日后改(扩)建,需要保存完整的竣工资料。
竣工测量主要任务是对施工过程中设计更改部分、直接在现场指定施工部分以及资料不完整无法查对部分,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现场实测或补测。
竣工测量工作内容包括控制测量、细部测量、竣工图编绘等。
第997题 矩形建(构)筑物应据其()平面图进行施工各阶段放线。
A.中心线
B.投影边线
C.轴线
D.外缘线
参考答案:C
解析:
厂站施工测量
(1)矩形建(构)筑物应根据其轴线平面图进行施工各阶段放线;圆形建(构) 筑物应根据其圆心施放轴线、外轮廓线。
(2)沿构筑物轴线方向,根据主线成果表复核无误后,分别在构筑物两侧各算出控制点,用极坐标法精确放出此控制点,为了能够在距构筑物较近的地方进行施工放样, 防止在构筑物施工中由于现场通视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构筑物轴线放样,在基坑上、下均应布设控制点。
(3)矩形水池依据四角桩设置池壁、变形缝、后浇带、立柱隔墙的施工控制网桩。对于水池各部轴线关系及各点的标高,应按照设计图事先完成内业工作,并绘制成轴线 与标高关系图。
(4)圆形池按水厂总平面测量控制网,设定圆形池中心线、外轮廓线及轴向控制桩(呈十字形布置);对于水池中心线及轴线各点的标高,应按照设计图事先完成内业工作,并绘制成轴线与标高关系图。
(5)明挖基坑需在适当距离外侧设置控制点(龙门桩)定位,以便随时检查开挖范围的正确性。
(6)为方便校核,应在池体中心位置搭设稳固的操作平台,并保证平台中心位置准确。
(7)为确保测量放线的精确,定期对所用基准桩点进行校核。
第998题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每一个单位(子单位)工程完成后,应进行()测量。
A.竣工
B.复核
C.校核
D.放灰线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每一个单位(体)工程完成后,应该及时进行竣工测量,并提出其竣工测量成果。
第999题 若竣工测量成果与设计值之间相差未超过规定的定位允许偏差时,按()编绘。
A.设计值
B.竣工测量资料
C.偏差值
D.施工测量资料
参考答案:A
解析:
凡有竣工测量资料的工程,若竣工测量成果与设计值之间相差未超过规定的定位允许偏差时,按设计值编绘;否则应按竣工测量资料编绘。
第1000题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测量中,管廊内的()可利用管廊两端的地面控制点按支导线和水准测量的方式分别进行传递。
A.内坐标
B.电缆数量
C.方位角
D.高程
E.中轴线
参考答案:ACD
解析: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测量
(1)施工前应建立综合管廊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利用地面等级控制点测设现场施工控制点时,应在施工控制点上按照设计图纸放样线路中线桩,并应标注里程,利用水准测量方法测设高程时,应标注中线桩的开挖深度。
(3)管廊内坐标、方位角及高程可利用管廊两端的地面控制点按支导线和水准测量的方式分别进行传递。
(4)综合管廊主体测量在施工阶段进行,应分别测量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管廊的中线及高程。
(5)综合管廊施工应测量两端、坡度或走向变化处的内壁角点坐标和高程、横断面形状与尺寸、底部中线位置及高程。一般中线点位置及高程测量的间隔不宜大于 30m。
(6)入廊管线测量可通过测量管线与综合管廊内壁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并应调查入廊管线尺寸、电缆条数以及走向等。
(7)综合管廊两侧回填前,应测设结构外壁角点的坐标和高程。